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夏春秋-第7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受到了怀疑,虽然在研制出了高轨道飞行的外大气层炮弹之后,战列舰主炮的射程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但是这仍然相当有限,而且炮弹加装了助推装置之后,炮弹的威力自然就要降低,同时炮弹的突防能力也要受到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指导系统更容易遭到干扰与破坏。而海军使用的巡航导弹在使用中已经证实,其突防能力已经难以突破严密的防空火力网了,因此,速度不可能太快的巡航导弹是肯定要被淘汰的了。而取代巡航导弹的新导弹却仍然在研制之中。差不多,海军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从各个方面来看,中国的空中力量在这一周的时间内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是很多的。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立即就得到了解决,并且在后一阶段的打击中证明了解决办法的有效性。而一些严重的问题则被立即当做了重点研究的问题,让科研部门与军工部门立即着手对其进行解决!最后,这一周也充分的证明了中国空军的新战术思想的正确性,虽然在很多方面,装备的发展与战术的进步形成了鲜明的反比,但是技术问题是好解决的,而要确认一个新的战术思想本身就不容易,而且战术思想是跟随技术进步而进步的,因此,只要发现了问题,而且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迟早就能够让技术跟上战术的步伐!
  而这一周对整个战局也相当的关键。虽然到这时候,中国仍然没有投入地面部队作战,但是大量的中国战机的轰炸,已经让欧洲联合政府的军队认识到他们已经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了。中国还没有正式展开全面的战略轰炸,而打击的重点只是集中到了欧洲联合政府的军事机构上,这极大的影响了欧洲军队的作战士气。在东欧与中欧战场上,罗马尼亚军队抱着一种强烈的复仇心理,几乎是一路就打到了德意志境内,并且瓦解了欧洲军团组织的几道防线。而在南欧战场上,希腊军队在巴尔干地区也扫荡了欧洲的残余部队,并且把意大利干涉军赶出了巴尔干地区。西欧战场上,法西军队在艰苦的防御战结束之后,也已经转入了反攻,其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巴黎外围地区,而法国军团受到了胜利的鼓舞之后,正准备一路打到德意志地区去呢!
  欧洲军团能够在地面战争中得到大逆转,其主要的因素就是中国的空中打击,如果没有中国对欧洲联合政府军事设施的全面打击,也不可能让他们能够在战场上这么快的扭转局面了。而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轰炸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欧洲大陆的军事调动与军事生产,更破坏了欧洲军队的指挥与通信系统,所以,随着中国的介入,战争的发展已经对欧洲联合政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就在罗马尼亚军队进入德意志地区的时候,反奥集团也开始了行动,奥尔特加在欧洲的影响力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一周的轰炸结束了之后,中国的外交行动也取得了成果。英国在国王亲自的干预下,已经同意了派遣陆战队登陆的要求,而让鲁毅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英国没有提出别的要求,其舰队仍然担负起了部分作战任务。显然,英国方面也是受到了现在战局的影响,胜利已经是看得到的事情了,而英国要想在未来的欧洲大陆上发挥更大的影响,那就要充分的发挥他的力量,起到带头的作用,这样,他才能够取代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实际控制者。当然,如果英国仅仅派遣海军参战的话,那是绝对不够的,最终即使独立国家获得了胜利,那英国也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大国,而无法在新欧洲中站在领袖的位置上。如果此时英国主动派遣地面部队参战,协助法西两国获得胜利的话,那么英国就稳坐未来欧洲头把交椅的位置了。当然,这仍然是一个功利性的目的,而且英国是在看到胜利的希望之后才决定投入地面部队参战的,如果没有中国发动的全面打击,恐怕英国在这个时候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了!
  英国的决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出了法西两国表示也将派遣一部分军队参加登陆作战之外,希腊,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都相继表示将派遣部队到西欧作战,因为此时东欧与南欧战场上的战斗基本上已经确定了。
  接着,北欧三国也第一次表示出了强烈的反奥态度。现在,他们不仅仅是口头上宣布独立,也开始对奥尔特加的联合政府进行封锁,而且还准备为英法等反奥国家提供物资与军事援助。其实,受到影响最严重的仍然是意大利,而不是北欧三国。
  意大利的态度本来是偏向奥尔特加的,而此时,意大利其实已经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只是还没有正式宣布独立而已。另外,奥尔特加也难以对意大利进行有效的控制,所以通过默许意大利的独立,而让意大利站在了自己这一边,但是,现在意大利的态度也开始松动了。
  法国军队反击的号角就是对意大利军队吹响的,在法国军队开始向北反击的时候,就已经在南部战场上击溃了意大利的入侵部队。接着,希腊军团在巴尔干半岛上击溃了意大利军队,法希军团甚至已经进逼到了意大利境内,而正是随着这一局势的变化,意大利国内对战争的态度出现了巨大的转变。
  虽然意大利政府仍然支持奥尔特加,但是意大利国内的民众情绪已经明显的反应出,支持奥尔特加已经是一种冒险行为了。虽然中国并没有对意大利国内的目标进行轰炸,但是意大利国内的人却不这么想。中国要轰炸意大利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而且,不管怎么说,中国海军的印度洋舰队已经停在了地中海,随时可以对意大利发动攻击,而以中国部署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力量,随时可以在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上发动一次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行动。而只要中国愿意,是随时可以攻占意大利的,到时候,意大利不要说支持奥尔特加,就连保持独立恐怕都难了。
  当然,意大利人心里还有一笔帐,如果中国真的将打击目标对准了意大利的话,那就不仅仅是意大利的军队在前线浴血奋战了,而整个意大利都将陷入到灾难之中。而且,意大利的能力是不足以单独对抗中国以及其他的欧洲国家的。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的意大利人都觉得,在这个时候继续支持奥尔特加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最好的办法就重新选择阵线,至少不能再与奥尔特加站一起了。
  虽然一周的轰炸,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摧毁欧洲的军事防务力量,但是,这一周的轰炸产生的政治作用,以及心理影响力却是无法估计的。这彻底的表明了中国的态度。而随着这一态度的明确,那么战争之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不考虑到自身的问题了。奥尔特加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不但中国态度明确,而且其他的国家也都纷纷表示了支持与同情。而这种国际趋势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忽略掉的重要因素。所以,这一周的战略轰炸,所产生的政治意义要远大于军事意义。
  当然,这还仅仅是个开始,而这也是任何一个支持奥尔特加的国家所担心的事情,中国已经开始了干预行动,那么谁也无法阻止中国更大规模的干预行动了,而且,中国是绝对不会半路而废的,这次,中国肯定要打出一个结果来。而对此时的美国来将,怎么处理与奥尔特加政府的关系,也成为了其最头痛的事情。
  并没有多少时间让美国找到一个适中的解决办法,就在美国方面准备修改其对欧政策的时候,中国方面的第二阶段轰炸也正式开始了。而这才是中国方面最主要的一次战略轰炸。如果说第一阶段的战略轰炸是打开欧洲大门的敲门砖的话,那么第二阶段的轰炸就是要彻底的摧毁欧洲,而不会留给奥尔特加留下一丝一毫的反击能力。当然,没人会怀疑中国的决心与能力,数十年来,空军的战略轰炸理论已经变得很成熟了,而对中国的空中力量而言,这种成熟的战斗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第十二章 战略轰炸
  第十二章 战略轰炸
  全面的战略轰炸发动之后,欧洲失败的速度就加快了。自从二战之后,战略轰炸已经是针对一个国家最有效的打击手段。在二战之后的一百多年中,战略轰炸创造的战果是难以估计的。特别是在数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中,战略轰炸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
  20世纪末的南联盟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就是依靠战略轰炸,最终在没有派遣一名地面作战人员的情况下,迫使南联盟投降。而随后,在第一次南亚战争中,也正是中国发动的战略轰炸迫使印度最终同意投降。而在中国的三次对日战争中,战略轰炸在后两次所发挥的作用是难以估计的,特别是在第三次对日战争中,战略轰炸是最终迫使日本投降的主要动力。随后,在中国针对俄罗斯的战争,以及第二次南亚战争,还有第六次中东战争,以及最近中国与欧洲在中东地区的战争中,战略轰炸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从一种严格的意义上来讲,战略轰炸本身并不针对对方的武装力量展开,任何以军队为目标的打击,其实都应该归于战术行动,而不是战略行动。战略轰炸的打击目标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即其工业设施,以及为战争服务的各种基础设施。可以想见战略轰炸这种特殊的针对性,让其具有广泛的破坏力,因为很多基础工业不仅仅为军事提供服务,也同样是普通百姓生活的依赖,而战略轰炸中,这一类目标是不会被单独列出来的,仍然被放在了打击的范围之内。因此,战略轰炸是一种针对一个国家的全面战争行为,打击的不是前线的军队,而是后方为军队服务的一切力量,也就是要针对平民而进行打击。虽然,现代化的技术已经让轰炸的准确度提高了很多,但是战略轰炸的性质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虽然轰炸中的误伤已经降低到了最低限度,但是在破坏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之后,恐怕因为饥饿而死的人,远比直接死于轰炸之下的人还要多的多!
  从打击的方式来看,战略轰炸的实际效果就是摧毁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但是其影响则是彻底的摧毁了这个国家的战争意志,并且通过激化敌人内部矛盾,达到瓦解敌人的目的。毕竟,仅仅依靠空中力量,是无法占领一个国家,也无法让一个国家屈服的,而战略轰炸对军事力量的打击能力是相当有限的。所以,战略轰炸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要让敌国屈服,让其无力再继续将战争进行下去,最终迫使其投降。或者是严重削弱敌人的战争力量,最后利用尽可能少的地面部队来赢得胜利!
  这次,中国的轰炸也毫不例外。在第二阶段的轰炸开始之后,中国轰炸机打击的目标就已经包括了欧洲的所有军事工业,以及对国家战争力量有帮助的所有基础工业,另外还重点打击了欧洲的能源,交通以及民用通信设施。可以想见,在这样的战略轰炸中,即使欧洲有着再顽强的抵抗力量,即使奥尔特加仍然没有认识到他已经输掉了战争,那么欧洲的平民也会有切身的感受!
  在第二阶段的头一个月的轰炸结束之后,欧洲的基础工业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其钢铁与金属冶炼业的产量降低了50%,化工也损失了78%,能源制造业损失了80%,铁路交通线被毁灭了75%,公路桥梁被炸毁了45%。毫无疑问的,在这种压力下,即使奥尔特加仍然不承认失败的现实,他在欧洲的统治基础也已经遭到了打击,这个独裁者的统治开始动摇了。
  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即美国态度的明朗化。在中国及时的展开了对欧洲的战略轰炸之后美国方面很快就认识到,即使此时介入欧洲内战,他也不可能占到便宜了。更主要的是,中国的态度异常的坚决,如果此时大规模介入的话,其实就意味着与中国的全面战争。而美国还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因此,盲目的冲动行为,最终带来的只是更大的灾难。因此,在这个时候,美国的态度也明朗化了。
  美国一方面谴责了奥尔特加政府的极端行为,同时又对中国的大规模战略轰炸表示了委婉的指责,接着,美国表示将通过其他渠道,向欧洲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且接收欧洲的部分战争难民。美国的态度已经松动了,而且其支持欧洲的决心也开始动摇。当然,美国提出的这些援助本身都是有限制的,仅仅什么是人道主义援助这个问题,就很值得推敲了,因为不管是食物,还是药品,即可以让难民享用,同样的,也可以提供给军队!而美国接收的欧洲战争难民也是有条件的,一般的欧洲公民是不可能申请到政治避难的,只有欧洲的那些科学家,精英级的人物,才能够得到美国的庇护。显然,美国知道无法阻止中国在欧洲大陆的胜利,那他就要趁这最后的机会,大捞一笔了!
  美国人的算盘是打得很精明的,但是,中国并不会因此而停止行动。就在美国公开了自己的立场,并且对奥尔特加的支持降低之后一周,一支由英国海军陆战队与陆军为主,另外还有法国,西班牙,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军队参加的登陆行动在加莱地区展开了。
  这是一次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为此,英国几乎将其大舰队全部投入到了为登陆部队提供支援的作战中来,另外还想办法调集了至少500艘登陆舰艇,上千艘民用船舶,来将25万登陆部队,以及其装备,相应的作战物资运送上海滩。而在加莱海峡的对面,英国本土的南部地区,还为集中了可以供这些部队使用一个月的作战物资,更多在战争物资则正在通过大西洋与地中海的航线被运送过来。
  这是一次规模庞大的登陆作战行动,一开始,英国军队就顺利的攻占了滩头阵地,在大部队到达之前,先遣部队就已经控制了一块宽12公里,纵深5公里的登陆场,并且继续在向着内陆地区运动。
  奥尔特加虽然预感到将有更大规模的战争爆发,但是他的注意力一直放在了中欧与东欧的战场上,他认为罗马尼亚军队构成的威胁要远大于西欧地区的危险。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错误,虽然罗马尼亚军团已经进入了德意志境内,但是罗马尼亚军队都在内陆作战,本身的补给,以及部队的调动都存在着麻烦,而且罗马尼亚军团的战斗力是不足以担负起主要战场这个重任的。奥尔特加并没有注意到西欧战场上的变化,所以当英国军团在加莱地区登陆的时候,欧洲军团只有不到2个预备队师的兵力驻扎在亚眠与阿拉斯,离登陆场足足有数百公里远!而在登陆场附近,只有不到两个连的防御兵力!而这些部队在战斗一开始的时候就逃跑了,因为他们只是二线部队,一看到英国登陆部队,连一枪都没放,全都只顾着逃命去了。
  奥尔特加在知道英国军团已经在加莱地区登陆之后,立即调遣军队准备将英国人赶回海里去,但是此时,欧洲军队的指挥系统已经遭到了破坏,他并不知道,至少已经有4个英国陆战队师在第一天就上岸了,另外还有十多万大军正在准备登上海滩。由中国援助的工程部队也已经在海滩上架设好了一座浮动式码头,大量的作战物资与武器装备正在源源不断的送到登陆部队的手里。而奥尔特加能够调动也就只有两个预备队师。让这两支二流部队去对抗英国强大的陆战队,即使把空中打击排除在外,他们也不可能完成被赋予的任务!
  在登陆期间,英国大舰队的航空兵主要负责对滩头阵地上的登陆部队进行支援,但是很快,英国舰队就发现没有什么事情好做了,也就改变了计划,开始为进攻部队提供掩护,并且扫清进攻路线上的障碍。而中国大西洋舰队的火力打击分队则主要负责对战场进行遮断式打击,对任何向登陆地区前进的欧洲军队进行远程轰炸。
  其实,在第一阶段的轰炸结束之后,原本世界一流的欧洲军队已经降为了二流的部队,其通信,指挥,情报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虽然欧洲军队的工程技术人员想方设法的弥补了受到的损失,但是仍然无法保证部队之间的正常沟通,更谈不上联合指挥作战了。而随着中国的大规模介入,英法等国的军队在指挥,通信,情报上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提高。这相当于是一场不平衡的战争,虽然奥尔特加控制着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并且具备有完善的战争机制,但是其战争机器已经遭到了损坏,而反奥集团的战争机器却在不断的完善之中。从这个方面来看,奥尔特加的失败其实也已经注定了,即使没有中国的战略轰炸,奥尔特加也最终会被消灭掉,只不过需要花的时间更长一点罢了。
  登陆行动成功之后,西欧战场上的局势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登陆部队迅速的击溃了发动反击的那两个师的欧洲军队,接着,从北面包抄,一路杀向比利时东南部的阿登森林地区。二战中,这里曾经爆发过两次大规模的战斗,一是德国对法国的入侵,二是德国在战争后期的一次绝地反击。而这里也被公认为进攻德意志地区的最佳突破点。而此时,西欧地区,奥尔特加部署在战线后方的部队不到10万人,而且分别驻扎在一些城镇之中,所以,这些部队是无法集中起来抵抗登陆部队的。
  战斗进行得相当的迅速,登陆行动展开一周之后,英国陆军的一个装甲旅已经到达了列日,在经过了短暂的战斗之后,已经控制了这座重要的城市。而在阿登地区转为南下的另外一支部队则到达了色当,正在继续朝梅斯前进。
  此时,西欧的战局已经相当的明显了,奥尔特加投入西线战场的数十万军队已经被切断了后路,出了一部分军队及时的撤过了莱茵河之外,别的部队全都被包围在了法国北部地区。同时,随着更多部队度过海峡,来到欧洲战场上,这几十万大军已经很难突围了。
  为了配合反奥集团军队的登陆反击作战,在这一周之内,中国也改变了战略轰炸的重点,将主要的打击目标放在了交通上。中国的战略轰炸机集中轰炸了西欧地区的主要交通线,并且针对奥尔特加的军事调动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中打击。这让奥尔特加损失惨重,而且严重的阻碍了欧洲军团的调动,最终为西欧地区的迅速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奥尔特加虽然做出了迅速的反应,将一大批原本准备用来抵抗罗马尼亚军队,部署在德意志东部与东南部地区的军队调遣到了西线战场上去,但是这些部队最终能够到达西线战场的却寥寥无几,大部分的部队在转移的途中就遭到了轰炸,损失相当惨重。而当英法联军前进到莱茵河西岸的时候,奥尔特加其实已经被三面围困了。
  罗马尼亚军队越过波兰,正在进攻欧洲军团的东部防线,而希腊军队兵不刃血的攻占了奥地利,越过了阿尔卑斯山,正在朝德意志南部的高原地区前进,英法军团则长驱直入,矛头直指莱茵河地区,这可是德意志地区最重要的工业产区,也是奥尔特加依赖的地区。很显然,此时,奥尔特加的任何反抗,其实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了。
  欧洲大陆上战局的迅速变化,其实已经让这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内战变得毫无悬念了,此时,没有任何人认为奥尔特加还有翻本的机会。而随着战局的变化,世界上的局势也相应的产生了剧烈的变动。
  南欧战场上,随着法国包围了都灵,而希腊军团包围了米兰之后,意大利的局势已经陷入了极度动荡之中。此时,支持奥尔特加的维内托政权已经摇摇欲坠。就在英法军团到达莱茵河西岸的时候,意大利国内爆发了一场动荡。维内托政权被推翻了,而新的贝鲁尼政权则并没有完全改变旧政府的政策,虽然已经不那么积极的支持奥尔特加,但是新政府并没有与法国以及希腊进行停战谈判。此时,意大利国内的局势已经相当的危险,一场革命已经在酝酿之中了。
  北方,北欧三国在确定了局势已经明朗化的时候,终于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度,以瑞典军队为主的北欧三国联军迅速的跨过了厄勒海峡,占领了哥本哈根,接着,就攻占了整个丹麦地区,并且前进到了德意志的石勒苏益格地区。毫无疑问的,北欧军团的行动加速了奥尔特加的灭亡,但是在后世的很多史学家看来,北欧三国此时无疑是趁火打劫的行为,因为在战争最艰难的时期,这三个独立的国家并没有向英法提供任何的帮助,甚至还暗中与奥尔特加合作,向奥尔特加提供了不少的战争资源,特别是北欧地区丰富的煤炭与铁矿!而此时,奥尔特加的失败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北欧三国立即见风使舵,改变了自己的政策,倒向了新生力量的一方。所以,他们的这种行为,其实与强盗没有多少的区别。
  就在奥尔特加为意大利的动荡,北欧三国的反目所烦恼的时候,英法西军团趁机渡过了莱茵河,进一步进入了德意志地区,并且迅速的控制了德意志地区几个非常重要的城市。而在西线上,奥尔特加的军队是没有任何天险可以据守的,而且中国的战略轰炸正在全面加速,现在,距离奥尔特加灭亡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意大利的政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9 1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