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C已经在后件中约束起来了;因此,根据这条规则,我们可以在前件中约束C,从而得到公式:(6)如果有一个C使得B属于所有C并且A属于所有C,则有一个C使得A属于所有C并且B属于所有C。

    这个公式的前件与断定命题(1)的后件相同;因此,由假言三段论定律得出:(7)如果B属于有些A,则有一个C使得A属于所有C并且B属于所有C。

    从(2)将A与B交换,我们得到断定命题:(8)如果有一个C使得A属于所有C并且B属于所有C,则A属于有些B。

    而从(7)和(8)用假言三段论我们可以推出Ⅰ前提的换位定律:(9)如果B属于有些A,则A属于有些B。

    从以上所述,可见Ⅰ前提的可转换性的真正理由在于合取式的可交换性。

    属于A和B两者的个体词项的知觉可以直观地使我们相信这个前提的可转换性,但对于一个逻辑证明来说是不充分的。

    没有必要假定C是由知觉提供的单一词项。

    用显示法证明Darapti式现在能够易于理解了。

    亚里士多德用换位法把这个式化为第一格,从而说道:“用归谬法和

…… 105

    19。显示法证明A                                                               39

    用显示法来论证这个都是可能的。

    因为如果P和R二者都属于所有S,则P和R二者必属于S的某些分子,例如说N,P和R都属于它,那么,P属于有些R。“

    ①亚历山大对这一段的注释值得我们注意。

    它以一个批判的评论开始。

    如果N是一个包含于S中的普遍词项,我们就得到前提“P属于所有N”

    和“R属于所有N”。

    但这恰好是相同的前提的组合(σγιD F  Fα)

    ,犹如“P属于所有S”和“R属于所有S”一样,而问题仍如前面一样保留着。

    因此,亚历山大继续说:N不能是一个普遍词项;它是一个由知觉提供的单一词项、一个明显地存在于P与R之中的词项,而且整个用显示法的证明是一种借助于知觉的证明。

    ②我们已经在上面碰见这个意见了。

    为了支持这个说法,亚历山大举出三个论证:第一,如果他的解释被拒绝了,我们就将根本没有证明了;其次,亚里士多德并没有说P和R属于所有N,而是简单地说属于N;第三,他并没有转换带N的命题。

    ③这些论证中没有一个是有说服力

    ①《前分析篇》,i。

    5,28a2。

    ②亚历山大9。

    28,“如果我们采用‘P属于所有S’与‘R属于所有S’或者我们又说它们属于S的某一部分,即N,这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要知道同样的东西关系到我们所取的N。

    不论我们说它们两者属于所有N,或者说它们两者属于所有S,我们将有同样的前提组合。

    但在两种情况下不是使用的同样的论证。

    显示法的式得之于感性知觉,我们不说P和R表述相关的具有普遍性的S的一部分,……而说它们表述它们之中的某个可感觉的东西,这个可感觉的东西是明显地包含在P以及R之中的“。

    ③亚历山大10。

    7,“对于显示法的式带有感觉性质有利的第一个论证乃是:如果我们摒弃了它,那么我们就根本不能得到任何的论证了;他本人不说P和R属于所有N,(这些N构成S的某些部分)

    ,而他仅仅说,它们简单地属于N。

    他也不使用命题的换位。“

…… 106

    49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

    的:在我们的例子中并没有换位的需要;亚里士多德经常在应当使用全称的记号的地方把它省去了;①至于第一个论证,我们已经知道有了另一个更好的解释。

    Darapti式:(10)

    如果P属于所有S并且R属于所有S,则P属于有些R,来自断定命题(2)的替代(以P代B,以R代A)

    :(1)如果有一个C使得P属于所有C并且R属于所有C,则P属于有些R,以及断定命题:(12)如果P属于所有S并且R属于所有S,则有一个C使得P属于所有C并且R属于所有C。

    断定命题(12)可以由应用存在量词的第二条规则于同一律的公式:(13)

    如果P属于所有C并且R属于所有C,则P属于所有C并且R属于所有C,而得到证明,由此得到:(14)

    如果P属于所有C并且R属于所有C,则有一个C使得P属于所有C并且R属于所有C,再于(14)

    中用字母S替代自由变项C,亦即仅在前件中进行替代,因为不允许用任何东西去替换约束变项。

    从(12)和(1)

    ,借助假言三段论就得出Darapti式。

    我们又一次地看到显示词C是一个像A或B一样的普遍词项。

    ①例如,见本书第10页的注①。

…… 107

    19。显示法证明A                                                      59

    当然,用N而不用C来指示这个词项是不重要的。

    较为重要的似乎是第三处,它包含用显示法对Bocardo式的证明。

    这一段说:“如果R属于所有S,但P不属于有些S,那么,P应不属于有些R就是必然的了。

    因为,如果P属于所有R,而R属于所有S,则P将属于所有S;但我们假定它并不如此。

    不用归谬法证明也是可能的,如果P并不属于所有的S的某些分子的话。“

    ①我将用与其它的用显示法证明同样方式来分析这个证明。

    令P不属于S的那个部分为C;我们得到两个命题:“S属于所有C”

    及“P属于无一C”。

    由这些命题中的第一个与前提“R属于所有S”从Barbara式我们得到结论“R属于所有C”

    ,它与第二个命题“P属于无一C”一起用Felapton式产生所需要的结论“P不属于有些R”。

    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能从原前提“R属于所有S”及“P属于有些S”得到这两个带有C的命题。

    这两个前提中的第一个由于它不包含P,从而对于我们的目的来说是没有用处的;从第二个前提我们也不能用通常的方法得到我们的命题,因为它们是特称的,而我们的两个命题都是全称的。

    但是,如果我们引入存在量词,那么我们就能得到它们,因为下面的断定命题是真的:(15)如果P不属于有些S则有一C使得S属于所有C并且P属于无一C。

    如果我们实际认识到对C所需要的条件总可由P并不属于的S的那个部分满足,这个断定命题之为真也就明显了。

    ①《前分析篇》i。

    6,28a17。

…… 108

    69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

    由断定命题(15)出发,在Barbara式与Felapton式的基础上,借助于一些命题逻辑的定律和存在量词的第二条规则,我们就能证明Bocardo式。

    因为这个证明相当长,我在此处只作一简述。

    在(15)之外,我们取调换过前提的Barbara式:(16)

    如果S属于所有C并且R属于所有S,则R属于所有C,以及同样的调换过前提的Felapton式:(17)

    如果R属于所有C并且P属于无一C,则P不属于有些R。

    作为前提。

    对这些前提,我们可以应用命题逻辑的一个复杂的断定命题。

    奇怪得很,这一点逍遥学派是知道的并且亚历山大还将它归之于亚里士多德本人。

    它被称为“综合定理”。

    (theoem,σα∈ιVθ∈ωDρημα)。

    它说“如果α并且β蕴涵F F         H G J F于γ,而γ与δ一起蕴涵∈,则α并且β与δ一起蕴涵∈”。

    ①

    令α,β和γ分别为Barbara式的第一前提、第二前提以及结论,δ和∈分别为Felapton式的第二前提与结论;我们得到公

    ①亚历山大274。

    19,“他本人是其发明人的,被称之为‘综合定理’的东西,向我们清楚地表明他现在所谈的东西。

    它的进程可以简略地这样叙述:‘如果从某些前提得出某个命题,而这个命题与另一个命题一起引出新的结论,那么第一组与第四个命题一起也引出那同一个结论。

    ‘“

    下面的例子是在同一个地方举出的(26)

    “‘所有公正的是善的’是由‘所有公正的是美好的,所有美好的是善的’所引出的,通过‘所有善的是有益的’引出结论‘所有公正的是有益的’;这恰恰与下述情况是一样的:命题‘所有公正是美好的,所有美好的是善的’(它引出命题‘所有公正是善的’)通过‘所有善的是有益的’也得出同样的结论‘所有公正的是有益的’。”

…… 109

    19。显示法证明A                                                 79

    式:(18)如果S属于所有C并且R属于所有S并且P属于无一C,则P不属于有些R。

    这个公式可按另一条命题逻辑的定律变形如下:(19)

    如果S属于所有C并且P属于无一C,那么如果R属于所有S,则P不属于有些R。

    对这公式可应用第二条存在量词的规则。

    因为C是在(19)

    的前件中出现的一个自由变项,但不在后件中出现。

    根据这条规则,我们可得断定命题:(20)如果有一个C使得S属于所有C并且P属于无一C,那么如果R属于所有S,则P不属于有些R。

    从前提(15)和断定命题(20)

    ,由假言三段论得出后件:(21)如果P不属于有些S那么如果R属于所有S,则P不属于有些R。

    而这就是Bocardo式的蕴涵形式。

    当然,亚里士多德看到这个推演的所有步骤是极不可能的;但知道这一点是重要的,即他对于显示法证明的直观是对的。

    亚历山大对这个Bocardo式的证明的注释是值得引证的。

    他说:“证明这个式,不必假定某个由知觉提供的、单一的S,而采用P不属于它的那样一个S,这是可能的。

    因为P不属于这个S,而R属于所有这个S,而这两个前提的组合产生结论,P不属于有些R“。

    ①在这里,亚历山大终于承认了显示词可以是普遍的。

    ①亚历山大104。

    3。

…… 110

    89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

    显示法证明对于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理论的系统来说没有什么重要性,所有由显示法证明的定理都能由换位法或归谬法加以证明。

    但是它们本身却是极重要的,因为它们包含了一个新的逻辑因素,亚里士多德对于它的意义并不是完全明白的。

    或许这就是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在他的《前分析篇》第一卷的总结性的一章中(即第七章,他在此章中总括了他的三段论的系统研究)

    ,除掉了这一类的证明。

    ①在他之后没有人懂得这些证明。

    它留待现代形式逻辑用存在量词的观念来解释它们。

    20。排斥的形式A亚里士多德在其三段论形式的系统研究中不仅证明了真的而且也指出了所有其它那些假的和必须排斥的形式。

    让我们借助于一个例子来看亚里士多德如何排斥假的三段论形式。

    下面两个前提已经给定:A属于所有B并且B属于无一C。

    这是第一格:A是第一个词项或大项,B是中项,而C是最后一个词项或小项。

    亚里士多德写道:“如果第一个词项属于所有中项,而中项不属于最后一个词项,就没有两端项的三段论;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必然随着如此关联的词项而来;因为第一个词项应属于最后一个词项

    ①参看亚历山大的注释,他始终坚持他认为显示法证明的感觉性质的看法。

    12。

    3“显示法证明带有感觉的性质,而不带有三段论的性质,从下面这一点可以明显看出来:他本人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像提到三段论所得到的东西那样地提到它们”。

…… 111

    20。排斥的形式A                                                           99

    的所有分子以及不属于最后一个词项的任何分子都是可能的,所以特称结论与全称结论都不是必然的。

    但如果借助于这些前提没有必然的结论,就不能有三段论。

    属于所有分子的词项如:动物,人,马;不属于任何分子的词项如:动物,人,石头。“

    ①

    与显示法证明的简短和隐晦相比,上面这一段是相当充分和清楚的。

    然而,我恐怕它并没有被注释家们恰当地了解。

    按照亚历山大的意见,亚里士多德在这一段中表明从前提的同样组合,对于某些具体词项可以引出(canbederived,σFαDμ∈σαDγσθαι)全称肯定结论,而对于另一些具体词F J F M项,可以引出全称否定结论。

    亚历山大断定,这就是那样的前提的组合不具有三段论力量的最明显的标志,因为彼此推翻的反对和矛盾的命题都由它加以证明(σιD         αι)。

    ②亚历山M G F E大所说的,的确使人迷误,因为从前提的非三段论式的(asylClogistic)组合不能形式地推导出任何东西,而且也不能证明任何东西。

    此外,具有不同具体主项和谓项的命题既不彼此反对也不互相矛盾。

    迈尔又把亚里士多德指出的词项置于三段论的形式中:所有人都是动物   所有人都是动物没有马是人  没有石头是人

    ①《前分析篇》i。

    4,26a2。

    ②亚历山大5。

    2,“通过具有具体词项的前提的同样的一个组合既能够得到全称肯定的结论,也能得到全称否定的结论,提供了这个组合不具有三段论力量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因为借助于它,彼此互相推翻的反对和矛盾的命题都得到证明。”

…… 112

    01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

    所有马都是动物没有石头是动物(他把前提放在横线之上,犹如在三段论里一样)

    ,并且说:从逻辑上等价的前提得出了(results,ergibt

    sich)一个全称肯定命题和一个全称否定命题。

    ①我们在下面将会看到亚里士多德所给出的词项并非意图置于三段论的形式中,并且没有什么东西从迈尔所引述的冒充的三段论中形式地得出。

    考虑到这些错误的了解,对这个问题的逻辑分析似乎是必要的。

    如果我们想证明下面的三段论形式:(1)

    如果A属于所有B并且B属于无一C,则A不属于有些C不是一个三段论,并且从而不是一个真的逻辑定理,我们必须指出变项A,B,C有那样的值,它们可以确证前提,而不能确证结论。

    因为一个包含变项的蕴涵式,只有当变项的一切值确证前件也确证后件,它才是真的。

    表明这一点的最容易的办法是找出具体词项确证前提“A属于所有B”

    和“B属于无一C”

    ,但不确证结论“A不属于有些C”。

    亚里士多德找到了那样的词项:以“动物”代A,“人”代B,“马”代C。

    前提“动物属于所有人”或“所有人都是动物”

    ,以及“人属于无一马”或“没有马是人”

    ,都可以确证;但结论“动物不属于

    ①《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卷iia,第76页:“因而,这关系到以下的组合:所有人是动物   所有人是动物没有马是人 没有石头是人所有马是动物没有石头是动物由例子表明:通过我们看到的、由逻辑上完全等价的前提所建立的前提组合,既可以得出一个全称肯定命题也可以得出一个全称否定命题。”

…… 113

    20。排斥的形式A                                                   101

    有些马“或”有些马不是动物“是假的。

    因此公式(1)不是一个三段论。

    同理,下面的形式:(2)

    如果A属于所有B并且B属于无一C,则A属于无一C,也不是一个三段论,因为前提被与前面的相同词项所确证,但结论“动物属于无一马”或“没有马是动物”是假的。

    由(1)和(2)的假可知不能从已给定的前提中得到否定的结论。

    从它们也不能得出肯定结论。

    例如其次一个三段论形式:(3)

    如果A属于所有B并且B属于无一C,则A属于有些C。

    对于A、B和C,有值(亦即具体词项)确证前提而不确证结论。

    亚里士多德也举出了那样的词项:以“动物”代A,“人”代B,“石头”代C。

    于是前提被确证了,因为“所有人都是动物”和“没有石头是人”都是真的,但结论“有些石头是动物”明显是假的。

    因此,公式(3)不是一个三段论。

    最后一个形式:(4)

    如果A属于所有B并且B属于无一C,则A属于所有C,也不能是一个三段论,因为对于上面所举的词项来说,与前面一样,前提被确证了,而结论“所有石头都是动物”

    没有被确证。

    由以上所述得出:从前提“A属于所有B”与“B属于无一C”的组合中,无论什么结论(当A为结论的谓项、B为结论的主项时)

    都不能推出。

    这个前提的组合对三段论是无用的。

    这个排斥的过程的主要之点是找出一个真的全称肯定命题(像“所有马都是动物”)和一个真的全称否定命题(像

…… 114

    201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

    “没有石头是动物”)

    ,两者皆与前提相容。

    这种说法,例如说,只找出对某些词项来说是真的全称肯定陈述,而对另一些词项来说是真的特称否定陈述,是不够的。

    这个意见是由亚历山大的老师黑尔米鲁斯以及某些老的逍遥派学者们提出,并被亚历山大正确地驳斥了的。

    ①这又一次地证明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排斥的思想没有被恰当地了解。

    三段论形式(1)—(4)被亚里士多德排斥是基于有某些具体词项确证前提而不确证结论。

    然而,亚里士多德也还知道另一种对于排斥的证明。

    在研究第二格的三段论形式时,亚里士多德一般地说:在这个格中无论是两个肯定前提还是两个否定前提都不能产生必然的结论,接着他这样继续说:“令M属于无一N,并且不属于有些X。

    则对N来说,属于所有X或属于无一X都是可能的,属于无一的词项:黑色,雪,动物。

    属于所有的词项不能找到,如果M属于有些X并且不属于有些X的话。

    因为,如果N属于所有X而M属于无一N,则M将属于无一X;但已假定它属于有些X。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举出词项,而证明必须从特称前提的不确定的性质着手。

    因为,由于M不属于有些X是真的(甚至,当它属于无一X时,这也是真的)

    ,而且因为如果它属于无一X,一个三段论就是不可能的,很清楚,二者中的任一个都是不可能的。“

    ②

    ①亚历山大89。

    34—90。

    27,黑尔米鲁斯的话被引述于89。

    34:“黑尔米鲁斯说:‘从一个同样的前提组合能够得出矛盾的结论;那样的结论是完全能够合理地得出的,而不是用最坏的和非三段论方式得出的。

    它们是能够彼此不相容的。

    ‘“

    ②《前分析篇》,i。

    5,27b12-23

…… 115

    20。排斥的形式A                                                               301

    这里,亚里士多德以举出具体词项的办法开始排斥的证明,如第一个例子。

    但接着他破坏了他的证明,因为他不能找出具体词项能确证前提“M属于无一N”与“M不属于有些X”

    ,而不确证命题“N不属于有些X”

    ,倘若不属于有些X的M,在同时又属于有些(其它的)

    X的话。

    理由在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