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御外,这条直道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中枢议事上,秦王政就司空一职拿出决策,以陈禄为司空右丞,暂领司空事主掌司空府,考虑到司空府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修筑直道,而直道修筑关系到大秦未来,所以陈禄这位“领司空事”的司空右丞同时也拥有参与中枢决策之权。
    陈禄的“横空出世”让中枢大员们目瞪口呆。
    很显然,司空一职的竞争太过激烈,但此事又不能继续拖延,以免影响到咸阳政局,所以秦王政无奈之下,不得不动用君王特权,破格提拔一位“贤才”了。
    陈禄是专业性官员,适合出任司空一职。他又出自关东系,无疑会得到关东系的支持。陈禄在江南与各方关系处理得不错,促进了江南局面的稳固,而且他还主持修凿了南岭大渠,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公子腾的功绩,所以公子腾于情于理都要给予支持。公子腾公开支持,宗室大臣们也就不会反对了。
    如此一来,陈禄等于得到了秦王政、关东系和宗室的全面支持,出任司空一职已经是不可阻挡,这时候老秦人自然不会跳出来唱反调,那么楚系势单力薄,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结果。
    当然,秦王政也留有余地。陈禄的实际职务还是司空右丞,授予他的权力都是代领,各方势力都还有争夺司空一职的希望,而关键就是接下来的形势如何变化,尤其重要的是武烈侯的态度,假如武烈侯反对,此议就要推倒重来。
    =
    =
    =
    '  '
第399章 进攻
    第399章进攻
    武烈侯对咸阳政局的变化保持沉默。
    在咸阳人看来,武烈侯之所以默许关东人对司空府的掌控,是秦王政在此事上留下了回旋的余地。假如秦王政和关东人决心推进直道的修筑,表现出积极支持和发展北疆的姿态,武烈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无疑会与咸阳保持默契的合作,维护秦王政和中央的权威。
    既然武烈侯的态度明朗了,大秦内部的激烈矛盾缓和了,一场可怕的风暴消弥于无形,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倾尽全力进行中原决战了。
    冬十月,武烈侯遵从秦王命令,征召代北、燕南和中山三地二十万青壮,组建五个军,在三地展开冬训。
    十一月上,武烈侯在代城召集北疆诸军统率进行军议。
    在这次军议上,武烈侯宣读了秦王政的令书,正式下达了进入中原作战的命令。
    现在北疆总兵力达到了十个军四十万人马,其中五个军是主力,五个军是地方预备役。此次咸阳征调六个军南下作战,四个军镇戍北疆。在四个留守镇戍军中,代北和燕南各有一个主力军,而另外两个地方军则全部部署于代北,以防匈奴人的入侵。
    为了确保决战的胜利和北疆的安全,秦王政在武烈侯的一再恳求下,把上将军羌廆(hui)从陇西调回北疆。羌廆奉命留守北疆,代替武烈侯暂领北方三地军政大权,统一指挥北方战场。
    南下六军统率,司马尚、杨端和、辛胜、蒙恬、司马断和年轻的代侯公子将闾,其中司马尚和司马断两军皆为骑军,如果加上太傅府、代侯府和各军大小统率们的卫军,此次南下总兵力达到了二十六万以上。
    唐仰宣读了武烈侯的命令。
    六军统率陆续率军南下,由中山进入巨鹿郡,在东武城和灵丘一线驻扎。
    东武城东南方向一百多里外就是大河,渡过大河就是齐国的北都平原城。从平原城再向东南方向两百多里就是齐国重镇西都历下城。这两百里路的路程上有两条大河,漯水和济水。
    由历下向东三百余里,就是齐国都城临淄。历下和临淄之间有两座大城,一是章丘,一是昌国。
    历下和章丘之间大约有一百余里,这一百余里与卢齐长城在一条平行线上。卢齐长城的齐军如果要后撤,必须从平阴要塞撤到历下,再由历下撤往章丘、昌国和临淄。
    所以历下一战是此仗能否取胜的关键所在。
    武烈侯的设想是,避开平原城,从灵丘方向渡河,过漯水、济水,直杀历下,把齐军主力包围在平阴要塞和历下城之间。只要围杀了齐军主力,则临淄城可一鼓而下。
    武烈侯的这一攻击策略得到了诸军统率们的支持,于是武烈侯报奏咸阳,北疆大军将于十一月中开始南下,于十二月中大河封冻之际展开攻击。
    武烈侯又密报王翦,请王翦在中原战场上给予配合,以策应北疆大军南下攻击。
    =
    十一月中,中原战场统率王翦下达了一系列命令,陷入僵持的中原战局突然发生了变化。
    十一月下,公子扶苏在东线战场上持续攻击三个多月,不但未能突破堡垒防线攻克肥城,反而损失惨重,难以为继。齐魏联军在齐太子安和魏王咎的指挥下,果断反击。秦军三战三败,不得不退守阳关。
    齐魏联军士气高涨,主力尽出,猛攻阳关,试图击败秦军,夺回薛郡,反攻中原。
    这一消息迅速传到项燕军中。项燕下令,全线反击。楚韩联军主力在平舆战场上向秦军展开猛烈攻击,沉寂了三个多月的战场终于再度爆发。
    此刻中原战场上的秦军主力被楚韩联军牵制在平舆,而公子扶苏的东线大军在阳关要隘遭到了二十多万齐魏联军的攻击,岌岌可危。蒙武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不从彭城战场后撤,退守丰邑,在确保大梁安全的同时,策应东线战场。
    秦军在中原战场上的形势极度不利,只要齐魏联军攻克阳关,杀进中原腹地,此仗秦军必败无疑。
    十二月上,长沙侯公子高和广武侯麃公在东南战场上发动了攻击,其前锋军进入江北,威胁江淮。
    几乎在同一时间,齐王建下令,从临淄、历下、昌国等地调集更多的军队进入前线,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阳关,收复薛郡,然后直杀中原腹地,彻底击败秦军。
    这时候,今年冬天的第一场大雪从天而降,但这未能阻止合纵军的攻击,尤其是齐魏联军,更是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阳关战场上掀起了阵阵“惊涛骇浪”,打得秦军狼狈不堪,鲜血淋漓。好在公子扶苏亲临前线督战,与将士们一起浴血奋战。这大大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阳关要隘的城楼上始终高高飘扬着大秦战旗。
    =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之际,武烈侯公子宝鼎抵达东武城。
    唐仰禀报最新军情。
    公子扶苏和章邯已经把齐魏联军yin*到阳关。阳关距离历下城两百余里。
    辛胜和蒙恬已经率军抵达灵丘,随时可以渡河作战,直杀历下。灵丘距离历下城也是两百余里。
    “安平侯(司马尚)和司马断将军的骑军就在灵丘后方六十里外。”唐仰兴奋地说道,“只要辛胜将军和蒙恬将军在渡河后迅速撕开齐军的防线,我八万骑军就可以以最快速度杀到历下,断绝齐军的退路。”
    宝鼎微微点头,问道,“武成侯可有消息?”
    “武成侯从平舆来信,他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牢牢拖住楚军,确保项燕无力支援齐国。”
    “彭城方向的楚军可曾出击?”
    “郑侯(蒙武)来信,彭城方向的楚军并未主动出击,依旧龟缩于彭城。”
    宝鼎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急书郑侯,请他火速赶赴阳关战场与长平侯(公子扶苏)会合,与我北疆大军展开东西夹击。”
    唐仰躬身领命,“武烈侯,诸军统率催问,何时发动攻击?”
    宝鼎俯身望向案几上的地图,目光在几个耀眼的标注上稍加停留,然后抬头问道,“邯郸的粮草武器已经运抵何处?”
    唐仰手指地图上的贝丘城,“第一批粮草武器和大约十万民夫已经到达贝丘,距离灵丘不足百里。”
    “大河冰冻几尺?漯水和济水的冰面能否保证大军通畅无阻?”宝鼎又问道。
    唐仰给予了非常肯定的答复。
    宝鼎沉思良久,断然说道,“传令代侯和大庶长(杨端和),加快行军速度,务必于明日黄昏抵达灵丘。”
    “命令辛胜、蒙恬两位将军,明日日出,发动攻击。”
    =
    齐国一直密切关注着秦国北方战场,当秦国在北方边郡征召青壮进行军训的时候,临淄就预感到了危机,齐王建更是命令太子安尽快展开反击,不惜代价击败秦军。假如武烈侯带着北方大军南下作战,首当其冲的就是齐国,为防患于未然,齐军必须在战场上赢得主动,否则后果十分严重。
    按照临淄对战局的分析和预测,武烈侯假如南下打齐国,无非两条路径,一是利用冬天大河封冻的机会,从平原津方向发动攻击,牵制齐军主力,继而让中原秦军可以集中力量攻打楚国;其次是直接进入中原,会合中原秦军,这样秦军就有了足够的兵力,赢得了战场上的主动,向东可以打齐国,向南可以打楚国。
    在临淄看来,赢得此仗的唯一办法就是抢在武烈侯进入中原战场之前,击败中原秦军。指望项燕和王翦打个你死我活完全不可能,齐国只能靠自己,只要齐军击败了公子扶苏,夺回薛郡甚至杀到大梁城下,那时就算武烈侯到了中原也无力回天了。
    正因为临淄对战局有如上判断,所以当齐王建听说齐魏联军受阻于阳关之后,马上派兵增援,但他并没有从北都平原城抽调一兵一卒,他现在就指望平原、高唐一线的齐军利用大河、堡垒和城池抵御从北方南下的秦军了。
    齐人自恃有四十年精心打造的坚固防御,有几十万强大军队,即便秦国的武烈侯带着大军打来了,齐国也有绝对的把握守住疆土。另外从当前的战局来说,齐国也占据着相当大的主动,毕竟公子扶苏的军队久战已疲,对齐国实际上已经构不成威胁,而王翦所统率的主力又在平舆战场被楚国项燕所牵制,这样就算武烈侯到了中原,挥军攻打齐国,所能取得的战果也十分有限。正是从这一分析出发,齐人虽然在北线全力戒备,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西线,试图尽快击败公子扶苏,扭转整个战局。
    十二月初,齐国北线镇戍军在大河沿岸做好了迎战准备,而齐军主力更是联合魏军猛攻阳关。齐军要抢时间,只要攻占阳关,夺回薛郡,杀进中原腹地,整个战局就必然改变。
    =
    武烈侯一声令下,北疆大军开始渡河作战。
    辛胜和蒙恬的选锋军越过大河坚实的冰面,向齐国河岸堡垒发动了狂风暴雨一般的攻击。
    齐军虽有准备,但奈何秦军在平原津扎下大营,齐军以为秦军的攻击方向是在平原和高唐一线,结果上当中计了,让八万秦军在短短时间内便突破了大河防线。
    当日下午,司马尚和司马断率八万骑军穿过大河防线,飞越漯水,再过济水,风驰电掣一般杀到齐西都历下城,切断了临淄和卢齐长城之间的粮道,断绝了齐军主力后撤临淄之路。
    就在司马尚率军包围历下城的时候,平原城方向的齐北都大军也杀到了灵丘一线,试图夺回防线,把秦军阻截在大河北岸。
    齐军错误地估计了秦军的兵力,当他们正在与辛胜、蒙恬的军队奋力厮杀的时候,代侯公子将闾和杨端和指挥各自的军队迅速越过大河,把齐军团团包围。
    当日黄昏时分武烈侯抵达灵丘,命令各军连夜攻击,务必以最快速度全歼齐北都大军的主力。
    秦军近十八万人,以逸待劳,而齐北都大军主力不足四万,急行百里而来精疲力竭,来了就开战,接着又陷入包围,战局瞬息突变,军心大乱,厮杀到半夜,齐军死伤惨重,余者纷纷投降。
    武烈侯命令,留一万人戍守灵丘,保护粮道,看押俘虏,监控平原城,防止平原城的留守齐军偷袭粮道,其余各军马上起程,火速攻打历下城。打扫战场的事情就交给随军民夫。
    黎明时分,北疆四个军不顾大战之后的疲劳,向历下城急速挺进。
    北疆大军在开始攻击之后的第四天下午,全部抵达历下城。
    此刻,临淄已经得到秦军包围历下城的消息,齐王建和文武百官无不震骇,京都大军匆忙赶往章丘阻截,而齐王建更是十万火急命令太子安撤军回援,命令各郡县、各封国在最短时间内征召所有可以作战的男丁赶赴京都作战。
    阳关战场上的齐魏联军也接到了消息,太子安和魏王咎难以置信,这怎么可能?就算大河、漯水和济水封冻了,但还有北都镇戍军,还有河岸堡垒,还有平原和高唐等坚固城池,秦军怎么可能在突然间就杀进了齐国腹地,包围了西都历下城?齐国耗费四十年打造的北线防御难道就如此不堪一击?
    事实上齐国因为地理原因,的确缺少防御屏障,尤其在西北这两个方向,虽有大河、济水,但一旦到了严冬,河面封冻,就根本起不到屏障作用。至于长城、堡垒、烽燧在千军万马面前,又能发挥多少阻御之力?但齐人不这么想,齐人认为自己耗尽心血打造了四十余年的防御肯定固若金汤,由此太子安和田藩、孙粱等人不愿意相信秦人已经摧毁了齐国的防线,他们认为这个消息不可靠,所以他们继续攻打阳关,同时等待最新的符合自己意愿的消息。
    结果让他们大失所望,更让他们惊惶失措,秦军不但突破了大河防线,而且还是几十万大军杀了进来,西都历下已经被团团包围,尤其可怕的是,他们失去了临淄的粮草武器。没有粮草武器的持续供应,前线几十万大军如何生存?
    太子安和田藩等人果断撤军,一天之内撤到长城,留下田儋、魏王咎戍守平阴要塞,主力大军接着直杀历下城。
    =
    太子安率军赶到历下的时候,是北疆大军突破大河防线后的第五天,他们错过了回援的最佳时间。
    秦军非常凶猛,不待齐军列好战阵,其十六万步军便从正面展开猛烈攻击,而八万骑军则从两翼策应,齐军仓促应战,双方血腥厮杀。
    齐军已经连续作战近四个月,更在阳关苦战了半个多月,此刻匆忙回援,一路狂飙,不但身体疲惫,士气低迷,军心更是不稳,而秦军以逸待劳,士气空前高涨,虽然两军兵力相当,但高下悬殊太大,交战不过半日,齐军便抵挡不住,其侧翼率先崩溃。司马尚的代北骑军乘机杀进,大肆屠戮。齐军遭此重创,再也无力抵御,不得不后撤。这一撤,士气彻底崩溃,齐军大败。
    秦军八万骑士围追堵截,疯狂砍杀,这一杀就变成了大屠杀,二十多万齐军将士死伤殆尽,尸横遍野,最后逃回平阴要塞的不足两万,余者非死即俘,养精蓄锐了四十余年的齐国大军一战尽覆。
    北疆诸军统率杀得性起,纷纷向武烈侯求战,要求乘胜追击,拿下平阴要塞。
    武烈侯拒绝了。公子扶苏、章邯、曝布等人苦战数月,蒙武也正率军赶来,这攻克卢齐长城的功劳还是给他们吧。
    武烈侯下令,调一万大军杀奔平阴要塞,配合公子扶苏和蒙武拿下卢齐长城。一万大军包围历下城。其余各军直杀临淄。
    =
    北疆大军在展开攻击后的第七天抵达章丘。
    章丘守军看到浩浩荡荡的秦军,肝胆俱裂,匆忙弃城而逃。章丘是一座小城,根本经不起秦军的猛烈攻击。
    第八天,秦军杀到昌国。昌国距离临淄不足百里,是临淄的门户,齐国京都大军在此设下了第一道防御。
    武烈侯并无攻击之意,命令司马尚和司马断率骑军出击,扫荡临淄外围,为大军围攻临淄做好准备。
    齐王建看到秦军杀到临淄城下,大惊失色,连夜把昌国守军撤了回来,死守临淄,固守待援。到目前为止,临淄还不知道太子安和齐军主力已经全军覆没,他们永远也等不到援军了。
    第十一天,武烈侯率军包围临淄。
    诸军统率请战攻城,武烈侯大笑,“还要攻城吗?”
    的确,还要攻城吗?还有攻城的意义吗?
    =
    公子扶苏和蒙武会合后,率军攻打平阴要塞。
    齐太子安、魏王咎看到大势已去,随即带着各自的军队撤离了平阴要塞,沿着长城向胶东、琅琊逃亡而去。
    公子扶苏轻松拿下平阴要塞,攻占了卢齐长城,与北疆军会合,这时候,他才知道武烈侯已经指挥北疆大军取得了历下大捷,摧毁了齐**队,现正在围攻临淄。
    齐国败亡在即。
    =
    =
    =
    '  '
第400章 选择蒙氏
    第400章选择蒙氏
    公子扶苏、蒙武、章邯、曝布等人飞马疾驰,赶到临淄城下拜见武烈侯。
    北疆大军摧枯拉朽一般摧毁齐国,让扶苏、蒙武等人非常震惊,对武烈侯更是极度敬畏。
    武烈侯倒是不以为然,似乎理所当然。
    他首先说到了乐毅。当年乐毅带五国联军攻打齐国,也是摧枯拉朽一般挡者披靡,连下七十余城,攻克临淄,最后齐国就剩下即墨和莒城两座孤城,但齐人就凭着这两座孤城坚守五年,最终田单在即墨城以火牛阵击败燕军,收复实地,重建齐国。
    乐毅攻齐和武烈侯攻齐都选择了从齐国北线发动攻击。齐国北线的防御就是以大河、漯水和济水为依托,其防御力较为薄弱,尤其隆冬时分,河面封冻,齐国北线基本上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乐毅当初在济水北岸击败齐国主力,就此势如破竹,而今日武烈侯在历下同样摧毁了齐**队,顺利杀到临淄。
    齐国再一次重蹈覆辙,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除了其北线防御存在致命缺陷外,就是临淄对其耗费四十年心血打造的防御线过于自信,其次就是对秦北疆军的实力做出了错误的估计,当然这也有情报上的失误,再次就是临淄对当前战局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导致齐军主力在历下大败。
    公子扶苏率军攻打卢齐长城达三个多月,其目的就是把齐军主力吸引到卢齐长城,最后把它拖到阳关,让齐人误以为秦军支撑不住了,只要齐军再努力一下就能击败秦军杀进中原,继而赢得战场上的主动权。齐人上当了,大军连续作战数月,疲惫不堪,尤其在攻打阳关的半个多月里,在知道北疆秦军已经南下要攻打齐国的时候,更是倾尽全力作战,结果可想而知。
    当初武烈侯和王翦在洛阳商讨决战策略的时候,对是否把公子扶苏做为诱饵,是否限制公子扶苏的兵力,两人曾有过争论。王翦担心公子扶苏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攻不能形成威胁,而守不能阻御齐人,假如让齐军杀进中原腹地,那此次决战就必败无疑了。
    武烈侯坚持己见,王翦最后妥协,把蒙武放到了泗水河一线,让蒙武在关键时刻给公子扶苏以支援,确保把齐军主力拖在阳关或者阻挡在薛郡,从而给北疆大军的攻击赢得时间和有利条件。
    现在决战稳操胜券,公子扶苏这个诱饵做得非常成功,完全实现了战前统率部的设想,所以当着诸军统率的面,武烈侯极力夸奖公子扶苏,并把此仗的最大功勋送给了公子扶苏。
    诸军统率对此毫无异议。倒不是因为公子扶苏获此功勋后,大大增加了问鼎大秦储君的机会,而是公子扶苏的确应该享此殊荣,假如没有公子扶苏带着七万秦军将士做诱饵,连续奋战近四个月,严重消耗了齐军主力的体力和士气,北疆大军绝无可能在历下一战中摧毁齐军主力,就此确立了吞灭齐国的绝对优势。
    齐国是不是再无抵抗之力?是不是再无转败为胜的可能?不是,这有前车之鉴。
    当年乐毅带着五国联军横扫齐国,半年内连下七十余城,但在接下来的五年内,齐愍(min)王在琅琊莒城,田单在胶东即墨城却坚守了整整五年。乐毅为什么没有一口气拿下琅琊莒城和胶东即墨?这是有原因的。
    在齐国的版图上,胶东和琅琊都位于东南,两郡之间虽有沂山相隔,但水陆两道畅通,两郡既可以互为支援,又可以依托沂山保全实力,当时齐国的君王、贵族和军队就全部撤到了这个地方继续坚持。
    燕国伐齐的最初目的是报仇,五国联军也没有想到能攻克临淄,所以当乐毅拿下临淄后,局势就变了。燕国想灭掉齐国,吞并齐国的疆土,而秦赵魏韩四国,尤其是赵国,当然不想看到燕国就此强大,假如燕国吞并了齐国,那么燕国就能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赵国,赵国的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所以五国联军就在临淄停了下来,五国重新商讨瓜分齐国的方案。
    赵魏两国与齐国接壤,当然要瓜分齐国的土地,而秦韩两国和齐国之间隔着赵魏,不可能瓜分到齐国的土地,最多也就是获得一些钱财,再说这两国参战的目的纯粹是从自身安全出发,他们是希望赵燕齐魏四国打得头破血流,这会给秦韩两国带来难以估量的好处。
    这种情况下,秦韩两国当然不愿意看到齐国灭亡。齐国灭亡就增加了赵魏燕三国的实力,赵魏燕三国实力增加了,当然对秦韩两国就不利了,所以他们不愿意再打,找了个理由果断撤军,带着战利品回国了。
    秦韩两国撤军,赵魏两国就不安了。大家都在中土争霸,心里想什么一清二楚。当初秦韩两国积极参加攻齐大战,就是想让赵魏两国没有后顾之忧,放手攻击。现在秦韩撤军,联盟解散,秦韩两国随时可以攻打赵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8 18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