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7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整个南洋,应该说主要有三类人种。

一个是棕色人种,这算是东南亚诸岛上最早的土着人。创造了东南亚的最早文明。

期间也有过黑色人种到此一游落了种,但他们不久后就被外来的两类人种给挤得只能呆在偏远之地。

一类是从印度来的杂色的白人谱系,一类是从华夏来的黄色人种谱系,各自带着各自的文明谱系中的高等文明在东南亚站稳了脚跟。

应该说。棕色人种在印度也曾经建立过不错的文明,但最终这一切都被地中海高加索人和雅利安人这两支白人给最终统治了印度。

当然,在印度的雅利安人不是德国纳粹一直崇尚最优秀的金发碧眼的那种,但两支却是同宗。只是后来各自有了变异。

但无论怎样说,印度谱系也好。棕色谱系也罢。这两类都不是孟享要争取的对象。

这两类跨着人种的人,一看就和华夏人模样迥异,说得再天花乱坠的和谐理由,也有些牵强。

孟享一开始就把和谐目标定在了那些以华夏血脉为主的黄色人种上。

在华夏数千年的发展史中,曾经对南洋早有过渗透。

后世所说的南洋华人一般是指在明清时期到南洋的华夏人。却不知道在秦汉时期,早就有华夏人驻留南洋。在唐宋时期。尤其是开辟了海路的宋朝,那些心慕天…朝的南洋诸族已经被汉化了不少。

但很早留下来的那些人,在上千年的大变动中,最后基本上已经和当地的土着同化了。

同化,虽然高级文明的能同化低级文明的,但在人口数量的质变下。也经常是人多同化人少的。那些华夏人的后裔有些甚至连华夏的文字和语言都丢了。

但不否认,这些人身上还带着华夏的部分血脉。甚至在和土着人的交流中,渗透很广。

而且在华夏文明一直影响亚洲数千年的过程中,有些土着高层娶妻华夏人甚至以拥有华人血统为荣,更有甚者,一些土着人的高层大族本身就是华夏人建立起来的。

现在的泰国王族就是华夏人血统占了大多数的,在华夏文明渗透了上千年的漫漫历程中,华夏的影响远超一般人的想象。

以这个时候还叫做暹罗的泰国而论,有规定出生地在暹罗的人口都属于暹罗人。

这个时候泰国人口1400万人左右,纯正的华人有300万,而中泰混血的就达到了800万。

虽然抗战前泰国的华侨统计数量是500万,但隐形的却与之相当,甚至更多。

这些黄色人种都是孟享要拉拢同化的对象。即使他们不一定对先锋军政权感冒,但毕竟属于可争取对象,他们的子孙后代会逐渐认同华夏大家庭的。

孟享此举也是无奈,整个南洋的人口太多了。如果早上一百多年,很容易用屠杀的问题解决,但现在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在不断苏醒的过程中,任何粗暴的手段都可能导致反作用,引来列强的过早插手。

而且,普通人出身的孟享毕竟不是真正的冷酷无情或者心砺成钢,视近亿的人口为无物,他还做不到,始终难以成为极端民族主义的一份子。

当然,孟享也不会一概的把黄色人种都当成需要同化的对象,那些敌视华夏的,孟享会毫不犹豫的清理。

纯正的华夏汉奸,孟享都不会手软,更何况这些土着文明气味浓厚的人。

到目前为止,向中南半岛的移民人口不过才二百多万,若是保留土着人太多,对同化渗透绝对是个大阻碍。

纳粹的兴起绝对不是偶然,民族主义和国家意识在二战前就已经到处蔓延,随着二战后各老牌帝国的衰落才大规模爆发出来。南洋这边更是暗流潜动,一不小心华夏就会陷入泥潭中。这也是一开始孟享就直接排除200万军队来弹压的主要原因,趁着这些思潮还没有泛滥,及早稳定住南洋的局势。

“再增兵100万,可以用建设兵团的名义!”为了加快南洋的稳定步伐,抽出精力向更广阔的外围发展,孟享大笔一挥,再次增兵南洋。

与之一起南下的将还会有七百万华夏人,加上在华夏联合政府的最新统计中的1200万南洋华人的势力,在三百多万军队的支持下将彻底稳固住南洋的局面。

以前,华夏积弱,一些华人也不承认华人的身份。随着华夏的崛起,统计的华人人口更多,远不止中央党曾经统计出的八百多万。

这还是华夏军队没有彻底统治南洋的时候,或许未来这个数字会增加更多,成为华夏安定南洋的一份子。

而有了这些措施稳固局势后,孟享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清理计划。

除了帅选那些华夏遗脉外,孟享还要对那些印度谱系和棕色人种来一次相对全面的清理。

若是说那些人数已经极少,快成珍惜动物的棕色人种,孟享或许还会手下留情,为华夏大家庭再添上一个族系,偶尔用那些保留下来的原始风情调剂一下现代风格。但对于印度谱系的土着人,孟享绝不敢放松,唯恐再演变出一场养不熟的狼的戏码。

“哪里来的就回哪里去吧!”孟享向鼠二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后,最后不由轻笑道。

加上南洋的华人,孟享最后能保留的南洋人数也只会到三千万,甚至还要进一步清减到理想的两千万。

虽然没有详细的统计,但这个时代东南亚的人口却是在一亿左右。

战争和一系列因为内斗和疾病等清减人口,最多能削减三千万。这其中有日本人的一部分功劳。

日本人也有一个针对东南亚的人口清减计划,到目前因为他们的影响,也有一千多万的收效。不过他们主要是长期的针对措施,而孟享却需要更短的时间来解决当地土着的隐忧,避免未来英美的插手,并为华夏移民让道。

剩下的那部分人靠杀戮是不解决问题的,即使要采取白人想的隔离手段,也是一个麻烦事,而且很少有那么大的土地可以安置。

南洋诸岛都有众多的资源,即使现在贫瘠的土地上,日后也有不少的矿产所处。为了避免日后的麻烦,哪一块土地,孟享都不舍得。

最终孟享想到了,哪里来的麻烦就回哪里去。

既然他们和印度那边干系密切,那么就组织起他们来,让他们打回老家去吧。内容?你视力没问题吧?

第910章包围印度

“又是一番腥风血雨啊!”孟享的新主意在送到参谋部细化推敲的时候,范种不由感叹道。

华夏军队南征北战之余,总参谋部在孟享的指示下,早就有了一屋子西进印度的计划安排了。

只是最后绝大多数军事行动都被孟享搁置了。

“印度人太多了!”这是孟享搁置的主要原因。

战争最终追逐的还是利益。

老牌的英法帝国,在资本的驱动下把殖民的旗帜插遍全球,首要是为资本工业机器掠夺最廉价的生产资料,从中赚取暴利。

而华夏无论是北战西伯利亚、远东还是南征南洋和澳洲,抑或西取中亚,首要的目的是为了拓展生存空间。

其次才是图谋那些资源。

所以华夏军队过后,就是移民大潮把华夏新开辟的土地淹没。

这样远交近攻,逐步的向外扩张,才能把地盘打得越来越大,越战越强。

这种连肉带汤全部吞并的方式可谓是最为彻底,但也是英美法苏俄等国学不来的。这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需要一个易消化的好胃口。他们少了华夏祖先遗留给后人的庞大人口基数。

这也是苏俄在西伯利亚一直不稳,日本人侵略华夏时一直无奈的重要原因。

人口,很多时候也是国力的一种象征。

而印度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虽然其他方面实力不强而且简直说弱爆,但人口这一项却足以让孟享挠头。

50年的印度人口的统计就超过了3。58亿,此时的印度还没有分裂,加上印度的一些低等种姓和贱民的人口统计一直不详,远超书面的统计数据,此时的人口规模达到4亿还是有的。

这么多的人口,杀都杀不尽。即使把华夏的5亿多人都搬过去,也谈不上同化。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靠移民的方式来彻底征服。

一个一亿人口左右的南洋,还有华夏先祖们上千年的渗透和上千万华人华侨的接应,都需要消耗华夏十几年的精力来认真消化,一个4亿人口的印度吞下去。肯定要吃撑了。

孟享等人讨论了半天,最终只能学英美那样,把主意打在印度丰富的资源上面。

这样的话,根本不需要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这个时代已经是传统的武力殖民的落日期,很难再靠武力来维持一个殖民地的延续,尤其是在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时代,要想直接武力统治印度这样一个庞大的民族太难了。

还不如学美国人那样。经济和政治入侵。

武力殖民时代已经过去,随后而来的是冷战时期的政治殖民,和掺杂其中的经济殖民,以及其衍生物…金融殖民,乃至文化殖民开路的文明入侵。

印度在种族、民族、语言、宗教、种姓等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尖锐而复杂的矛盾,这也使得英国人在其中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一直游刃有余。

孟享有克隆间谍神器在手,即使克隆间谍情商过低。但从中联系,也很容易就扶植起几个傀儡来,甚至可以把持印度的政权。

目前。在十几个克隆间谍的操控下,已经获得了一些资源大区的政治主控权,可以轻松的得到一些资源的廉价开采权。

而更为隐蔽的经济入侵,靠着经济的杠杆就让大多数的印度人来为主动当牛做马。

进出口上的一来一去,就足以刮下印度的一层地皮。

说不定孟享也可以提前耍出几手金融风暴,把印度人几十年的奋斗成果席卷一空,让其一朝回到解放前。

至于文化殖民,印度数千年的传承不是那么容易撬动的,有西方世界的开路,华夏趁机在后边徐徐图之就足够了。

甚至还可以把计划生育政策引入印度。经过几代人后,就可以彻底消除华夏西南的威胁。

当然,美国人向来都是一手拿糖果,一手拿大棒的。

华夏也同样不会放弃军事行动计划,只是现在华夏向外扩张的脚步已经迈得够大了,北方、中亚不稳。南方还在酣战,在没有用海量的移民填充稳固的情况下,孟享还有一系列的世界布局的棋子需要军力支持,实在不易再大规模军事行动,陷入印度这种得不偿失的泥潭。印度的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煤炭、铁矿、锰矿、云母、铝土和稀土矿上,但这些华夏此时都不缺,而华夏需要的铬矿和宝石等,靠那些克隆间谍就可以轻松弄到手了。

印度之所以成为英国王冠上的明珠,和它的经济作物产出很有关系,黄麻、棉花、茶叶、稻谷、香料的世界重要产地等都凸显了印度的重要性。但这些也不是华夏急需的,除了华夏在联合政府下的统筹计划可以自产外,南洋的补充也可以满足华夏现在的需求。

更何况还有孟享布局后的非洲和美洲的进口供应,孟享安排在印度的布局也可以轻松的拿到,不需要急着出兵抢夺。

但华夏的军队早也已经逼压到了印度附近,只等时机来临,狠狠的敲上印度一记,把它彻底打老实。

印度西边的波斯湾和阿富汗已经逐渐被孟享控制。

波斯湾附近的神月国置身战乱之外,忙着建设改造,所需的大量劳工,大多从华夏引入,甚至开启了允许华人获得神月国国籍的政策,进而允许华人加入神月**队。

在孟享的有意控制下,神月国的阿拉伯人和其他各族人口还不足六十万。

这已经算不少了,卡塔尔和阿联酋在50年的时候,人口合计也不过才9万多人。周围的大国沙特和伊拉克也不过是人口以百万计。但他们和华夏一比较,就什么也不算了。

由于神月国的王后是华人,阿拉丁对外的姿态也是亲华,对华人的吸纳并没有太多的门槛。两三年时间就使得居住在神月国的华人超过了20万。

这使得很多阿拉伯人喊着驱逐华人口号,在英美背后的推动下,闹腾了起来。

但在阿拉丁绝不妥协的强势之下,或是直接杀戮,或是整族的驱逐,直接把这股风潮压了下去。而大量阿拉伯人愤而迁移向沙特和伊拉克甚至伊朗等地后,直接让神月国的非华人人口降到了不足三十万,在阿拉丁再次引入了一批华夏人后,拥有了近30万的华人已经成为了神月国的第一大族。

只是这个消息还没有被披露,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加上华人劳工一向勤恳老实,还没有太惹人注意。

这个时候,只要英国人无力顾及,别人也插不上手。

阿拉丁对英国人持强势态度,英国人为了不使神月国偏向德国,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任由其为之。

这样华夏在神月国取得了绝对控制,随时可以从西方和阿富汗一起压制印度。

在华夏慢慢的吞并中亚的绝大部分后,自然也越过阿姆河,跨过了兴都库什山脉,把势力先渗透向了阿富汗。只是中亚民族和宗教的情况复杂,后方稳定期间,华夏还没有向阿富汗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

这个时代的阿富汗可不是后世。虽然它一直是英国人和苏俄人角力的战场,但在两者都自保不足的情况下,美国人的势力又没有渗透进来的时候,阿富汗可以说是脆弱的可以任人欺凌。

不过,此时的阿富汗毕竟是巴拉克宰王朝的统治下,属于独立一国,没有缘由难以轻易的军事入侵。

但却挡不住克隆间谍打头布置下的华人势力的自由活动。

国小势弱的阿富汗,已经被孟享的布局暗中控制了大半,只需要时机一到,就可以直接吞并,再现盛唐月氏都护府的荣耀,势压印度更是不在话下。

印度东方的缅甸也被华夏军队控制了一半。在80万华夏军队的镇守下,若不是孟享另有计划,彻底占领缅甸,也是翻手即可。届时不要说威逼,就是直接兵发印度,也是轻松而为。

在华夏强势崛起下,那道麦克马洪分割线早就被抹到一边了,忙于自身的英国人也没有吭声,即使陷于日军侵略的印度人在日本人的鼓动下,喊了几嗓子,也无济于事。

现在藏南驻扎的十万华夏大军,随即可以干涉一下印度的政事,而已经倒向了华夏的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友情驻扎的华夏军队也可以施以支援。

印度的北面虽然和华夏隔着高纵入云的喜马拉雅山山脉,但30万镇守在青藏高原上的华夏大军也可以随时翻过山口,像后世的某场战事一样,猛虎般的扑下。

而且印度的海上防御,更是令人发指的低下,可以说,孟享随时可以挥舞起大棒,把印度人敲成释迦摩尼的脑袋。

第911章自治区

“即使我们不插手,印度都要分崩离析的没什么威胁,更何况我们再踹上一脚呢!”孟享笑眯眯的对范种等人道。

“不错,印度现在被英国和日本分而治之,已经留下了不稳定的根源。更何况,印度的西北和东侧的宗教,一直不安宁。一个真主,一个佛陀,都是和印度教格格不入,稍一挑拨,就能闹出大乱子。英国人现在虽然极力拉拢压制,但只要欧战一结束,实力大衰的英国人肯定第一个跳出来把印度给肢解喽!”老唐点点头应道。

不得不说,他的猜测很准。

后世在蒙巴顿方案下,除了佛家继续混世,跳出了东边的王公土邦们之外,印度依旧被一分为三。

“若是南洋的那帮土著再过去,印度还不知道要被分成几块呢?嘿嘿,甘地妄称圣人,也是绝对压不住的。让他们百年之内都折腾不起什么来。”老唐继续道。

“还需要等一等,阿富汗和缅甸那边的布置还没完成,西藏那边还要稳一稳,就连南洋那边还没有控制好局面,我们参谋部的意见是等到44年底,甚至是45年。”范种插言道。

要大规模调动南洋的土著,至少也要明年南洋稳定后。

“西藏那边不是给了一个宽松的政策了,还有人不满意?”孟享皱眉道。

鼠二送来的情报中,也有提到过,但孟享并没有太在意。

一座分基地坐镇下,消除了后勤补给的后顾之忧,又封死了边境线,一个机械化装备的师就足以扫清青藏高原上的一切骚动。

在这个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时代,孟享又不需要万族来贺的歌功颂德。很多时候不需要怀柔。就能清理掉忧患。这也使得那些已经见识过的西藏高层们一直很安稳。谁知又有了不稳定的因素。

“有人想把自治区的面积扩大一些!”掌控部分情报的老唐跟着说道。

虽然孟享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复兴华夏文明,但也不是死板的硬套过去的模式,除了吸收西方文明的精髓外。还要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点。

一个文明并不是一条小道走到底,若是没有和其他文明碰撞出火花,有时候在发展方向的瓶颈下陷入迷茫。

华夏西南的一些文明之路也是值得华夏核心文明借鉴的。

所以孟享特意让那些更加原生态的文明保留。建起了政策比较宽松的自治区。

这个自治区,并不是另一个时空的那种省级规模。

在全国都以州治命名后,有着强大军事实力支撑的孟享自然不会让省级政权出现特殊情况。他提出的自治区的规模,最大的也不过是区县级,小的甚至是一个村落规模,但本质上都是一个为保留土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保护区。

西藏就有6处。

黄教中的班禅和达…各占了一处,藏传密宗中的另一大派红教占了一处,其他白教、花教以及其他教派和独立的活佛派系,一起占了另外3处。

狼多肉少。才能更有竞争力。

孟享对这些圈起来的自治区给予了很大的自主权,但对奴隶制、僧兵都加以限制,这也是为了以后便于插手的后门。

青藏这边倒是差了些。在云贵川桂等地区就需要以此挟制。

为了尽快的统一国内。枪口对外,即使有足够的兵力支持也不适合在国内的那些少数民族的条件恶劣的地方消磨。

自治区的政策也是为了他们甩出来的棒棒糖。孟享一手捏着七十万大军长期驻守这四省剿匪的大棒,一手握着这块自治的诱人糖果,才彻底靖安了西南。

这里的自治区最多,但随着华夏核心文明和经济的渗透,恐怕以后数量和面积都会有所缩减。

西北和中亚的诸多民族也是孟享的这两招下软倒。

自治区内可以宽松一些,但在外边,甚至比汉人更严厉。

同样的方式,也被孟享搬到了南洋,这种方式可以最短的时间内让众多抵抗者入彀,集中管理起来,消除其他地方的隐患和麻烦,然后温水慢慢的煮就是了。

孤立起来的保护区又能维持多久?

美国人对付印第安人差不多就是如此,只是保护区的大小不一而已。

青藏那边也有人看到了这一点,力图让圈子大一些,圈进众多摆脱了奴隶身份,选择了低保和自由的藏民。

“圈子里外是两个世界。要不然要国法何在?”孟享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后,就不再理会。

现在没有那么多顾忌,那边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来。华夏的主要精力还是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尽力向外发展。

……

“印度不着急,让英国人和日本人在那里继续折腾一阵。”孟享心中早定,印度也不是华夏急需的菜。

华夏现在的情况和日本人差不多。

日本人向外侵略也只能在亚洲蹦跶,但亚洲此时都是欠发达地区,工业水平落后,而现代战争恰恰需要庞大工业产能的支持。

而在二战刚爆发的时候,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了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还多,美国人再占去差不多三分之一。亚洲的工业产值,除了日本人不足4%的占有率外,其他国家的工业与之一比,不堪一提。尤其是可以让战争发出最强音的重工业。

这也是德国人越打越强,日本人越打越被拖累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人空有众多的资源,却依旧限制于原来的工业规模和水平,无法消化吸收。即使缺油,也不是没有石油资源,而是无法有效地提炼和运输。

日本人前车之鉴,由不得孟享不小心。即使有个逆天的金手指,但这种摸不清底细的东西,总是让他不敢放心大胆的使用。

在穿越这种事情都能有的情况下,心中怎么会没有一点忌惮和对命运的敬畏。那种张狂的主角很可能会在一场白日梦中褪去所有的光环,两手空空的醒来。

所以他拼命的积攒夯实华夏的工业基础,从苏俄和日本人那里抢来的,从欧洲和美国那里交易来的,从德国人的战利品那里淘换回来的,虽然一些高端技术上稍差,但工业总产量已经超过现在的日本。

直到攒够了足够的底气,到了初级基础的瓶颈后,孟享才开始释放更大的野心。

一手远交近攻是为了扩张领土,获取足够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剩下陷入停滞需要稳定后,自然可以另一只手要远攻近交,稳定亚洲局势,向更远方的欧洲伸手,去谋取更大的利益。

日本人的工业跑不了,还需要尚有一搏之力的它来牵制美国人的力量,还不到宰割的时候,而美国这个庞然大物,还不是华夏能啃动的。

唯有乱成一团的欧洲是捡便宜的好地方。

“德国人已经同意我们去欧洲了,接下来我们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孟享提醒道。

“这样去了,恐怕要惹起不少的冲突,甚至可能还会和英美彻底翻脸!”范种心中还是有些犹豫。

“冲突是难免的,不过我们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3 1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