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荔枝买卖往年会有城里的老板来看树看花,你只要看定之后说好价格,交一部分定金给农户,这棵树就由你包了,以后结出的果子都是你的,成熟的时候结清余款就可以拉走,算是一种原始的期货交易。
  今年水路一断,包树的客人也不来了,一个村的荔枝都没办法往外出。
  三人谈论了一会,也没有啥好办法。
  聊到快中午,李君华跟他媳妇陈晓亚也过来了。李君华今年三十五了,个子不高但挺精神的一个汉子,媳妇陈晓亚是个农村妇女,儿子李雨松今年刚八岁,在盘鳌乡上乡小,中午在学校吃饭,所以没有来。
  他们见到李君阁非常热情。
  一家人坐下准备开饭,陈晓亚去厨房帮忙,不一会就摆上一盘腊猪蹄,一盘腊味拼盘,一盘盐水毛豆花生,几个凉菜,招呼男人们先上桌,她跟婆婆再搞齐几个热菜。
  大伯让四爷爷坐了上首,自己坐了左边,正要招呼自家儿子挨着自己坐下,李君阁把李君华拉过来,笑嘻嘻的说道:“华哥就挨着我坐吧,打小我就是他的跟屁虫,咱哥俩好好聊聊。”
  李君华笑道:“哎哟我可不敢叫你当跟屁虫,你是大学生,又在大城市上班,你堂哥我可还是个泥腿子。”
  李君阁笑道:“可不是跟屁虫咋的,那时一到暑假就跟着你上山抓鸟,下河摸虾,我这游泳的本领还是你教会的呢。”
  大婶端了一盘蒜苗炒腊肉进来放下,也笑着说道:“可不是咋的,君阁小时候可真是个皮娃,两人偷割我家腊肉去河边烤着吃,怕我发现还拿灶灰把腊肉刀口抹上。俩娃没想过刀口那么齐整,大人还不是一眼就看出来了。”
  一桌人哈哈大笑。李君阁笑着说道:“又学到一招,等我以后有了娃,我一定告诉他偷腊肉要斜着切。”
  见到大伯在挑酒,李君阁道:“昨天在家刚喝了梅子酒,大伯我看那橙子酒不错,要不我们中午喝这个。”
  大伯就将橙子酒抱出来倒了一大碗,再往大家碗里匀。
  大婶跟堂嫂动作麻利,很快又弄出几个素菜,一盆酸菜苦笋汤,两个女人坐在下首,这就齐了,大家开始动筷。
  大伯端起酒碗来,说道:“来来来,君阁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们大家一起走一个,就算接风了。”
  大家喝了几圈,大伯说道:“君阁啊,大伯我年纪也大了,干完这届村长也干不了了,我们这辈都是老人,只知道地里刨吃食,也搞不出啥来钱的门道。这些年还算好,有荔枝桂圆撑着,加上年轻一辈的出去打工,家家都还过得去。唉,就是这最后一年水路断了这事儿有点闹心。算了,不管咋说,接下来得看你们这辈的了。”
  李君阁道:“当年大伯组织大家种果树这事是对了的,当年下河李家还嘲笑我们村来着,后来还不是赶着赶着的跟我们着种,这些年村里日子好过,大伯你功不可没。”
  大伯摆摆手说道:“你大伯现在是狗肉包子——上不得席面,现在好几个村都是大学生村官主事,有些还是干得好的。有想法,有冲劲,有知识,脑壳里头道道多得很。唉,就是我李家沟太偏僻,人家也不愿意来,你要是不想在外面混了,回来做个村长倒是妥妥的。”
  李君阁连忙摇头:“可别可别,就我这惫懒性子,不是那块料。不过乡亲们的事情我是责无旁贷。梁丫头不是在盘鳌乡当着副乡长嘛,她这周末要来我家吃饭,对了还有王从军,就是以前常来我家那个王八婆,他现在是县府办副主任了,水路的事情到时候我再打听打听。”
  大伯一听笑了:“这小名怎么取的,比你的二皮还难听。”
  这就又从村里的大事扯回了家长里短。
  李君阁又对大伯说道:“对了还有个事情,四爷爷想给咱李家作一本家史,把祖上从德茂公开始写到现在。”
  大伯一听又喜又惊:“哎哟这可是我们族里的大事啊。”说完又看了看四爷爷:“老叔,你这身体吃得消不?”
  李君阁说道:“这事情工作量很大,所以我想着由四爷爷来负责掌总,先拉出一个头绪来,然后再慢慢搜集资料,这不娃子们都要放暑假了嘛,把翻书抄写的这些活计交给他们来做,一个暑假也可以弄些东西出来了。”
  大伯听得很高兴:“这主意不错,一放暑假满村都是娃,没大人管束天天光知道调皮捣蛋,今年我把他们全赶祠堂去,四爷爷拘着他们,谁敢炸毛,黄荆棍儿使劲招呼!”
  大伯是老辈人,信奉的就是“黄荆棍儿下出好人”那一套。
  四爷爷笑了,说道:“你这套教育方式可不行啊,我是这样想的,在祠堂腾出三间房来,按年龄大小分三段,早上先做两个小时作业,然后看书帮我查资料,我还可以顺便给孩子们辅导辅导。中午过后就不管了,各自回家。这样既能学,又能玩,娃子们不至于暑假回来就放羊。”
  大伯笑着说:“这些我不大懂,总之是好事,你们咋说我咋办。”
  在大伯家吃完饭,将四爷爷留下跟大伯聊天,李君阁跟李君华在大伯家柴山上瞎转悠。
  蜀都山乡每家每户除了有自家的水田坡土之外,还有大片的柴山,勤快人家在山上种植竹木果树,懒散些的就是原生的杂木,老时间里是家里烧柴的来源。
  李君阁跟李君华并肩走着,李君阁看到一片荔枝林,约莫有六七株,都是老树了,枝繁叶茂,树梢上都是指甲盖大小的青嫩小果子,果壳上一个个小小的突起,便对李君华说道:“哟,今年果子结得不错啊。”
  李君华叹气道:“往年包果树的春天就来下定了,每年这几颗树也得有四五万收入,今年估计得打饥荒了。”
  李君阁安慰道:“这不还有两三个月嘛,总会想出办法的。”
  两人接着往山上走,经过一小片厘竹林子。
  李君华笑着指着厘竹林子道:“皮娃,这个还是你种的,看看,长得多好。”
  厘竹又叫茶杆竹,野苦竹,刚竹,直径三到五厘米,竿高最多可到十多米,竿形通直,材质坚韧,粗度均匀,节长适中,回弹力强,不易虫蛀。厘竹以广东怀集县出产最为出名,曾经大量出口用于制造滑雪竿,因为轻便,美国人还曾经将厘竹塑化后制作飞机零部件,如今被广泛用于制作钓竿,滑雪杆,台,椅,书架,屏风,鸟笼等高级工艺品,被誉为“竹中之王”。
  厘竹是苦竹的一个品种,还可以入药,分别名为苦竹叶,苦竹笋,苦竹茹,苦竹沥,苦竹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清痰的功效。
  厘竹笋是苦笋系列中的珍品,蜀都人一般配合酸菜制作菜肴,苦笋酸菜溜肉片,可谓是蜀都苦味菜中的经典。
  厘竹在蜀都比较稀有,这片厘竹还是当年李君阁在碧峰山里搜寻制作钓竿的材料时发现的,当时为了保险起见,在自家后山移栽了一些,又在大伯的后山也移栽了一部分,两家的厘竹居然都存活了下来,还长得不错。
  李君阁打量了一下竹林,很多竹子都已经是六龄以上,可以采收了,高兴的说道:“这些都是好东西啊,也不知道篾匠叔把我的东西搞好没。”
  李君华笑道:“应该是弄好了吧,他跟我得瑟过好几次,说这次的东西包你满意。”
  李君阁一听就呆不下去了,赶紧往山下跑,边跑边说:“我得赶紧去瞧瞧,跟四爷爷和大伯大婶说一声,我改天再来看他们。”
  李君华还想说什么,眼见李君阁已经跑没影了,只好咕哝道:“这小子,还是原来那性子。”


第十一章 竹竿
  李君阁一路小跑出了村口,拐上一条小石板路,穿过几块水田,来到一个山坡下面。
  山坡下全是竹林,竹林中分布着楠竹,西风竹,硬头黄,慈竹,水竹等多个品种。竹林间有一栋小房,房前有个坝子,左边堆放着很多正在晾晒的竹竿,右边是一个小凳,小凳旁边是一个木头的低矮长条案,上面全是刀痕,条案上面还丢着一把剖竹子用的柴刀,旁边有很多没有编完的竹器。
  屋檐下,左边也倒吊着很多的竹竿,每根竹竿的底部系着一块石头,沉沉的把竹竿拉着,边阴干边取直。
  右侧墙上则挂着各式各样编制好的竹器。
  一上坝子,李君阁就大喊:“篾匠叔,篾匠叔在家没?”
  一个中年汉子手里拿着搪瓷大杯子走到门前,上身是哔叽布的蓝色中山装,下身黑色裤子,脚上一双草鞋,腰间系着蓝布大围裙,上面全是刮竹子刨出的竹屑跟竹刨花,一见是李君阁,转身就往里屋走,作势就要关门。
  “哎,哎!”李君阁连忙喊道,跑上前把门把住:“篾匠叔是我啊,皮娃啊,我来看望你了啊,还不欢迎咋的!”
  中年汉子作势道:“你娃就是个夜猫子,老子见你就没好事,快走快走,我不想见。”
  李君阁涎皮涎脸的笑道:“篾匠叔你真见外,赶紧的杯子给我,我这一路从大伯家跑过来,哎嘛渴死我了。”说完就去抓中年汉子手里的杯子。
  汉子赶紧把杯子护住:“走开走开,不给你喝,渴死你活该!”
  李君阁干脆一把抱住中年汉子摇晃。“哎呀我的好篾匠叔,快把我的东西拿出来吧,我可是听小堂哥说了,说你都在他面前得瑟几回了。”
  汉子赶紧护着杯子不让水浪出来,说道:“诶诶诶!啥你的东西,我可还没给你呢。”
  李君阁笑道:“哎呀你不就是惦记着我家跟大伯家那几丛竹子嘛,砍!明天就去我家砍!把大伯家的也砍了!”
  汉子却不买账,冷笑道:“说得跟自己不知道冬天才选竹似的,还明天砍!一听就不实诚!”
  李君阁又笑道:“那就是惦记着我山上发现的那几处野竹子了,好说好说,我们明天就进山,把几处地方都指给你。”
  汉子却道:“少来!这几天活多,可没工夫陪你逛山。”
  李君阁眼珠子一转说道:“我说篾匠叔,你这么推三阻四就没意思了哈,我想想,莫非这东西还有瑕疵,你不好意思拿出来见人?”
  汉子双眼一瞪,正要发怒,突然又冷笑道:“怎么着?想激我?没那么容易上当!”
  李君阁没招了,对着汉子连连拱手,笑道:“哎哟篾匠叔,我这可就是没招了。”说完往门口一指说道:“这样,只要东西给我,今天我就躺你门口,认打认罚直到你高兴,咋样!”
  汉子终于没忍住,扑哧一笑,说道:“你娃真的是二皮,这是赖上我了吧?东西就在里屋,自己去拿!”
  “唉妈就等你这句话了!”李君阁一蹦三尺高,连忙往篾匠家里屋钻。
  里屋的墙上竖着数下来一溜钉着三个长架子,每个架子上摆着一个浅棕色的绒布袋子,李君阁一一取下来打开,里面各是一支竹制鱼竿。
  三支竿子都是每支四节,插接起来各自会成为一支完整的鱼竿,这种竿子在中国被称为“插节竿”,在日本被称为“并继竿”。
  日本竹制手竿发源地是桥本市,地处纪州即和歌山的东北端,纪伊半岛的中部,北靠大坂、东接奈良。那里出产各类传统手工艺品。其中被指定为和歌山县第一号传统工艺品的纪州手竿更是为举世闻名,被称为“和竿”。
  完全保持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的纪州和竿,之所以能被世人誉为“竿中极品”永胜不衰,这不仅仅因为它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身,更主要的是每一支纪州手竿的诞生都倾注着几代纪州制竿艺匠“一丝不苟、一竿入魂”的心血。
  中国自古就有“一竿风月”的说法,指的是悠闲垂钓、尽享人生之潇洒风流。古人追求的这种境界,同样令众多的现代钓鱼人所神往。可是随着近代科学制竿的不断发展,许多具有艺术价值的钓竿、钓具及制作工艺都不为人知且消失殆尽。
  李君阁对这个事情耿耿于怀,他曾经从一本老杂志上看到过贺老总钓鱼的照片,其中贺老总手持的钓竿跟“和竿”的制式一样,知道这种制竿技艺并非日本独有。
  于是他跟篾匠叔合计,试图恢复中国出中国的制竿工艺。
  然而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是选材,竹子选材必须在冬季。
  冬季是竹子一年中生长最缓慢、肉质中内含水分最少的时期。在严冬采割下的竹子具有肉厚、强韧的特性,这是制竿必备的条件。
  李君阁踏遍碧峰山,才在雪地中发现了几处合适的竹林,两三年下来,才在上千株的竹林中选出了二三十根合适的竹子。又晾晒了半年时间,才得到适合制作手竿的竹材。
  将竹材交给篾匠叔,却也将烦恼交给了篾匠叔。
  制作手工钓竿,光材料有竹,木,胶,浆,丝,漆多种,每一类材料都分出很多细类。
  竿体根据每节用途和韧性要求,一般都得两种以上竹材选配组合。
  根据玉口、节眼、节间等处不同的强度需求,艺匠们采取缠绕绢丝的方式进行补强加固。绢丝缠绕的长度和力度的不当,都将是导致强度不够,使用时会导致竿体和接口破裂。
  还需要研制多种漆料,分别用于点节眼,漆绢丝,给竿体打底,铺面。
  胶液用于粘合丝绢,节插,柄材。
  即使材料准备完毕,接下来还有工艺。
  严选采集来的竹子,首先需根据竹子的状态,排列在室外进行数周乃至数个月的晾晒后移至工坊室内长时间的自然干燥,待竹子中的水分蒸发,完全干燥后方可用来制竿使用。
  此时竹子的柔韧性、弹性、弯曲度及粗细等的搭配将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工序,这要求作者必须具备敏锐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
  竹子的选配工序也是最能体现不同艺匠个性和品位的所在。
  接下来是火烤,组合选配好的原竹经过火烤之后不仅可将竹子调修成笔直,更重要的是通过火烤紧收微调竹子的纤维质,使竹子更具强度和韧性。
  然后是镂空,插节组合的手竿,一般会收为两节。除竿梢和第二节之外,剩余的几节都须将竹节镂空。第一节收入第三节内,第二节收入第四节内。以此类推。
  镂空竹节时需要使用特殊的钻头。根据竹子内径大小的不同,所使用钻头的粗细、长短也不一样。
  镂钻竹节时,力道的掌握十分困难,稍一疏忽往往前功尽弃,因而要求制竿师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细腻的手法。
  之后是削制节插,为了能让上一节的节插和下节的玉口具有良好的吻合性,节插须削制成一定的v字型角度。
  角度的大小和平滑度需与玉口严丝合缝,使整根竿浑然一体,保证结合部位受力均匀。强度不受影响。
  然后在竿体各处缠绕丝绢。
  在上丝时,必须做到均一的力量和完全无间缝方可为接下来的上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丝绢采用最高档天然蚕丝手工编制而成。此类绢丝具有耐高温,质地纤细而柔韧的特性。
  接下来第一次上漆。
  第一次上漆指的是在玉口、节眼、节间等处缠有绢丝的表面采取上漆的方式再度进行补强加工。
  通过上漆不仅可以提高竿的华贵感,更重要的是能起到防水保护的作用。
  这些漆都属天然树漆调治。
  涂漆的漆笔也很特殊,漆笔的宽度、毛质、硬度等都非常讲究。
  上漆次数一般为六到八遍,每上一遍漆之前都需进行反复的水砂打磨和自然干燥。
  其后是玉口部的凿削。与前节相继的玉口部同样须凿削成与节插相吻合的v字型角度。
  在凿削时首先分阶段慢慢地往内旋转削凿,待基本形状出来后再改用不同粗细规格的棒状钢锉将玉口内壁锉平磨光,使其达到与节插完全一致的角度。
  之后是握柄的加工。
  握柄是钓者与竿最常接触的部位,也是增加配重调整竿重心的重要部分,握柄手感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用竿者的钓感,因而艺匠们对握柄的尺寸及形状分外注意。
  柄把内部多使用一些质地坚硬的木材或直接采用竹子,部分艺匠则应用传统的包纸方式。
  表层装饰握柄所使用的材料非常丰富,如鲍贝、蛇皮、羚角、鲛皮、金铂、羽根、竹片、卵壳、绵线、紫藤等,甚至有时根据钓鱼人的要求,镶饰珠宝玉器等物。
  接下来是制作最困难,最能提现匠人水平的部分:制作竿梢。
  竿梢采用六到七年的上等竹种为原材料。
  碗口粗的一段竹子,能用来作竿梢使用的仅是背阳的一小块面积,通常直径在十八公分左右的一段经过加工后,最多只能制作作成二到四支的竿梢。
  制作作竿梢时,首先得将竹子剖切成四方型的棒状后,再使用专门的刀具一支一支削制成竹片。
  每一套削出的竹片都一模一样,就像像桔子瓣一样,可以拼成一个整体。
  四片或者六片竹片用特殊胶水粘在一起后,能形成一支完美的竿稍,再进行刨削使之完美。
  在刨削的过程中调整角度及走向,使竿稍的调性完美的配合全部竿体。
  此项工序是制竿中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一道。全凭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法。
  然后是上漆。
  其工艺完全保持传统的手工漆法——“拭式”漆法。
  “拭式”漆法就是先用手指将漆均匀地涂在竿体上后,用专用布料轻轻地拭擦,以此给竿体表面覆上一层薄薄的漆层。
  经自然干燥后再用不同目数的水砂纸反复打磨擦拭后再次上漆拭擦。
  过上五六遍的底漆之后,再使用精度更高的光漆进行十数道的拭擦上漆。
  竿子在每次上漆之后都须放到专门的“漆室”内自然晾干。漆室大小一般长度为两米,宽高均为六十公分左右。
  此类漆与普通涂料的硬化方式完全相异。
  普通油漆是通过涂料中内含溶剂的自然蒸发后硬化干燥,而这类漆则是利用与空气中水分的化学反应干燥成形,并且在特定的温度和高湿度的情况下方能得到良好的涂层。
  因而艺匠们常在“漆室”内侧钉上纱布,并适当地喷洒水分,以保持漆室内的空气湿度。
  竿体通过上漆之后,可达到抗酸、防水的效果。并能增加竿体表面的硬度和防腐性。艳丽精美的漆色更能突出竹竿的华贵感。
  最终,上好漆的竿体将再次进行火烤微调,姿态完美后匠人都会在竿子上刻上或烙上印迹。
  一支竹制鱼竿才算正式完成。


第十二章 竹竿(二)
  李君阁把三支竿子都抽出来,摆着面前细细欣赏,一边喊道“篾匠叔,哪根竿子是我的啊?!”
  门外传来一声不耐烦的声音:“自己看自己挑!挑不准活该!要是这都分辩不出来,给你也是糟蹋!”
  李君阁缩了缩脖子,仔细观察三根竿子。
  竿子的手把节是用箭竹制作的,二三节是厘竹制成,几十道薄薄漆层包裹着竿体,在斜阳下呈琥珀状,淡淡的散发着内敛的宝光。
  竿柄由藤丝编织而成,显得非常素雅。
  三支的铭文都是针尖烙出,字体刚健挺拔,分别是“无心一本”,“治五溪”和“入魂”。
  竿稍都是满漆包裹,看不出制法。
  李君阁仔细检查了涂装,漆作非常的均匀,完全没有气泡针眼一类的瑕疵,再检查玉口和节插,打磨得光滑均匀,也堪称完美。
  差别到底在哪里呢?
  李君阁右手拿起三支竿稍,持握底部,用左手指肚在竿尖上来回压了几次,笑了,原来猫腻在这里。
  “无心一本”的竿稍用手抚摸略有不平,说明底层部分部位用了绢丝加强,不够完美。
  “治五溪”的竿稍非常平滑,调性弹力已经非常完美,但是比之“入魂”还是有一点差距。
  “入魂”的竿稍有一股“拔劲”,指肚压上去好像有一股转瞬即逝的抗力,就像竿稍在与肌肤对话。
  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这就是一种“灵性”。
  李君阁将其余两根竿子重新装好,拿着“入魂走”了出来,笑着说道“篾匠叔,如果不是‘入魂’,我敢把它嚼着吃了。”
  篾匠叔笑骂道:“呸!你敢吃,我还舍不得让你吃呢!”
  李君阁将“入魂”仔细的插接起来,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开始测试竿子的整体重心。
  重心大概在竿前尺半,作为全长十五尺的竹制竿子,配重已经非常的完美了。
  然后手握握把,轻轻一抖,竿稍立刻轻啸起来,“咻咻”地欢叫着,竿稍的每一次弹动都能清晰的传递到手掌当中。
  闭上眼睛,通过感受掌心传来的信号,能清晰地判断出竿稍的弹动方向,幅度,力道和频率。如同竿子和主人一次次完美的对话。
  “好!太好了!当真是‘入魂’!不愧是‘入魂’!”
  李君阁郑重的将“入魂”分解收好装袋,轻轻放在条案上,闭上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似乎要平定一下心绪。可是却突然暴发一般跳了起来,抱着篾匠叔狂跳起来:“篾匠叔!我们成功了!我们终于成功了!”
  篾匠叔站在那里任由李君阁又抱又跳,嘴角含笑,眼角却又一丝泪光,喃喃的说道:“是啊,我们成功了,十年了,我们终于成功了。”
  顶着漫天风雪走遍山野选择竹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