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方社会思想史-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次把结构差异与功能分化联在一起并提;第二,他对“功能主义需求”的思想作了阐发,那就是一个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必须满足某些基本的需求,任何一个系统里的动力过程都可视为是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的功能过程;一个系统对其环境的适应程度取决于它满足这些功能需求的程度。斯宾塞锻造的

…… 477

    074西方社会思想史

    概念,如结构、系统、功能、需求、适应等,早已成为功能分析的基本术语。

    孔德与斯宾塞对现代功能主义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涂尔干的学说而传递的。涂尔干社会学的首要关怀是社会整体的团结。他认为各种社会组织的存在,仅仅是为了满足特定的社会需要。

    他指出必须区分社会因果与社会功能这两个概念,在解释社会事实时,不仅要重视它们由以存在的原因,还要揭示它们对建立社会普遍和谐的功能。

    涂尔干在研究社会分工、宗教生活等社会现象时,无不在进行因果分析的同时,致力于它们对于社会团结的作用的功能分析。

    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与马林诺夫斯基在对土著部落社会的研究中,创造性运用了结构—功能分析,使功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分析方法,光荣地载入了20世纪前半个世纪的社会思想史册。拉德克利夫-布朗认识到社会学的功能方法是以生物有机体的类比为基础的,他力图克服这一类比带来的难题。在他看来最严重的问题是功能分析中隐涵了目的论的假设,他注意到功能定义实与系统的局部满足系统整体的需求的思路有关。为了避免目的论的解释,他建议用“生存的必要条件”一词代替“需求”一词。他认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组成部分最低限度的整合;功能一词就意味着这一最低限度整合的过程;一个社会系统,即一个社会的整个社会结构同社会习惯的整体,构成了一个“功能的统一体”

    ,在这一功能统一体中各组成部分以一种充分和谐和内部一致的方式发挥作用。既然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想解释任何信仰、准则、习俗与制度,就要从功能

…… 478

    第十五章 美国主流社会学(二)

    :功能理论174

    方面把它们同作为一个系统的文化结构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分析基于斯宾塞的两个重要观点:(a)系统层次观点;(b)各层次上需求多样性观点。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系统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生物学层次,社会结构层次和符号性层次。如果各个层次上相应存在着生理上的健康、结构上的完善和文化上的统一的问题的话,那么各个层次都存在着一定要满足的需求或生存的必要条件,每一个层次都有俨然不可替代的实存独特性,以及满足各自独特需求的独特过程;同时,系统层次又呈现出轻重高低的层面分级。

    马林诺夫斯基强调系统层次是社会学功能分析的重点,这一思想对帕森斯的四个普遍的功能需要理论是有启发作用的。马林诺夫斯基的工作使功能方法对后来的社会学理论家更具有了吸引力。

    152功能方法的基本观念A社会学的功能方法旨在根据社会现象与某种系统的关系来理解社会现象。这一陈述中包括两种不同的程序。第一是评价一种行为模式在维持某个更大的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二,解释一种行为模式所以保持的原因。

    不要把功能与主观感情混为一谈。默顿坚持认为社会功能具有可观察的客观结果。功能分析力图描述现有的文化习惯或社会构成要素的后果,分析整体的一部分对其它组成部分和对整体的具体贡献。

…… 479

    274西方社会思想史

    功能方法的基本观点是:第一,功能分析强调系统优先于其组成部分。有机体系乃是功能主义的基本分析模式。马丁代尔说:功能分析的特点是将某种系统概念用作社会学分析的首要概念。可理解的分析的第一个要求是清楚地定义所设想的系统。使一种功能分析最快亦最彻底地陷于含混之中者莫过于不能确定其所研究的特定系统的构成要素。

    一旦将系统独立地区分出来,下一步工作便是确认其组成部分。一旦组成部分得以确定,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便成为研究的首务。

    ①

    对功能主义者来说,一个系统要多于其组成部分的总和,系统也意味着它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各种关系。功能分析的首要兴趣是探讨部分对维持系统(或导致系统解体)的作用。

    第二,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的。作为一个有机体的社会,它是功能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组成的一个系统,每一个部分如同一个器官,执行着一种对于系统的存在必不可少的功能。一个部分的正常运作须以另一个部分的正常运作为条件。

    第三,系统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一种功能,或是积极的,即有助于那一系统的持续的运作;或是消极的,即造成系统的解体和变迁。功能主义的中心问题是分析这类作用,它们分为正功能和反功能,视其对系统的维持的作用而定。

    这样,宗

    ①马丁代尔:《社会学理论的性质与类型》(波斯顿,1960年)

    ,第477页,引自亚伯拉罕:《现代社会学理论引论》,第77页。

…… 480

    第十五章 美国主流社会学(二)

    :功能理论374

    教的作用被认为是缓解社会组织中存在的紧张;乱伦禁忌旨在控制性接触,避免身份的混乱;监狱制度则旨在加强社会控制,等等。

    第四,每一个系统是一个各部分良好地整合而成的结构,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早期的人类学分析将传统社会描绘成具有内在的划一性与同质性的和谐的文化体系。尽管现代社会十分复杂,远不是同质的,其结构高度分化,但仍被视为其各部分相互依赖的系统。

    第五,每一个社会都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机制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可以自发地调节被内部和外部力量破坏干扰的系统平衡。保持相对的稳定,包括某些变化过程的稳定性,意味着必须要有某种机制,以使有关的系统适应其环境中的变化。这一涉及系统平衡与环境变化之关系问题的思想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的功能主义把社会视为一个有着模式化的互动或结构化的社会关系的稳定系统。根据这一观点,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基本关系很少变化,其强调的是诸如秩序、稳定、结构、整合等概念。在第二阶段,功能主义者力图克服规范的解释和社会不变性假设带来的困难,他们从基于生物学范式的目的论解释转向基于物理学范式的机械论的或因果的分析。他们提出了一种社会自动平衡论,即认为社会会暂时受到危机的干扰,但会自动地恢复平衡态。第三阶段,这种自动平衡论被人批评是维持现状而没有根本的变革观点,面对这种批评,功能主义者引进了动态平衡的概念,意指一种“总结果的净平衡”的“最低限度的整合”。根据这一观点,变化是可能的,现状并不一定要恢复,新的平

…… 481

    474西方社会思想史

    衡仅仅在于维持新的秩序。

    第六,社会系统的功能运作,取决于社会成员在共同目标及与社会基本需要有关的价值问题上的观念一致。帕森斯认为,整个社会体系大大依赖于共享的价值。一个社会系统的一致性要求对于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确是核心问题。

    一套共同的价值模式与成员人格的内化的需要—性格的结构的整合是社会系统动力学的核心现象。除了稍纵即逝的互动过程外,任何社会系统的稳定取决于这类整合的程度,这一点可以说是社会学基本的动力学原则。一切分析的主要之点便是对社会过程进行一种动力学的分析。

    ①

    在帕森斯看来,秩序和稳定是可能的,因为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并与之符合一致。

    第七,社会的主导状态是由稳定与信念一致所支持的秩序,而不是基于强力与分岐的冲突。在功能主义看来,反功能、张力和越轨的确存在并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它们常常自行得到解决,故久而久之而“制度化”。换言之,如果达不到完美的均衡或整合,这就成为社会系统必须面对的限制,变化一般是逐渐地和调适地发生的,而不是以突然的革命的方式发生。

    剧烈的变化事实上多半影响及于社会上层建筑,社会与文化结构的主要因素则很少变化。

    第八,如果一个系统要生存下去,就有某些功能必要条件是必须要满足的。功能必要条件可以被规定为维持一个系

    ①帕森斯:《社会体系》(纽约,1951年)

    ,第42页。

…… 482

    第十五章 美国主流社会学(二)

    :功能理论574

    统或一个具体单位所必需的一般条件。对这类必要条件的确定向来是见仁见智,未有一致看法。下列条件据认为其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导致社会系统的崩溃,故可视为否定性的条件:a生物体的死亡或成员的离散;Ab成员态度漠然,个人不再有动力;Ac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Ad该社会被另一个社会所吞并。

    A下列条件被认为是有助于社会存在的积极条件:a关于对环境及性的一种适当的关系的规定;Ab角色分化与角色分配;Ac通讯;Ad共享的认知取径;Ae共享的并清楚表达的目标;Af感情表达的规则;Ag社会化;Ah对越轨行为的有效控制。

    ①A153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A社会学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默顿对功能主义的贡献甚大,他力图精确地定义基本概念,并将

    ①参阅亚伯拉罕:《现代社会学理论引论》,第76—80页。

…… 483

    674西方社会思想史

    理论用于经验性研究的需要,而在帕森斯那里,理论是极其抽象的。当今功能主义的代表则包括K。戴维斯(K。

    Davis)

    、M。列维(M。

    Levy)

    、W。

    E。摩尔(W。

    Moore)

    、K。内格勒(K。

    Naegele)

    、E。

    A。希尔斯(E。

    A。

    Shils)和N。斯梅尔瑟(N。

    Smelser等。

    帕森斯称自己是个“无可救药的理论家”

    ,从积极面理解良非虚言。韦伯以后,在体系的博大与著述的宏富方面,恐怕无人可以与帕森斯争雄。他的主要著作有《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年)

    、《社会系统》(1951年)与柏里斯(R。

    F。

    Bales)

    、希尔斯合著的《经济与社会》(1956年)

    ,与斯梅尔瑟合著的《经济与社会》(1956年)

    ,《社会:进化的与比较的观点》(1966年)

    ,《社会学理论与现代社会》(1967年)及《现代社会体系》(1971年)等。

    (1)帕森斯的理论观及其特点

    帕森斯在美国社会学中的卓尔不群的地位,与他力图创建一门广涵的理论体系的工作是紧密联系的。帕森斯走上理论活动道路的时期,主导美国社会学方向的还是经验性的研究。帕森斯大声疾呼:社会学最需要的是理论,针对根深蒂固的偏见,他竭力证明,理论本身不会作为资料累积的产物出现,因为资料在某种意义上乃是源自于理论的指导。他赞同亨德森(Henderson)的观点,“事实是根据概念图式有关经验的一种陈述”。

    他比他同代的任何社会学者更坚定不移地相信,任何有效的科学研究,必须以适当的理论概念为前提,在这点上,他是个坚定的康德主义者。

…… 484

    第十五章 美国主流社会学(二)

    :功能理论774

    帕森斯对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各种社会思潮作了全面的检讨。他认为功利主义哲学含有自觉追求私利的个人的概念,因而体现着一个强大的行动的因素。但其原子论的社会观、随意的和分散的目的观以及过分的理性观,无法解释社会秩序的出现,即为什么要用社会秩序来控制个人行动者的有条有理(理性人假设)的行动。实证主义的决定论和还原论也受到帕森斯的抨击。实证主义倾向让主体的能动作用消失在一个基本的经济和文化系统之中;把人的行为归因于生理的、心理的、遗传的、地理的和社会的因素的影响,它不能为行动者主观的、随意的、有选择的和有目的的行为留出余地。而在涂尔干、韦伯、帕累托(V。

    Pareto,1848—1923)以及在较小程度上还有滕尼斯、齐美尔那里,则有一种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处于重要的优先地位。他们所关心的不是从个体角度规定的“自身利益”

    ,而是对行动者有意义的价值和调节行动的规范。

    这些价值与规范被行动者内在化。

    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指出了一个主体主动认同某些价值观念的赋予意义的过程。调节人的行动的规范因此不像实证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外在的约束力量,而是人类行动结构中的有机成分。在个人和规范之间,有着一种主动的、意志自愿的而非被动的关系。但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也未能对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因为这一理论将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社会行动者的行为差异,归结为观念和文化的决定作用。如果把每一个具体社会的特征都说成是由该社会的价值观和精神气质所决定的,“那么,绕过文化差异而试图发展一门普遍适用的解释人类行动的社会

…… 485

    874西方社会思想史

    理论就是不可能的。而帕森斯所要做的恰恰就是发展这样一种理论。“

    ①从另一方面看,社会行动不仅以主体性为特点,还以社会性、整体性与系统性为特点,行动构成一个系统,社会是一个行动的系统。也就是说,作为基本分析单位的行动者,只有在与其它行动单位结成的行动体系中才能最终得到解释。这一思想部分地取自涂尔干的整体主义,而大部分则是受帕累托的社会系统概念的影响。

    帕森斯的理论便是基于对上述重要社会学理论的批评、扬弃、吸纳与充实而做成的一个综合体系,帕森斯为这一体系花费了近五十年的时间。首先,它决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社会学体系,确切地说是一般社会科学体系;其次,它是一个极端抽象的体系,索罗金评论道,这一抽象理论的网眼如此大,以至于实际上所有经验之鱼都漏网而去,研究者渔人终落得个两手空空。

    ②帕森斯从不烦心为其理论构建充分的经验基础,因为他并不认为理论是经验资料的概括。他很少打算处理一个现实的世界,他也不提出任何特定题旨作为其理论探讨的出发点,他构建的是一个广涵的理论,注意力集中在人类行动的突出的和系统的特点上面,并且不必涉及大量经验材料就可以解释人类社会的主要特点。最后,帕森斯力图调和古典社会学的主体概念与结构概念之间、唯意志论与决定论之间、反自然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原子主义与整体主义之间、心理学主义与社会学主义之间、以及动力学与静

    ①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第637页。

    ②参阅萨基:《社会学思想史》,第508页。

…… 486

    第十五章 美国主流社会学(二)

    :功能理论974

    力学之间所呈现出的那种紧张对立的关系。

    帕森斯的思想有两个中心主题。第一,他依据人们的观念和意志,尤其是依据人们的行动规范与价值观来理解社会世界。规范是为行动者内化的社会公认准则,用以指导其行动;价值关乎人们对“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信念,它们具有决定人类行动的作用。因此,最重要的社会过程是意义的赋予、符号的互动与对话。第二,他关心单位的行动组成行动体系的方式。他结合了社会行动的“个体观”理论和“整体观”理论。他的理论发展大体也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是社会行动理论;第二阶段是一般系统理论。但由于帕森斯的兴趣重点前后转移甚大,以至于他的思想的连续性的问题本身也成值得研究的问题。一种看法认为《社会行动的结构》的作者的思想变化是根本性的,帕森斯已从最初的社会行为主义者,通过《社会系统》一书变成一个宏观功能主义者。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帕森斯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只有重点的转移而没有对其基本理论的根本改变。这两种观点并不是完全不相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帕森斯还不是一个功能主义者,而后来作为一个结构功能主义者,他也未抛弃先前社会行动理论的基本假设。但无论就历史的起点还是体系的起点而言,他的社会行动概念是其理论的起始概念。

    (2)社会行动理论:单位行动与行动体系

    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帕森斯认为,他所检讨的每一位古典理论家,都趋于向一种“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或“普遍的行动理论”汇合。根据帕森斯的观点,社会

…… 487

    084西方社会思想史

    行动并不等于行为。把行动定义为有机体以一定的方式对环境所作的反应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的兴趣不在于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在于行动者与情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中包含了一个行动者,各种目标与手段以及一个包含各种自然与社会因素、规范与价值的情境这三种要素;用帕森斯的术语,这三种要素构成了一个“单位行动”

    (unitact)。

    根据定义,行动者是在各种不同的目标与用以达成目标的手段之间作选择作决定的主体。为了实现其目标,行动者必须对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具有知识;他必须有实现一定目标的需要与冲动;他还必须有用以衡量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的标准。

    也就是说必须从动机结构与价值取向上去把握行动者,而不能把个人视为被动的反应者与命运的同谋。存在着三种动机取向模式:认知的、情感的和评价的,以及三种价值取向模式:认识的、欣赏的和道德的。

    行动的情境是由许多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构成的,它表征着行动的实际可能的范畴与限制条件。

    如果我的视力不好,我就无法成为飞行员;当经济衰退基建规模缩小时,我无法选择当一名工程师,因为没有多少工程师的职位可供选择。

    社会规范与价值乃是极其重要的情境因素,它们足以影响我们对目标与手段的选择。一个信奉天主教的产科医生,即使有选择机会,也不会去专修堕胎技术。而在斯巴达那种尚武且视荣誉重于生命的社会中,一个战士不是凯旋而归便是英勇战死,极少有苟且偷生的选择。

    重要的是,关于行动的情境分析必然是涉及到许多行动者之间关系的互动分析。情境是以“社会客体”

    ,即追求自身

…… 488

    第十五章 美国主流社会学(二)

    :功能理论184

    一定目的的其它的个别行动者与集体行动者为其组成要素的。他们的每一个行动必然要成为相互作用的,因为他人的行动是一个行动者实现他自己目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社会学的问题是:这种互动如何固定化的?事实上,帕森斯回到了霍布斯提出的并为若干世纪的社会思想家们反复追问的一个问题上:社会秩序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为什么其原则为所有人所遵守。在帕森斯看来,只要庸俗功利主义心理学仍在流行,这一问题必然无法解决,因为这种心理学认为人类行动仅仅旨在满足个人利益。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科学的伟大发现在于肯定了社会规范和价值对于个人行为的塑造作用;这些规范和价值建立起人际关系的规范秩序,它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并反过来使互动固定下来持续下去。正因为如此,帕森斯对涂尔干的集体意识概念及弗洛伊德的超我概念极为重视。

    因为他们两人提出了两个极重要的社会过程,即制度化与内在化。

    前者是对行动模式的一种集体的同化,后者则指一种个人的同化。这两个过程互相补充互为条件。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的创见就在于一种双向的透视:将个人层面上社会秩序(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与集体层面上社会秩序(社会系统理论)的分析结合了起来。并且从注意个别行动者的选择,转而注意行动体系对于个别行动者的限制甚至决定作用。

    “系统”

    概念首先是作为单位行动者之间的互动结构,即行功体系的概念提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