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成语大辞典-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纸黑字】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悔改。元·无名氏《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第二折:“不要闲说,白纸上写着黑字哩。若有反悔之人,罚宝钞一千贯与不反悔之人使用。”
【百般刁难】用各种手段使对方下不了台。
【百步穿杨】百步之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高明。《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羽)带箭回寨,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 
【百般奉承】用各种方式来讨好人。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百般奉承他,常怕一个留他不住,怎么刚刚三日,便要赶他出门?”
【百弊丛生】各种弊端都产生出来了。
【百不获一】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百五回:“人品自会端正,文移自会清顺,晓畅,然着实是百不获一的。”
【百不失一】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箭术高超,或做事有充分把握。汉·王充《论衡·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七:“他把算子一动,便晓得这人姓名,穷通寿夭,~。” 
【百不一存】表示丧失殆尽。北周·宇文逌《〈庾信集〉序》:“昔在阳都,有集十四卷,值太清罹乱,百不一存。”《南史·蔡廓传附蔡兴宗》:“时士庶危惧,衣冠咸欲远徙,后皆流离外难,百不一存。”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努力修炼提高。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宋·朱熹《答巩仲至书》:“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之势也。” 
【百川归海】犹言万法归宗。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淮南子·汜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
【百辞莫辩】用任何言语都无可辩白。鲁迅《准风月谈·后记》:“被责难者处于时势潮流之下,~,辩则反动更为证实。”
【百代过客】指时间永远流逝。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直逆旅也;光阴者,百代直过客也。”
【百代文宗】在久远的年代里能为文人楷模的人物。《晋书·陆机传》:“制曰:‘故足远超枚(枚乘)马(司马相如),……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百读不厌】形容诗文极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觉厌倦。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百堵皆作】众多房屋同时新建。《诗经·小雅·鸿雁》:“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百端待举】诸多事物等待兴办。周恩来《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要点》:“经济建设是~,但须有缓急轻重之分。”
【百二河山】百二:指山河险峻且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之国。《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 
【百发百中】每发必中。《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六回:“回见子牙,叩头在地:‘丞相妙计,~。’”又参见“百不失一”。
【百废待举】久置诸事等待兴办。吴晗《海瑞罢官》:“百废待举,他不出头做主,实在令人着急。”又参见“百端待举”。
【百废待兴】见“百废待举”。
【百废俱兴】久已荒废之事,霎时兴办。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俱)兴。”
【百感交集】形容感触良多,心情复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思绪万千。” 
【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风神各异之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界景象繁荣。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又参见“百家争鸣”。
【百花生日】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清·秦味芸《月令粹编》卷五:“《陶朱公书》:‘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
【百卉千葩】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明·无名氏《紫微宫》第二折:“仲冬佳节景堪褒,百卉千葩逞艳妖。”又参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指各种学术流派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互为推进。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郭沫若《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自春秋末年以来,中国的思想得到一个极大的开放,呈现出一个~的局面。”
【百举百全】形容得心应手,每事必成,且好。《三国志·魏志·郭嘉传》:“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百孔千疮】百弊肆行,形势难以维继。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例:言不思己,行不顾人,蚁穴而不堵,必致百孔千疮,大难临头! 
【百口莫辩】宋·刘过《建康狱中上吴居父》:“虽有百口而莫辩其辜。”又参见“百辞莫辩”。
【百里挑一】形容才华出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百里之才】只能治理百里之隅者。言即才能一般。《三国志·蜀志·蒋琬传》:“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百炼成钢】比喻经长期锻炼,身心俱强。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
【百了千当】事事有着落。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三:“问:‘百了千当时如何?’师曰:‘不许夜行,投明须到。’”宋·释惟白《续传灯录》:“不如屏净尘缘,竖起脊梁骨,著些精彩,究教七川八穴,~,向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亦不枉受人天供养。”
【百伶百俐】极聪明乖巧。明·马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颜色,女工针指,却也百伶百俐;只是心有些狠素。”
【百龄眉寿】祝人高寿之颂辞。唐·虞世南《琵琶赋》:“愿百龄兮眉寿,重千金之巧笑。”
【百年不遇】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见或少有的机会。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不是要开大会吗?~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 
【百年大计】指关系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清·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数月之间,而其权力已深入巩固,而百年大计于以定矣。”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百年难遇】见“百年不遇”。
【百年树人】形容育才之坚。《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百年偕老】参见“白头相守”和“白头偕老”。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俺衙内大财大礼,娶将你来,指望百年偕老,你只是不肯随顺,可是为何?”
【百年之柄】长久之权柄。《后汉书·班彪传》:“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百年之好】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妇。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四回:“忙了几时,到了重阳吉期,小峰同红蕖成了百年之好:”又参见“秦晋之好”。
【百年之后】死的讳称。《曹操集·卷二·军谯令》:“为存者立庙,使视其先人。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后何恨哉!”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俺女儿百年之后,可往俺刘家坟里埋也,去他张家坟里埋?”
【百念皆灰】心灰意冷。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十八回:“我如今~,只求归见老母。”例:心到喜处只顾乐,百念皆灰莫回头? 
【百鸟朝凤】朝:朝见;凤:凤凰,古时传说中的鸟中之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引《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那些玉斝中的长春露酒也都由站在身边侍候的宫女接过去倾入一只绘着~的大瓷缸中。”
【百巧千穷】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宋·陈师道《早起》诗:“有家无食违高枕,百巧千穷只短檠。”例:事事皆然,勤能补拙,拙则巧;百巧千穷,巧终穷。
【百舌之声】多口多舌如水中鸭,嘎嘎不止。《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 
【百舍重茧】远道而行的艰苦。《战国策·宋策》:“公输盘为楚设机,将以攻宋。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盘。”
【百身何赎】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南朝·梁·刘令娴《祭夫徐敬业文》:“一见无期,~。”
【百身莫赎】见“百身何赎”。明·袁宏道《去吴七牍·乞改稿一》:“旷官之罪,职~矣。”
【百世不磨】犹言名垂青史。《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千里之差,兴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唐·韩愈《送穷文》:“吾立子名,百世不磨。” 
【百世师】品学皆优堪百代之表率。《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宋·苏轼《东坡后集·卷十五·潮州韩文公庙碑》:“匹夫而为~,一言而为天下法。”
【百兽率舞】各种野兽,相率起舞。旧指帝王修德,时代清平。《尚书·舜典》:“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四回:“大礼告成,伺候各官,循例三呼,国乐以外,杂以军乐,仿佛有凤凰来仪,~景象。”
【百思不得其解】久思而不得解答。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百思不解】见“百思不得其解”。
【百思莫解】见“百思不得其解”。
【百岁千秋】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长久。《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恬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明·康海《王兰卿》第三折:“便活到百岁千秋索一死,则不如另寻个身计。”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犹言:邻居好,是块宝。《南史·吕僧珍传》:“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百万雄师】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宋·张载《庆州大顺城记》:“百万雄师,莫可以前。”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茫,~过大江。” 
【百闻不如一见】眼睛比耳官更能寻找真理。《荀子·儒效》:“闻之不若见之。”《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十六回:“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统是全身有毛,我观现在这狮子并不是这么样子,所以~。”
【百无禁忌】无所忌讳。清·范寅《越谚·名物·风俗》“百无禁忌,诸邪回避。”鲁迅《小说旧闻钞·封神传衍义》:“则知太公封神,古有此说。今人于门户每书姜太公在此,~,亦非无所本矣。” 
【百无聊赖】精神空虚,无所寄托,感到无聊。汉·蔡琰《悲愤》诗:“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百无一成】一事无成。清·曾国藩《圣哲画象记》:“志学不早……驽缓多病,百无一成。”
【百无一能】饭桶一个,什么都不会。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二回:“宋江道:‘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百无一失】见“百不失一”。
【百无一是】每事必错。
【百无一用】毫无用处。清·黄景仁《杂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月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获多不如存优。《淮南子·说林训》:“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 
【百业萧条】社会的衰败。
【百依百顺】一切都顺从别人。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三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安公子是那女孩儿一般~的人。”
【百衣百随】见“百依百随”。
【百战百胜】所向无敌,每战必胜。《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宋·苏轼《留侯论》:“项籍唯不能忍,是以~而轻用其锋。”
【百战不殆】久经沙场而不殒身。形容善于用兵。《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金史·刘炳传》:“自古名将料敌制胜,训练士兵,故可使赴汤蹈火,~。” 
【百折不回】意志坚强,倍受挫折而毫不动摇。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百折不挠】见“百折不回”。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还不致完全破产。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言:“~”,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摆袖却金】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唐·韩愈《顺宗实录》:“执谊为翰林学士,受财为人求科第,夏卿不就应乃探囊中金以内夏卿袖,夏卿……摆袖引身而去。”
【败德辱行】败坏道德和操守。
【败鼓之皮】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物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唐·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败井颓垣】犹言房毁墙坍。形容村舍荒凉。
【败不旋踵】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
【败化伤风】见“败俗伤化”。 
【败材伤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扞子产谓子皮曰:呴‘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谓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后以“败材伤锦”喻用非其人,伤害国家。
【败事有馀,成事不足】谓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败於垂成】谓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
【败柳残花】比喻风尘女子。元·白朴《墙头马上》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败俗伤化】谓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败俗伤风】见“败俗伤化”。
【败军之将】战败的将领。《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臣闻……败军之将,不敢语勇。”《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荷蒙厚恩,无可以报,愿施犬马之劳,不须张弓只箭,径取成都。”
【败国亡家】见“败国丧家”。
【败国丧家】使国破家亡。
【败绩失据】谓事业失败而无所凭依。
【败鳞残甲】龙身上散落的鳞甲。比喻纷飞的雪花。宋·张元《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拜赐之师】春秋时,秦晋殽之战,秦将孟明视被俘。获释时,孟谓晋君曰:“三年将拜君赐。”后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晋复仇。又败,晋人讥之为“拜赐之师”。见《左传·文公二年》。后因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拜倒辕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甘服输。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若非一部全史瞭然于中,何能如此。妹子唯有拜倒辕门了。”
【拜恩私室】指感谢权势之人推荐提拔。《北史·王晞传》:“受恩天朝,拜恩私室,自古以为干纪。”高阳《胭脂井》:“你说得不错,于今‘受职公堂,~’者,比比皆是。” 
【拜将封侯】拜为将领,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一折:“我也曾陋巷淹留,贫寒常受,红尘火,今日个拜将封侯,才得个名成就。”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回:“如今我要将这碑记付给文人墨士,做为~,流传海内。”
【扳龙附凤】谓依附龙凤而升空。 
【班班可考】指事情源流始末清晰可鉴。宋·陈亮《与韩无咎尚书》:“本朝二百年之间,学问文章、政事术业,各有家法,其本末源流,班班可考。”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亦尝有此言,明载简册,~。”
【班衣戏采】相传老莱子七十岁时穿彩衣作兒戏以娱亲。后以“班衣戏采”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鲁班即公输班,古代巧匠。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同他乱谈。” 
【班荆道故】见“班荆道旧”。
【班荆道旧】亦作“班荆道故”。谓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共叙情怀。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於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杜预注:“班,布也。布荆坐地,共议归楚,事朋友世亲。”后泛指朋友相遇,共叙离情。
【班香宋艳】班固和宋玉均善辞赋,以富丽见称,后以“班香宋艳”泛称辞赋之美者。
【班驳陆离】形容色彩杂沓。战国·楚·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古瓶》:“铜器一,器大可合抱,重数十斤,侧有双环,不知何用,~,瓶亦古。” 
【班駮陆离】见“班驳陆离”。
【班师回朝】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你奉圣旨破吐蕃,定西夏,班师回朝,便当请功受赏。”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回:“后主(刘禅)下诏,宣孔明~。”
【斑衣戏彩】谓身穿彩衣,作婴兒戏耍以娱父母。《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孝子传》言老莱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为婴兒戏以娱父母。 
【搬斤播两】谓盘剥克扣。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八卷:“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已,搬斤播两,何等肚肠。”
【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庄子·盗跖》:“摇唇鼓舌,擅生是非。”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许多事非。”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况三姑六婆,里外搬弄是非,何能不生事端。”
【搬脣弄舌】①挑拨是非。②卖弄口才。
【搬脣弄舌】见“搬脣弄舌”。
【搬脣递舌】挑拨是非。元·无名氏《南珍珠马·情》:“平白地送暖偷寒,猛可的搬唇递舌。” 
【搬石砸脚】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阪上走丸】在斜坡上滚泥丸。极言其轻而易举。《汉书·蒯通传》:“边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
【板上砸钉】见“板上钉钉”。
【板上钉钉】比喻事情已定,不容变更或说话算数。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三回:“议亲之事,这三位老伯,并儿的外父一并说好,那就石板上钉钉,就如我爹订的一般。”
【版版六十四】宋·周遵道《豹隐纪谈》记载::宋代铸钱每版以六十四文为定数,不得增减。后因以“版版六十四”喻刻板守旧,不知变通。清·范寅《越谚·数目之谚》:“~,铸钱定例也,喻不活。” 
【版筑饭牛】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相传商代贤者傅说筑于傅岩,武丁用以为相。事见《书·说命上》。春秋时卫国贤者宁戚饭牛车下,扣牛角而歌,桓公异之,拜为上卿。事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