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风云-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正是雷达没有探测到中国海军的侦察机,美军才放松了警惕。
    有趣的是,升空的防空战斗机也没有发现那架侦察机。大概是,防空战斗机在升空之后都在爬升,而且很快就到了云层上方,所以战斗机飞行员没有能够看到已经俯冲到云层下方的侦察机。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更加让人难以相信了。
    根据中国海军的战报,当时驾驶那架“雪雕”的是朴常青上尉,一个朝鲜族飞行员,而他在俯冲之后,发现没有敌机跟上来,并没有立即撤退,而是绕着美军舰队飞了一圈,并且向西北方向撤退。在离开了美军战斗机的巡逻区域之后,也就是离美军舰队一百公里后,才发出了侦察报告。
    这也正是美军随后截获的那个无线电信号。
    虽然信号极为微弱,但是足以被电台接收到。
    这个时候,美军舰队错过了第二个机会,而弗莱彻做的,仅仅是增加了十二架防空战斗机。
    显然,对于即将到来的打击而言,二十四架战斗机根本于是无补。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弗莱彻做出了准确判断,就应该立即让舰队转向南下,并且派出所有战斗机。
    可惜的是,他没有这么做。
    其实,这个时候,西南太平洋舰队也遇到了麻烦。
    虽然在收到侦察机的报告之后,李向龙在第一时间下达了攻击命令,但是攻击机群并没有立即出发。
    原因很简单,谁也没有想到能够这么快就找到美军舰队。
    !@#
第一百五十章 争分夺秒
    第一百五十章争分夺秒
    二十四日夜间,李向龙与顾祝同在全面分析了战场情况,特别是二十四日下午的那次遭遇之后,两人都认为,美军第一航母大队已经进入珊瑚海,而且肯定会前往南部海域,甚至会进入塔斯曼海。
    为此,李向龙与顾祝同都认为,舰队应该向南机动,争取在二十五日找到目标。
    当然,前提是第一航母大队没有进入塔斯曼海,而是在珊瑚海南部海域活动,不然就算主动向南运动,也追不上。
    也正是如此,两人都觉得,在二十五日上午开打的可能性并不大。
    就算第一航母大队在珊瑚海南部海域活动,侦察机在上午有了收获,战斗也会拖到下午开始。
    结果就是,两人都没有想过提前让攻击机群做好出发准备。
    在侦察机出动之后,李向龙首先派遣防空战斗机升空。这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此时西南太平洋舰队已经在珊瑚海中部海域,离美澳洲大陆不到一千公里,而美军的三发远程海上巡逻机的最大飞行半径在一千五百公里以上。也就是说,西南太平洋舰队已经进入了美军巡逻机的搜寻范围。
    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会遭到攻击,因为美军部署在澳洲的远程轰炸机仅有十多架,其他的全是航程不够远的战术飞机,但是暴露行踪就意味着暴露作战企图,而且还得考虑已经进入珊瑚海的美军舰队。
    显然,李向龙与顾祝同都没有想到,第一航母大队会转向北上。
    当时,两人都吓了一跳,因为侦察机报告的坐标,离西南太平洋舰队只有不到三百五十公里。
    在航母的战斗中,这可以说是近在咫尺了。
    侦察机发回报告的时候,最后一架战斗机才升空不到十五分钟。更要命的是,为了准备下午的战斗,李向龙没有加强航空部门的负担,航空勤务人员依然按照正常规律作息,很多人都在休息呢。
    结果就是,需要足足一个小时,攻击机群才能做好出发准备。
    为了加快时间,顾祝同亲自负责指挥航空作业,并且动员了一切能够动员的人力,加快为战机补充燃油、挂载弹药的速度。
    此时,已经是七点四十分了。
    在全体官兵全力以赴的情况下,攻击准备工作在八点二十五分完成。
    李向龙首先派出的仍然是战斗机,只不过是几架配备了远程电台的长机,而且这些战斗机的主要任务不是为攻击机群护航,也不是去驱逐美军舰队的防空战斗机,而是去搜寻美军舰队。
    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等到攻击机群到达,又得过去一个小时。
    两个小时之内,美军舰队可以航行数十海里。一般情况下,攻击机群的搜寻范围不会超过五十海里。虽然此次攻击行动的出击距离比较近,参与攻击的轰炸机有足够的燃油去搜寻美军舰队,但是为了提高攻击效率,就得提前派出几架战机去寻找美军舰队,而且最好是速度较快的战斗机。
    八点半,执行搜寻任务的十二架战斗机率先升空。
    此时,中国海军已经全面换装了舰载战斗机,即由成飞研制的“海鹰”式战斗机,“猛禽”则退居二线。
    有趣的是,当时从中国海军中退下来的“猛禽”,有很大一部分在空军中继续服役,并且参与了大陆战争。后来,还有一部分“猛禽”被转交给了缺乏战斗机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并且服役到大战结束的时候。战后,绝大部分“猛禽”都已战损,剩下的也因为性能落后而遭到淘汰。最终,只有两架“猛禽”保存了下来,一架在中国海军航空博物馆里,另外一架则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航空博物馆里。
    可以说,“海鹰”绝对是一九四一年最优秀的舰载战斗机。
    从性能上讲,要到f…4u“海盗”与f…6f“地狱猫”正式服役,美国海军航空兵才获得了能与“海鹰”抗衡的舰载战斗机,而“海鹰”经过多次改进,其后期型号并不比“海盗”与“地狱猫”差多少。
    事实上,“海鹰”是中国海军在这场大战期间服役时间最长的一种舰载战斗机。
    除了错过了对日作战之外,“海鹰”几乎参加了太平洋战争中的每一场战斗,特别是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三年期间,也就是太平洋战争打得最惨烈的两年间,一直是中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战斗机。
    与“猛禽”相比,“海鹰”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加敏捷。
    在保持了海军舰载战斗机特有的高速与俯冲性能之外,“海鹰”的敏捷性大大提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多用途战斗机,而不是像“猛禽”那种,仅适合执行截击任务,在各个方面都具有较为突出的性能。
    事实上,在大战后期,“海鹰”已经不是性能最好的舰载战斗机了,但是仍然在中国海军中服役,而且在舰载航空兵中服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鹰”能够挂载二百五十公斤级以下的航空炸弹执行轰炸任务,也就是能在必要的时候充当战斗轰炸机使用,其作战范围非常广阔。
    美国海军在一九四一年的主力战斗机,即f…4f“野猫”根本不是“海鹰”的对手。
    单从性能上讲,f…4f“野猫”与“猛禽”极为相似。
    早在大战爆发前,美国海军就通过联合演习,证明“野猫”能够对抗日本海军的“零”战,算得上是一种合格的战斗机。问题是,“野猫”更适合执行截击任务,很难与灵巧的战斗机进行格斗。
    有趣的是,美日海军在联合演习中总结出的经验,也为中国海军所用。
    在与日本海军作战的时候,中国海军的飞行员参照了“野猫”对抗“零”战的方法,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与“海鹰”相比,“野猫”在俯冲性能上基本上没有优势,而在盘旋性能上差得太远。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成都飞机制造厂能够及时完成“海鹰”的研制工作,并且赶在美国参战之前量产,是中国海军能够在太平洋战争中击败美国海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海鹰”不但为中国舰队提供了一道坚固的防空屏障,还增强了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攻击能力,使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攻击效率大幅度提高。如果在美国参战的时候,中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战斗机依然是“猛禽”,那么中国海军就很难在势均力敌的海战中占到便宜,也就难以用较低的代价击败美国海军。
    当然,在接受实战考验之前,谁也不知道“海鹰”的性能有多么先进。
    执行侦察任务的战斗机出发后,才轮到执行护航任务的战斗机升空。
    因为十二架“海鹰”在找到美军舰队之后,依然有足够的燃油,也就能够转变为护航战斗机,所以李向龙只让每艘航母各出动了八架护航战斗机,即总共派出了四十八架专门执行护航任务的战斗机。
    紧接着起飞的是俯冲轰炸机。
    显然,执行轰炸任务的肯定不是“雪雕”,而是在一九四一年七月份才正式服役的“鸬鹚”式俯冲轰炸机。
    虽然这种舰载轰炸机的名字并不好听,甚至可以说有点难听,至少很多俯冲轰炸机飞行员就不喜欢这个名字,但是这与其性能没有多大关系。在一九四一年,“鸬鹚”绝对是中国海军最优秀的俯冲轰炸机。
    与“雪雕”相比,“鸬鹚”在保持了优秀的俯冲性能的基础上,把最高飞行速度提高到了每小时五百四十公里。这个速度,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在战前服役的战斗机。当然,只有抛掉炸弹,飞行高度得在五千米到五千五百米之间,“鸬鹚”才能达到这个速度。在携带一枚五百公斤级航空炸弹的情况下,“鸬鹚”的高空飞行速度仅有每小时四百二十公里,巡航速度为每小时三百八十公里。
    此外,“鸬鹚”还取消了后座上的自卫机枪。
    实战证明,由副驾驶,也就是导航员操作的自卫机枪,在战斗中几乎没有用,对从后方进入的敌机基本上没有威胁。当时,中国海军已经认识到,为轰炸机减重,尽可能的提高轰炸机的飞行速度,要比增强轰炸机、特别是战术轰炸机的自卫能力重要得多。轰炸机最有效的自卫手段就是速度。
    说白了,如果能摆脱敌人的战斗机,那就根本不需要自卫武器。
    当然,“鸬鹚”还有一些特点。比如,在飞行员座舱外围设置了装甲板,能够抵挡住零点五英寸以下口径的枪弹。又比如,其翼下挂架能够各携带一枚五十公斤、或者一百公斤级的航空炸弹。这种小炸弹的主要用途就是用来扰乱敌人的防空火力,只是在实战中,很少有飞行员会选择增加一百公斤、甚至是两百公斤的起飞重量。只有在攻击地面目标的时候,这种小炸弹才能派上用场。
    显然,“鸬鹚”算不上优秀,只是比“雪雕”好得多。
    !@#
第一百五十一章 箭已离弦
    最后出发的,依然是起飞重量最大,也最笨重的鱼雷攻击机。
    在“唐太宗”级服役之前,这种起飞顺序就没有改变过。主要是,没有弹射器,舰载机只能滑行升空,也就得让最笨重的、滑行距离最远的战机留在最后面,让滑行距离短一些的战机首先升空。
    此时,中国海军的主力鱼雷攻击机也换成了同样由沈飞研制的“塘鹅”式。
    显然,这也是一个非常丑陋的名字,只不过非常贴切。
    最初的时候,中国海军提出在共同的框架下研制俯冲轰炸机与鱼雷攻击机,以降低研制经费,并且增强规模生产效应。这种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海军的经费相对有限,还得重点建造战舰,能够用于海军航空兵的经费就更加有限了。此外,海军的舰载航空兵规模非常小,就算有六艘舰队航母,各种舰载机的需求量也只有两百到三百架,也就很难在生产中发挥出规模效应。
    问题是,这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至少以一九四零年代的技术水平,根本不可能在相似的气动结构下,开发出俯冲轰炸机与鱼雷攻击机。
    要到大战末期,才能具备必须的技术基础。
    结果就是,海军最终向现实低头,让沈飞单独开发鱼雷攻击机。
    与“翠鸟”相比,“塘鹅”大得多,正常起飞重量达到了四点二吨,最大起飞重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四点六吨。
    可以说,这已经是在不借助弹射器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极限起飞重量了。
    如此巨大的起飞重量,与海军的战术与xìng能要求有很大的关系。
    事实上,在最初的时候,海军并没有对鱼雷攻击机的xìng能提出太高的要求,而是在战争爆发之后,海军更改了xìng能指标。
    主要就是,与日本海军的战斗,暴lù出了鱼雷攻击机的不足。
    最大的问题就是,鱼雷攻击机的作战环境极为恶劣,得在敌舰多层防空火力的拦截下发起攻击。
    实战也已证明,鱼雷攻击机的战损率远高于俯冲轰炸机。
    更要命的是,“翠鸟”在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因此在战斗中的损失极为惨重。在第一次硫黄岛海战中,“翠鸟”的战损率高达百分之七十四,几乎每一次出击都意味着有去无回。
    受此影响,海军大幅度提高了鱼雷攻击机的防护水准。
    虽然海军的要求并不变态,即机身关键部位必须能够挡住零点五英寸强大,次要部位也要能够经受住七点六二毫米口径枪弹、以及炮弹破片的直接攻击,只有飞行员座舱的装甲盒必须能够挡住二十毫米高射炮的炮弹。但是即便如此,也意味着需要在战机上安装数百公斤的装甲。
    事实上,仅仅是装甲,就让“塘鹅”增重了近六百公斤。
    除此之外,海军还提高了鱼雷攻击机的作战半径,即要求在正常起飞重量,也就是执行鱼雷攻击任务的时候得超过六百公里,最好能达到七百五十公里,而在最大起飞重量,即执行水平轰炸任务的时候,要达到五百公里,最好能达到六百公里,且两种情况下都得保有十五分钟的余油。
    所幸的是,海军对速度指标的要求并不高,甚至降低了速度要求。
    这也与实战有关。
    在与日本海军的战斗中,中国海军就发现,不管是战斗机、还是鱼雷攻击机,低空速度都快不到哪里去。更重要的是,防空战斗机在对付鱼雷攻击机的时候,很少尾追攻击,大部分时候都是俯冲攻击。显然,速度快不快并不重要,关键是得有足够的敏捷xìng,以及较高的抗打击能力。
    可以说,如果海军没有降低速度指标,以当时的技术水准,根本无法设计出能够满足海军全部要求的鱼雷攻击机。
    在海军的众多要求中,最独特、也是最奇怪的,就是采用内置式弹舱。
    说得直接一些,就是必须把鱼雷挂在弹舱里面,而不是像“翠鸟”那样,直接挂在机腹下面。
    海军在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主要是考虑鱼雷的安全xìng。
    当然,这么做也能降低飞行阻力。
    问题是,当时海军已经在研制五百五十毫米航空鱼雷,因此鱼雷攻击机的内部弹舱就要做得足够大。
    受此影响,“塘鹅”成了一种非常难看的战机。
    从侧面看,“塘鹅”的机身又短又粗,就像是一只大肥鹅。也许正是如此,海军才为其取了这么个不雅的名字吧。
    严格说来,“塘鹅”不是一种优秀的鱼雷攻击机。
    主要就是太笨重了,基本上没有灵活xìng可言。如果不是有厚实的装甲保护,“塘鹅”的战损率肯定会高得吓人。根据中国海军的作战记录,曾经有一架“塘鹅”在被打掉了半截机翼,被二十毫米以下口径的高射机枪击中了一百多次之后,依然返回舰队,成功降落到了航母上。要是换成其他任何一种战机,哪怕是中国空军的攻击机,在类似的情况下,也不可能侥幸返航。
    “塘鹅”在中国海军中的服役时间非常短暂,在一九四一年七月交付之后,仅在一线部队服役到一九四二年四月,总共只有九个月。只是,“塘鹅”在整个大战期间的产量高达一千四百架。也就是说,大部分“塘鹅”不是在航母上服役,而是做为岸基飞机使用。有趣的是,“塘鹅”最主要的战场不在海洋上,准确的说不是参加舰队作战,而是作为战术支援飞机使用。主要就是,“塘鹅”的弹舱足够大,而且载弹量惊人,还能在翼下挂架上携带数枚小型炸弹,在执行水平轰炸任务的时候,不比当时的双发中型轰炸机差,因此被广泛的用于对地轰炸行动。
    与“翠鸟”相比,“塘鹅”最大的特点就是抗打击能力强,载弹能力强。
    可惜的是,当时中国海军还没有获得五百五十毫米航空鱼雷,因此“塘鹅”依然只能使用四百五十毫米航空鱼雷。
    这样一来,“塘鹅”的起飞重量能够减轻近两百公斤。
    事实上,这也让“塘鹅”从“秦始皇”级航母上起飞变得极为困难。要到“唐太宗”级航母服役,像“塘鹅”这么笨重的舰载机才能以标准起飞重量升空,没有弹射器,都得减轻起飞重量。
    九点不到,最后一批“塘鹅”离开了航母。
    在吸取了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之后,中国海军修改了攻击战术,即放弃了之前被广泛采用的小机群攻击战术。说得直接一点,就是一艘航母派出的全部战机、至少是轰炸机与攻击机必须在飞行途中会合,然后一同发起攻击。只有这样,俯冲轰炸机与鱼雷攻击机才能最有效的配合。如果俯冲轰炸机与鱼雷攻击机分别进入,那么敌舰队就有足够的时间组织防空拦截。
    只是,在一九四一年,这套战术的使用受到了严格限制。
    主要就是,首先升空的是速度较快的俯冲轰炸机,而速度较慢的鱼雷攻击机被安排在最后起飞。如此一来,要么是俯冲轰炸机在升空后降低飞行速度,等待鱼雷攻击机,要么就是鱼雷攻击机以更高的速度飞行,追上俯冲轰炸机。不管采用哪种办法,都会缩短攻击机群的作战半径。
    也就是说,只有当作战半径较低的时候,才能采用大机群攻击战术。
    所幸的是,这次的攻击距离在三百公里左右,仅相当于俯冲轰炸机与鱼雷攻击机最大作战半径的百分之五十。
    显然,两种战机都有足够的燃油在组成大编队之后去攻击美军舰队。
    为了赶时间,这次采用的是后一种办法,即先起飞的俯冲轰炸机以巡航速度飞行,而后起飞的鱼雷攻击机以全速飞行。
    等到攻击机群离开舰队上空,李向龙并没感到轻松,六艘航母上的勤务人员也没停歇。
    现在,每艘航母上还有四架战斗机,而且还各有一架备用战斗机。
    因为新式舰载机的尺寸都增大了不少,所以“秦始皇”级的总载机量有所减少。实战也已经证明,航母以最大限度搭载战机,如果不能让战机达到最大使用效率,也根本没有多少意义。受此影响,李向龙调整了舰载航空兵联队的编成方式,在保留了四个中队之后,每个中队的战机减少到二十架。
    事实上,在舰载机的xìng能提升之后,减少载机数量,并没有降低航母的打击能力。
    考虑到美军舰队就在附近,而且肯定派出了侦察机,所以在攻击机群出发后,李向龙立即命令剩下的战斗机全部升空。
    这样一来,防空战斗机的数量提高到了四十八架。
    为了应付不测,六艘航母还把备用战斗机放在了飞行甲板上,并且让飞行员在座舱内待命。
    这一部署,马上就收到了效果。
    九点过五分,在西南方向上,大约一百公里外巡逻的一架“海鹰”发现了从北面飞来的美军侦察机。
    空战毫无悬念,那架美军侦察机甚至还没有发现“海鹰”,就被击落了。
    只是,西南太平洋舰队里的气氛也立即紧张了起来。!。
第一百五十二章 坐以待毙
    被击落的那架侦察机不是飞向西南太平洋舰队,而是正在返航,而且中国海军与美国海军的作战记录都证明了这一点。当时,西南太平洋舰队在第一航母大队北偏东大约六十度方向上。
    也就是说,西南太平洋舰队依然在珊瑚海东部海域活动,而第一航母大队在珊瑚海南部海域。
    这里,必须提到顾祝同。
    在二十四日夜间,李向龙曾经打算全速向西航行,然后转为向南航行。也就是说,在二十五日清晨机动到珊瑚海中部。这样一来,侦察机就能向南飞行,不管第一航母大队是向南前往塔斯曼海,还是留在珊瑚海南部海域活动,都会被侦察机发现。只是,顾祝同说服了李向龙,让他改变了想法。
    要知道,这么做,也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甚至会产生致命的结果。
    这就是,如果美军已经知道西南太平洋舰队进入了珊瑚海,而且曾经前往新赫布里底群岛与新喀里多尼亚之间搜寻,那么第一航母大队的侦察机就会全数向北搜索,也就有很大的把握找到西南太平洋舰队。
    此外,如果第一航母大队在珊瑚海南部海域活动,那么美军的岸基巡逻机也会重点搜索其北面的海域。
    总而言之,如果按照李向龙的想法做,那么西南太平洋舰队就很有可能首先暴lù。
    显然,李向龙也非常清楚,暴lù行踪与自杀没有多大的区别。哪怕第一航母大队只有两艘航母,也有能力发动一次决定xìng的攻击。更何况,第二航母大队与第三航母大队依然行踪不明。
    最终,李向龙采纳了顾祝同的建议,即依然留在珊瑚海东部海域。
    可以说,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要知道,如果按照李向龙的想法,西南太平洋舰队肯定会在派出攻击机群之前,被弗莱彻派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