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禅修入门-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必据相。当知戒相者,即是戒法之相,复是戒体之相,又是戒行之相。盖法无别法,即相是法;体无别体,总相为体;行无别行,履相成行,是故行人最要深研戒相。此所谓戒相者,即是律中所明持犯等相。持犯等相虽多,不出心境。盖恶业非境不起,非心不成;善戒也是非境不发,非心不生。故南山律师说:“未受已前,恶遍法界,今欲进受,翻前恶境,并起善心。故戒发所因,还遍法界。”是故得戒者,即翻无始恶缘,俱为戒善;变有漏苦报,即成法身。诸位发心受戒,于此须善用心。

二、大小乘戒之同异
  戒本有大小二乘之分。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为大乘,比丘二百五十
  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沙弥、沙弥尼十戒等为小乘。然虽小乘,
  若受戒者发上品心,即得受上品戒。此上品戒体,与大乘三聚戒体相当。
  如随持一戒,禁恶不起,即摄律仪;用智观察,即摄善法;无非将护,
  即摄众生,故小乘通大乘。所谓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相是也。
  然声闻戒本为制身不犯,菩萨戒则为制心不起。故于结犯大小各有不同。《十诵律》等结犯不约心论,须动身口,方成犯戒,此是正小乘戒;《四分律》结犯则约心论,若以后念还追前事,即成犯戒,此是通大乘戒。菩萨戒最重约心结犯,微纵妄心,即为犯戒,此是正大乘戒。故大乘初念即犯,《四分律》次念乃犯,《十诵律》等要动身口才犯。此等分齐,不可不知:

三、三归五戒
  无论大小乘戒,皆以三归五戒为根本。故三归五戒对于在家出家皆极重要(唯淫戒在家戒邪淫,出家全戒淫,须善分别)。三归者,一归依佛,二归依法,三归依僧。
  一、归依佛。佛者梵言具名佛陀,华译“觉者”。所谓“觉者”,就是觉悟了一切事物相生相灭之因果关系,更在那无限复杂之因果事相中,发现此因果的必然秩序。如发现十二因缘之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的必然序列等,从而证悟了事物的真相。为悲悯众生未明此真相,致沉沦生死苦海,故以无数方便,引导众生,循着那必然的理则来改善生活,纠正理想,轨正行为,使之离一切苦,得究竟乐,这便叫觉者。然则佛陀所觉悟之真理是什么呢?无上觉根本不可以言说形容,且略举一义说之:所谓诸法缘起性空。诸法者,一切事物;缘者包括亲因助缘。缘起者,诸法生起,是假众缘和合而成。如稻谷是种子、田地、肥料、雨露、阳光、人工等众缘和合而生。性者,或言体,谓诸法体性,各各本自如此,永恒不变,不待众缘和合的意思。空者,切不可误为空无所有,只是说无论某一事物的生起,必待众缘和合,本无所谓永恒不变的固定体性。既无永恒不变的固定体性,佛法就名之日空。故西天十四祖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又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即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所以佛说空,并不是说一切事物空无所有,而是说其没有永恒不变的各别体性。所以佛陀并不是什么造物主,而是发现一切事物生灭相续之理则的哲人;也不是什么神,而是充满大悲心,悯念众生苦难,以无我的精神为众生谋福乐的伟人。他一生之中,化导众生,破除迷信,教令出染返净,舍迷归觉,未曾少有休息。
  二、归依法。法者简略言之,指事物的真相和行为的正轨等而言。行为的表现,关系于人类的道德,行为邪正,善恶乃分。但善恶之判,每因各人之立场和观点不同而异,故欲得道的确实标准,必须按一切因果事相中的必然理则来权衡,也即是说要依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来判断。或昔日印度社会分婆罗门族(梵志)、刹帝利族(王种)、吠舍族(商贾)和首陀罗族(农人)四姓,其阶级与族籍制度之分极严,贫苦大众都被压迫得透不过气来,过着非人的生活。但大家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命中注定、不可改变的。释迦牟尼佛于雪山成道后,三叹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了知缘起性空、有情机会均等,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得出了四姓平等的确切结论,喻如众流入海,无复河名。于是力主平等,严斥阶级。这就是以事理的真相,来作道德标准的例证。
  三、归依僧。僧者梵言僧伽,华译和合众,多人和合共处,志同道合,同修自利利他之行者。
  五戒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四、十戒、具戒、三聚戒
  现在说沙弥、沙弥尼十戒,比丘、比丘尼具足戒,及菩萨三聚净戒。十戒、具戒多属自利,唯求自己解脱,故不必燃香表示;菩萨戒多属利他,准备舍身救世,故先须燃香供佛。出家沙弥、沙弥尼,须预戒品,须内修慈和,外着缁衣,与世俗异,居止行动,皆尚威仪法则,勤学沙弥、沙弥尼律仪,慎莫放逸。
  比丘应常行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应常行三百四十八戒,禁防三毒,
  调伏七支,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毒者,贪、嗔、痴。七支者,
  即身口七支,身三支谓杀、盗、淫,口四支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三千威仪者,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各具足二百五十戒,共成一千威仪; 过去具足,现在具足,未来具足,是为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者,于身口七支,各具足三千威仪,而行二万一千;于贪、嗔、痴及等分(以贪起,余二随起,嗔痴亦然,故日等分)四烦恼中,净无毁犯,是即八万四千细行。言八万者,举其大数。
  关于戒律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向诸位说明的。戒本中有自手掘地,及自手织纺等戒,我们现在耕田织布,是不是犯戒呢?我们要知道,佛所制戒,有性戒和遮戒两种。首篇波罗夷罪是性戒,此是根本戒,犯者不通忏悔,其余大都是遮戒,犯者可以忏悔。又有轻重开遮等别,研寻律藏便知。性戒者,体是违理,无论佛制与不制,若作均犯罪,如杀盗等是。遮戒者,佛未制前造作无罪,自制以后,若作方成犯,如掘地纺织等。佛所以制遮戒,有各种原因,都是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或因时制宜的。如掘地纺织等戒,都因避世讥嫌而制。因当日印度社会,以乞食乞衣、一心修道为出家人本分事,若自己营谋衣食,便招世讥嫌,佛因之制此等戒。但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各处不同,必须因地、因事、因时以制宜,决不能墨守绳法。故《五分律》说:“虽我所制,于余方不为清净者,则不应用;虽非我所制,于余方必应行者,不得不行。”故当日百丈祖师以中国与印度环境不同,已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美举。佛如降生此时此地,决不会制掘地纺织等戒的。所以我们耕田纺织,并不是犯戒的事情,望诸位于修持中,切不可废劳动;于劳动中,也不可忘修持,两者是可以兼行并进的。由此可见我们对于受持遮戒,贵在遵循如来制该戒之本意,不在于死守条文。若得佛意,虽与条文相违,亦名持戒;若不得佛意,虽遵守条文,亦成犯戒。但亦不能以此借口,而将如来所制戒律,一概抹杀。各宜深入律藏,神而会之。
  菩萨戒者,总摄为三聚: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一、摄律仪戒,谓恶无不离。此聚止即是持,作便是犯,顺教严护,慎而不为。二、摄善法戒,谓善无不积,身口意善及闻思修三慧、十波罗蜜、八万四千助道行等,皆究竟修。此聚作便是持,止即是犯,顺教奉修,永不退悔。三、摄众生戒,亦名饶益有情戒,谓无生不度,以四无量为心,四摄为行。四无量者,谓慈悲喜舍,慈能与乐满,悲能拔苦尽,喜谓喜庆众生离苦究竟,乐法满足,舍谓令众生行佛行处,至佛至处,方生舍心。四摄者,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一布施摄者,谓若有众生乐财则施财,若乐法则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因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观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示现,使同其所作而沾利益,由是受道。此聚作即是持,止便是犯。
  又菩萨发心时,当发四弘誓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既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即须断除我爱,殉己为众,以众生心为心,以众生苦为苦,常行慈悲,等施普度。如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众生无量劫来流浪生死,皆因烦恼未断,烦恼由根本发生枝末,重重无尽。所言根本者,谓贪嗔痴慢疑恶见等,由此生出懈怠、放逸、嫉妒、障碍、昏沉、散乱、谄曲、诳妄、无惭、无愧等无数枝末。但烦恼虽多,总不出我法二执,众生不达缘起性空的道理,妄执此身心为实我,分别诸法以为实法,由是为因,妄受生死苦果。是故世尊方便设教,应病与药,说无量法门,对治众生无尽烦恼。我们应该依教修持,誓愿断之。三、法门无量誓愿学。菩萨为普利有情,一切世出世间,无量法门,均须习学,故菩萨应向五明中求。五明者,一声明,明言语文字者;二工巧明,明一切工艺、技术、算历等者;三医方明,明医术者;四因明,明考定正邪、诠考真伪之理法者,即所谓论理学;五内明,明佛法之宗旨者。故无论世出世法,科哲等学,均是菩萨所应学处。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故此不是闭起眼睛、盘起腿子才算修行,运水搬柴、锄田种地,乃至穿衣食饭、屙屎放尿,都是修行佛法。出家人并非闭门造车,死守一法的。四、佛道无上誓愿成。佛道者,梵语名菩提,又译日觉,觉者自性灵觉也。此觉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本自圆成,个个不无。诸佛圣人,示生世间,作人天之导师、后世之模范,指示众生,若离妄想执著,即可成佛。六祖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我们应该舍迷归觉,誓成佛道。弘者,深也,广也,深则竖穷三际,广则横遍十方。誓者,自制其心,愿者,志求满足。菩萨当发如上誓愿,不怖不退,不动不摇,尽未来际勇猛勤修。
  虚云不过秉宣佛制,教诫后来,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为汝等得戒本师和尚,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为羯磨阿阁黎,一生补处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阁黎,过去七佛及一切诸佛为尊证,十方菩萨为引礼引赞及为汝等同学伴侣。我虽受请,但为汝等教诫法师,故日秉戒和尚。

戒律散论
  夫戒者,乃生善灭恶之基本,超凡入圣之玄机,于一切法中,最尊最上,故称三学之首,所以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六度万行,不离于戒。然而有身戒,有心戒。身戒者,即是戒相威仪。心戒者,即是无著戒体。戒体者,即是诸佛之心印。此则非同非别,即一即三。故律有三最,教有三观,禅有三关。然而名虽有三,究竟不离于一。一者,即是不可说。不可说者,即是禅之宗旨,教之止观,律之戒体。虽有种种差别,毕竟非一非二,何曾有三耳!所以世尊说种种法,无非方便救济,引导众生,故教人须坚持佛净戒,精修梵行。但愿众位受戒后,要持戒修行。
  夫戒者,梵语波罗提木叉,此云戒,为一切之师。何也?过去诸佛因之成道,现在菩萨以之度生,未来行人由之解脱。故经云:“戒如平地,万善从生;戒如良医,能疗众疾;戒如明珠,能破昏暗;戒如宝筏,能渡苦海;戒如璎珞,庄严法身……”种种譬喻赞叹,莫能尽说。以此推之,则守持戒法,可以成道利生,无复疑焉。如今你们众位,既发心求戒,必须要熟读戒相,专精律仪,方能严护威仪,坚守净戒。但愿众位受戒后,总为人天师范。夫戒法之缘起,乃世尊初成正觉,于菩提树下,作是念言:“我得智慧,无能信受。若我住世,于世无益,不如入于涅磐。”尔时大梵天王即白言:“佛、世尊!法海已满,法幢已立,润济开导,今正是时。云何欲舍一切众生,而不说法?”尔时世尊受请,于寂灭道场说法,先结波罗提木叉,为诸利根菩萨说《梵网经》,此乃菩萨戒之始也。次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懦陈如等五人,呼:“善来,比丘!”彼即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成沙门行相,此乃僧宝之始也。后于十二年中,为诸无事比丘,禁防三毒,调伏七支,方有二百五十戒。又于舍卫城乞食,罗喉罗前礼佛足求度,如来以手摩顶,彼觉有醒,遂悟触尘,证须陀洹果。佛敕舍利弗度彼出家,为说十戒,此乃沙弥戒之始也。
  你们诸位,既发心求戒,于诸戒相威仪,必须专精熟读,方得明了开遮持犯、成坏两缘等法。若受戒而不知戒相者,律中呼为哑羊僧,则虚延岁月,空消信施,于道无益。众位既发好心求戒,受戒后,要持戒修行。
  我等须知,佛陀一教,由于东汉明帝时,始来此土,其时但知剃发染衣,名之为僧,尚无戒法可受。至曹魏间,有昙摩迦罗尊者,从西域而来,始传戒法,集请十师登坛,秉白羯磨,请师印可,方堪得戒,受戒之后,名日比丘。其后戒法,渐次而兴。
  至晋时,有佛陀耶舍共竺佛念,于姚秦,翻译《四分律藏》,至唐时大兴,于南山宣祖,轻重开遮持犯等法,无不精严。其后,兴隆相续,迨至明季,古祖有老人,步礼五台,亲见文殊,得受妙戒。其次,昧祖弘扬两都。再后,见祖谨遵律制,尤甚精严,世人称为“南山律虎”,南山一宗,由是而中兴焉。
  今汝众位,受戒后,当如律严持,广弘法道,为人天师范,作大善知识。
  你们众位,既然发心受戒,必须要发广大心、菩提心、精进心、不退心,具此四种心,方得戒法成就。 当知戒法缘起:佛敕舍利弗,为罗喉罗说沙弥十戒法,号日“法同沙弥”,亦云“息慈”。故戒为入道之初门、转凡成圣之根本。
  二坛比丘戒,亦名具足戒,即世尊成道于十二年中,转四谛法轮,观有漏因缘事起,为诸比丘调练三业,制伏过非,所制二百五十戒法,一百八十四种羯磨,乃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及无量律仪者是也。〖TXT小说下载:。。〗
  三坛菩萨戒者,即十种波罗提木叉,乃至四十八轻,及八万四千法门,饶益有情等,即菩萨三聚净戒是也。
  汝等欲受此三坛大戒,必须内起恭敬,外具威仪。即如你们得戒和尚,及诸上座师父,今日宏传戒法,广度众生,戒乃三界之宝筏,苦海之舟航,汝若不起恭敬之心,则戒法何能得受!视和尚阿阇黎,当如视佛。堂内开堂大师,苦口教诫,令汝等顿开茅塞,增益良多。诸引礼师,指示汝等规模,熟读毗尼。但愿众位受戒后,总为人天师范,皆做大善知识。
  你们众位,既厌俗舍家,又发增上善心,登山受戒,而戒乃利生之首,务道之玄机,诸善功德无不皆由戒而生。昔日世尊,为一大事因缘,从兜率下生,化现丈六金身,普度有情,敕命优波离尊者,宏传戒法。是故戒乃成佛之慧命,律乃修持之章本。故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广开八万四千法门,欲令众生入无余涅粲,离苦趣乐,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得证。
  汝等欲证无上菩提,当持净戒,受戒后,各人认真持戒修行。
  你们众位,发心出家,真可谓诚心向道之至矣。然而我等投佛出家者,何也?实因在俗尘劳滚滚,犹如奔马无缰,纵有出尘进道之想,安可能得!故我佛如来,慈念后世,预设化城,投归宝所。今我等辞亲割爱,剃发染衣,是故名为出家。律云:“出家一法,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
  智者大师以出家分为四种:一者,心出家身不出家,如维摩、庞老居士等。二者,身出家心不出家,谓虽入空门,不行佛事故。三者,身心俱不出家,善根未生故。四者,身心俱出家,善根蒂固。众位既入空门,必须受戒。若不受戒,怎能培成佛作祖之根本?何当比丘之名?为超俗之标范也。汝等初入律门,不知僧行义理,亦不知受戒轨范,乃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古人云:“炼金铸物而像生,原因范正;为人行己而有礼,皆为师严。”若不起殷重心,安能感发?增上戒必须明匠,以决愚情,去染成净,方堪受戒。众位既然发心受戒,要念头真切。
  戒是越苦海之舟航,庄严法身之璎珞。毫厘失念,三途苦因。所以昔有优波离尊者,持戒第一。时有五百释子,剃发为僧师,不轻不重,泯然除尽;佛命:“善来,比丘!”即成沙门。佛即传戒,为其说法云:“善来,比丘!”即得阿罗汉果。次授五释子。此五释子于未出家时,为五百释子之主,五百释子为其仆从。但五百先于五释子出家,故后出家者要礼先出家者,而五释子心有不甘,故言:“此五百是我家仆,何缘礼拜于彼!”佛言:“不尔,法无贵贱,先达为尊。”俯仰不已,制义为理。即时天地大动,诸天于上赞曰:“善哉,善哉!今日诸释子降伏贡高,此意难胜,故地为动。”所以优波离尊者,自从佛受戒后,未曾犯如毫厘之戒,故称为持律第一也。
  众位要学古人道德,当遵戒不违,行之不怠,谨慎而不狎侮,精严而不违犯。所以过去诸佛菩萨皆遵守戒律,无一声闻不严戒相,无一菩萨不修戒度,无一如来不严戒体,谓精严净戒,定慧发生,根本清净,动止安详。如是行持,方可成就无上菩提,庶不负出家之志矣。
  众位在堂,须要听师教诫,命行则行,命止则止,不得稍有违犯堂规,自始至终,如是遂行。众位受戒后,总为人天师范,皆作大善知识。
  本师释迦,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禅、为律、为教,一乘宏最上法门;日佛、日法、日僧,三事统难能荷担。宣扬十二部,出广长舌,垂苦口以叮咛;显化万千,端清净身,镇狂澜如砥柱。如语、真语、实语,劬劳曲化人心;正法、像法、末法,修行为持形也。故以梵天开渎,大地流转。
  稽我古祖,本优离尊者再来,步礼五台,感文殊菩萨授偈,嘱僧伽众。溯我昧祖,匡庐上人再现,代宏皇戒,阐毗尼以陈辅之,欢喜动天地,愿宣《梵网》,以范围景祚。金口推为持戒,立慧命之根基,原本又要在律心,立定光之根本。所以世尊金口,宣传一切等法,无非劝人持戒。众位受戒后,要认真持戒修行。
  三
  受戒一事,莫当等闲,所以戒乃成佛之根本,超凡入圣之正路。如今末法之时,人心懈怠。我佛释迦如来,在鹿苑说法之时,观见众生,剃发为僧者甚多,参古学道者甚少。恭喜众位,既已舍俗出家,又发增上善心,四海之人,一意登山乞戒,此是难得难发之缘,可谓宿植善根深厚,今日方能到此贤华律堂。
  此堂乃是圣贤堂口,在堂诸师,格外慈悲,望诸位总要留心,依师教诫,切莫情性骄傲,自讨委曲。岂不闻黄龙禅师云:“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故师严则弟子敬,今日之规训,后日之模范。
  凡初入僧伽,未经淘汰者,性情哪得销镕,动止必乖绳墨。所以金非锻炼,终是顽矿;玉必琢磨,方成良器。佛法如大海,渐入渐深。众位既进堂,习受戒法,必要熟读《毗尼》。戒法多学一分,自有一分受用。月窑禅师云:“高以下基,洪由纤起。学得一句一偈,记在八识田中,永为成佛种子。今日以为持戒把柄,未来拨转形来,现在受生。”经云:“人身难得今已得,戒法难闻今已闻。”莫要自托愚迷,安心鲁钝,混过光阴,不肯习学。世儒尚然,轻尺璧而贵寸阴,况我辈出家人,岂可懈怠乎!古德云:“学不负人,人负于学。”何也?盖学则庶民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民。圆法师云:“古人不远千里求师,参方知识,今生不学,来生转愚痴。”若是于受戒堂中,一期空过,持犯茫然,受戒无益,可惜堂堂僧相,辜负自己发心登山,抑且辜负堂中诸师教诫。
  众位要拖起眉毛,精进熟读《毗尼》。受戒后,要认真持戒修行。 四
  众位既然发心受戒,必须要信得极点。若是浅浮之信,纵受戒亦不得戒。须具决定信,乃至失命因缘,终不毁犯佛戒。如昔波罗脂(奈)国,有二比丘,同往舍卫国问讯世尊,中途渴乏无水。前到一水井,一比丘汲水便饮,一比丘见水有虫不饮。其饮者即问曰:“汝何不饮?”彼对曰:“如来制戒日,‘不得饮水中有虫之水’。”饮者劝之曰:“长老且饮,勿令渴死,不得见佛。”彼答曰:“我宁丧身,不毁佛戒。”遂被渴死,感生忉利天上,天生具足,是夜,先到佛所,礼足闻法,得法眼净。饮水比丘后日方得见佛。佛知而故问:“汝从何而来,为有伴否?”比丘以上事白佛。佛言:“汝痴!汝须见我,犹不见我,毁我佛戒故。彼死比丘已先见我。”此可谓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