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策-第5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奇威首先想到的,就是共和国将以雷厉风行的方式解决库尔德人问题。
  无独有偶,杜奇威的担忧得到了CIA与NSA的证实。
  CIA的一份最新情报表明,共和国当局公布裴承毅出任元首特别助理之前,就对如何解决库尔德人问题进行了讨论,而且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军队主战、政府主和。NSA提供的侦察卫星拍下的照片表明,共和国的军事调动非常频繁,远远超过了正常状态。
  正是如此,兰德斯才每天傍晚找杜奇威聊天。
  问题是,兰德斯并不相信杜奇威的判断。或者说,杜奇威的判断与兰德斯的相左。
  就杜奇威所知,在兰德斯看来,共和国针锋相对的安排裴承毅辅佐国家元首,根本目的是要借助裴承毅的军事才华。要知道,裴承毅不但在半岛战争中打败了美韩联军,还指挥共和国军队征服了印度。用兰德斯的话来说:共和国要想一劳永逸的解决库尔德人问题,或者说解决中东问题,首先就得推平土耳其,然后才对付以色列;如果共和国的领导人有足够的魄力,就会同时做这两件事情;考虑到美国很有可能出兵小亚细亚,裴承毅的军事才华与战争经验就显得无比贵重。
  杜奇威并不完全反对总统的观点,只是有几个问题没有办法解释。
  别的不说,既然共和国要的是裴承毅的军事才华,就不应该让他进入元首府,而是应该把他派到南亚战区去,或者设立一个由他指挥的中东战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如臂使指般的指挥共和国军队作战,而呆在元首身边,最多只是个军事顾问。
  杜奇威比兰德斯更了解共和国的政治局势,也就不相信事情会这么简单。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17章 苦口婆心
  前来迎接杜奇威的,还是那个喜欢把衬衣最上面三颗扣子都敞开的女秘书。虽然杜奇威并不否认她的美色,但是他知道,这个时刻不忘展示火辣身材、离总统太近的女秘书迟早会被正在遭受更年期折磨的第一夫人轰出白宫。
  与以往一样,杜奇威在见到兰德斯之前,得到吸烟区等半个小时以上。
  也许兰德斯很享受这种随意摆布他人的感受。
  杜奇威点上烟后,随手拿起了放在茶几上的《华盛顿邮报》。虽然资讯早已进入电子与网络时代,纸质报纸在10年前就绝迹了,但是总统享有很大的特权,无聊的时候拿起报纸翻几下,确实是一种很惬意的享受。当然,白宫的报纸不是货真价实的古董,而是用激光打印机打印出来的。
  事实上,杜奇戌也不急着去见兰德斯。
  辅佐韦斯特伍德与布兰迪诺的时候,杜奇威就总结了一条经验,即在总统面前,即不能显得过于高傲,又不能把总统当回事。说简单点,只有不把总统当回事,才能得到总统的重视。或许,那些能够决定天下苍生是否能够见到明天太阳的大人物,都有一点被虐的嗜好吧。
  翻了一阵报纸,觉得没什么看的,杜奇威就专心致志的抽起了烟。
  只有在抽烟的时候,他才能集中精力,思考一些重要问题。
  早在好几年前,也就是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被共和国略施小计就弄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杜奇威就跟当时还是美国总统的布兰迪诺聊过共和国的政治形势。杜奇威到现在还记得,他与布兰迪诺均认为,共和国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当时谈得最多的不是共和国的未来政治格局,而是共和国政局的基本面。
  当时,杜奇威与布兰迪诺均认为,王元庆拖到下半年才交出政权,除了收获政治改革的第一批果实之外,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王元庆需要足够时间对“后王元庆时代”的政治体系做出安排。毫无疑问,这不是安排个接班人那么简单的事情。事实上,在10年前与20年前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而且都有一个过渡期。不同的是,20年前的纪佑国没有受到国内政治改革的压力,可以从容不迫的进行部署,而10年前的赵润东已经提前5年让接班人王元庆发挥作用,也就没有必要在离任前做太多的部署。这个判断让杜奇戚相信,顾卫民绝对不是王元庆心目中的理想接班人,不然他不会、也没有必要在离任前花如此大的精力调整共和国的政治体系。
  搞明白了这个问题,杜奇威也算得上是“中国问题专家”了。
  既然顾卫民不是王元庆心目中的理想接班人,那么肯定有一个“理想接班人”,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出任共和国国家元首。当然,杜奇戚与布兰迪诺都相信,在王元庆第二届任期才回到中央、并且直接出任国务院总理的颜靖宇才是“理想接班人”。受年龄、威望等等因素影响,王元庆没有直接把政权交给颜靖宇,而是让顾卫民上台执政。也就是说,顾卫民的历史使命与赵润东非常相似,王无庆的安排与当年纪佑国的安排一样,让真正的接班人再磨练10年。
  只要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对共和国有所了解的人都能想到接下来的事情了。
  当然,杜奇威肯定对共和国有所了解。
  之前提到过,在半岛战争中惨败给30岁出头的、当时还是陆军上校的裴承毅之后,杜奇威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学习东方文化,甚至专门参加了一个汉语班,希望从汉语的语言习惯与词汇中了解东方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杜奇戌能够在脱掉军服后受到重用,与他在那几年内掌握的知识有很大的关系。
  在杜奇威看来,王元庆肯定会安排几个“顾命大臣”。虽然直到布兰迪诺离开白宫,美国的情报机构都没有找到足够多的证据,证明王元庆安排了对付顾卫民的人员,但是越是查无结果,杜奇威越是相信,王元庆早有部署,而且环环相扣,不会给顾卫民多少篡权的机会。别的不说,作为共和国最出名的将领,裴承毅无缘无故的消失了好几年,就足以让人生疑了。
  问题是,杜奇盛不是炎黄子孙,学得再多,也不可能掌握东方文化的精髓。
  杜奇威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免不了用上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拿王元庆对共和国政治局势的安排来说,就算他的判断完全正确,王元庆会想办法限制顾卫民的权力,为颜靖宇上台打下基础,也不可能像他想的那样,留下几个忠心不二的手下,与顾卫民唱对台戏。不管怎么说,王元庆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在处理如此敏感的问题时,他肯定得顾全大局,不会在面子上与顾卫民过不去,也就不会在顾卫民身边按放几颗定时炸弹。很多时候,当威胁还是威胁的时候才有用。可以说,在对权术的理解与认识上,最接近东方文化的就是意大利的传统文化了。可惜的是,杜奇伟不是意大利人。正是如此,这个问题困惑了杜奇威好几年。
  当然,困惑只是困惑,让杜奇威坚信不移的原因只有一个,即作为共和国头号战将的裴承毅不可能无缘无故消失。
  不得不说,杜奇威没能掌握东方文化的精髓,让他没有犯更大的错误。如果换一个真正的“中国问题专家”,恐怕首先想到的就是裴承毅受政治主张的影响,遭到了王元庆的政治迫害,所以在王元庆离任前就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而且销声匿迹好几年。
  果真如此的话,杜奇威还会犯一个更大的错误。
  照此思路推测下去,在裴承毅重新复出之后,也就是出任元首特别助理的时候,杜奇威肯定会相信,裴承毅是顾卫民的人,不然不会受到王无庆迫害、也不会得到顾卫民的重用。而裴承毅遭到迫害,很有可能与支持顾卫民有关。如此一来,顾卫民在这个时候把裴承毅放到公众面前,除了感谢裴承毅在几年前提供的支持之外,还会有所作为。更重要的是,以两人的关系,顾卫民肯定不会让裴承毅去背黑锅,甚至会想方设法的让裴承毅建功立业。也就是说,裴承毅的出现,意味着共和国肯定会在小亚细亚方向上采取行动。
  问题是,杜奇威并没这么想,也就没有犯这个最严重的错误。
  至于兰德斯有没有这么想,杜奇威就不敢保证了。
  虽然兰德斯也不是中国问题专家,甚至只会说“您好”、“谢谢”、“再见”等几句简单的汉语,但是兰德斯身边肯定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问题专家,而这些专家很有可能做出最错误的判断。
  也就是说,兰德斯坚信共和国即将在中东地区大干一场的出发点很有可能是错误的。
  正是如此,在与总统探讨与裴承毅有关的问题时,杜奇威一直在强调,裴承毅突然出现肯定与中东局势有关,但是与通常理解的不同,裴承毅的出现,肯定不是为了激化中东问题。
  问题是,兰德斯听进去了多少,就是个未知数了。几天下来,话题已经从裴承毅转移到了中东局势上。
  不管怎么说,杜奇威是一个非常有职业道德的人,而且是一个从内心热爱美国、并且早就发誓捍卫美国利益的军人。就算兰德斯有点油盐不进,还一再刁难,杜奇威也没有失去耐心。他知道,如果不能说服兰德斯,让总统认清时局,美国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输掉一场绝对不能输的战争。
  当然,杜奇威早就不是纯粹的军人了,所以在兰德斯面前,一直有所保留。
  事实上,让杜奇威有所保留的,不是担心遭到兰德斯迫害。按照美国的政治制度,如果为总统献策纳谏的工作让杜奇威感到不爽,他大可拂袖而去,回去做每年赚50万美元的新闻评论人。
  早在一年前,也就是布兰迪诺离开白宫前,杜奇威就注意到,在国会与白宫的联合推动下,美国的基本政策正在发生转变。事实上,早在2038年,也就是上一次中期大选之后不久,因为共和党大获全胜,导致国会易主,所以美国的基本政策就受到了影响。当时布兰迪诺还有所保留,没有完全妥协。当然,按照杜奇威后来的理解,布兰迪诺直到2040年才向国会的共和党议员妥协,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以此做谈判筹码,为他进入戴维斯公司,并且获得实权提供帮助。
  不管怎么说,导致美国发生改变的不是政治家,而是经济。
  随着经济全面向好,一个新的黄金时代的到来,美国人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变化,美国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因素结合到一起,就是美国的基本政策在议员的影响下发生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在马岛冲突中的表现就是直接体现。
  当然,与对待中东问题的态度相比,除了一些本质上的差别之外,与美国经济晚于全球经济复苏,没能在2037年达到理想状态,与美国在马岛冲突中表现疲软,没能给予英国最大限度的帮助有很大的关系。
  这种基本政策上的变化,让杜奇威不得不多一个心眼。
  要知道,布兰迪诺在白宫住了8年,而且应付利益集团的时候算得上得心应手,最后仍然避免不了沦落为利益集团代言人的下场。
  兰德斯算得了什么?
  作为一个屁股还没有坐热的总统,就算兰德斯比布兰迪诺厉害百倍,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与利益集团对着干。
  也就是说,兰德斯处理中东问题的态度,很有可能是利益集团的诉求。
  正是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杜奇威才有所保留。
  要知道,兰德斯正在把美国推向一场规模肯定会超过半岛战争、甚至有可能与印度战争相当的地区战争。因为以色列的存在,所以美国不可能像对待日本与印度那样,仅提供武器装备。派兵参战,就得考虑共和国是否会做出同样的举措,虽然他坚信兰德斯的判断是错误的,裴承毅不会指挥共和国军队杀入中东地区,但是他必须提防另外一种可能,即裴承毅不是顾卫民的政治盟友,而是顾卫民的政治敌人,从而遭到顾卫民利用与陷害,最终替顾卫民背黑锅的可能性。如果情况更加糟糕,比如裴承毅的存在对顾卫民构成了威胁,迫使顾卫民想办法除掉他的话,那么中东战争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此情况下,共和国就有十足的理由在中东地区跟美国打一场规模不大的战争了。
  问题是,两个超级大国交上手后,有可能轻易分开吗?
  以色列不是韩国,犹太人在美国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朝鲜人,中东地区的重要性也远远超过了朝鲜半岛,美国不可能像当年那样,在打不过的情况下拍屁股走人。也就是说,这场战争到底会发展到哪个程度,将由共和国决定。更要命的是,得由共和国的政治斗争结果来决定战争结果。
  就算杜奇盛不懂东方文化,也应该知道,只要与政治斗争扯上关系,那就凶险了。
  再往细处考虑,杜奇威更加不会产生半点侥幸的想法。要知道裴承毅很有可能是21世纪最出色的将领,称其为“军事家”与“军事统帅”也不足为过,就算顾卫民有心利用中东战争对付裴承毅,只要顾卫民不敢做得明目张胆,就很有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更何况,裴承毅从来就不是任人宰割的纯种军人,而顾卫民千方百计的对付他,表明他与王元庆的关系非同一般,所有王元庆派系的将领与官员都会支持他,从而使他横下心来,与顾卫民斗个鱼死网破。这场政治斗争会让共和国变成什么样子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会对中东地区的战争产生多大的影响?
  毫无疑问,杜奇威无法给出答案,也没有资格给出答案。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元论如何,不能冒这个险。
  正是如此,在有所保留的情况下,杜奇威仍然不遗余力的劝阻兰德斯,希望总统能够在中东政策上更加小心谨慎。
  可以说,在没有探明原因之前,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适当保守的谨慎政策。
  不管怎么说,杜奇威与共和国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共和国不会为了一个库尔德人问题与美国纠缠不清,只要中东局势失去控制,就会演变成一场规模惊人的地区战争,到时候输赢还是小事,卷入其中的两个超级大国能否顺利收场才是大事。在联邦政府工作10年的经验告诉杜奇威,当美国与共和国政府无法下台,也就是不得不硬着头皮把战争进行到底的时候,才是最危险的事情。事实上,马岛冲突影响有限,与两个超级大国均非常克制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叙以战争能够草草结束,也与两个超级大国不愿意直接介入有密切关系。而中东局势到现在还冷不下来,就是因为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愿意让步,都不愿意妥协。
  如果不能妥协,那就意味着两个超级大国间的世界大战。事实上,爆发世界大战的时机远未成熟,也就是说,闹到最后,肯定得妥协,至少有一方得妥协。
  明白这个道理,就应该知道,与最终妥协、哪怕是某一方妥协相比,在冲突升级之前妥协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哪怕美国主动妥协,也能给美国带来最大的利益。
  问题是,这个观点仍然没能说服兰德斯。
  几天下来,杜奇威不但身心憔悴,还一度想过向兰德斯摊牌。在他看来,兰德斯的智商肯定有问题,不把问题说得直接明了,根本没有用。只不过,每次杜奇威都忍住了,他可以怀疑兰德斯的智商,但是不能怀疑那些支持兰德斯的利益集团的智商。不管怎么说,能够住进白宫的,至少是智商正常的人。
  等到大半包烟快抽完的时候,杜奇威才站了起来。
  他已经在吸烟区等了足足两个小时,那个一直在打他主意的女秘书还没来叫他。
  兰德斯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杜奇威有点恼火,甚至有点后悔当初答应布兰迪诺。换句话说,如果不是答应了布兰迪诺,杜奇威早就拍屁股走人了。
  控制住情绪,杜奇威找到了站在走廊尽头的特勤人员,要了包香烟。
  白宫的特勤人员不会随总统更换而更换,有的特勤人员已经在白宫工作了几十年,他们才是白宫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总统只是每4年或者每8年轮换一次的房客。因为兰德斯才上任几个月,所以几乎所有特勤人员都认识杜奇威。
  回到吸烟区,又抽了两根烟,杜奇威才见到了那个走起路来衬衣不断波动的女秘书。
  灭掉烟头,杜奇威主动迎了上去。他不是想早点见到兰德斯,而是饿坏了,想早点享受到白宫的免费晚餐。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18章 女豪杰
  来到餐厅,杜奇威才发现受邀前来与总统共进晚餐的不止他一人。
  不算太大的餐桌左侧坐着国务卿、国防部长、财政部长、贸易部长,右侧则是参谋长联席会议的鲍里斯陆军上将、克拉克空军上将、斯蒂芬海军上将与门德斯陆战队上将,国家安全顾问、外交顾问与经济顾问等白宫幕僚则陪坐末席,只有经济顾问旁边那个最不显眼的位置空着。
  就算杜奇威没有什么“座席高低”概念,兰德斯的安排也让他感到愤怒。
  很明显,兰德斯已经与在坐的官员、将领、幕僚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他却在吸烟区等了近两个半小时,哪怕讨论的不是中东局势,而是周末到什么地方野营,也不应该把专门请来的杜奇威晾在一边。
  跟几位将领打了招呼,杜奇威控制住情绪,坐到了唯一空着的位置上。
  不管怎么说,杜奇威与那几位将军的交情还不错。
  来自南加州一个墨西哥家庭的门德斯就跟着杜奇威干了几年,是跟随杜奇威参加半岛战争、活着回到美国继续受到重用的少数陆战队军官之一,杜奇威离开陆战队的时候,他还是个上校旅长。鲍里斯与杜奇威也有一面之缘,当年在半岛战场上,鲍里斯所在的第7步兵师与杜奇威指挥的第2陆战师并肩战斗,第7步兵师的大部分官兵能够活着回到美国,肯定得感谢两个陆战师数万官兵在北面做出的殊死抵抗。克拉克是在杜奇威担任国防部长的时候得到提拔的,他能坐上空军参谋长的位置,除了倡导发展空天力量之外,还多亏杜奇威慧眼识英才,不然他现在还在内华达州的沙漠基地里搞他的空天试验部队。斯蒂芬更应该感谢杜奇威,甚至可以说,杜奇威是他的救命恩人,因为4年前,还是第四舰队司令官的斯蒂芬少将把南下行动搞砸了,不但导致“杰弗逊”号航母遭到重创、上百名美军官兵阵亡,还使美国当局十分被动,错失称霸南大西洋的机会,如果不是杜奇威背了黑锅,恐怕他早被打入冷宫了。
  可以说,正是杜奇威有如此深厚的背景,兰德斯才不敢把他怎么样。
  兰德斯不是笨蛋,不可能不明白杜奇威在军队中的影响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美军最高统帅的总统又不能容忍这样的影响力。
  杜奇威坐下的时候,白宫的服务员点把盛放烤肉的盘子递到了他的面前。与那些职业军人、以及外面的特勤人员一样,白宫的服务人员也是“职业化”的,不会因为更换了总统而失业,因此他们都认识杜奇威。
  毋庸置疑,服务员的热情举动,多少让兰德斯有点不爽。
  为了当上总统,他在美国政坛打拼了几十年,从一个小小的地方议员秘书干起,一路上经历了各种挫折与磨难,忍受了不少痛苦与屈辱,好不容易住进了白宫,却发现自己连一个顾问都比不上。
  这种巨大的心理反差,让兰德斯顿时没了胃口。
  放下刀叉,兰德斯很有修养的用餐巾的一角擦掉了嘴角处的油渍。不管怎么说,作为新英格兰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天主教徒般的生活,让兰德斯拥有非常好的修养,即便在以礼仪著称的英国政客面前,他也毫不逊色。
  “杜奇威先生,我们讨论了一个下午。”一开口,兰德斯首先强调了杜奇威的政治家身份,接着让杜奇威知道,他还不是内阁成员,“我们大家都认为,中东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明天你就要随同前往开普敦,所以我们有必要交换一下意见,明确在开普敦用什么办法应对中国的挑战。”
  一番话说完,兰德斯就引来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杜奇威哪能不明白兰德斯的意思,他没有急着开口,先是狼吞虎咽的消灭掉了盘子里的烤肉,然后一口气喝掉了杯子里的葡萄酒,谢绝了服务员递来的餐盘之后,杜奇威才用餐巾擦了擦嘴,带着一副酒足饭饱的样子说道:“该如何对付中国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只想说明一个问题,即即将在开普敦发生的事情肯定会对世界局势、对中东局势产生很大的影响。按照我对中国领导人的了解、以及我的个人经验判断,只要中国领导人在开普敦提出中东问题,那就意味着我们将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威胁,甚至可以说是最大的一场地区性战争。  ”
  “不久的将来?”门德斯立即问了出来。
  “也许几周,也许几个月。”杜奇威靠在椅背上,非常熟练的掏出香烟,在没有询问他人意见的情况下就点上了一根。“虽然我没有掌握第一手资料,但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公开与半公开信息,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国当局正在密谋,或者说在几年前就对现在的中东局势做了谋划,准备工作早已就绪。别的不敢保证,有一点是在坐各位必须相信的,那就是中东战争肯定会在明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