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成语大辞典-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穷兵黩武】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王氏今降心纳贡,愿修旧好,明公乃欲~,残灭同盟,天下其谓公何?” 
【穷不失义】虽穷,礼义不失。《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大失居】谓多而不适用。《易·序卦》:“穷大者必失其居。”
【穷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穷而后工】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穷极思变】指在穷困艰难之时,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易·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穷极无聊】原指光景穷困,精神无所寄托。现也形容无事可做,无聊至极。宋·费昶《思公子》诗:“虞卿亦何命,穷极若无聊。”
【穷寇勿追】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孙子·军争》:“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穷困潦倒】生活贫困,失意颓丧。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三章:“破了房县,又有一些~而没有出路的读书人参加了他的义军。” 
【穷理尽性】穷究事理。《易·说卦》:“穷理尽兴,以至于命。”清·方宗诚《桐城文录序》:“然务为~之学,真知文知精意。”
【穷年累月】谓接连不断,历时久远。《荀子·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鲁迅《花边文学·考场三丑》:“那都是坐在自己的书斋里,查群籍,翻类书,~,这才脱稿的,然而仍然有‘未详’,有错误。”
【穷鸟入怀】喻处境困难而投靠别人。《三国志·魏志·邴原传》:“政窘急,往投原。”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政投原曰:‘穷鸟入怀。’原曰:‘安知斯怀之可入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仁人所悯,况死士归我,当弃之乎!” 
【穷泉朽壤】指埋身之地。晋·潘岳《哀永逝文》:“委兰房兮繁华,袭穷泉兮朽壤。”
【穷山恶水】谓自然条件极差。孙犁《山地回忆》:“可是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使我记起很多人。”
【穷奢极侈】荒淫腐化,挥霍无度。《后汉书·陆康传》:“末世衰主,穷奢极侈。”
【穷奢极欲】奢侈和贪欲到了极点。《汉书·谷永传》:“穷奢极侈,湛湎荒淫。”严复《道学外传》:“且~,衰将及之。”
【穷鼠啮狸】无路可逃的老鼠也会咬猫。比喻受人欺压,虽然敌不过,也会拼死抵抗。汉·桓宽《盐铁论·诏圣》:“死不再生,穷鼠啮狸。”又参见“穷寇勿追”。 
【穷途末路】无路可走。
【穷途之哭】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也指身处绝境而发哀伤。《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唐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穷乡僻壤】荒远偏僻之地。明·李时勉《北京赋》:“穷陬僻壤,无一物之不遂。”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九回:“~,有这样读书君子,却被守钱奴如此凌虐,足令人怒发冲冠。” 
【穷巷陋室】僻陋狭小的住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虽隐居穷巷陋室,无置锥之地,而庄公不能与争名矣。”
【穷形尽相】刻画细致生动,丑态纤微毕现。晋·陆机《文赋》:“虽离方而遁员,期穷形而尽相。”清·陶宗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其所以爱之之故无他道焉,不外~,引人入胜而已。”
【穷凶极恶】谓极端残暴凶恶。《汉书·王莽传赞》:“穷他极恶,流毒诸夏。”曲波《林海雪原》二八:“最后侯殿坤~,提起嗓子宣布:‘谁也不准埋,谁埋与共产党同罪。’”
【穷阎漏屋】穷阎:偏僻的里巷;漏屋:通“陋”,狭小的房屋。指僻陋狭小的住处。《荀子·儒效》:“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贵道诚存也。” 
【穷猿奔林】穷猿:被猎人紧追的猿猴。比喻在穷困中急于寻找栖身之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穷猿投林】见“穷猿奔林”。
【穷源竟委】彻底弄清楚事情的始末。《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穷源朔流】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穷则思变】见“穷极思变”。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单影只,无所依靠。汉·张衡《思玄赋》:“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琼厨金穴】比喻豪富奢侈的人家。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其宠者皆以玉器盛食,故东京谓郭家琼厨金穴。”
【琼浆玉液】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汉·王逸《九思·疾世》:“吮玉液兮止渴,啮芝华兮疗饥。”战国楚·宋玉《招魂》:“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琼岛春云】即琼华岛。明代北京八景之一。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积水潭》:“海子东浒有琼华岛,亦永乐间赐名。岛之阳为广寒殿,乔松古桧,烟云缭绕。京师八景有‘琼岛春云’,谓此。”明王洪《北京八咏》有《琼岛春云》诗。亦谓北京十景之一。明李东阳《京都十景》诗之一有《琼岛春云》。参见“琼华岛”。 
【琼林玉树】泛指精美华丽的陈设。唐·蒋防《霍小玉传》:“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曜,转盼精彩射人。”
【琼楼玉宇】①指神话中月宫里的亭台楼阁。②华丽的建筑物。③披雪的楼宇。晋·王嘉《拾遗记》:“翟乾祜于江岸玩月,或问:‘此中何有?’翟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琼楼玉宇烂然。”宋·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高处不胜寒。”
【琼枝玉叶】封建时代称皇家后裔。
【琼楼金阙】犹琼楼玉宇。 
【跫然足音】见“空谷足音”。
【跫响空谷】空谷中的行人之声。常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等。
【求之不得】追求或寻找不到。本谓不遂所欲。《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后多用于意外地遂愿。
【求仁得仁】语本《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伯夷叔齐让国远去,耻食周粟,终于饿死,孔子谓其求仁而得仁,无所怨。后多用为适如其愿之意。
【求田问舍】谓专营家产而无远大志向。
【求生害仁】谓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求同存异】找出共同之处,保留不同之处。 
【求全之毁】①谓欲求完美反招致诋毁。②犹言求全责备。
【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求志达道】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求忠出孝】谓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门。’”
【求马於唐市】见“求马於唐肆”。
【求马於唐肆】谓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其所,必无所获。
【求贤下士】访求贤士且礼遇之。 
【求贤如渴】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求贤若渴】见“求贤如渴”。
【求亲告友】见“求亲靠友”。
【求亲靠友】谓请求亲友接济。
【囚首垢面】语本《汉书·王莽传上》“乱首垢面”与宋苏洵《辨奸论》“囚首丧面”。形容人久不梳洗,以致头发蓬乱,脸上肮脏,好象囚犯一样。
【囚首丧面】头不梳如囚犯,脸不洗如居丧。
【区闻陬见】谓见闻狭陋。
【曲突移薪】见“曲突徙薪”。
【曲突徙薪】《艺文类聚》卷八十引汉桓谭《新论》:“淳于髡至邻家,见其灶突之直而积薪在傍,谓曰:‘此且有火’,使为曲突而徙薪。邻家不听,后果焚其屋,邻家救火,乃灭。烹羊具酒谢救火者,不肯呼髡。智士讥之曰:‘曲突徙薪无恩泽,燋头烂额为上客。’盖伤其贱本而贵末也”。突,烟囱。又见《汉书·霍光传》、汉刘向《说苑·权谋》。后用以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曲意迎合】同“曲意逢迎”。
【曲意奉迎】见“曲意逢迎”。
【曲意承迎】同“曲意逢迎”。
【曲意逢迎】亦作“曲意奉迎”。违反自己的本心去迎合别人的意思。
【曲学阿世】歪曲自己的学术,以投世俗之好。
【曲学诐行】做学问不入正道,行为奸邪不正。
【屈打成招】严刑拷打,迫使无罪者招认。 
【屈指可数】①扳着手指即可数清。形容数量少。语本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②形容众人中的少数突出的。
【屈高就下】谓降低身份勉强相就。
【屈穀巨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穀见之,曰:‘穀闻先生之义,不恃人而食,今穀有巨瓠,坚如石,厚而无窍,献之。’仲曰:‘夫瓠所贵者,谓其可以盛也;今厚而无窍,则不可剖以盛物,而坚如石,则不可以剖而斟,吾无以瓠为也。’曰:‘然,穀将弃之。’今田仲不恃人而食,亦无益人之国,亦坚瓠之类也。”后因以“屈穀巨瓠”比喻无用者。 
【诎要桡腘】弯腰曲膝。
【驱羊战狼】喻以弱击强。
【驱雷掣电】比喻神通广大。
【驱雷策电】见“驱雷掣电”。
【驱霆策电】比喻迅速奔驰。
【祛蠹除奸】驱除祸害,消除奸佞。
【曲尽其妙】曲折深入地将其奥妙处都表达出来。形容表达的技巧很高明。
【曲不离口】意谓曲子要天天唱,才会熟练精妙。比喻熟能生巧。
【曲高和寡】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谓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比喻知音难得。后亦以“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 
【曲终奏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意为乐曲到结束时奏出了雅正的乐音。本谓相如的辞赋不够完美,到了结尾才转好,后多以“曲终奏雅”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到终了时更加精采。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语本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取而代之】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语本《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取青妃白】见“取青媲白”。
【取青媲白】以青配白,比喻诗文讲求对仗。
【取长弃短】吸取长处抛弃短处。
【取长补短】吸取长处来弥补短处。语本《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谓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取乱存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谓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保全将亡的国家。
【取乱侮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谓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侵侮将亡的国家。
【取义成仁】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取精用宏】①谓享用多而精。语本《左传·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②谓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充分加以运用。
【取诸宫中】《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宫,古代对房屋的通称。后以“取诸宫中”谓取用于自己家中,极言其便利。 
【去天尺五】①谓与宫廷相近。②极言地势之高。
【去太去甚】见“去泰去甚”。
【去末归本】旧指舍弃工商业,回到农业生产上去。
【去本就末】谓弃农经商。
【去本趋末】见“去本就末”。
【去邪归正】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去危就安】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去故纳新】犹言去旧迎新。
【去泰去甚】去其过甚。谓事宜适中。语本《老子》:“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去粗取精】去掉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
【去暗投明】脱离黑暗势力,走向光明的道路。
【去伪存真】排除虚假的、保留真实的。
【阒其无人】谓空荡荡,没有一人。
【阒无一人】同“阒其无人”。
【阒无人声】谓静寂得没有一点人声。
【权均力齐】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
【权均力敌】见“权均力齐”。
【权宜之计】亦作“权宜之策”。为应付某种情况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权宜之策】见“权宜之计”。
【权重秩卑】权力大官品低。
【权重望崇】权力大而威望高。
【权时制宜】斟酌形势随机应变。
【权移马鹿】语本秦赵高指鹿为马事。谓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 
【权倾天下】权势压倒天下。形容权势极大。
【权倾中外】权势压倒朝廷内外。形容权势极大。
【权豪势要】有权力的豪门;有势力的要人。
【权衡轻重】称量物体的轻与重。比喻比较事物主次,考虑得失等。
【权变锋出】随机应变,锋芒毕露。形容言辞辩捷锐利。
【全力以赴】将全部力量用上去。
【全心全意】谓投入全部精力,没有杂念。
【全功尽弃】全部努力完全白费。亦指已获取的成就完全毁弃。
【全民皆兵】谓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全受全归】语出《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封建礼教认为人的形体来自父母,应当以完全无亏的身体,还之父母。 
【全始全终】①首尾圆满、完美。②做事首尾一致。
【全军覆没】谓整个军队被消灭。
【全神贯注】谓集中全副精神。
【全神关注】一心注意。
【全神灌注】同“全神贯注”。
【全能全智】见“全智全能”。
【全无心肝】①《南史·陈纪下》:“(陈叔宝)既见宥,隋文帝给赐甚厚,数得引见,班同三品。每预宴,恐致伤心,为不奏吴音。后监守奏言:‘叔宝云“既无秩位,每预朝集,原得一官号。”’隋文帝曰:‘叔宝全无心肝。’”后称人无羞耻之心或没有良心为“全无心肝”。②谓毫无心计。 
【全智全能】亦作“全能全智”。谓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全盘托出】喻全部说出或全部拿出,一点不保留或隐瞒。
【全璧归赵】同“完璧归赵”。
【诠才末学】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泉石膏肓】谓爱好山水成癖,如病入膏肓。
【拳中掿沙】以手握沙,捏合不拢。比喻不团结。
【拳打脚踢】形容殴打凶狠。
【拳拳服膺】诚恳信奉;衷心信服。
【犬牙交错】①谓地界交错,如同狗牙。②谓物状如犬牙之参差。③喻多种因素相错杂。 
【犬牙相制】①谓地界接连如犬牙交错,借以互相牵制。②泛指互相制约、牵制。
【犬牙相错】①谓地界相接如犬牙交错。②犹犬牙相制。
【犬牙盘石】《史记·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彊。”后因称封建王朝分封宗室子弟以巩固统治为“犬牙盘石”。
【犬牙鹰爪】喻善攫取的手段。
【犬吠之盗】指穿窬之盗;小偷。
【犬吠之警】喻小惊扰。
【犬兔俱毙】《战国策·齐策三》:“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於前,犬废於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后因以“犬兔俱毙”喻双方同归于尽。 
【犬马之力】犹犬马之劳。
【犬马之年】犹犬马齿。
【犬马之决】谓臣僚的果敢决断。
【犬马之疾】谦称自己的疾病。
【犬马之报】真诚报答他人的谦辞。
【犬马之劳】为主子或他人尽力的谦辞。
【犬马之养】《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后因以“犬马之养”为供养父母的谦辞。
【犬马恋主】喻臣下眷怀君上。
【犬迹狐踪】喻低弱的身手。
【劝百讽一】《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颜师古注:“奢靡之辞多,而节俭之言少也。”言相如之赋虽意在讽谏,但终因奢靡之辞多而掩其意。后以“劝百讽一”指文章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劝善戒恶】见“劝善惩恶”。
【劝善黜恶】见“劝善惩恶”。
【劝善惩恶】《左传·成公十四年》:“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脩之?”后以“劝善惩恶”指奖勉劝励有善行的人,惩戒有恶行的人。
【却之不恭】《孟子·万章下》:“‘卻之卻之为不恭’,何哉?”谓拒绝邀请或馈赠是对别人不恭敬。后多用为接受邀请或馈赠的客套话。 
【却老还童】返老还童。
【却行求前】语本《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卻行而求逮於前人也。”后因以“卻行求前”谓以倒退求前进,比喻方法不对,因而不可能达到目的。
【却金暮夜】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晚,以十金奉杨曰:“暮夜无知者。”杨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遂拒而不受。见《后汉书·杨震传》。后因以“卻金暮夜”言为官清廉。
【却病延年】谓消除病痛,延长寿命。
【雀目鼠步】比喻惶恐之极。 
【雀角鼠牙】本谓强逼女子成婚而兴狱讼。后泛指狱讼,争吵。语本《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又:“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孔颖达疏:“此强暴之男,侵凌贞女;女不肯从,为男所讼,故贞女与对,此陈其辞也。”
【雀马鱼龙】泛指珍禽异兽。语本《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於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於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於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雀喧鸠聚】形容纷乱吵闹。
【确固不拔】见“确乎不拔”。 
【确乎不拔】刚强坚决,不可动摇。语本《易·乾》:“确乎其不可拔。”
【确然不群】谓坚守志操,不同流俗。
【鹊反鸾惊】同“鹊返鸾回”。
【鹊返鸾回】形容字写得神采飞动,如盘旋往复的鹊鸟和鸾鸟。
【鹊巢鸠占】见“鹊巢鸠佔”。
【鹊巢鸠主】同“鹊巢鸠居”。
【鹊巢鸠佔】同“鹊巢鸠居”。
【鹊巢鸠居】《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朱熹集传:“鹊善为巢,其巢最为完固。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以“鹊巢鸠居”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
【鹊巢鸠踞】同“鹊巢鸠居”。
【鹊巢鸠据】同“鹊巢鸠居”。
【鹊垒巢鸠】同“鹊巢鸠居”。
【阙一不可】两种以上因素中,缺少哪一种也不行。
【榷酒征茶】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
【麇至沓来】犹言群集纷至。

【燃眉之急】《文献通考·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后以“燃眉之急”比喻事情非常紧迫。亦喻指异常紧迫之事。
【燃萁之敏】相传三国魏曹植在其兄曹丕的胁迫下七步成诗,诗中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语。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