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成语大辞典-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跌宕不羁】放逸不受拘束。
【跌宕昭彰】谓文章的气势纵放不拘,文意鲜明。
【跌宕风流】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
【跌脚捶胸】见“跌脚搥胸”。
【跌脚绊手】谓受到阻碍或牵制。
【跌脚搥胸】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跌脚槌胸】见“跌脚搥胸”。
【跌荡不拘】见“跌荡不羁”。
【跌荡不羁】同“跌宕不羁”。
【跌荡风流】见“跌宕风流”。
【跌弹斑鸠】谓中弹落地的斑鸠。喻指失意落寞或受挫神伤的人。
【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蹀躞不下】谓心里忐忑不安,不能放心。
【鲽离鹣背】喻夫妻或恋人分离。
【丁一卯二】①确实;实在。②谓认真;仔细。
【丁一确二】明白;确实。
【丁公凿井】春秋时,宋人丁某家中无井,常派一人出外汲水,后来家中挖了井,不须外出挑水,节省一人力,于是对人说:“吾穿井得一人。”听者误传成从井中挖得一人。见《吕氏春秋·察传》。汉王充《论衡·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於井中。夫人生於人,非生於土也。”后用以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钉嘴铁舌】形容嘴哽,嘴犟。
【顶天立地】①头顶青天,脚踏大地。谓生存于天地间。②形容身躯魁伟。③形容堂堂正正,志向远大,气概不凡。
【顶天踵地】犹言顶天立地。
【顶名冒姓】谓冒充他人。
【顶名替身】犹言顶名冒姓。
【顶门立户】支撑门户。谓独立成家。
【顶门壮户】谓支撑门户,光耀门第。
【顶踵捐糜】谓捐躯,牺牲。
【顶踵尽捐】犹言顶踵捐糜。
【顶礼膜拜】①谓虔诚地跪拜。是佛教徒拜佛时的最敬礼。②形容崇拜得五体投地。
【鼎分三足】见“鼎足三分”。
【鼎玉龟符】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鼎成龙升】见“鼎成龙去”。
【鼎成龙去】《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以“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鼎折餗覆】见“鼎折覆餗”。
【鼎折覆餗】《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孔颖达疏:“施之於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灾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凶。”后以“鼎折覆餗”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鼎足三分】如鼎之三足,各据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
【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
【鼎足而三】谓像鼎足一样,三方面并立。
【鼎足而立】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常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鼎食鸣锺】见“鼎食鸣钟”。
【鼎食鸣钟】亦作“鼎食鸣锺”。击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人家生活豪侈。
【鼎鱼幕燕】《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飞幕之上,不亦惑乎。”李善注:“袁崧《后汉书》:‘朱穆上疏曰:养鱼沸鼎之中,栖鸟烈火之上,用之不时,必也燋烂。’《左氏传》曰:‘吴季札曰:夫子之在此也,犹燕巢于幕之上。’”后以“鼎鱼幕燕”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鼎湖龙去】同“鼎成龙去”。
【鼎鼎大名】形容名声极大。
【鼎鼎有名】见“鼎鼎大名”。
【鼎新革故】《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旧时多以“鼎新革故”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后泛指事物的破旧立新。
【鼎鼐调和】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后因以“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
【鼎镬刀锯】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泛指最残酷的刑罚。
【鼎铛玉石】谓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奢侈。
【丢人现眼】丢脸;出丑。
【丢三忘四】见“丢三落四”。
【丢三拉四】见“丢三落四”。
【丢三落四】形容马虎或记忆力不好而顾此失彼。
【丢卒保车】原为棋术用语。后多用以比喻丢掉次要的,保住主要的。
【丢盔抛甲】见“丢盔卸甲”。
【丢盔卸甲】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亦比喻事情的失败。
【丢盔弃甲】见“丢盔卸甲”。
【丢魂失魄】①形容非常惊慌。②谓没头脑,无主见。
【丢魂丢魄】见“丢魂失魄”。
【丢魂丧胆】形容非常惊慌。
【东山之志】指隐居的念头。
【东山再起】《晋书·谢安传》载:安少有重名,“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并以疾辞。”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令、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后以“东山再起”指退隐复仕或失势后重新得势。
【东山高卧】谓安然隐居。
【东山复起】同“东山再起”。
【东支西吾】谓说话办事含糊敷衍。
【东方千骑】①《玉台新咏·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东方千馀骑,夫壻居上头。”本为诗中女主人公罗敷夸其夫婿显贵出众之词,后因以“东方千骑”、“东方骑”指代新婿。②泛指身分煊赫者。
【东方不亮西方亮】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
【东央西告】谓到处恳求。
【东央西浼】谓到处恳求请托。
【东市朝衣】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斩东市。”事见《史记·吴王濞列传》、《汉书·晁错传》。后因以“东市朝衣”为朝臣被杀之典。
【东西易面】谓东西方向颠倒。汉贾谊《新书·审微》:“事之適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后以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东西南北】①四方。泛指到处,处处。②指普天下。③谓飘流在外,居处无定。④指分散四方。⑤指方向。
【东西南北人】《礼记·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於是封之,崇四尺。”郑玄注:“东西南北,言居无常处也。”后因以“东西南北人”谓居处无定之人。
【东西南北客】见“东西南北人”。
【东西南朔】见“东西南北”。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吕氏春秋·去尤》:“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后因以“东向而望,不见西墙”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
【东扶西倒】形容力不能支,扶不起来。
【东扯西拉】形容说话离题,没有中心。
【东扯西拽】①谓事情互相纠缠。②犹言拆东补西。
【东走西撞】同“东奔西撞”。
【东走西顾】谓边跑边回顾。表示念旧。
【东抄西袭】胡乱抄袭别人的文章。
【东投西窜】同“东奔西走”。
【东完西缺】谓短缺,不完备。
【东抹西涂】见“东涂西抹”。
【东拉西扯】①东凑一言,西凑一语。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杂乱无章。②谓从各处拾取得来。
【东奔西向】谓各奔东西,互不相关。
【东奔西走】谓到处奔波。
【东奔西逃】同“东逃西窜”。
【东奔西跑】同“东奔西走”。
【东奔西撞】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东奔西窜】同“东逃西窜”。
【东来西去】谓行人来来往往。
【东征西怨】语本《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因以“东征西怨”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东征西讨】谓四处征伐。
【东兔西乌】谓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古代神话中说太阳中有三足金乌,月亮中有玉兔,因以乌、兔代指日月。
【东门逐兔】见“东门黄犬”。
【东门黄犬】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东床之选】谓佳婿的人选。
【东床坦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郄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壻。丞相语郄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郄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壻,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郄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按,《晋书·王羲之传》述此事,作“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后因以“东床坦腹”代指女婿。
【东床佳婿】同“东床娇婿”。
【东床姣婿】同“东床娇婿”。
【东床娇客】同“东床娇婿”。
【东床娇婿】对女婿的美称。
【东床择对】谓择婿。
【东拼西凑】①同“东挪西凑”。②谓从多方把零星事物拼凑在一起。
【东挪西借】同“东挪西凑”。
【东挪西凑】谓各处挪借,凑集款项。
【东挪西撮】同“东挪西凑”。
【东南之秀】谓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
【东南之美】谓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
【东南之宝】谓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东南竹箭】《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后因以“东南竹箭”比喻优秀人才。
【东歪西倒】形容身不由己,倾斜不稳。
【东砍西斫】谓四面激战。
【东逃西窜】四处逃亡;四处逃避。
【东食西宿】《艺文类聚》卷四十引汉应劭《风俗通》:“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適……女云:‘欲东家食,西家宿。’”后因以“东食西宿”比喻贪得之人唯利是图。
【东风人面】谓一年一度的春风依旧,而当年邂逅含情之人却不得重见。有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典。
【东风入律】谓春风和暢,律吕调协。常用以称颂盛世。
【东风吹马耳】见“东风射马耳”。
【东风射马耳】东风吹过马耳边。比喻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东风过耳】见“东风射马耳”。
【东怨西怒】谓任意指责别人。
【东施效颦】《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成玄英疏:“西施,越之美女也,貌极妍丽。既病心痛,嚬眉苦之。而端正之人,体多宜便,因其嚬蹙,更益其美。是以闾里见之,弥加爱重。邻里丑人见而学之,不病强嚬,倍增其丑。”后因以“东施效颦”嘲讽不顾本身条件而一味模仿,以致效果很坏的人。亦为模仿别人的谦语。颦,同“矉”,蹙眉。
【东差西误】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东穿西撞】同“东奔西撞”。
【东挨西撞】同“东奔西撞”。
【东倒西歪】①形容身不由己,倾斜不稳。②有的倒,有的歪。形容建筑物等破旧不牢固。
【东讨西伐】同“东征西讨”。
【东讨西征】同“东征西讨”。
【东郭先生】小说《中山狼传》中的人物。其因救助被人追逐的中山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害。后常用以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参阅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东海逝波】东逝大海的波涛。比喻大势已去,无法挽回。
【东海扬尘】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於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后因以“东海扬尘”喻世事巨变。
【东海捞针】犹言大海捞针。形容极难达到目的。
【东海鲸波】东海上的汹涌波涛。比喻来自东方的侵略。
【东流西落】见“东播西流”。
【东家西舍】犹言左邻右舍。
【东家效颦】见“东施效颦”。
【东闪西挪】形容有所畏惧,躲躲闪闪。
【东捱西问】谓四处探问、打听。
【东掩西遮】谓左右遮掩,隐瞒真相。
【东偷西摸】谓暗中干不正当的事。
【东徙西迁】同“东迁西徙”。
【东猜西揣】谓多方猜测。
【东猜西疑】谓胡乱猜疑。
【东望西观】同“东张西望”。
【东张西望】向四处张望。
【东张西张】同“东张西望”。
【东张西觑】同“东张西望”。
【东扬西荡】谓飘泊无定。
【东搜西罗】到处寻找搜集。
【东睃西望】同“东张西望”。
【东跑西颠】同“东奔西走”。
【东道主】春秋时,晋秦合兵围郑,郑文公使烛之武说秦穆公,曰:“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事见《左传·僖公三十年》。郑在秦东,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故称“东道主”。后因以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又可参见“北道主人”。
【东道主人】见“东道主”。
【东劳西燕】喻离别。劳,伯劳。鸟名。语本《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八·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亦以“东劳西燕”比喻来自不同方向的同路人。
【东游西逛】同“东游西荡”。
【东游西荡】谓到处游荡。亦以形容不务正业。
【东窗事犯】见“东窗事发”。
【东窗事发】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佞倖盘荒》载,宋元间传说,秦桧欲杀岳飞时,曾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密谋。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桧死后,在地狱备受诸苦。王氏给他做道场,并派道士去探望他,他对道士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后因以“东窗事发”或“东窗事犯”概指此事。亦用以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
【东窗计】谓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
【东窗消息】见“东窗计”。
【东补西凑】同“东挪西凑”。
【东驰西撞】同“东奔西撞”。
【东驰西骋】同“东奔西走”。
【东驰西击】谓指挥不统一,几路军队各自行动。
【东碰西撞】同“东奔西撞”。
【东零西散】形容零落分散。
【东零西落】零散稀疏。形容衰败。
【东零西碎】谓零碎,分散,不集中。
【东躲西藏】谓到处躲避藏匿。
【东诓西骗】指到处说谎欺骗。
【东涂西抹】①谓妇女用脂粉打扮。②唐薛逢晚年宦途失意,曾策瘦马赴朝。值新科进士列队而出,前导责逢回避,逢笑,遣人答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本以妇女装饰为喻,谓自己少年时亦曾凭文章取进士。后用为自己写作或绘画的谦词。③胡写乱涂;轻率下笔。④比喻不从根本着手。
【东滚西爬】形容溃逃时的狼狈相。
【东踅西倒】形容行走艰难。
【东鸣西应】谓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
【东敲西逼】各处敲诈逼迫。
【东邻西舍】见“东家西舍”。
【东播西流】谓流落四方。
【东撙西节】谓从各方面节省。
【东捞西摸】谓盲目地四处求索。
【东挦西撦】谓到处张罗。
【东荡西除】犹言东征西讨。
【东荡西驰】犹言东征西讨。
【东横西倒】形容杂乱。
【东迁西徙】谓四处迁移,居止不定。
【东磕西撞】犹言东奔西撞。
【东箭南金】比喻优秀的人才。
【东冲西决】形容洪水四处冲决泛滥。
【东冲西突】谓四处冲锋突击。
【东冲西撞】谓无把握地四处奔走寻找。
【东谈西说】谓议论的面很宽。
【东趋西步】谓相背而行。
【东声西击】犹言声东击西。扬言要攻此方,实际却攻彼方。
【东藏西躲】见“东躲西藏”。
【东瞧西望】同“东张西望”。
【东猎西渔】谓处处涉猎而不专精。
【东闯西踱】谓盲目地四处闯荡。
【东拦西阻】谓极力阻拦。
【东飘西泊】谓四处漂泊,行踪无定。
【东飘西徙】谓到处漂流,迁徙无定。
【东飘西荡】①谓不固定,没有着落。②谓无定向地漂浮。
【东鳞西爪】谓画龙时,这边画片龙鳞,那边画只龙爪,只见一点,不见全身。比喻零碎,不全面。
【冬扇夏炉】汉王充《论衡·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祐之有乎。”后因以“冬扇夏炉”比喻不合时宜。
【冬温夏凊】①亦讹作“冬温夏清”。冬温被使暖,夏扇席使凉。谓事亲无微不至。语出《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②冬暖夏凉。
【冬温夏清】见“冬温夏凊”。
【冬箑夏裘】语出《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於己,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后因以“冬箑夏裘”比喻不合时宜。
【动人心弦】形容使人十分激动。
【动人心魄】形容使人感动或震惊。
【动心忍性】《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赵岐注:“所以惊动其心,坚忍其性,使不违仁。”后多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动地惊天】惊天动地。形容令人十分震动。
【动辄得咎】谓做事往往获罪或受到责怪。咎,罪过,过失。
【动魄惊心】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冻浦鱼惊】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后因以“冻浦鱼惊”为孝亲之典。
【冻解冰释】比喻困难和障碍象冰冻融解那样消释。
【栋朽榱崩】犹栋折榱崩。
【栋折榱崩】正梁折断,椽子崩坏。指房屋倒塌。多比喻倾覆。
【栋折榱坏】犹栋折榱崩。比喻倾覆。
【恫疑虚喝】谓虚张声势,恐吓威胁。喝,亦写作“猲”。
【恫疑虚猲】见“恫疑虚喝”。
【洞天福地】道教对神仙及道士所居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合称。后泛指名山胜境。
【洞心骇目】形容使人惊异。
【洞心骇耳】形容使人震惊。
【洞如观火】见“洞若观火”。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
【洞幽烛微】见“洞隐烛微”。
【洞幽烛远】形容目光犀利而深远。
【洞洞灟々】混沌无定形貌。
【洞隐烛微】形容目光犀利,观察事物深刻透彻。
【斗牙拌齿】犹言斗口齿。以戏言相挑逗。斗,通“逗”。
【斗而铸兵】见“斗而铸锥”。
【斗而铸锥】临打仗才去制造武器。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斗色争妍】形容花盛开,竞相逞美。
【斗志昂扬】斗争意志高昂。
【斗怪争奇】谓以奇怪取胜。
【斗美讠夸丽】谓比赛美丽以争胜。
【斗脣合舌】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斗媚争妍】竞相比赛妩媚艳丽。
【斗霜傲雪】形容在严酷的环境中敢于斗争,不屈不挠。
【斗鸡走犬】同“斗鸡走狗”。
【斗鸡走狗】鸡与鸡相搏斗,狗与狗相竞走。古代的赌博游戏。
【斗鸡走马】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
【斗鸡养狗】同“斗鸡走狗”。
【斗丽争妍】竞相比赛艳丽。
【斗艳争妍】见“斗艳争妍”。
【斗鸡走狗】见“斗鸡走狗”。
【斗艳争芳】竞相比赛艳丽、散发芳香。
【斗艳争辉】竞相比赛美丽、焕发容光。
【斗艳争妍】亦作“斗艳争妍”。竞相比赛艳丽。
【斗水活鳞】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斗方名士】指自命风雅的无聊文人。
【斗米尺布】少量的粮、布。
【斗折蛇行】形容道路、河流等曲折蜿蜒。
【斗挹箕扬】比喻无实用。斗、箕皆星宿名,一象斗,一象箕,故以为名。语出《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孔颖达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U其酒浆。”
【斗酒百篇】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能诗善饮,文思敏捷,气概豪迈。语出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斗酒只鸡】①一斗酒一只鸡。泛指简便的酒食。②谓以鸡和酒祭奠。常用为悼亡友之辞。
【斗酒双柑】唐冯贽《云仙杂记·俗耳针砭诗肠鼓吹》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鸝声。’”后因以“斗酒双柑”指春日胜游。
【斗量车载】用斗量,用车装。形容数量很多。
【斗量筲计】用斗量,用筲计。形容数量很多。
【斗绝一隅】孤悬边远之地;僻处边远之地。
【斗转参横】北斗转向,参星横斜。表示天色将明。
【豆分瓜剖】见“豆剖瓜分”。
【豆剖瓜分】亦作“豆分瓜剖”。语出《晋书·地理志序》:“平王东迁,星离豆剖;当涂驭,瓜分鼎立。”后以喻疆土分裂。
【豆萁相煎】同“豆萁燃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