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方哲学初步-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似乎受了泰勒斯的影响,一下子就想到了“火”作为自己世界观中的本体。火极其形象地展示了其动的本性:它永远都在跃动,时刻都不会停止,除非它熄灭了;而且在燃料与火焰之间找不出物质形式转换的界限和痕迹,说明物质的变化是圆滑无碍的。本体的动变性促成宇宙万物的运动和嬗变,他说:“宇宙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构成世间万物的唯一质料是火,一切都是火的变形。物生于火又返归于火,往复之间便有两条构成循环的路。首先是下降之路:火生气,气便水,水成土。然后是上升之路:土复为水,水蒸成气,气变成火。两条路首尾相接,循环往复,无穷无尽,演化成永恒不息、蔚为大观宇宙万物。

    赫拉克利特还特别重视对立统一的思想,这又是他区别于爱利亚学派的一个地方。爱利亚人只承认“有”

    (存在)的存在,否认“无”的存在。赫拉克利特却认为,“有”中有“无”

    ,“无”中含“有”。他列举了生与死、少与老、梦与醒、干与湿、热与冷、病与健等许多例子来说明其中的道理。比如,生死虽是相反的两极,但又蕴含着相互转化的可能性:活人有必死的可能性,而死的有机和无机物质被人体吸收,就成了活人的一部分;人和动物的诞生并非凭空而来的,而是从无机物进化演变而成的,有机物解体后又复变成无机物。

    这也就是说,生中有死,死中有生,生死相依相化;同理,

…… 39

    西方哲学初步53

    “有”中有“无”

    ,便是“变”的过程。这就表明,对立的两极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依存、并相互转化的;另一方面,变化之所以能产生,又恰恰是由于万物内部都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相反趋势,它们互相斗争、彼消我长,从而引起运动和变化。

    赫拉克利特进一步将对立面统一与和谐的规律归结为“逻各斯”

    (Logos)。逻各斯在希腊文中有多重含义,它既指“语言”

    、“话语”

    ,又指“原理原则”

    ,同时又含有“精神”和“力量”的意思,颇似中国哲学家老子和庄子的“道”。赫拉克利特用逻各斯代表世界对立统一的运动规律,正是充分活用了“逻各斯”这个概念的各种含义:逻各斯不仅是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原理原则,而且也是人摒弃感觉印象、通过语言和理性思维所把握到的世界规律,它体现了精神的力量。这说明,思想可以超越杂乱无章的感官世界,从中抽引出一个基本原理——逻各斯,而逻各斯则是宇宙万物因内在矛盾产生运动、斗争从而趋于统一和谐的自身规律。

    有这里,作为认识主体的理性与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逻各斯)也达到了一种统一——即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赫拉克利特本人尽管没有明确地提到这种主客的统一,但在他关于逻各斯的看法是隐含有这种思想的。

    我们已经注意到了,赫拉克利特学说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是“火”和“逻各斯”。赫拉克利特并不特别强调“火”作为世界本质(本体)的含义,他勿宁是以“火”的动的形象说明宇宙的变动的本性和作为一个运动的过程。而逻各斯则用于描写宇宙生成变化过程的内在原因和发展规律,突出万

…… 40

    63西方哲学初步

    物对立统一与和谐的特性。因此,他的哲学的核心就是一个“变”字。他创造了一种关于宇宙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尽管它仍然是相当原始和素朴的。这与爱利亚学派所主张的存在永恒不变的学说确是南辕北辙、截然相反的。爱利亚人把变化看作为虚幻的现象,赫拉克利特却强调万物的流变性,否认有不变的东西,如果有的话的,也只有“变”这个事实是永恒不变的。

    不知是赫拉克利特怪诞的为人使人对他敬而远之,还是他激烈的学说使人不敢恭维,他的万物流变理论始终不曾成为希腊哲学的主流,倒是巴门尼德等人的形而上学方法主宰了希腊人后期的思想主流,从而支配了西方哲学的主流传统。

    比他晚生一百来年的希腊大哲柏拉图,通过否定他的流变说而采纳了巴门尼德的实在永恒不变理论。

    一直到19世纪,赫拉克利特辩证法似乎才产生直接的回应,那时德国唯心主义大家黑格尔,用被改造和完善了的辩证方法去建构自己的理论大厦。

    20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所构造的“过程哲学”

    ,也许算是赫拉克利特学说的一个现代变种。至于激赏赫拉克利特的现代德国哲学家尼采,本身就是一个全盘否定传统的“狂人”

    ,自有英雄识英雄的气概。

    赫拉克利特思想所受到的冷遇,确实可从他的学说的倾向中找到某些原因。追求永恒本是人研究哲学的一种最根深蒂固的本能之一,相信永恒和永生是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和支柱,越是古代这种倾向越是明显,我们在各种宗教和许多哲学中都可以看到这一点。在赫拉克利特的时代,传统的宗教和神话已经式微颓废,哲学成为人寻求精神寄托的重要

…… 41

    西方哲学初步73

    途径,因此爱利亚人所描绘的永恒世界是符合人们的心理需要的,而赫拉克利特的唯变学说则会使人落入精神无所凭依的痛苦境地,因为永恒流变意味着人丧失了一个绝对确定的最终归宿。况且,爱利亚人充分运用了形式逻辑来论证自己的学说,比较遵守逻辑规律,容易为人接受和信赖;而赫拉克利特的理论,特别是关于矛盾对立的思想,是超出一般逻辑的范畴,而时常显得是违反逻辑规则的,因此引起人们的怀疑就是很自然的了。当然,这一切都无法使人否定赫拉克利特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在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思想中,赫拉克利特辩证法的影子随时可见,我们不知道19世纪的进化论是否曾受到赫拉克利特的启发,但“逻各斯”概念对西方思想中自然世界有自身规律性的观念的形成,应该是有积极贡献的。

    五、爱与恨:恩培多克勒的宇宙抒情诗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公元前495—435)似乎是一个半人半神的传奇人物,他集科学家、预言者和江湖术士于一身。他出生于西西里岛的一个望族家庭,为人谦逊、乐于助人,曾热衷政治,而深孚众望,人们推举他为领袖,他却拒不领情。在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和医学等方面,他都颇有造诣。难得的是,他还是一位有言必行的实干家,每有发见必拿来应用,造福人群,时常还摆弄一些魔术、星相之类神秘玩艺儿。传说他能够控制风,还曾使一个死去三十日之久的妇女再生。由于他的成就和为人,当时人们把他视若

…… 42

    83西方哲学初步

    神明加以崇拜,向他祈祷。每当他传授知识时,学生们都视之为神的启示,心存着纯洁的念头,信誓旦旦要严守秘密。

    也许是因为众人过度的崇拜使他受了感染,他真的把自己看作为神,最后为了证明自己确是神,纵身跳入爱特拿火山口,而被烧成了灰烬。这一惊人举动似乎表明他果真是一位勇于实行的实干家。

    在恩培多克勒思想成熟那个年代里,恰逢希腊思想领域繁花似锦、百家争鸣的时代,前述各种哲学理论盛极一时,其中爱利亚派的唯静主义与赫拉克利特的唯动主义形成了势同水火的对立态势。恩培多克勒似乎有意调和这两家针锋相对的学说,并选取前此各派的自然哲学观点,构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爱利亚派与赫拉克利特的思想对立,集中体现在事物运动与否的问题上:前者将运动斥为虚幻,把静止看作是绝对的;后者坚执运动的绝对性,否定静止的现实性。恩培多克勒聪明地将这种对立来了一个折衷,认为本体永恒不变而现象常变不住。说具体点就是,世界万事万物无所不变的,但构成这些事物的原索则是永恒不变的。

    这显然是一种调和,它分别赋予了本体与现象以不同的性质,即本体(或原素)的静止性与事物(或现象)的运动性。这样一来,它就给自己提出了一个理论问题:不变的本体如何构成运动的事物呢?

    这牵涉到了世界的物质结构问题。以前的哲学家们在世界的本源(或原素)的问题各有所见,但还很少更为具体地解决这个物质结构问题。恩培多克勒不仅注意到了这个课题,并且努力去加以解决,这点也许是他对自然哲学的一个主要贡献。

…… 43

    西方哲学初步93

    恩培多克勒认为,万物的本原不仅仅是某一种原素,而是四种相互独立的原素,这四种元素是他综合了泰勒斯的“水”

    、阿那克西美尼的“气”

    、赫拉克利特的“火”

    、以及他自己提出的“土”而成的。他将认四种元素称为“四根”

    ,意谓构成万物的四种本根。它们不生不灭、经久永存,它们之间也不会相互转化,而水远保持自己的本性,水不会变成火,气也不能化为土,不过,它们可以不同的量和不同的方式互相混合,从而形成各种不同性质和形态的事物。譬如,人体的肌肉是四种元素的等量混合,神经则由火和土与两倍的水组合而成,骨头由两份土、两份水和四份火复合构成。世界之所以千差万别的事物,乃是由于四根结合的比例有所不同而产生的。

    那么使原素聚合分散的力量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牵涉到世界构成的机理问题,是构成一个自我完善的宇宙观所必不可少的。恩培多克勒在四种元素之外,虚构了两种相互对立的力量——“爱”与“恨”

    ,并认为“爱”使原素聚合,“恨”使之分离。当“爱”占优势时,万物聚合,当“恨”占了上风,万物分崩离析,“爱”与“恨”的互相斗争,彼消我长,演成宇宙万物分合交替,周而复初始,不断循环。恩培多克勒虽然没有明确地指出,但显然爱与恨这两种对立的力量,对四种原素来说是外在所加的东西,换句话说,四根自身不会运动和变化,它们必须借助外来之力的推动,才能运转。到此,我们的思维逻辑肯定不能满足,我们仍然要追问:“爱”与“恨”究竟是什么东西?恩培多克勒对此哑口无言,保持沉默,或许他的思维也“阳萎”了?

…… 44

    04西方哲学初步

    我们不必责备恩培多克勒思想的不彻底性,任何人都不可能彻底,他能走到这一步,比起其前辈和同代人已算是难能可贵的了。当然,用“爱”和“恨”这种拟人化色彩极浓的语词,来说明宇宙的变化,这在我们当代人看来,多少有些神秘莫测,莫名其妙,甚至荒唐可笑。可是,对恩培多克勒而言,却是极其自然和最为有效的。因为,在当时,神话的话语方式并没有完全退出希腊的思想舞台,用“爱”与“恨”

    这种神话惯用的拟人方式来解释某种哲学观念,不失为便捷的迎合传统的途径。况且,爱与恨概念有很强的直观成分,容易为当时抽象思辨能力仍旧低下的人们所接受。

    因此,在认识问题上,恩培多克勒也运用了直观的说明方式。

    原来,恩培多克勒认为,事物和人的感官一样布满了数不清的“孔道”

    ,从这些“孔道”会产生“流射”

    ,当它们进入感官的“孔道”时,如果二者相适应,就会产生对该事物的感知觉,假如不配合就没有感觉。事物的“流射”只能够与其同类“孔道”相适应。譬如,人眼内部由火构成,眼睛周围则是水与蒸汽,当外界流射物通过火的孔道时,人就看见发光物,而当通过水道时看到的对象则是黑暗物。这种说法后来被人们称为“同类相知说”

    ,确实很直观形象,也因此显得粗糙,不过,它可是后来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一个早产儿,虽则朴素,但仍可爱。

    恩培多克勒天性的谦逊恬淡,似乎命中注定适于做调和折衷的工作,而他的博学多识又为他提供了广采百家的条件。

    他把前此各家思想统统放入面盆,用力揉搓成一块混合的湿面团,然后捏成花样翻新的大杂烩。当然,如果一个哲学家

…… 45

    西方哲学初步14

    仅仅充当和事佬的角色,满足于将别人的思想杂揉成一个大拼盘的工作,那么他必定是微不足道的。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虽不完全是一种独创,但由于它不以唯一的元素来解释世界,|Qī…shū…ωǎng|而启迪了后来者:为什么基本的原素是四种而不是无限多种?

    这种启迪导致了后来的原子论。

    “同类相知说”的认识理论,同样使唯物主义者们得益匪浅,它经过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说”

    ,到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

    ,最后形成马克思的唯物反映论。而且,“四根说”和爱恨动力说也是亚里士多德“四因论”中的“质料因”和“动力因”的理论来源之一。由此而言,恩培多克勒的思想可以看作为希腊哲学发展的一个承先启后的中介环节,他不仅综合了前此哲学的各种一元本体学说,而且具体探讨了世界结构的问题,从而为后世的唯物主义(尤其是原子论哲学)奠定了基础。

    六、阿那克萨哥拉:培育世界种子的人

    前面所讲到的所有哲学家,全部都是活跃于希腊海外殖民地的,没有一个是希腊本土自产的哲学家。

    这毫不奇怪,因为那时候希腊本于在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其海外殖民地。到了公元前5世纪,随着希腊对波斯战争的胜利,希腊本土的一个城邦——雅典,逐渐取代小亚细亚的伊奥尼亚而成为希腊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于是,哲学作为文化中的一朵高雅瑰丽的花朵也在雅典深深地扎下了根。希腊哲学三位最伟大的天才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雅典的产物,而最早的一位雅典哲学家则是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

…… 46

    24西方哲学初步

    公元前50—428)。

    阿那克萨哥拉是小亚细亚克拉佑美尼人,30岁时随波斯大军移居雅典,并开始研究哲学。他的学说首先来源于他对自身状况的反思。

    不知是由于遗传,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阿那克萨哥拉长着一个寸草不生的秃脑袋,又因为他信奉毕达哥拉斯的教条,他不吃肉。他常常为自己的秃头苦恼,想了许多办法要使头发再生,然而一切努力都是白搭。因为思之深切,使他对别人熟视无睹的现象分外敏感。他想:人并没有吃进毛发,怎么会长出头发来呢?也许肉里面就包含有头发的种子?如果是那样的话,怪只怪自己不吃肉了!

    循着这一思路走下去,他便构成了自己的“种子论”哲学。

    阿那克萨哥拉与恩培多克勒是同时代人,他也不满于以前哲学家的一元本体论,因为它们难以圆满地解释为何单一的原素能够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也就是无法回答“一”如何变成“多”的问题。他的“种子论”试图解决这一难题。构成事物的基本原素是一些物质微粒——即“种子”

    ;“种子”

    本身性质千差万别、数量无限;不同的性质的“种子”组成不同的事物,世上万物千姿百态正是由于“种子”本身的千差万别。

    例如,血由血的种子组成,骨头由骨头的种子构成,而头发则是头发种子所生。这使人想起在小孩子中很流行的说法:什么样的种子就长什么树,你吞了一颗龙眼核,你的脑袋很快就会长出一株龙眼树。事物性质取决于该事物中占优势的种子的数量;当某些种子占优势时,特定的事物得以存在;但当这种优势让位给别的种子时,事物就会发生变化。

    譬

…… 47

    西方哲学初步34

    如,白雪融化为黑水,就是因为白雪种子的优势让位给黑水的种子;火熄灭成了灰,则是由于灰的种子取得了优势而排斥了火的种子。

    像恩培多克勒那样,阿那克萨哥拉也试图说明世界的运动变化问题。他认为,事物的存亡只是种子的结合分散,合则存,散则亡,而种子本身则是永恒不变的。世上有某种叫“奴斯”

    (Nous)的东西(即“心灵”)

    ,它是推动种子聚合分离从而促成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力量。

    和恩培多克勒那样,他也不曾回答“奴斯”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说到人的认识,阿那克萨哥拉主张它来源于感觉。感觉是由相反的事物产生对比而引起的:如由热而知冷,由苦而觉甜。

    这与恩培多克勒的“同类相知说”恰恰相反。

    不过,阿那克萨哥拉也否认感觉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明确指出,只有理论才可以认识事物来源于极其微小、永恒不变的“种子”这种本质。

    聚眼观之,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论”显得相当的幼稚。

    说万物都于它们自身的种子而产生,不啻于说这样一句中国人的口头禅:“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崽打地洞。”虽然这与什么“资产阶级的血统论”无关,但给人的印象却仿佛是什么也没说。不过,仔细想想就会承认,阿那克萨哥拉的理论包含了希腊自然哲学的思想深化,它超越那些把万物本源归结为水、火、气、土的物质一元论,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感性直观的依赖,将物质本体论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来把握,把基本原素理解为感官无法知觉的非感性的物质微粒。

    这是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在解决物质本原问题上的一个不小的

…… 48

    44西方哲学初步

    进步。阿那克萨哥拉就是凭着“种子论”的学说,而与恩培多克勒一起成为演进到原子论哲学的一个思想中继站。至于他那光秃的脑门始终不曾因为自己的理论而重生青丝,那恐怕是因为他还没来得及捉摸出那种食物含有头发种子的缘故吧!

    七、跟原子打交道的哲学家

    约公元前460年,在希腊半岛北部阿布德拉城的一个富商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孩,他名叫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公元前460—370)。

    他的名字与现代西方文字中的“民主”一词十分接近(如英文的“Democracy”

    ,德文的“Demokratie”

    ,和法文的“Démocratie”等等)

    ,也许“民主”一词正是来源于他,因为他算得上是希腊哲学家中最早讴歌民主的人,为此还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宁愿在民主国家受穷,不要在专制之下享福!”

    这位聪颖的人,自小就与众不同,不贪玩,不恋物,喜欢独自一人埋头读书。

    长大以后,他获得了一份丰厚的财产,于是便背起行囊、远涉重洋,游历了埃及、巴比伦、印度和波斯等许多地方,见识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也学到了不少先进的知识,最后终于修炼成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整个希腊文化史上,其博学多才的程度除了亚里士多德,无人能及其项背。

    据说,他从海外回到家乡后,把钱花光了,按当地风俗花光遗产会受到审判,他因此被告上了法庭,但他却面无惧

…… 49

    西方哲学初步54

    色,慷慨陈词,为自己辩护,解释说花钱是为了观察世界,并当庭宣读大作《宇宙大系统》,以证明自己见识的价值。没想到,他的渊博学识和滔滔雄辩竟征服了所有在场的人,激起满堂喝彩之声,法庭不仅免了他的罪,还特意嘉奖了他。这部语惊四座的《宇宙大系统》,和另一部名为《宇宙小系统》的书包含了德谟克利特的主要思想,内容涉及哲学、逻辑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伦理学、艺术和技术等领域的知识。当然,除了这两本著作外,他一生还写过大约50多部其他的书,可惜,人们今天只能读到他的著作的某些残篇。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为了克服以前自然哲学的问题,特别是物质本原的直观性和物质构造的机理问题,恩培多克勒提出了“四根说”

    ,而阿那克萨哥拉则创立了“种子论”。然而,即便“四根”和“种子”已被想象成粒子化的东西,但“四根”乃不过四种基本元素的微型化,“种子”则表现为万物自身的无限缩小。它们都有一个致命的理论弱点:把万物的性质归结为具有不同性质的微观事物的产物,即以固有的性质说明派生的性质,因此,依然不能找到万物共同的本质(即一种唯一的、性质同一的万物原素)。例如,水、气、火、土、都有自己的性质,但它们之间却没有任何共通性;而“种子”则有无数种类,每一种类都各有自己的特性,但所有种类之间则无任何共同性,依然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的思路。

    问题的关键何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