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瑜宁微微一笑,开口却是一口软软的台湾腔普通话:“雨淮跟雨湘一定很淘气吧?二皮辛苦你了。”
  李君阁笑道:“我辛苦啥,这半年我也忙得不行,都没能带着她们好好玩玩,很多时候倒是她们自己在村里找乐子。”
  这时alice在喊:“Jungle,快过来,这是我们的导师,安妮布莱恩女士。”
  shirly说道:“我们导师是汉学家,她跟据自己姓的发音,取了个中国姓,姓白。”
  李君阁差点没笑出声来,一个黑人大妈,给自己取名姓白,这反差也太大了!
  alice又说道:“安妮在我们英文名字里是prayer的意思,也有神的恩典,神的青睐的意思。”
  李君阁吓得毛骨悚然:“你们别告诉我你们导师的中文名字是白求恩!”
  alice歪着脑袋说道:“不是不是,不过其实也差不多也,导师给自己取的名字叫白思惠……”
  李君阁翻着白眼,这才将一颗心放回腔子里去,什么差不多,差太多了好不好!
  黑人大妈一看就是个开朗的性子,中文虽然不地道但是也能说,笑着对李君阁说道:“你好,沟主!”
  李君阁大为惊讶:“哎哟您连这个称呼都知道?”
  黑人大妈笑道:“你们李家沟的英文版网站我可是经常去逛的哟!还给同学们都推荐了,你们网站上有大量中国传统民风民俗和环境建筑的介绍,对于想了解中国传统的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科普网站!还有那么多的野生动物,你们这个网站做得很好!我看他们都叫你沟主。”
  李君阁挠着头笑道:“那都是他们瞎胡闹,哈哈哈,既然都不陌生,那我就叫您白婶了!走走走,我们都上车,交通工具简陋了一些,不嫌弃就成。”
  黑人大妈乐得见眉不见眼:“嗯,这个称呼好,这是个很亲切的称谓。”
  李家人上了中巴,黑人大妈和俩美国壮小伙上了别克商务,大家开始往夹川赶。
  巴特看着蜀都的高楼大厦和道路说道:“中国的这几十年的发展真是厉害,这交通状况已经胜过美国了。”
  李君阁说道:“我们中国已经完成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新兴国家嘛,很多地方都比老牌的现代化国家更有活力,当然毛病也不少,粽粑你也不用光挑好的说。”
  巴特目瞪口呆:“粽……粽粑?”
  李君阁振振有词:“你头发是棕色的,名字叫巴特,叫你粽粑方便记忆。”
  银发帅哥说道:“那我就叫白杰了?”
  李君阁说道:“不不不,你头上的头发是玉色的,还是叫芋头比较好记!”
  白婶大感有趣:“我呢我呢?”
  李君阁苦着脸道:“白婶,您是长辈,我可不敢跟您乱开玩笑,这也是李家沟的规矩。”
  白婶饶有兴趣地问道:“听alice她们说,你们那里规矩很多,这也是民俗吗?”
  李君阁说道:“嗯,这个嘛,一是风俗,一是教化,几千年培养下来,两者融为了一体。”
  说完又对白婶解释道:“您是汉学家,对我国的文化应该有研究,其实我们国家民俗风格脉络很好把握,一是孝,二是礼。”


第二百六十九章 粽粑跟芋头
  “孝是品德修养的起点,是一个人最容易发现和培养的美德,一个人对双亲的孺慕是从小就有的,所以孝这个美德也最容易培养出来。因此历朝历代几千年来对‘孝道’二字特别重视,不孝是仅次于谋逆的第二大罪,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历史上对个人品德修养培养的重视。‘礼仪之邦’,就是这么来的。”
  “在此基础上,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会培养发展出其它的美德,对同辈亲人,发展为悌;对朋友伙伴,发展为信;对上级,发展为敬;对国家,发展为忠;最后发展成对世间万物的仁,这就是美德的集大成了。”
  “然后这些美德,会表现在外在,表现为一套与人交往的模式,具有仪式感,这就是礼,也就是您刚刚说的‘规矩’。”
  “孔子说过‘恭而无礼则老,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又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重视道德的同时还要讲究礼仪,内外还要统一,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这是我们李家沟民风形成的理论基础。”
  “所有的这些规矩,其实基本上都是在这套理论下形成的,比如擦桌子吧,即使客人长辈都下桌了,还是要从几方朝自己这方抹,而不是把脏东西往客人和长辈坐过那几方推,这就包含了‘恭’,‘敬’,‘慎’这几方面的思想内容。”
  “比如见到老人要停止打闹让到路边,这里面包含了‘孝’,‘仁’,‘恭’的思想内容。”
  一席话说的三人连连点头,白婶说道:“中华文明真是博大精深啊,皮……娃,你这番话很有见地啊,你也是研究传统文化的?”
  李君阁说道:“我不算啥,我就是一个爱好者而已,这些道理都是我李家沟的老祖宗,对了,就是alice和shirly的曾祖父,他教给我的,我最多是有所发明而已。”
  说完摇头道:“不过我国近代积贫积弱,引起了知识分子们的反思,曾经在学术上形成了对儒家思想清算的态势,认为这些都是糟粕,一度引来社会的普遍唾弃。随着近年来国力的增强和民族自信心的提振,才重新得到重视,不过效果嘛……算了,有人开始重视,总比没有好。对了,我老伯跟老堂哥在美国都还好吧?”
  白婶点头道:“他们都很厉害的!思远教授,君楼教授都是我们学校很受尊重的学者。思远教授是汉学家,主要是研究儒家文化,方向跟我的东亚民俗不一样;你的sisterinlaw,瑜宁,就是他的学生。君楼却是计算机专业的专家,研究的好像是数字思维还是ai,这个跟我的专业跨度太大,我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李君阁摇头,四爷爷这一支全是学霸,难怪俩妹崽这么嚣张,都可以不用去学校,肯定也跟家里那一群学校的坐地虎有关,这学校腐败看来到处都有啊。
  换了话题说道:“我们那地方还比较闭塞,待会还要坐船才能到,不过风景很不错的,吃的也不错,对了你们都会用筷子吧?”
  白婶笑道:“这个我很清楚,五溪一号是不是?在游戏里坐了不少次了。”
  芋头说道:“二……皮,你网站的美术设计太漂亮了,现在我们专业好多同学都用它当做屏保呢!”
  粽粑也说道:“筷子也没问题,我们经常吃中餐的,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甜……”
  李君阁抢话道:“甜甜的是吧?我说你们学校门口的小中餐馆子到底是骗了多少人啊?是不是我们蜀州人开的哟?”
  粽粑摊手道:“不知道啊,反正老板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雷——果——谁——抔——该’!”
  李君阁一拍脑门:“靠!广东人!没跑了!”
  ……
  一路东拉西扯聊到夹川,大堂嫂跟外出打工回来的二堂哥李君安,二堂嫂万佳也已经在码头等着了,李雨宁跟李雨多在一边打闹。
  下车后几人迎上来,又是一番介绍亲热。
  两个小的对白婶芋头粽粑好奇惨了,咬着手指头却不敢靠近。
  待到李君阁将两个小的拖过来,白婆婆粽粑哥哥芋头哥哥一喊,立马就放松了,围着三人唧唧呱呱地说了起来。
  李君阁对粽粑跟芋头贼笑道:“看到没?这就是我要给你们俩取小名的原因,什么巴特叔叔杰克哥哥一听味道就不对,再想跟乡亲们打成一片就难了。”
  俩傻小子直点头,二皮说得好有道理哟!只有大堂哥在默默翻白眼:“给人取小名是你的怪癖好好不好,说得这么冠冕堂皇你好意思吗?!”
  看到码头上的五溪一号,粽粑直接吹了声口哨:“so……cool!”
  一行人上了五溪一号,白婶拉着俩孩子挨着她坐,逗弄着俩小孩给他唱儿歌:“又哭!又笑!黄狗!飚尿!船儿两头翘……”
  李君阁哭笑不得:“你们能不能说点好的?背一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也好啊……”
  白婶连连摆手说道:“不不不,这个就好,听说你们国家的儿歌有种神奇的力量,可以预示国家的巨变,王朝的更迭……”
  李君阁吓得都想上去捂白婶的嘴了,这话还敢乱说!连忙解释道:“那是封建王朝!一群阴谋家搞出来,用来制造舆论攻势的东西,什么‘大楚兴,陈胜王’,什么‘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不能信的……”
  白婶天真的眨巴着眼睛:“可是你们的历史书上……”
  李君阁说道:“教您一个乖,史记之前的历史书,您可以看明面上的意思,至于以后的嘛,您得反着看,多看看书底下的东西……”
  白婶看了看老伯,若有所思的点头:“嗯……这就是你们的家学吧?”
  靠,这锅更不敢背,李君阁只好放着白婶继续逗弄娃子,跑去跟老伯老哥聊天去。
  老伯正跟老哥介绍:“思远,刚刚我们上船那个地方,就是县城的老码头所在,左边那一大片石滩叫石盘角,对面是马街子,当年马街子是盐仓所在,马帮在那里装盐入黔州。我们登船的地方是义渡码头,那时候红水河上还没有桥,最早是几个大盐商修来方便大家过河的……”
  老哥指着长江对面的一处高塔说道:“那里还有一座白塔。”
  老伯说道:“白塔原来叫江岸浮屠,建于嘉庆,历时十二年,是官府主造,镇定风水用的。塔上两块石碑文字我都还记得,一块是‘裕县富民’,一块是‘振拔人文’,这塔的身份其实通过两块碑就知道得清清楚楚了。”
  “相传当年夹川地处两河之间,形如一片竹筏,因此修了这个塔,意为缆桩,能将夹川县定住,其实真正的现实意义,类似于航标而已……”
  “不过民间附会又有另一个说法,那里长江是不是弯成了一个大湾?传说长江两对岸乡民不和睦,对岸有座坟风水好,老出大官,欺负对岸的乡亲,因此对岸一赌气合力修了这座塔,所谓‘水如弯弓塔似箭,射倒对面王巡按’,哈哈哈,也算是一个姑妄听之的传说吧……”
  说罢又指着马街子下面一块巨石说道:“那里还有四个大字‘还我河山’,是当年抗日战争时期冯将军来夹川募捐,号召抗日的时候,感于夹川士绅老幼踊跃捐款,欣然提笔留下的。”
  李君阁大为钦佩:“老伯您太厉害了!四五十年过去了,老夹川的典故您都能记得清清楚楚,那白塔上的铭文我都不知道呢。”
  老伯苦笑道:“虽然几十年过去,可这故乡的山水,时常都出现在我梦里,想不记得都不行啊……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啊!”
  李君阁牵手安慰:“老伯,回来了就好啊,盘鳌乡跟李家沟,除了荔枝林子,变化不大,您儿时的记忆,应该都能找回来。”
  五溪一号转入五溪河,老伯继续絮叨这这条河的故事,讲当年老家的传说,讲老辈儿生活的艰辛,听得所有人都唏嘘不已。
  船过盘鳌乡,老伯就沉默了,眼睛里闪动着泪花,不住的打量着两岸,似乎恨不得将一切都带进心窝最深处去。
  等到李家沟出现在远处,老伯就坚持要在老码头大榕树那里上岸,仿佛要把当年的记忆一点一点找回来。
  沿着石板路往上,路过二毛家的小超市时,二毛的爷爷李良佐正出来吆鸡娃,一看见老伯就喊:“远娃子!哈哈哈你是远娃子!我的天老爷你可算是回来了!”
  老叔紧走两步,牵起李良佐的双手,喊了一声“小幺叔”,脸上是笑,眼泪却下来了。
  两人虽然差着辈分,又已经出服,可年纪差不多,小时候也是玩伴,见面就透着亲热。
  这是李思信跟二毛也出来了,说道:“哟皮娃,把你老叔老哥接回来了?”
  大家又连忙过来见礼,李良佐在老伯的肩膀直揉搓,眼里也保不住泪,说道:“远娃子啊远娃子!听说你都跑到地球那头去生根了,你说你跑那么远干求啊?!”
  老伯赧然道:“是跑的有点远……”
  李良佐泪还没收呢,又哈哈大笑道:“也不打紧,这不是也回来了嘛,咱哥俩这是四十多年没见了哟!你不知道这人老了啊,时不时地就梦着小时候,每次都有你啊!诶,这是你外国媳妇吧?”


第二百七十章 尽孝与尽心
  老伯笑道:“是的,她叫兰冰,跟我一样,也是个教书匠!”
  老婶对着李良佐微微一笑,用中文说道:“小幺……叔,你好!”
  你好说得挺顺溜,小幺叔还整得有些蹩脚。
  李良佐连连答应:“欸,欸!教书匠好啊!你家不出教书匠,都没天理了!这是你俩孙女她们爸妈?”
  老伯又招呼老哥老嫂过来见礼。
  李良佐摆手道:“赶紧去见四祖宗吧,好家伙这一趟也不容易,好好歇歇!赶在年前回来,可有你忙的。我算算啊,年饭在思齐家,初一在思成家,这是你们那支的老规矩……还有思芹思梅……那就说好初四,初四啊,来我家,我们俩再好好摆摆龙门阵!”
  老伯也笑道:“一定一定!到时候全家上门来搅扰!”
  李良佐笑道:“客走旺家门!搅什么扰!不来我还不依叫呢!”
  众人告别李良佐一家,继续朝着祠堂走去。
  一路上遇到不少人,老年纪的都还记得老伯,一看都是又惊又喜,大呼小叫一番后又牵着手问寒问暖,当然看稀奇的也不少,周围人越聚越多,等到了打谷场,已经乌泱泱一大群人了。
  大伯跟四爷爷已经等在祠堂门口了,见到老伯过来,大伯先迎了上去:“大哥!可算是回来了啊你!”
  老伯热泪盈眶:“回来了,二弟,我回来了……”
  说完又看了一眼祠堂门口的四爷爷:“爸……”
  四爷爷挥了挥手,似乎是要赶走一些不好的情绪,说道:“进来说话吧!”
  乡亲们都安静了,老伯带着老堂哥,进入了祠堂。
  老婶跟老嫂子向前走了两步,被老伯用眼神制止了。
  李君阁对老嫂低声解释道:“没问题,我昨天核了宗法,最多只有持身不谨这一条,还好还好,嫂子你给老婶解释一下。”
  说完快步走了进去。
  老伯跟老哥已经在香案前跪下了,四爷爷站到案前,对着牌位躬身一礼,神情庄重说道:“李氏子思远,李氏孙君楼,流离四十七载,今日返乡,入祠祭告宗上,礼敬先灵。”
  说道思远,君楼的时候,声音都在微微颤抖。
  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转身过来,厉声道:“李氏子思远,敬对先祖,但思己事,可有诲盗辱淫,作奸犯科否?”
  老伯低声说道:“否。”
  四爷爷又道:“可有不尊师长,不勤任事否?”
  老伯又低声说道:“否。”
  四爷爷又道:“可有持身不谨,结交骈佞否?”
  老伯泪流满面:“儿子持身不谨,不该抛弃双亲远隔重洋,儿子不孝。”
  四爷爷也流下泪来,摸着老伯的头顶:“痴啊!你这就是读书读傻了,哥大就那么好?”
  老伯低头道:“儿子愚钝,那时国内我们这个专业学术环境太差,全是批判……而哥大有著名的东亚图书馆……有《古今图书集成》……再加上……再加上儿子遇到了兰冰……”
  四爷爷叹了口气,说道:“现在心念可通达了?”
  老伯说道:“通达了,现在的环境……真跟以前不一样了……所以我也回来了。”
  四爷爷摇头说道:“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何至于如你这般?”
  老伯说道:“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四爷爷说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老伯说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四爷爷冷笑道:“七十多了,还是痴,各种环境,有各种环境的活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今图书集成》就没一本写过这句?”
  老伯抬头正色道:“有,儿子还知道这句话出自何处。”
  四爷爷一下子语塞了,沉吟半晌,摇头叹气道:“起来吧,一时不慎被你抓住话柄,算你过关了……”
  李君阁简直对这个初次见面的老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学问已经可以跟四爷爷并驾齐驱了,两人的话,前边是《论语》,最后是《孟子》。
  前面的意思,翻译过来大概就是四爷爷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有必要跑那么远吗?”
  老伯说:“就那群昏兔儿,一天到晚求事不做,我看得都恼火!”
  四爷爷说:“那你管好自己就成,理他们干求?”
  老伯说:“老子不,老子惹不起躲得起!”
  最后这句则是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内容虽是四爷爷引出来,结果却被被老伯点出题目,意思是他留在国外,也是为挽救儒家文化尽了一份心力。
  这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四爷爷一时无语,只好放过。心里其实也暗暗为自家儿子的学识感到骄傲。
  老伯规规矩矩站起身来,从案上抽出三支香,点燃后插在牌位前的香炉之中,又恭恭谨谨的回到蒲团上叩了三个头。
  一套程序走完,才轮到老哥李君楼,仪式完毕之后,四人才退出厢房来。
  然后恭请四爷爷坐在太师椅上,由老伯和老哥引见自家媳妇,敬媳妇茶。
  四爷爷说道:“能教育出雨淮雨湘这样的孩子,看得出你们的家风,这里我要感谢儿媳妇和孙媳妇,回来就好啊,大家好好过个团圆年吧!”
  乡亲们直到现在,才确定事情过去了,赶紧过来聊天叙话。
  这个时候老伯学霸的天赋就展现出来了,能认出来的,都一口叫出名字辈分,认不出来的,只要一提自家名字,老伯立刻就能说出他父亲母亲是谁,家住村子哪处地方,小时候都干过什么熊事儿,说得乡亲们哈哈大笑,都是思远老哥离开家乡这么久,心里头一直都装着大家呢。
  李君阁摇着头叹为观止,老子当年要有这样的记忆力,何至于三更灯火五更鸡!
  聊到晚饭的时刻,李君阁说道:“我们先去吃饭吧,久长居那边已经布置好了,算是给大家洗尘接风,我们先移步那里,边吃边聊。粽粑,芋头,别看了,先吃饭,看祠堂有的是时间,明天再来看个够!”
  进到久长居,芋头对着庭院直点头:“Jungle,这就是典型的东方园林设计吧?”
  李君阁笑道:“差远了,这就是一个破酒厂改的,要看园林啊,往上游走,篾匠叔的那套木楼庭院可以算一处,往下游走,盘鳌乡广场周围古建也可以算一处,还有山上,另一个民族的村寨也很有特色,这里嘛,排不上号。”
  粽粑说道:“Jungle,你们家乡太美了,我觉得我整个心灵都被清空了,这是不是就是你们说的‘天人合一’?”
  李君阁扑哧一笑:“从你的嘴巴里说出来,天人合一好简单,我可没你的境界。来来来赶紧上桌,天然的食材,吃到人肚子里,那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刘三娃已经回城过年去了,今天这两桌都是玉莲嫂子操持的,不过更合老伯的口味,直赞这才是最正宗的李家沟的味道。
  吃过晚饭,李君阁安排白婶跟芋头粽粑在久长居歇息,带着老伯老哥一行回祠堂。
  虽然李君阁提出还有几栋木楼可以供他们临时居住,可老伯坚持要住在祠堂侧厢。
  祠堂就祠堂吧,李君阁也不敢违拗老伯的意思。
  直到夜深人静,各人都歇息了,四爷爷和老伯还在交谈。
  四爷爷取出一个有年头的画夹,将之递给老伯:“这是你老妈留给你的。”
  老伯将画册打开,里面是十来幅人物肖像。
  肖像是用毛笔画的国画,不过明显受到过西方素描的影响,画出来的人物非常立体。
  画上的人物就是年轻时候的老伯,开始时意气风发,但是面容还有一些稚嫩,眉目间还有一些倔强的神色。
  到后面,小年轻逐渐成熟,青涩退去,目光中开始充满了睿智和自信,脸色也渐渐平和。
  脸颊丰润,头发乌亮,衣服都穿得很厚实。
  四爷爷说道:“自打你离开后,你妈就每年画一幅画,先揣摩你长成了什么样子,然后画下来,说是这样,就好像你在身边,一直不曾离开过一样……”
  老伯用颤抖的双手翻看着画像,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四爷爷又翻出了一本相册,说道:“然后每年你生日那天,你妈就要叫上我,去县城照相馆里边拍上一张合影。说是给你留着,说总有一天你会回来的,等你回来了,看着这些照片,就算是把过去的时间都补回来了……”
  老伯老泪纵横,又怕惊扰了儿孙,一边拿手捂着嘴一边呜咽。
  开始十来张还是两个人,后面就只剩四爷爷一个人了。
  四爷爷继续说道:“终于等到第一次收到你的来信,可你妈已经走了,我觉得她这个想法很好,于是啊,即使就剩我一个了,我还是每年去照一张,都是留给你的……”
  老伯跪了下来,将头埋在四爷爷的腿上,哭得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