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小厨师-第7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纲没有任何犹豫,道:“微臣遵命。”

赵楷双目一扫,沉声道:“此番恩科,朕真的希望能够选几个有用的人才为朕分忧,但凡参与此次恩科的官员,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不要让朕失望了。”

“臣等定当全力以赴,绝不会辜负皇上的信任。”

“很好。”

赵楷道:“这一回恩科就定在十月初一。”

正当群臣准备歌颂赵楷开恩科时,秦桧突然站了出来,道:“还请皇上三思,若是再开恩科的话,可能会引起武将的不满。”

李奇微微皱了下眉头,暗想,难道他要出招了?

赵楷一愣,好奇道:“秦少宰何出此言?”

秦桧道:“启禀皇上,这文举早已经恢复了,而且算上这一回,恩科都已经连开两回了,但是武举方面却一次都没有,故此微臣担忧天下武生会感到不满。”

赵楷双眉一抬,猛吸一口气进去,隔了好半响,忽然猛地一拍桌子,道:“兵部尚书何在?”

“微臣在。”

兵部尚书陶岑急忙站了出来。

赵楷指着陶岑道:“你身为兵部尚书,掌管武举一事。为何却不提醒朕?”

陶岑急忙解释道:“皇上,这武举本就是三年一考。”

赵楷怒道:“今年便是第三年,可是你似乎一点准备都没有,若是没有秦少宰提醒,你还准备什么时候提出来,你究竟有没有在准备。”他可是非常一个重视军事的皇帝,这武举是肯定不能荒废的。

“微臣该死。”

陶岑匍匐在地,泪声俱下道:“皇上,是微臣无能,微臣无颜在皇上面前提及此事。还请皇上治罪。”

日。这尼玛也是一个影帝级别的呀,这眼泪喊来就来,看来我回去得多练练,不然拿什么来和你们斗呀。李奇瞥了眼陶岑,暗想,这兵部尚书本就是秦桧的人,秦桧这么谨慎的人,不可能犯这种低级的错误,把自己人给害了。看来他是真的要出招了。

白浅诺的面色也变得非常凝重,连兵部尚书都抬出来了,很明显秦桧是打算出招了,心里暗想。夫君还真是料事如神,这才刚刚过完年,他就出手了。

自从出使燕云后,赵楷最烦的就是动不动就下跪、大哭。龙眉一皱,训斥道:“你堂堂兵部尚书这副模样成何体统,给朕起来说话。”

“微臣遵命。”

影帝吗。这喊停就停的,陶岑听皇帝语音中竟带有厌恶之意,哪里还敢哭,赶紧站起来。

赵楷怒哼一声,道:“你方才那话是何意?”

陶岑道:“启禀皇上,自从微臣上任之后,发现武学已经名存实亡了,微臣原本以为是受金兵南下的影响,哪知道两年过去了,武学兀自不见半点起色,其中学生只有………只有………。”

这武学可以说是宋朝的军事学校,也是世上第一所军事学院,始于王安石变法,其提出学校教育要“求专门,兼文武”,在东京设立武学,教授军事知识,以《武经七书》为主要教材

赵楷冷声道:“只有多少?”

“只有二十一人。”

“什么?”

赵楷大惊失色道:“只有二十一人?”

“微臣无能。”

“这朕倒真是看出来了。”

赵楷气得火冒三丈,这一句话差点也没有把陶岑吓死。

李奇瞥向秦桧,暗道,小秦,你再不出来,你小弟恐怕会吓晕过去了。

果然,秦桧出来道:“还请皇上息怒。微臣以为武学的没落与陶尚书并无太大干系。”

赵楷听到自己的军事学校只有二十一人,已经快要气疯了,说起话来非常冲,道:“那你是指朕无能吗?”

“微臣不敢。”

秦桧诚惶诚恐,他似乎也没有料到赵楷会生这么大的气,后背都湿了,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呀,调整了下呼吸,才道:“武学首次置办始于庆历三年,但不足百日就因无法招收到学生而废弃了,直到熙宁五年才复置,为此朝廷给予了非常多的优厚条件,但是最多一年才招收到了区区两百人,比起太学院来,真是天壤之别。

到了宣和年间,战事不断,武学的学员在不断的减少,因为百姓们都不准自己的儿子报名武学,当时臣还在太学院,曾短暂的调去过武学教课,当时的人数就已经不足一百人了,等到金兵南下时,武学的学生害怕会调往前线,于是纷纷逃离,自此之后武学便一蹶不振。”

赵楷龙颜大怒,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武学是为何而设?无非就是保家卫国,可是那些学生竟然一遇到战事,就纷纷逃离,这等人朕要来何用,逃的好,逃的好,兵部尚书,你立刻将那些人名单给朕送来,这些人永世不得入朝为官,包括他们的后代,真是气死朕了。”

ps:求月票,求推荐。。。。

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武学改革(上)

赵楷这一回是真的怒了,当初金兵包围开封府时,城内是全民皆兵,百姓们都争先恐后的拿起武器捍卫自己的首都,可是武学里面的学生却临阵退缩,这岂不是连百姓都不如,你叫赵楷如何不生气。

但是李奇却觉得赵楷有推卸责任之嫌,若非今日秦桧提及,你自己恐怕都忘记了,足见你对武学其实也不是挺上心的,当然,这是皇帝的优待,不然还要你们这群臣子干什么。

秦桧不卑不亢道:“皇上请息怒,其实这种情况也在情理之中。”

“情理之中?”

赵楷微微歪着头,用一种非常愤怒的眼神望着秦桧,仿佛秦桧只要再重复一遍,就要立刻将秦桧给宰了。

但是这事情进行到了这一步,秦桧也只能硬着披头上了,道:“皇上有所不知,其实在熙宁年间复置武学之所以能够维持下来,全凭朝廷给出的丰厚待遇,光凭食住条件,就吸引了不少人来,但是这些人乃是一些无法生计的人,受生活所迫才会来此,他们并非是真心愿意进入武学的。

另外,朝廷还每年给出了几个名额,保送入朝为官,因此也有不少官僚子弟进入武学,但是这些官僚子弟只不过是想入朝为官,他们其中很多人甚至都不来上课,只是将这武学当成是一个跳板,试问这些人又怎能担当的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赵楷听得哑然无语,那些官僚子弟他是了解的,个个都好吃懒做,贪生怕死,临阵退缩还真是在情理之中,但是,这能怪谁呢?他也不知道能够怪谁了。

为什么武学招收不到人才,与太学院是天壤之别。谁都知道这原因,这都是因为宋朝是以文驭武,而且文武限定的非常明显,武见了文,那就是儿子见了爸爸,而且武官的前途也极其有限。

所以这就造成那些有才之士都考文,没有人愿意弄武。

为什么宋朝一个崇文到极致的国家会设立武学,而且会如此重视,这听上去似乎有些矛盾,其实不然。

宋朝设立武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武将的弥补。毕竟文压制武实在是太厉害了,但是宋朝又一直处于战争中,你不可能抛弃武吧,所以宋朝的统治者们还是非常看重武的,但是他们又怕会走上唐朝的老路,节度使拥兵自重。

这怎么办呢?

制度是不能变,那就只有从一些待遇方面给予武将一些弥补,故此三衙军官的俸禄是非常优厚的,而且设立武举。每三年选一位武状元,让那些武将们看看,其实朝廷还是挺重视你们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个原因,故此没有人去注意武学。因为那只是作为一个象征的存在,武学具有的是政治意义,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

但是赵楷不同,他是崇尚武学的。故此他才会对此如此愤怒和惊讶。

这思前想后,赵楷也知道这真的要追究起来,恐怕得追溯到太祖、太宗时代。怨不得别人,制度使然,于是道:“都说世治尚文,世乱尚武,如今虽然我大宋国内正处于歌舞升平,百花齐放,但是外面的世道并不太平,而现在的歌舞升平也是建立在我们当初击退金国的前提下,想要国内的安定,首先就要提升军事,否则的话,强敌必定卷土重来,所以不管怎么样,这军事一定不能落下,武学同样也是如此,不知各位爱卿有何良策能够振兴武学?”

他也是现在才回过神来,不管怎么样,他不能再让武学只是为了政治意义存在,必须得发挥作用。

但也因为如此,这可把群臣给难倒了,要是赵楷也是跟当初神宗皇帝的初衷一样,那就好办多了,给点好处,自然会有人来,至少看上去不会那么寒碜。

可是若要真的依靠武学培养出大批的军事人才,这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特别是在宋朝这种文强武弱的制度下,除非你改变制度,但那又是不可能的,一百多年形成的文化,不是谁说改就能改的,包括皇帝在内。

群臣一阵沉默,这已经触碰到了一些比较敏感的事。

李奇瞥向秦桧,暗道,你这家伙还不站出来显示自己的英雄主义,你若不出来,我可要说话了哦,别说我没有给你机会。他右脚轻轻抖动了下,秦桧立刻站出来,慷慨激昂的道:“皇上,武学在当初的存在,其实只是一个华而不实的东西,若想要改变,必须要彻底的颠覆,重新开办一所更具有实用性的武学。”

李奇差点没有笑出声来。

他身后的白浅诺都看在眼里,不禁低下了头,但双肩还是忍不住耸动了一下。

赵楷倒是没有注意李奇的小动作,问道:“爱卿有何良策?快快说来。”

秦桧道:“首先,相比起太学院来,武学内部课程设置实在是马马虎虎,非常的松散,都是一些纸上谈兵,微臣见过最有趣的是,以前武学中的一些官宦子弟将排兵布阵视为儿戏,利用武学的便利从三衙调用士兵过来供他们嬉闹,实在是令人愤怒。”

赵楷听得双眉一沉,怫然不悦,道:“那依爱卿之见,又该如何?”

秦桧道:“回禀皇上,武学的存在说白了就是为了战争,竟然如此,那么武学所涉及的课程应该完完全全的为战争而服务,而非那夸夸其谈。”

众人听得是频频点头。

秦桧又道:“以前的武学好高骛远,这一开办就说什么要培养将帅之才,可是这将帅之才又怎能轻易获得,这无疑是揠苗助长,本末倒置,微臣以为将帅之才应该也要从最基本的开始,为将者,首先应该要了解兵之何用,故此为将者也应该从兵开始,而非读几年兵法,就能够统帅千军万马,这不就是将战争视若儿戏。”

厉害呀!这人聪明就是好,即便是不擅长的领域,也能句句说到实处,宰相该当如此啊。李奇听得也是暗自称赞。

赵楷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道:“爱卿言之有理,想那金国二太子在最开始也是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如今他能成为威震四方的金国二太子,绝非因为他的父亲乃是金太祖,其实不管是文,还是武,都必须从最低做起,不知民之疾苦,又怎能造福于民,尔等一定要切记。”

又是完颜宗望,真不知道你是恨他,还是爱他。李奇听得暗自一叹。

其实在当初燕云那一番比试,赵楷无形中已经将完颜宗望视作自己的一个标杆,他要打败完颜宗望,首先就要超过完颜宗望,从这一方面来说,其实赵楷心里是非常佩服完颜宗望的,特别是完颜宗望当初所表现出睥睨世间万物的霸气,这当时赵楷所不具备的。

“皇上金玉良言,臣等受教了。”

群臣齐声道。

赵楷又向秦桧道:“爱卿继续说下去。”

“是。”

秦桧颔首唱喏,继续说道:“要改变武学,首先改变其本质,就拿那武状元来说,以前的武学是为了诞生武状元而存在,而臣以为武学应该为了培养武状元而存在,武举的科目只能判断一个人是可造之材,而非判定此人就能立马领兵打仗,以前的考生是先入武学,考取状元后再入朝为官,臣以为当反其道而行,考生先参加武举,但凡中举中再入武学学习,以来提升自己。”

白浅诺站出来道:“文举历来就是先学后考,再入仕途。”

“文武不同,岂能一概而论。”秦桧与白浅诺也不是第一次在朝中争论了,这都已经形成了一种常态,反倒是李奇自从赵楷即位以来,就很少与人争论,又听秦桧道:“文能如此,那是因为文官有很多历练的机会,而且我大宋文举已经处于巅峰,远胜历朝历代,不管是任何方面都非常成熟,但是武官不同,武官一入战场就得对整个战场负责,稍有不慎,就可能将我大宋置于万劫不复之地,故此武举应该比文举更加严格,而非像以前那样随意。”

白浅诺道:“可是如此一来,这武学岂不是更招不到人。”

秦桧道:“武学的学生在今后可能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又岂能随意招人,以前招的那些人就是最好的例子,那种人不招也罢,以免害人害己。”

“秦爱卿言之有理,朕要的是人才,而非草包。”赵楷点点头,可眉头又是一皱,道:“可是白爱卿说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若仅凭每年武举中举的那寥寥数人,又怎能振兴武学?”

秦桧道:“皇上,武状元尚且都要入武学学习,何况是其他人呢。”

“这………此话怎说?”赵楷错愕道。

秦桧道:“臣指的其他人,不是天下百姓,而是那些已经入朝为官的将领。”

此话一出,李奇、郑逸、李纲等中枢大臣都是脸色剧变。

白浅诺黛眉紧蹙,不禁瞧向李奇。

李奇稍稍点了下头,让她稍安勿躁,不可鲁莽行事。

ps:求月票,求推荐。。。

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武学改革(下)

大殿中的气氛已经悄然改变。

“将领?”

赵楷皱眉道:“你的意思莫不是再让那些将领回武学学习?”

“正是如此。”

秦桧道:“自我大宋建国以来,一直都在提倡天下百姓都该读书认字,百姓尚且如此,为将者又怎能目不识丁了。其实在很多人看来,我大宋之所以提倡读书,其因是吸取了前朝的教训,武将容易拥兵自重,而文官在世人眼中都是一些手无缚鸡之力之辈,更别提起兵造反了。

不过在臣看来,此话对一半,错一半,太祖、太宗立下此规定,的确是为了防止有人作乱,但这不是说文官就手无缚鸡之力,而是因为文官明大义,识大体,能够明辨是非,这才关键所在,若是天下百姓都能够明大义,识大体,前朝之乱自然就不会出现在我朝。”

那些文官听得解气呀,这不是我们无能,而是我们懂道理,纷纷点头称是,不少人还都站出来支持秦桧。

赵楷当然不能反对,毕竟秦桧这是在替他的先祖洗白。

秦桧继续说道:“古有周瑜、陆逊、司马懿、裴行检,今有杨业、折可适、种师道、宗泽等大将,哪一个不是文武双全,而在年轻一辈当中,其殿帅岳飞,同样也是文武双全,其言谈举止,不弱于文人雅士,令秦桧深感折服。

还有我大宋第一战将狄公,当初狄公还是一个小兵时,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也只是一个先锋将,其后是范贤相授以《左氏春秋》,狄公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才能在后来以功升枢密副使。成我大宋第一人矣。纵观古今,但凡统帅者,无一人不精通文武,由此可见,文武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宋朝儒教盛行,所以他们很崇尚儒将,何谓儒将,简单来说,就是风度翩翩的大将。所以周瑜、陆逊二人在宋朝的名气非常高,毕竟人长得帅,又会弹琴吟诗,还能领兵打仗,这才是宋朝人民心目中理想的元帅,像什么关羽、许诸、张飞等武将人气其实不是很高。

当初李奇说三国时,其中三气周瑜这一回惹得众人是黯然涕下,也成为一个经典,至今你去各大酒楼还能听到有人在说三气周公瑾。

户部尚书胡义突然嘀咕道:“那也不尽然。”

秦桧一愣道:“胡尚书此话怎说?”

胡义瞥向李奇。笑呵呵道:“据说枢密使平时行书都感到非常困难,其书法很是一般,可是枢密使领兵打仗,至今未尝败绩。”

群臣皆是忍俊不禁。

你娘的还真是会说话呀!李奇老脸一红。这话听着褒贬各一半,但是句句属实,他还真不好反驳。

赵楷乐了,哈哈道:“胡尚书。你太抬举枢密使,他的字哪能说是一般,简直是不堪入目。”

这皇上都带头了。其余人也纷纷笑了起来。

这你也太不给面子吧。李奇不爽了,忙出来大声道:“皇上,臣冤枉呀。”

赵楷道:“朕手中可是有很多证据的,哪里冤枉你了。”

奶奶的熊,下回老子再也不写密函了,老子学康熙画画给你。李奇道:“臣承认臣的字不堪入目,但那是因为臣没有时间去练习,既然皇上和各位同僚都觉得我这枢密使的字写的很难看,那微臣请求皇上另派人去研究火药、新式算术、千里眼,经济建设,微臣得挪些时间去好好练字,还请皇上准奏。”

这厮真是无耻,平时你还少取笑别人了,如今稍微被人打趣两句,他就开始耍赖了,你平时与那些女人插科打诨的时候,也不见你去练练字。赵楷也不好做的太过了,轻咳一声,笑道:“爱卿勿要意气用事,会写字的人多了去,但是能够做到爱卿这样的,无一人矣,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朕方才也只是随便说说。”

这还差不多,老子不做声,那是因为昨晚太操劳了,真把我当软柿子捏了。李奇见好就收,行礼道:“皇上慧眼如炬,微臣感激涕零,不过微臣实在是做不到像陶尚书、胡尚书那样,是功是过都非得趴在地上嚎啕大哭,微臣入朝时日尚浅,不懂规矩,若这是规矩,还请皇上多多见谅,微臣真心哭不出来。”

不少大臣都听得笑出声来,和枢密使打嘴仗,这真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胡义原本还想趁机戏谑李奇一番,哪知偷鸡不成蚀把米,又见秦桧双目瞪来,赶紧收声。

赵楷懒得和这厮瞎扯了,咳了几声,拉回正题来,道:“秦爱卿说得好,统帅者,当文武双全………。”

秦桧道:“皇上此言差矣。不管是周瑜,还是陆逊,并非是成为统帅之后,才文武双全的,而是从小就开始培养,唯有文武双全者,方有资格当上统帅,但是周瑜、陆逊、折将军、种小相公等将帅都是名门将后,他们从小就耳濡目染,能成千古将才,也并非是无迹可寻的,但是,岂非人人都能像他们这样,这也是为什么百年来,我大宋才出了一个狄公,这才是微臣建议改革武学的初衷。”

说的真是好。

有理有据,让人难以辩驳。

秦桧继续说道:“但是在我大宋军中还是有许多将军大字不识一个,他们凭借的都是天赋和经验,但是这却是一种天赋的浪费,若是他们能文能武的话,定能为我大宋做出更多的贡献,前途无可限量,将是如此,兵就更不用说了。

然而,军中尚且是如此,武学何谈到面对天下百姓,臣以为改革武学,当步步为营,不能操之过急,首先当从军中开始,朝廷可以从各个军营中找出一些具有潜力的年轻将士来武学学习,让他们明纪律,识大理,等到考试合格之后。然后再调任到各军营,将他们所学得到发挥。”

郑逸、白浅诺、李纲等人听得面色怪异,纷纷都瞥向李奇,可是李奇却像是入定一样,没有丝毫的反应。

赵楷眯着眼,若有所思道:“你继续说下去。”

秦桧道:“这些人将领都已经有了行军打仗的经验,可以更快的融入武学当中,不过,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帅才,这老师也是至关重要。非一般的人能够担当的了,最好是请那些年纪较大的名将前来授课,例如种公,岳飞、牛皋等人也都是师从种公,如此一来,也能提高武学的名气,为今后面向百姓打好基础,还有武学课制也必须改变,先从最基本的开始。而非一入学就学那不切实际的兵法。”

赵楷问道:“最基本的?那是什么?”

“兵种。”

秦桧道:“臣在过年期间曾去拜访过种公,虽只是片刻之谈,却让臣明白了很多,在战场上最重要的并非排兵布阵。而是士兵的执行能力,步兵配合骑兵,保护弓弩手,弓弩手掩护步骑兵。各个兵种的能否完美配合,才是决定战场重要的原因,想要排兵布阵。首先要了解各个兵种的作战习惯,故此臣以为这课制也应该按兵种来划分。

例如步兵、骑兵、火器兵,还有最新出来的工兵,将各种人才对应的放在各个兵种里面去学习,以求能做到宁精勿杂宁专勿多,而非那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将来武学中的学生出来后,也能根据其所学将其安排在合适的职位上,不过,如果有人能够精通各个兵种,那么此人便具备了统帅之才,可以重点培养,破格提拔。”

“好一个宁精勿杂宁专勿多。”赵楷微微一笑,道:“用兵种来划分课制,很好,很好,看来爱卿是花了不少功夫在里面,朕非常欣慰。”

说着他又向群臣问道:“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秦桧突然又道:“启禀皇上,其实这个理念非臣想出来的,而是枢密使率先提出来的,当初枢密使曾在太师学院提到过一种军事学院的概念,微臣不过是借花献佛。”

赵楷连连点头道:“对对对,朕记起来了,在朕还是郓王的时候,李爱卿曾也跟朕提过。”

好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你这是拿我的话来堵我的嘴啊!不过,我不介意,我也没有打算要反对你。李奇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