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197

    35。结束语A                                                           581

    一个正确的方向。

    斯多亚派的逻辑,命题演算的古代形式的发明者,比之亚里士多德所有的三段论都更为重要。

    今天,我们都认识到演绎理论与量词理论是逻辑的最基本的分支。

    亚里士多德对这一事实是没有责任的:即多少世纪以来,他的三段论,或者勿宁说他的三段论的讹误的形式,曾经是哲学家们所知道的唯一的逻辑。

    他对这个事实也是没有责任的:他的逻辑对哲学的影响(在我看来)乃是灾难性的。

    我认为,这个灾难性的影响的根本点在于这样一种偏见,即认为每一个命题跟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前提一样有一个主项和一个谓项。

    这种偏见与把真理标准了解为“事物与认识一致”

    (adaequatio

    rei

    et

    intelectus)合在一起,构成了某些著名的但是奇怪的哲学玄思的基础。

    康德根据一个命题的谓项对于它的主项的关系,把所有命题(他称为“判断”)划分为分析的和综合的。

    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主要是企图解释真的综合的先验的命题怎样是可能的问题。

    有些逍遥学派的学者,例如亚历山大,显然已经察觉到有一大类没有主项与谓项的命题,如像蕴涵式、析取式、合取式等等。

    ①所有这些都可以叫做函子命题(func-torial

    proposition)

    ,因为在它们之中

    ①联系着亚里士多德对于前提(πρóασιs)的定义,亚历山大写道(1。

    H17)

    :“这些前提的定义不是对所有的前提而言,而仅是对简单的或所谓的直言的前提而言的。

    它的特点在于:某物包含于某物之中,或者包含于其全部之中,或包含于其部分之中,或包含于不加限定的某物之中。

    对于假言命题来说,不能断言其中某物包含于某物之中,而它的内容乃是一命题由另一命题而得出或者它们矛盾,从而或是真的或是假的。“

…… 198

    681第五章 判定问题

    全都有一个命题函子,像“如果——那么”

    ,“或”

    ,“并且”。

    这些函子命题乃是每一种科学理论的主要支柱,并且不论是康德关于分析的和综合的判断的区分,还是真理的通常标准,对它们都是不适用的,因为没有主项或谓项的命题是不能直接与事实比较的。

    康德的问题失去了它的重要性,并且必须代之以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真的函子命题怎样才是可能的?

    在我看来,这里似乎存在着一个新哲学以及一个新逻辑的起点。

…… 199

    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的模态命题逻辑

    36。导 言A亚里士多德的模态逻辑之所以这样很少为人知道,有两个原因。

    首先,应当归咎于作者自己,因为跟十分明确并且差不多完全没有错误的实然三段论相反,亚里士多德的模态三段论,由于其中包含很多缺点和自相矛盾之处而使人几乎不能理解。

    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的某些有关章节中叙说了这个问题,但是他的模态三段论的系统却在《前分析篇》的第一卷(第三章和第八章到第二十二章)

    作了详细的阐述。

    哥尔克①提出过这样的假设:这些章节可能是后来插进去的,因为第二十三章显然与第七章直接衔接。

    如果哥尔克是正确的,那末,模态三段论是亚里士多德最后的逻辑著作,应当作为未经作者最后修订的初稿看待。

    这种说法既可解释系统中的缺点,也可解释德奥弗拉斯特斯和欧德谟斯的修订,这种修订可能是根据亚里士多德自己的暗示作出的。

    第二个原因就在于,现代逻辑学家尚不能建立一个可以普遍为人接受的、对解释和评价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提供坚实

    ①保尔哥尔克:《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形成》,柏林,1936年版,第8—94页。

    W

…… 200

    81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的模态命题逻辑

    基础的模态逻辑系统。

    我曾试图建立这样一个与迄今已知系统迥然不同的系统,并且已经依据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将它建立起来。

    ①现在这篇关于亚里士多德模态逻辑的专文,正是按照这个系统的观点写的。

    模态词项逻辑要以模态命题逻辑为先决条件。

    这一点并没有为亚里士多德所清楚地意识到,他的模态三段论是一种词项逻辑。

    不过仍然可以提到亚里士多德的模态命题逻辑,因为亚里士多德的某些定理一般足以包含所有种类的命题,而其他一些定理被他以命题变项明白地表述出来。

    我们将从亚里士多德的模态命题逻辑开始论述,从逻辑和哲学的观点看来,这种模态命题逻辑比他的模态词项逻辑更为重要得多。

    37。模态函项和它们的相互关系A亚里士多德使用了四个模态名词α‘αγαι’d    “必然”

    ,α‘δF    G Fα“不可能”

    ,δαó“可能”

    ,和‘δ∈óμ∈“偶然”。

    F H J F H F M F L F J F后一名词有两重意义:在《解释篇》中,它与δαó具有同F H F样的涵义;在《前分析篇》中,它还具有更为复杂的意义,关于这一点我将在后面谈到。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意见,只有命题才是必然的、不可能的、可能的、或者偶然的。

    我将使用表达式:“p是必然的”

    ①杨卢卡西维茨:《模态逻辑系统》,载《计算系统杂志》第1卷,圣保罗,W1953年版,第1—149页。

    这篇论文的摘要以同样的标题发表在《第十一届国际哲学会议会刊》第14卷,布鲁塞尔,1953年,第82—87页。

    在下面第49节对这个系统作了简短的记述。

…… 201

    37。模态函项和它们的相互关系A                                                                          981

    (这里p是命题)去代替“命题‘p’是必然的(这里”p“是命题p的名称)这种说法。

    例如,代替“命题‘人是一种动物’是必然的”这种说法,我将说:“‘人是一种动物’是必然的”。

    我将以同样的方式去表达其它模态。

    表达式如:“p是必然的”

    (这里以Lp标志)

    ,或者“p是可能的”

    (这里以Mp标志)我称之为“模态函项”

    ;L和M(它相应于语词“是必然的”和“是可能的”)是“模态函子”

    ,p是它们的“主目”。

    由于模态函项是命题,因此我说L和M乃是具有一个命题主目的命题构成函子。

    以L起始的命题,或者它的等值式,称为“必然命题”。

    以M起始的命题,或者它的等值式,称为“或然命题”。

    非模态命题称为“实然命题”。

    这些现代的术语和符号将帮助我们给予亚里士多德的命题的模态逻辑一个清晰的说明。

    “必然”

    和“可能”

    这两个模态名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最为重要的。

    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中错误地断定了:可能性蕴涵着非必然性,以我们的术语表示就是:(a)如果p是可能的,那末,p就不是必然的。

    ①后来他又看到,这不可能是正确的,因为他承认必然蕴涵着可能性,也就是说:(b)如果p是必然的,那末,p是可能的,而从(b)和(a)依靠假言三段论就能推出:(c)如果p是必然的,那末,p就不是必然的;而这是荒

    ①《解释篇》,13,2a15,“从命题‘那是可能的’推出‘那是偶然的’,而反过来也是一样。

    它还推出‘那不是不可能’和‘那不是必然的’“。

…… 202

    091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的模态命题逻辑

    谬的。

    ①经过对问题的深入考究,亚里士多德正确地陈述了:(d)如果p是可能的,那末,非p就不是必然的,②但是他并没有在《解释篇》的正文中改正自己的上述错误。

    这种改正是在《前分析篇》中作出的,那里可能性对必然性的关系具有一种等值形式:(e)

    p是可能的——当且仅当——非p不是必然的。

    ③我由此推想,另外一种关系,即必然性对可能性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解释篇》中陈述为一种蕴涵式④)同样表示一种等值式,并且可以给以这样的形式:(f)p是必然的——当且仅当——非p不是可能的。

    如果我们以Q⑤标志函子“当且仅当”

    ,将它放在它的主目之前,并且以N标志“非”

    ,那末,我们就可以用符号的形式表示(e)和(f)的关系:

    ①《解释篇》,13,2b1,“因为,当必然有一事物的时候,就可能有它”

    ……

    14,“从命题‘那是可能的’推出‘那不是不可能的’,而从后者又推出‘那不是必然的’。

    因此,就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一定必然有的东西,不必一定有,而这是荒谬的。“

    ②同上,22b2,“因此,剩下的只能是:从命题‘那是可能的’推出命题‘那并非必然不是的’”。

    ③《前分析篇》,i。

    13,32a25,“(表达式)

    ‘可能属于’和‘不是不可能属于’和‘不是必然不属于’或者是同一的,或者从一个推出另一个。“

    ④⑤ 《解释篇》,13,2a20,“从命题‘那不能不是’或‘那并非偶然不是’推出命题‘那必然是’和‘那不可能不是’”。

    ⑤平常我用E标志等值,但由于这个字母在三段论中已经具有其他意义,我引了(第135页)字母Q标志等值。

…… 203

    38。基本模态逻辑A                                                                        191

    1。

    QMpNLNp,即Mp——当且仅当——NLNp,2。

    QLpNMNp,即Lp——当且仅当——NMNp。

    上述公式对任何模态逻辑系统都是基本的。

    38。基本模态逻辑A模态逻辑的两个著名的经院哲学原则:Ab

    oCportereadese

    valetconsequentia和Abeseadpose

    valetconsequentia①已为亚里士多德所知,但是没有为他明确地表述出来。

    第一个原则用我们的符号标记是这样表达的(C是函子“如果——那末”的符号)

    :3。

    CLp,即:如果p是必然的,那末p。

    第二个原则读为:4。

    CpMp,即:如果p,那末,p是可能的。

    从《前分析篇》的一段引文中②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是知道从实然的否定结论“非p”即Np,可以推断出或然的结果“非p是可能的”

    ,即MNp。

    因此,我们就有了CNpMNp。

    亚历山大注释这段引文时陈述了一个普遍规则:存在蕴涵着可能,即CpMp,但不能反转过来,也就是说CMpp是被排

    ①从必然的可以正确地推断出是存在的,并从存在的可以正确地推断出是可能的。

    ②《前分析篇》,i。

    16,36a15,“而显然‘不属于’的这种可能性能被推断出来,因为‘不属于’的事实被推断了”。

    这里∈‘D∈σθαι表示“可能”

    ,而不F M L是“偶然”。

…… 204

    291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的模态命题逻辑

    斥的①。|Qī+shū+ωǎng|

    如果我们以星号标志被排斥的表达式,那末我们得出公式:②

    P5。

    CMpp,即:如果p是可能的,那末p——是被排斥的。

    亚历山大也陈述了关于必然性的相应公式。

    他说,必然性蕴涵着存在,即CLp,但不能反转过来,也就是说CpLp是被排斥的。

    ③这样我们就得出另一个被排斥的表达式:P6。

    CpLp,即:如果p,那末p是必然的——是被排斥的。

    公式1—6为传统逻辑所接受,并且,据我所知,也为现代逻辑所接受。

    但是这些公式对揭示Mp和Lp的模态函项的特性来说是不充分的,因为,如果我们将Mp解释为永真命题,即“p是真的”

    (“verumof

    p“)

    ,而将Lp解释为永假命题,即“p是假的”

    (“falsumof

    p“)

    ,上面所有的公式都是可满足的。

    采用这种解释,则建立在公式1—6之上的系统就不复是模态逻辑。

    因此,我们不能断定Mp,即认为所有的或然命题为真,也不能断定NLp,即认为所有的必然命题为假;两个表达式都应被排斥,因为任何不能被断定的表达式就应该被排斥。

    由此,我们得到两个补充的被排斥的公式:

    P7。

    Mp,即:p是可能的——是被排斥的,和

    ①亚历山大,209。

    2,“从实有的也可推出(作为真实的)可能的,但是,从可能的则不一定能推出实有的”。

    ②在第六至第八章中,被断定的表达式只不带星号的阿拉伯数字标志。

    ③亚历山大,152。

    32,“从必然的可推出实有的,但是,从实有的决推不出必然的。”

…… 205

    38。基本模态逻辑A                                                                    391

    P8。

    NLp,即:p不是必然的——是被排斥的。

    两个公式都可称为亚里士多德的公式,因为它们都是从亚里士多德所允许的假定中推出来的结果,这个假定就是:存在着被断定的必然命题。

    因为如果La被断定,那末,LNa也应该被断定,而从邓斯司各脱原则CpCNpq,我们用代入法W和分离法得出断定的公式CNLαp和CNLNαp。

    由于p是被排斥的,那末,NLα和NLNα也是被排斥的,而结果,NLp和NLNp,即Mp,也应该是被排斥的。

    当且仅当一个系统满足公式1—8的时候,我称之为“基本的模态逻辑”

    系统。

    我已经表明过,基本的模态逻辑可以在古典命题演算的基础上予以公理化。

    ①两个模态函子M和L中,一个作为基本词项,而另一个则可由它来下定义。

    取M为基本词项和公式2作为L的定义,我们就能得出基本模态逻辑的下列一组独立的公理:4。

    CpMpP5。

    CMppP7。

    Mp

    9。

    QMpMNNp,这里公式9根据定义2和命题演算是与公式1演绎地等值的。

    取L为基本词项和公式1作为M的定义,我们得出相应的一组公理:3。

    CLpP6。

    CpLpP8。

    NLp

    10。

    QLpLNp,这里公式10根据定义1和命题演算是演绎地等值于公式2的。

    推出的公式9和10作为公理是必不可少的。

    基本的模态逻辑是任何模态逻辑系统的基础,并且总必须包含在这类逻辑的任一系统之中。

    公式1—8与亚里士多德

    ①参阅我关于模态逻辑的论文第14—117页。

…… 206

    491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的模态命题逻辑

    的直觉相一致,并且成为我们关于必然性和可能性概念的基础。

    但是它们并没有穷尽公认的全部模态定律。

    例如,我们相信如果一个合取式是可能的,那末,它的每一个因子也必须是可能的,用符号表示就是:1。

    CMKpqMp和12。

    CMKpqMq,而如果一个合取式是必然的,那末,它的每一个因子也必须是必然的,用符号表示就是:13。

    CLKpqLp和14。

    CLKpqLq。

    这些公式的任何一个都不能从定律1—8推演出来。

    基本模态逻辑是一个不完全的模态系统,因而需要补充若干新的公理。

    让我们看看亚里士多德本人是怎样补充的。

    39。扩展定律A亚里士多德的最为重要,并且照我看来,最为成功的超出基本模态逻辑范围的尝试,在于他断定了某些可以称为“模态函子扩展定律”

    的原则。

    这些原则可以在《前分析篇》第1卷第15章找到;它们在三个地方表述出来。

    在这一章开始我们读到:“首先,我们必须说明:如果(如果α存在,则β必须存在)

    ,那末,(如果α是可能的,则β也必须是可能的)“。

    ①亚里士多德在几行之后又说(指他的三段论)

    :“……如果用α标志前提,而用β标志结论,则不仅由此可以得出:如果α是必然的,则β是必然的,而且得出:如果

    ①《前分析篇》,i。

    15,34a5。

…… 207

    39。扩展定律A                                                            591

    α是可能的,则β是可能的。“

    ①

    而在这一段结尾时他又重复说:“已经证明过,如果(如果α存在,则β存在)

    ,那末,(如果α是可能的,则β是可能的)。“

    ②

    让我们首先从涉及三段论的第二段原文开始,来分析这些模态定律。

    所有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都是具有Cαβ形式的蕴涵式,这里α是两个前提的合取,而β是结论。

    举Barbara式为例:15。

    CKAbaAcb

    Aca

    α

    β按照这第二段引文,我们得出两个具有蕴涵形式的模态定理,这个蕴涵式取Cαβ作为前件和取CLαLβ或CMαMβ作为后件,用符号表示就是:16。

    CαCαβLαLβ和17。

    CαβCMαMβ。

    字母α和β在这里代表一个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前提和结论。

    由于最后一段引文没有涉及三段论,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些定理看作一般原则的特殊情况,这个一般原则我们可以通过用命题变项去代替希腊字母得出:18。

    CpqCLpLq和19。

    CpqCMpMq。

    两个公式都可以称为广义的“扩展定律”

    ,第一个是关于L的,第二个是关于M的。

    这“广义”一词需要作些解释。

    作为Sensu

    stricto(严格意义)的一般扩展定律,乃是

    ①同上,34a2。

    ②同上,34a29。

…… 208

    691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的模态命题逻辑

    一个通过引入变项函子而扩充的古典命题演算的公式,它具有下述形式:20。

    CQpqCδpδq。

    简略地说,这表示:如果p等值于q,那末,如果δ属于p,那末δ也属于q,这里δ是任一具有一个命题主目的命题构成函子,例如N。

    相应地,关于L和M的严格的扩展定律将具有下述形式:21。

    CQpqCLpLq和2。

    CQpqCMpMq。

    这两个公式比公式18和19具有更强的前件,并且依靠命题CQpqCpq和假言三段论的原则可以容易地从公式18和19推演出来(从18推出21,从19推出2)。

    但是,也可以证明,在命题演算和基本模态逻辑的基础上,反过来,从公式21推演出公式18,从公式2推演出公式19。

    我在这里对L公式给以一个完整的推演:前提:23。

    CQpqrCpCpqr24。

    CpqCqrCpr25。

    CpCqCprCqCpr3。

    CLp。

    推演:

    23。

    rCLpLq×C21—26'26。

    CpCpqCLpLq

    24。

    pLp,qp,rCCpqCLpLq×C3—C26—27'27。

    CLpCpqCLpLq

    25。

    pLp,qCpq,rLq×C27—18'

…… 209

    40。亚里士多德对扩展的M-定律的证明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