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策-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元庆拿起香烟,没有急着开口。
  阎尚隆看了元首一眼,说道:“影响还不止美国,印度战后重建是全世界最近几十年内最大的一块蛋糕,没有任何国家会放弃一个拥有十七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更没有任何国家的企业愿意旁观。如果在美国企业的问题上让步,等于让欧洲、俄罗斯、巴西、南非等等国家的企业看到了进入印度市场的机会。虽然我对我们的民族企业有足够的信心,但是我们必须在政策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才能从这场战争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不是为西方国家创造就业机会。”
  “你的意思是,不能放任自流。”
  “绝对不能放任自流。”
  “你说的确实有道理。”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归根结底,不是我们要不要控制印度,而是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印度。准确的说,是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印度,还是一个由印度人决定的印度。”
  阎尚隆微微皱了下眉头,听出了元首这番话的弦外之音。
  “毫无疑问,绝大部分人愿意选择前者,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印度按照我们的意愿发展,最大限度的获取利益。不瞒你说,最初的时候,我也有这样的想法,毕竟我们牺牲了数以万计的军人,投入了以十万亿计的战争经费,肯定不是帮助印度进入文明社会,而是最大限度的获取利益。”王元庆长出口气,说道,“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印度,真的符合我们的实际利益吗?短期来看,确实如此,一个十七亿人口的市场,足够养活我们的所有工厂与数以亿计的工人。问题是,这样的印度能够维持多久,十年、二十年、还是五十年?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我们竟会发现,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挡住十七亿人追求自由、民主、平等与幸福的力量,其他国家办不到,我们也办不到,迟早有一天,印度会摆脱我们的控制,再次走上复兴之路。毫无疑问,印度肯定会复兴,而且会成为与我们一样的发达国家。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做?权力高度集中,只会让印度再次被民族主义野心控制,沦落为某些野心家与利益者的工具,再次对我们构成严重威胁。也许,那耍等到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之后,与我们这届政府没有多大关系。问题是,我们能够在五十年或者一百年之后,再次轻而易举的击败印度吗?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相信,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就在五十年前,没有任何人相信,我们能够在二十一世纪初成为发达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阎尚隆叹了口气,知道元首的深意。
  喝了口水,王元庆继续说道:“虽然我把战争大权交给了项铤辉,让裴承毅全权负责前线作战,但是战争爆发后,我一直在密切关注前线的情况。不可否认,我军打得非常好,指挥官调度有方、官兵作战勇敢、装备先进强大,我军的战斗力远非常人所能想像,可是我们同样不能否认,我军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甚至远远超过了我们在战前的预计,印度民众的不抵抗情绪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鲁拉贾帕尼能够激发印度人的抵抗情绪,哪怕只有一成的印度人拿起武器,与我军交战,恐怕我们不但无法取得现在的辉煌胜利,还很有可能以最不愿意接受的方式从印度撤军。问题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印度人不愿意抵抗?”
  阎尚隆微微皱了下眉头,似乎没才明白王元庆的意恩。
  “很明显,因为印度人并不热爱他们的政府,甚至非常憎恨他们的政府。”王元庆淡淡一笑,说道,“印度人为什么憎恨他们的政府?因为被利益集团控制了的政府成为了印度人的敌人,成为了阻挠他们获得自由、民主、平等与幸福的障碍,而且是最大的障碍。这样的政府,根本不可能得到民众的拥护,也就不可能得到民众的保护。换个角度看,即便没有这场战争,要不了多久,随着印度的国内矛盾加剧,只要出现一个野心家,印度就会再次被民族主义情绪所控制,印度政府照样会完蛋,我们则将付出更大的代价。换句话说,如果战后在印度出现了一个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哪怕这个政府对我们惟命是从,拼尽全力维护我们的利益,因为与印度民众的需求背道而驰,最终也会被某个野心家所利用,被愤怒的印度民众推翻,让印度再次成为我们的心头大患。”
  阎尚隆暗暗一惊,不得不佩服王元庆的战略眼光。
  “我们换个方式思考问题,仍然是开始那件事,即印度人为什么不自发起来抵抗。”王元庆点上了第二根香烟,说道,“原因很简单,绝大部分印度人认为他们的生活已经糟糕得不能再糟糕了,剧变不会让他们失去什么,反而有可能让他们从中获益。也就是说,处于观望状态中的印度人需要一个希望,一个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追求自由、民主、平等与幸福的希望。设想一下,如果新政府没有让印度人看到希望,结果会如何?虽然以印度的民族文化,出现大规模抵抗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随着经济开始好转,大部分印度人会对重新过上温饱生活感到满足,但是印度人心底的不满情绪,已经为几十年后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伏笔,随着不满情绪增强,谁也不能阻止最终的大爆发。”
  “也就是说,我们只能让印度人决定印度的未来。”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只有如此,才能让印度人按照他们的意愿去追求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化解印度人心里的不满情绪,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拥戴新政权,支持新政权。也只有这样,才能化解我们与印度的矛盾,使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两个民族尽释前嫌,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即便从现实角度看,这样做,也能尽快让我们的将士回家与亲人团员,减少我国的战争开支,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尽快回到正常轨道上来。再回到原始问题上,即如何对待美国企业在印资产问题,我觉得蔺彦博与李成文的建议很宝贵。改革至今,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行市场化,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让经济建设走上正轨,把统治型政府转变成服务型政府。为此,我们付出了好几代人的代价。战后的印度,实际上就是一张白纸,如何在这张白纸上勾勒出一个最符合我们利益的场景,不但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国民族企业家与民族资本家的责任。”
  阎尚隆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王元庆的意思。
  “虽然某些东西看上去很美妙,但是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而忽略了对国家与民族有更大影响的长远利益。”王元庆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我的意见是,尽快与美国展开谈判,不仅仅是政府级别的谈判,还要把民间力量用上。我们不但要为印度新政权提供担保,还要为我们的民族企业提供担保。”
  “问题是,美国企业不见得会答应。”
  “是吗?”王元庆笑了笑。
  阎尚隆微微皱了下眉头,没有急着开口。
  “与蔺彦博、李成文交谈之前,我也有这样的担心,毕竟美国企业不会放弃一个拥有十七亿人口、潜力世界第一的巨大市场,但是我现在认为,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想像的那么复杂。”王元庆看了阎尚隆一眼,说道,“我们开始谈的问题,不止是我们的问题,实际上也是美国政府与美国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设想一下,如果美国企业认为印度新政权会在战后没收所有国外资产,他们还会留在印度吗?即便退一万步,印度新政权不会采取如此极端的政策,特别是在我们的干预下,印度新政权会以比较温和的态度对待国外企业,但是在由我们主导印度政治的情况下,美国企业肯定会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即他们在印度市场上的竞争力能不能超过我们的企业。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美国企业就只能忍痛割爱,撤离印度。即便再退一万步,美国企业有足够强的竞争力,而且不受到印度新政府政策的打击,印度已经在战争中变成废墟,而战后重建带来的不仅仅是商业机会,还有社会责任,美国企业必须为印度的重建付出高昂的代价,以美国人无利不起早的观念,他们会心甘情愿的付出吗?考虑到战后印度的社会价值观念,美国企业的最佳选择就是尽快找人接盘,带着已经到手的利益离开印度,将战后重建交给别人。等到印度的社会经济恢复正常之后,再进入印度市场,坐享其成。”
  “问题是,我们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不会有多大的代价,美国企业没有别的选择。按照蔺彦博的判断,这几年,美国企业已经在印度获得了数万亿美元的利润,获得了数倍的利润。更重要的是,能够接下美国企业在印产业的只有我国的民族企业,如果美国企业不肯让步,数千亿美元就将烂在印度,只有让步,才能获的好处。当然,美国企业肯让步,我们的民族企业也能从中获得好处,减少后期投入。对双方来说,只有合作才能获得利益。”
  阎尚隆长出口气,没再多说什么。
  外交方面,他是专家,而在经济上,阎尚隆就没有多少发言权了。
  “谈判仍然由你全权负责,尽快找蔺彦博与李成文好好谈一下,他们正在联系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家,准备去印度团购。”
  “团购?”阎尚隆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
  “只有一个问题必须重视,那就是作为政府官员,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耍支持我们的企业,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外交利益、或者面子问题,让我们的企业蒙受损失。”
  “我知道,等下就去找蔺彦博与李成文,尽快安排好相关工作。”
  王元庆点子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见到元首有送客的意思,阎尚隆也没有多耽搁,立即起身告辞。
  阎尚隆离开一阵后,王元庆才给项铤辉下达了命令,开始打击印度的核力量。
  卷十 龙腾九天 第173章 走向尾声的信号
  9月23日下午,费尔南德斯在海得巴拉正式宣誓就职,成为印度的临时战时总理。
  海军参谋长、三军总参谋长、现役海军上将费尔南德斯接替鲁拉贾帕尼,成为印度临时总理并没让外界感到惊讶。虽然没人否认鲁拉贾帕尼在20年执政生涯中为印度做出的重大贡献,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鲁拉贾帕尼没能率领印度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算不上优秀的战时总理。
  按照西方新闻媒体的评论,印度需要一位铁血总理。
  问题是,费尔南德斯是俾斯麦那样的“铁血宰相”吗?
  也许,印度军人的回答最能说明问题。就在费尔南德斯宣誓就职后大约2小时,古吉拉德上将以新德里守军司令官的身份向66军军长蹇柄彪少将投降,与他一同投降的除了正规军之外,还有新德里卫戍部队。
  虽然很多西方评论家认为,古吉拉德投降与费尔南德斯就任印度战时临时总理没有直接关系,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印军已经失去守卫新德里的能力,二是古吉拉德没有逃往海得巴拉的机会,三是大规模战乱将摧毁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名城,但是谁都不能否认古吉拉德与费尔南德斯的矛盾,因为费尔南德斯是标准的“美派”,而古吉拉德从来都没有把美国当成印度的守护神。
  古吉拉德走出战略指挥中心,在蹇柄彪的陪同下登上前往沃济拉巴德的运输机时,针对印度核武库的战略轰炸行动已经开始了。
  费尔南德斯上台,让共和国别无选择。
  虽然在宣誓就职的仪式上,费尔南德斯并没有提到核武器,只是宣称将尽一切努力击败入侵印度的中国军队,但是这句话,足够让共和国领导人下定决心,因为在没有明确表示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一切努力”肯定包含了核武器。按照西方军事家在后来进行的评论,王元庆完全没有理由为共和国的战略安全感到担忧,因为共和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战略防御体系,但是王元庆有一万个理由放心不下前线五十万将士,因为印度不但能够用携带核弹头的战术弹道导弹打击共和国的前线作战部队,还可以使用包括核地雷在内的简易核爆炸装置对付进攻部队。
  只有彻底打掉印度的“核牙齿”,前线作战部队才能放心大胆的向海得巴拉推进。
  因为战略打击由总参谋部直接指挥,前线指挥部只负责派遣掩护力量,即让战术航空兵执行牵制性轰炸任务,所以不需要裴承毅指挥轰炸行动,甚至不需要多问。
  整个打击行动只持续了30分钟,助攻的战术战斗机还没返航,行动就完成了。
  可以说,这轮打击行动进行得非常漂亮。
  主要打击力量是空军的战略轰炸机,而使用的最多的就是专门针对核武器、配备了新式燃烧弹头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与普通的燃烧弹相比,新式燃烧弹头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在完全密闭的情况下持续燃烧数十秒,用数千摄氏度的高温彻底烧毁核弹头,气化核弹头内的核原料。根据共和国空军的测试,在密闭环境下,一枚500千克种的新式燃烧弹头能够摧毁大约5万立方米空间内的所有物质。为了达到彻底摧毁的目的,在第二轮轰炸中,战略轰炸机主耍使用特种炸弹,对存放核武器的各处地下军事设施进行了反复轰炸,让印军或者其他人员无法再次利用这些设施。因为轰炸行动得到了美国提供的情报支持,所以共和国国防部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只简单介绍了轰炸结果,没有介绍具体过程,以免让外界知道这是两个超级核大国的“联合行动”。
  轰炸结束后大约2个小时,裴承毅收到了总参谋部发来的详细结果。
  可以说,针对核目标的战略轰炸是所有空中打击中要求最严格的一种,即所有目标都要彻底摧毁,而不是瘫痪。按照共和国空军的标准,所谓的彻底摧毁,就是让目标彻底丧失使用与修复能力,瘫痪则是让目标丧失使用能力。
  要求越高,难度越大。
  收到总参谋部的消息后,裴承毅立即安排战术航空兵对没有彻底摧毁的目标进行补充轰炸。任务不是很复杂,战术航空兵早就做好了相关准备。在很多参谋都认为可以松口气的时候,裴承毅安排了新的任务。虽然上面还没有下达新的命令,但是在费尔南德斯当上了印度战时总理,又对印度的核力量进行了战略打击,在裴承毅看来,元首很快就会给前线总指挥部署新的任务。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肯定不会有错。
  裴承毅首先要做的就是评估各支战斗部队的实际情况与物资筹备情况。
  万幸的是,不需要裴承毅负责占领区的工作。虽然按照项铤辉的说法,作为印度战场上的最高指挥官,裴承毅有权过问与战争相关的一切事务,自然包括占领区的工作,但是在刘晓宾带着一批人来到沃济拉巴德之后,这些事情就不再需要裴承毅操心了。
  实际上,刘晓宾的主要任务不是维持占领区的治安工作。
  按照李存勋的交代,他将以安全顾问的身份前往新德里,对包括总统府、总理府、国民议会在内的印度权力机构进行调查,为印度临时政府选择办公地点。等他这边准备妥当之后,印度临时政府就将在新德里成立,正式接管印度的国内治安工作。因为这是元首亲自交代下来的任务,所以李存勋不敢有丝毫大意,如果不是军情局的事务繁忙,他肯定会亲自赶过来。
  当然,关键还是印度临时政府的人选。
  这件事不由裴承毅负责,也不由刘晓宾负责,元首早就安排顾卫民处理。
  裴承毅忙着为下一轮进攻做准备的时候,共和国对印度核目标进行战略打击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世界,随同传开的还有鲁拉贾帕尼在布罗奇身亡的消息。
  首先重点报道的仍然是西方新闻媒体。
  只是让西方世界大跌眼镜的是,普通民众对共和国的轰炸行动并没太大反应。一些西方国家的调查机构还专门做了随机调查,得出的结论对西方国家政府产生了很大影响。大部分西方媒体在报道战略轰炸的相关消息时,都不自觉的与当年共和国对日本核设施的轰炸行动做了对比。真正影响西方民众的就是这些对比,因为针对印度的战略轰炸与针对日本的战略轰炸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共和国并没有轰炸印度的民用核设施,开战之后,还在核设施周围划出了安全区,不对安全区内的任何非军事目标进行轰炸,从而没有在印度产生大规模放射性污染。共和国轰炸印度的军事核目标,既是自我保护的手段,又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因为没人愿意看到核武器落入某些极端组织的手中。最重要的是,在宣布相关消息的时候,共和国尽量避开了敏感问题,重点宣称轰炸的针对性。
  除此之外,美国政府也在相关声明中对共和国的行动给予了肯定。虽然美国政府的态度有待商榷,但是对西方民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都认为炸掉印度的核武器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欧洲凭什么反对呢?
  当然,轰炸并没有导致欧洲民众比较关心的人道主义灾难。印度不是日本,国土面积相对广袤,核武器基地离人口密集地区较远,而且大部分军事核设施都在地下,轰炸不会对平民造成太大的影响。
  相对而言,欧洲民众更关心鲁拉贾帕尼的死因。
  一直无事生非的西方新闻媒体立即利用了欧洲民众的心态,在报道中大肆猜测鲁拉贾帕尼的死因。虽然在印度政府、共和国政府、美国政府等有发言权的政府均没就发表与鲁拉贾帕尼死因有关的消息,但是西方新闻媒体仍然能够借题发挥,纷纷猜测,是不是共和国军队炸死了鲁拉贾帕尼。
  直到9月25日,印度此府率先公布鲁拉贾帕尼的死因,西方新闻媒体才没胡乱猜测。
  虽然印度政府在公布的消息中没有明确提到鲁拉贾帕尼到底是怎么死的,但是提到了鲁拉贾帕尼身亡的时候,共和国军队已经攻占了布罗奇,并且在布罗奇城区了展开了大规模搜捕行动。
  这下,矛头直接指向了共和国。
  西方新闻媒体借此大做文章,认为是共和国军队炸死了鲁拉贾帕尼,而且在布罗奇展开大规模搜捕行动就是针对鲁拉贾帕尼。
  在印度政府发表消息后大约2个小时,共和国政府也发表了相关消息。
  与印度政府发布的消息相比,共和国政府发布的消息更有说服力,因为不但公布了鲁拉贾帕尼身亡现场的大量照片,被俘卫队成员的口供,战斗现场的录象,还公布了当地居民的证词。让西方新闻媒体有点想不通的是,共和国在发起舆论反击的时候,直言不讳的提到了在布罗奇进行大规模搜捕就是针对鲁拉贾帕尼,而且共和国还发出了高达5000万元的悬赏。当然,发表消息的时候,拿到赏金的印度人也出现在了新闻现场,亲口向全世界的记者讲述了事发过程。至于这名印度人会不会回到印度,恐怕就不得而知了,毕竟5000万元足够他与他的家人在共和国舒舒服服的过上一辈子了。
  随后,共和国国防部发言人公开邀请其他国家记者前往布罗奇采访。
  虽然还有部分西方新闻媒体质疑共和国政府操纵证据与证人,编造了鲁拉贾帕尼被印度人炸死的虚假经过,但是在印度政府迟迟不肯发表针对性的消息,美国政府也保持沉默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西方新闻媒体不再关注鲁拉贾帕尼的死因。说白了,果真是共和国军队蓄意炸死了鲁拉贾帕尼,为什么还要公布针对鲁拉贾帕尼的大规模搜捕行动,以及高达5000万元的悬赏呢?再说了,就算是共和国军队炸死了鲁拉贾帕尼,又能怎么样?事发地点不在新德里,而是在千里之外的布罗奇。共和国军队没有保护鲁拉贾帕尼个人安全的义务,而且鲁拉贾帕尼是敌对国领导人,只要在战场上相遇,共和国军队有一万个理由炸死鲁拉贾帕尼或者将其抓获。继续炒作鲁拉贾帕尼的死因,不但不能给西方新闻媒体带来任何好处,还会让观众对那些没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感到厌烦。
  没有新闻,就得制造新闻。
  不能炒作战略轰炸,不能炒作鲁拉贾帕尼的死因,西方新闻媒体很快找到了下一个炒作的题材,那就是战争将在什么时候结束。
  这次,西方新闻媒体终于走对了路。
  实际上,在西方新闻媒体醒悟过来之前,以半岛电视台为代表的中立新闻媒体就开始炒作与战争结束相关的新闻。当然,作为与CNN齐名的新闻机构,半岛电视台在大胆预测战争结束时间的同时,还重点报道了印度的政治情况。准确的说,是共和国在结束大规模军事行动之后,到底是长期占领印度,还是让印度成立民选政府。
  随着西方新闻媒体加入相关报道,“战争在什么时候结束”与“战后的印度还会不会是个独立自主的印度”成为了全球观众最关注的两个话题。
  相对而言,第一个话题没有多大争论。
  西方新闻媒体普遍预测战争将在圣诞节前结束,数十万中国军人将回家过圣诞节。毫无疑问,西方新闻媒体搞错了一个概念,即圣诞节不是东方的节日,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