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第一弄臣-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船匠的授艺,本也不过是将他懂的技术教授出来罢了,大部分他自己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其实,若非是感jī王云的救命之恩,那老船匠自家也没了儿孙,他也不会以这等衣钵相传。
    “王兄切莫妄自肤浅,在小弟看来,技术这工具难分轩轾,只在于有没有专研精神。”谢宏解释道:“例如说小弟这书院吧,技术学院只要求手艺精湛,能识字更好;可那研究院则是不合,按要求,必须是书写无碍,技术上又有专长者才能入内,王兄可知道其中缘故?”
    “确是不知。”王云摇头。依照传统的理念,念书识字和手艺是完全不搭边的,象他自己这样的,都是属于异类,就连自家老爹都容不得,找遍大明恐怕也没有几个。
    “就是为了便利研究。”谢宏决然道:“俗话说的好,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若是工匠们恪守门户之见,手艺只以血脉代代相传,天永日久之下,很多绝技也就失传,就算勉强传下来,其中奇妙也是语焉不详,就更别提有所增进了。”
    “谢贤弟说的不错。”王云若有所思的点颔首。
    “譬如宋朝的时候,无论神臂弓还是水动仪,又或是海船,都是朝廷或者朝廷官员组织工匠完成的,虽然其中有技艺神妙的主导者,可若是没有旁人的拾缺补遗,单凭一两人又怎能成绩这些神技?”
    谢宏也不待王云回答,继续说道:“是以,小弟代皇上将工匠们组织起来,不单要他们消除门户之见,共同研究,还要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供给后人借鉴,如此一来,数年,乃至十年、百年之后,我大明的技艺势必凌驾于世。”
    “谢贤弟此言大善,无怪于贤弟对各种技术都这般了解,原来却是高瞻远瞩之顾。”王云慨然起身道:“王某不才,既mng贤弟不弃,也愿尽一分绵薄之力,共襄此盛举。”
    谢宏喜道:“有王兄相助,我大事成矣。”
    “谢大人,下官还有一事……”王庸郁闷极了,要不怎么说奇淫技巧这工具欠好呢?谢宏也罢,王云也罢,两个人说起来就没完,生生的把他就给晾在这里了,他自己倒还没关系,可外面还有人等着呢啊?
    另外,不就是个造船吗?还搞个什么大事成矣,即是自己官位不高,可也知道,江南那里船厂多得是,只是没人会拿到明面说罢了。
    这谢大人还真是少见多怪啊。。
    ''
    '  '
第360章 天生劳碌命
    第360章天生劳碌命
    “王伯父有事只管就是了,不消客气。'文字版更新最快到'”敲定了船匠的事,谢宏心情大好,转向王庸笑着道。
    王庸听谢宏称号的客气,受宠若惊之余,也不由在心里苦笑:儿子十年寒窗没给自家考个功名出来,学了这些道,反却是让自己沾了光,嘿,从王知州酿成王伯父,这也算是有了不的进展罢。
    “不敢当,不敢当,谢大人,当日的宣府知府张鼐张大人,您可还记得?”谢宏爱屋及乌,但王庸谨慎惯了,却是不敢托大,依然以大人称号之。
    “他?”这人谢宏固然记得,在宣府的时候,两人结下了不的怨仇,甚至在返京的途中,两人还有过摩擦。
    依照谢宏的性子,原本是要报复的,不过到了京城之后,他一直忙得不成开交,却也没想起来这茬,张鼐虽然与他为难过几次,其实谢宏一点亏都没吃到,因此他也就没把对方放在心上。比及他终于得了闲的时候,却已经把对方给忘在脑后了。
    “正是,张大人和下官有同乡之谊,今日也是与下官同来,只是不知大人意向如何,正在外间恭候,若是大人……”王庸心翼翼的着。
    由见大,谢宏到底有多睚眦必报,北庄县的牺牲品很多,作为曾经的知县,他是最清楚不过的了。他其实不太清楚张鼐跟谢宏有何恩仇,只不过看张鼐凄惶的模样,却是也能猜出几分来,要不是见王云跟谢宏谈得投契,他还真的未必敢开口。
    “既然是伯父引见,那就请张大人进来吧。”谢宏淡淡的道。他没想起来这人,也是因为张鼐到了京城后消停得很,虽然是右副都御史,可是在历次的言潮中却也没什么表示,更是没有跳出来跟谢宏作对的举动,却是个颇为识相的人。
    “下官去请张大人,大人请稍候。”王庸心里一松,忙不迭的应声出去了,倒像是把自己当作了谢宏的管家又或门房一般。
    “王……”谢宏本待拦住他,可一抬手时,早就不见了王庸的身影。
    慨叹这人年纪不,腿脚却便当之余,谢宏也只能苦笑着摇摇头,转向王云道:“王兄,的那位老船匠可还在否?”
    王云神情一黯,叹息道:“他已经去世了,就在去年,他壮年的时候受了很多苦,这些年又……唉。”
    “那王兄所在的那间船厂中的船匠,是否……”谢宏又问。
    “只怕是难,那船厂地址隐蔽得很,若不是有师傅他老人家指点,我无论如何也是找不到的。并且我听那船厂是属于本地大户的,那间大户在朝中有人出任重臣,除非贤弟拿着皇上的旨意亲去,否则,处所官也是要敷衍的。”
    王云摇摇头,详细的解释道:“江南的商家都将船厂看得极重,若是稍有不谐,怕是宁可付之一炬,也不会留给人口实,其中的工匠更是少有流落在外的,师傅他昔时也是诈死脱身的。”
    “原来如此。”谢宏心下了然。虽这些海商不太在乎有人干扰,可走sī究竟结果是走sī,谁也不会干得太过大张旗鼓了,就算天高皇帝远,可眼红他们的人多着呢,谁会没事授人以柄?
    以自己跟江南人的关系,若是上门讨要,对方肯定是要推做不知的,除非抓个现行,或者直接去抢……不过,单凭现在这点实力,跑去人家的主场只怕凶险不会了。
    对方不敢逼宫清君侧,其实不代表他们就老实了,若是自己真的送货上门,想来对方也会欣然笑纳。让大股人马扮成强盗之流这种老套手段,谢宏随便就能想出来一堆,而对方也都不是良善之辈,只怕手段也不会少了。
    不过也没关系,大不了双管齐下好了。谢宏想了想,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原本就懂些原理,曾伯父也保存下来了几个工匠,原本还苦于那几人只会做不会,也不会教,更有可能落后于江南一带的造船技术。
    可现在,又得了一个王云,事情也就好办了。谢宏自己欠亨细节,只知道些大概的原理,而王云既能接受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基础,显然就是董平和曾铮的翻版。
    那么只要耗些时日沟通教授,想必也就问题不大了,归正自己也不是一下子就要造铁甲军舰出来,只要能造出来一般水准的海船出来就可以了。技术革新这种事急不得,须得一步一个脚印的来。
    “谢……”谢宏想得出神,连王庸去而复返,引了张鼐进来都没注意到,王庸等了一会儿,正要作声提醒时,却被张鼐拦下了。
    正如他当日在宣府看待正德的态度一样,张鼐其实也算是清流一脉,只不过清流其实原本就是一种表示形式,而不是素质就是这样的。
    清流初时喻指德性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最早应该是见于《三国志。陈群传》,比及宋代欧阳修写了朋党论之后,这个概念也是完全稳固了下来。
    在明朝,所谓清流就是名望要大,赚钱要少,所以,也只有言官最有这个资格了,另外职位或多或少城市有些油水,言官则是只有骂人一个职责,想捞油水也捞不到。
    固然了,儒家子弟一向善于变通,他们很快就找出了名声和银子之间的等价换算关系。也就是名声大的话,无论到哪里,城市有人以结交名士为荣,不管名士们到底有没有路费,仪程都是要奉上的。
    因此,大大都清流也就是名头好听,实质上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如海瑞那样的特例虽然有,可却是少得可怜,其中也肯定没有包含张鼐。
    张鼐在宣府的时候面对正德底气是很足的,更加不会把谢宏放在眼里面,可那是因为他不是普通处所官,而是从都察院派出去的巡抚,对京中局势所知甚祥,因此才会是那么一个态度。
    等入京之后,他马上就发现了风向不对,所以无论是京郊的那场言潮,还是之后的一系列冲突,他都没有lù头,尽管他这个右副都御史,在都察院中也算举足轻重的一号人物了。
    他开始的时候有些庆幸,对自己的先见之明有些满意,不过很快他的情绪就转酿成了惶恐,比及刘大夏、顾佐授首之后,他心里的恐慌已经达到了极致——谢宏实在太记仇,也太过心狠手辣了。
    想起自己跟谢宏在宣府的恩仇,张鼐遍体生寒,他为难过谢宏几次,可都没得逞,按是无妨的,可刘大夏蹦跶了这么久,还不是没伤到谢宏半根毫毛?最后却是这么个下场,他又怎么能不怕呢?比起六部上卿,他这个右副都御史算得了什么?
    尽管他也阐发出来了,谢宏杀刘大夏是有意杀鸡儆猴,震慑旁人,可事关身家性命,张鼐还是不敢轻忽,这两日总是在军器司附近徘徊,想着要跟谢宏服个软,可又怕被就地收拾了,委实迟疑了一番。
    可倒也巧,正迟疑间却让他看见了王庸,张鼐立即即是大喜,他可记得清楚,最初自己跟谢宏扯上关系,就是因为王庸当日的一封信,否则他也不会在候德坊开业的时候去捧场,更加不会跟谢宏结怨了,至少不会那么早就结仇。
    除同乡之谊,王庸也得过张鼐很多照顾,因此,他虽然有些忐忑,还是应了下来,等看到谢宏和王云相谈甚欢,他也是提了出来。
    张鼐进到谢宏的书房以后,也是心存犹疑的,王庸心情比较放松,觉得谢宏是在出神,可在张鼐看来,这分明就是对方在给自己下马威,他又如何敢作声惊扰?
    谢宏其实不知道,自己无意间让张鼐体验了一把后世的学习时间,王庸的话声他还是听到了,抬眸一看,却见人已经到了,他淡然问道:“张御史,来见本官所为何事?”
    “下官……”不谈技术问题的时候,谢宏还是很能控制情绪的,他这句话语气平淡,完全听不出来喜怒之情,不过他这样的神情反倒让张鼐更加忐忑了。
    老头抬头看看王庸,又瞅瞅王云,显然是觉得这俩人在这里,欠好话,书房里却是还有几个护卫,可张鼐本就心存忐忑,又怎么敢轻易提出那种要求。
    “王知州,且先在外面等等,本官另有放置。”谢宏一般是不睬会来客这种要求的,不过他见王庸自己很有些退缩之色,也不强求。
    他已经看出了张鼐似乎有投靠服软的意思,只是不知道对方拿出来的是什么筹马,万一要是太过机密的事情,王庸也未必适合听。
    “谢大人,张公实致仕之后,如今都察院正是群龙无首之局,虽然您的下院自成体系,可终究是被天下人视为一体的,若是换上了个不识相的,处处跟大人作对……尽管以大人您的权威,些许宵也是举手可平,可终究也要费上一番手脚……”
    张鼐想的明白,与其求化解,莫不如求投靠,既能升官又能免除威胁,至于名声和后患,那是日后的事了,若是过不得眼前的一关,一切还不都是枉然?
    谢宏如今也不是原本的政治白了,只听了个开头,他就已经知道对方想要什么了,左都御史这个位置谢宏自己欠好强上,可若是换成张鼐,资历却是够了,并且张鼐的辞也让他有些动心。
    不克不及不,朝堂上的都是伶俐人,只不过看心机用在哪里罢了,谢宏虽然没有表lù出来什么,可张鼐冷眼旁观,还是发现了谢宏想迅速稳定朝局,然后另有所图的意图,这才提出了这番辞。
    “哦?”谢宏眉头一挑,似笑非笑的反问道:“张御史,可我之间似乎也是敌非友,本官就算推举上去了,又怎知日后不会与本官为难呢?”
    “谢大人容禀,”张鼐也是老官僚了,倒也听出了谢宏的言外之意,也不知是不是升官发家的热切期盼,他心中忐忑一下就去了大半,口才不单恢复了平时的水准,甚至还更有些增进。
    “俗话,良禽择木而栖,谢大人您如今势如中天,跟您作对本就是不智之举,何况如今的都察上院也远没法与您的下院抗衡,不过,若是新上任的左都御史跟您阴奉阳违,您也欠好便即脱手拿他,岂不是无法让朝堂和民间的舆论统一?窃以为实乃憾事……”
    “张御史,的就是这些?”
    听得谢宏语气中有些不耐烦的意味,张鼐不敢再卖弄口才,略略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下官固然不敢用空口白话糊弄大人,此来实则有机密事要对大人讲,其实……”
    眼前这一幕有些熟悉,看来所谓士大夫的风骨,也不是那么靠得住的,谢宏在心里鄙夷了一句,然后也是侧耳倾听,听了几句,他的神情也是凝重了起来。
    这一次事情的严重性虽然不如严嵩那次,可确实也有些棘手,看来自己就是个劳碌命,跟安享太平什么的完全搭不上边''
    '  '
第361章 危急现,乱四起
    谢宏早就知道文臣们对不合的皇帝有不合的手段,并且多半都很灵验,可即便他有先见之明,又得了张翼的提醒,认真正面对着这些情况的时候,他还是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文字版更新最快到'
    皇上您要独揽朝政?谢宏你要权倾朝野?没问题!
    在刘大夏死后,以李东阳为首的朝臣们姿态大变,由原本的强势力谏之铮臣,迅速酿成了唯唯诺诺的庸人,除廷推的时候,举荐了王藜入阁,其他意见则是一条也无,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听凭圣裁。
    消极怠工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若是有需要,谢宏和正德是有魄力将朝堂上轮换个遍的,可是朝臣的消极怠工不是零丁行为,是有配合的,和他们连结默契的,就是各地的处所官员。
    湖广饥!
    凤阳饥!
    陕西大旱!
    河南水灾,黄河决堤!
    短短一个月间,告急求赈的奏疏铺天盖地的涌向了京城,很快就淹没了司礼监,以谷大用为首的一干太监忙得头晕目眩,几乎连吃饭都顾不上了。
    固然,也不单是他们,内阁的一旧二新,三位大学士也是忙得团团转,都是旬月没有出宫,一直呆在文渊阁批阅奏疏。
    至少从概况上来看,李东阳以及新任大学士王藜并都算是尽责,而焦芳更是竭尽心思,力求报效,可是,情况却没有半点好转。
    想耍解决这些告急的奏疏,最直接的体例就是派钱粮赈济,可谢宏又不傻,现在是明朝正德年间,又不是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哪可能全天下都遭灾啊?里面肯定有相昔时夜的水分。
    并且就算是朝廷拨了钱粮下去,到底能不能包管到位,那也是个问题,通过午夜系统的深挖,谢宏很清楚这里面的猫腻,除少数人之外,大明朝堂上的官员,就没有哪个是清正廉涛的,挑唆的钱粮大半都得落入他们的口袋。
    没法直接解决,可完全不睬会却也不是体例,华夏大地幅员辽阔,致使各地情况总是有些异同,就算在科技生产力远过如今的后世,每年各地也几多会有些灾害。因此,那些告急文书虽然多半都是夸大其词,可难保就那么些真的。
    就算不考虑苍生的疾苦,这些灾荒也不克不及不睬会,因为那很可能酿成民乱,正如明朝末年的大乱一样,说到底,就是政府的不作为,甚至对灾区苍生的压榨,才致使了流民无法生存,进而揭竿而起,倾覆了大明朝。
    比较传统的体例就是派钦差下去,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赈济水平,并且全程监控赈灾过程,减少意外的漂没损耗。
    不过,若是派普通官员下去,定然是与事无补:自己人的话,若是在几年以后,谢宏手上却是可能会有充沛并可靠的人选,可现在么,一两处还好,可面对处处告急的情形,他也不成能有那么多人派出去。
    再说士大夫们乃是蓄势而来,那些处所官想必也都是严阵以待,想要mng蔽政务经验浅薄的新丁,想必也是不难。而mng蔽不了的,他们会不会暗下黑手,那也是很难讲的,这条路也是行欠亨。
    刘瑾却是出了个主意,那就是责成六部解决问题,若是对方处事不力,正好趁机收拾失落剩下的几个尚书,将六部掌握下来。
    可还没等谢宏考虑清楚,吏部马文升,户部韩文,都是不谋而合的上表求乞骸骨,让刘瑾的计策落了空。
    尽管提拔严嵩到吏部做了shì郎,用曹元任尚书控制了兵部,用刘宇任尚书掌控了户部,可这也是无济于事,乍升高位,他们想要完全控制衙门都困难,遑论各地的处所官员?
    那些处所官都是与各地士绅连成了一体,别说六部衙门的伞令,就算是皇帝的圣旨,他们依然可以不加以理会。
    奏报这种事很容易解释,大灾自不消说:而小灾报成大灾,可以说自己心忧黎民疾苦,因而言辞恳切了一些:而没灾报成有灾也没关系,用后世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就是,自己被mng蔽了。
    就算是皇帝也欠好因此而科罪,何况如果较起真来,没灾酿成有灾,小灾酿成大灾,也是很容易的,士大夫做这种事最拿手了。
    在这一刻,谢宏充分体会到朱元璋昔时为什么要设立锦衣卫,而后的皇帝又变本加厉的设置了东厂和西厂,这些举措实在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没有自己的情报系统,就算是皇帝,一样只有被人玩的团团转的份儿。
    士大夫们最强大的不在于他们的谋略,也不是因为他们广泛天下的势力,而是他们完全没有底限,也没有廉耻,可以只是为了他们自家的那点利益,就致苍生生死和天下安危于失落臂。
    在这一点上,谢宏确实没法跟他们比,他虽然脸皮tǐng厚,但廉耻和正义感还是有的,这种事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谢宏本也是筹算采取强势做派,用厂卫钳制士人,用酷刑收拾敢干冒头的。正如明朝开国的那二位,以及前世的正德还有后来的天启,这样的做法为士人们所憎恶,可是效果简直不错。
    只不过如今的厂卫已经闲置了太久,各地的卫所早就烂失落了,根本就达不到谢宏的要求。而谢宏自己建立的情报系统,午夜的势力规模仅限于京城,还有待扩张:而路边社更是还在准备阶段,离正式运作还需要不短的时间,只是在京城还有些声势罢了。
    因此,这些都解不了燃眉之急。
    若不是午夜系统算是有了些成绩,能从外地往来的客商那里获得些消息,这一关还真就欠好过。虽然详情无从得知,可好歹能从他们的描述中料想一二,何地是大灾,何地是小灾何处太平无事,谢宏也能据此调剂,勉强应对。
    可谢宏并没有天真的以为这样就能过关,若是真的这么简单,那明朝中后期的万历、嘉靖等皇帝也不会被逼得不上朝不睬会政事了。
    刚刚应竹过八月、九月的天灾或者说是**,到了十月的时候,还没等谢宏等人松一口气,各地的急报又是雪片一般飞了过来,这一次的主题是兵灾!
    小王子犯延绥!围总兵官吴江于陇州城!
    小王子犯甘肃!总制尚书才宽败绩!
    小王子犯蓟镇!边关烽火大起,京畿一日三惊!
    小王子……
    谢宏也不知道小王子是不是学会了兼顾术,万里边陲上处处都是他的身影显然士大夫们是连脸面都不要了。
    除宣府总兵张俊sī下里传信,说进犯宣府的只是草原游骑不足为虑之外:九大边镇几乎处处告急,军报都标上了十万火急的印记,总督、巡抚、总兵们都在奏疏中喊得声嘶力竭涕泪俱下,好像一刻援兵不到,下一刻边镇就会失守一般。
    大概是怕小王子呈现的太频繁,致使谢宏和正德产生免疫力,处所官们还搞出了很多其他花样那就是内乱。
    义州军变!
    江西矿工作乱!
    两广、江西、湖广、陕西、四川等地伏莽并起!
    一时间,若是单看各地的奏报,肯定会以为大明朝已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在这一刻,谢宏不单理解了万历的心情,他甚至都理解了崇祯的心态大明的文臣,简直是亡国之臣,就算天下太平,他们一样能把江山社稷给玩没了。
    他好歹还有情报系统支持呢几多能从侧面了解情况,据以判断而那个很傻很天真的崇祯皇帝可是裁撤了各地镇守太监,甚至连厂卫都抛却了,想单凭自己的智慧跟东林党博弈。
    毫无疑问的,他的行为只能以失败告终,在一个阶层的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除没事杀几个大臣,其中还有对有错之外,崇祯什么也做不了。
    因此,谢宏也没重蹈崇祯的覆辙,现在对朝臣是杀也好,是免职也好,都解决不了问题,如果杀伐过度的话,还可能jī起更大的事变。
    在情报、监察系统,以及教育体系成熟前,他能做的,也不过就是暂时将局势稳定下来罢了。
    不过,想稳定局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经济,韩文在致仕之前有没有脱手脚,谢宏不是很清楚,可很显然,户部如今已经入不敷出了。
    各地报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5 19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