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剖椤罚教葡茏诘诎俗咏ㄍ蹉∩荆宋熘菖兴尽V旧伲偕鷷c。而欧阳修《五代史》则云家世微贱,与游说迥殊。则其系出唐后与否,宋代已多异议。且自李璟已附於周,李煜又始终奉宋正朔,当时已以藩臣自居,后世忽以正统归之,尤为乖剌。其体例多学步《新五代史》。
  如唐庄宗亡於伶人,事关兴废,故欧阳修别传伶官。至申渐高等四人,其事微矣,乃亦别立传,将修《唐书》者必为黄幡绰等立传乎?唐六臣,《新五代史》别传,以其卖国也,乃亦摭徐铉、殷崇义、张洎、张佖、周惟简、查元方以足六臣之数。不知其随主而降,与许善心一例也。如此之类,皆有效颦之失。况既以南唐继唐,自应正其为帝。而昪曰先主,璟曰中主,煜曰后主,复仿陈寿《蜀志》之例,尤进退无据。至於杂采稗官,漫无刊削,及其小失矣。胡恢之书虽佚,马令、陆游二书具在,何必作此屋下屋也。
  △《南诏事略》·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顾应祥撰。应祥有《人代纪要》,已著录。是书乃应祥巡抚云南时所撰。
  大约摭拾各史《蛮夷传》及滇中旧志,参订而成。其诸书与史互异者,皆别作按语,详为考证。诠注叙次,颇为简洁。至所载郑氏世次及一切事实,皆《五代史》及《五代会要》、《文献通考》诸书所未载,亦足裨史氏之阙也。惟六诏创置,载於各史者,名号俱符,滇中志乘,悉引为依据。兹书以越析诏作治麽些,邆赕诏作邓赕,并炎阁子盛罗皮之作晟罗皮,与史传悉异,而未著其所出。盖明人著书之疏漏,往往如斯矣。
  △《吴越纪馀》·五卷、附《杂吟》·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钱贵撰。贵字元抑,长洲人。是编采辑吴越故实,分题编录,亦多附以论断。前有正德庚午自记,称摭其大纲为三首,杂拟其事之可信者又三十五首。所谓三大纲者,一编年,一书法,一世家;所谓三十五事者,季札观乐之类是也。
  其编年有吴而无越,馀亦越略而吴详。盖贵为吴人,故以吴为主,亦各私其乡之锢习也。所载皆习见之事,无一新异,而又皆不著所出。且以吴越为名,而别出伍尚一篇,申包胥一篇,陶朱公一篇。申包胥尚有关於入郢;陶朱公之子,事虽在楚,而范蠡犹有关於霸越;至伍尚则人为楚人,事为楚事,与吴越如风马牛。
  缀之《伍员传》首,以为缘起,已嫌其赘,乃别立一题,则伍奢亦员之父,楚平王费无极等皆员之雠。又何不可类及乎?其亦昧於断限之例矣。末附《杂吟》一卷,亦贵所作,以咏吴越旧迹者也。词旨浅近,亦无取焉。
  △《滇载记》·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杨慎撰。慎有《檀弓丛训》,已著录。是书乃其谪戍云南时所作,统纪滇域原始,及各部姓种类,旧本与《滇程记》合为一篇。今以一为行记,一为地志,析之各著录焉。
  △《陈张本末略》·一卷、附《方国珍本末略》·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吴国伦撰。国伦字明卿,兴国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河南布政司参政。
  《明史·文苑传》附见《李攀龙传》中。是书於陈友谅得姓为吏诸事,张士诚与李伯昇等起事之由,方国珍弟国瑛、国珉诸人俱未胪叙。所载明初攻战诸事,更为疏漏。前有国伦自序曰:“每闻祖父言国初陈友谅、张士诚事甚悉,因志其始末大略,而以方国珍附焉。后阅《洪武日录》及诸野史所记载,往往不符,尚冀熟於掌故者为我正之。”则国伦先不自信矣。
  △《越峤书》·二十卷(浙江范懋杜家天一阁藏本)
  明李文凤撰。文凤字廷仪,宜山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云南按察司佥事。
  是书皆记安南事迹,朱彝尊《曝书亭集》有《越峤书跋》,称为有伦有要,於彼国山川、郡邑、风俗、制度、物产,以及书诏、制敕、移文、表奏之属,无不备载。而建置兴废之故,亦皆编次详明。然大致以黎崱《安南志略》为蓝本,益以洪武至嘉靖事耳。
  △《孤忠小史》·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核其所载,即李文凤《粤峤书》也。文凤书本二十卷,首尾完具,此本抄写残阙,佚其前二卷。起於第三卷之第三页,而空其前半页,以下每卷皆空其标题,不知何人妄填以“孤忠小史”之名。又伪撰序文填於前半页之空处,复赝刻焦竑一印,用於简端。名与书不合,书与序文又不合,序尤鄙俚,足资笑具。殆坊肆书贾之所为,收藏家不辨而售之耳。
  △《朝鲜国纪》·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黄洪宪撰。洪宪字懋中,秀水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少詹事,掌翰林院事。尝奉使朝鲜,获睹其国先世实纪,因次其传受次序,及兴废大要,为此书。
  然所录甚略,不及史传之详备也。
  △《吴越世家疑辨》·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明马荩臣撰。荩臣始末未详。欧阳修《五代史》於《吴越世家》极言其汰侈暴敛之事。说者或以为修有憾於钱惟演,故以此言毁之,并非实录。荩臣之师钱德洪,为钱镠十九世孙,因令荩臣历考《通鉴纲目》及他书所载钱氏爱民政迹,逐条胪列,以证《吴越世家》之妄。其书虽题荩臣名,实则德洪意也。其间援引虽富,类多以空言争论,至如吴越改元之事,尚有石刻可据,昭然难掩。乃亦必喋喋而为之辨,且谓其本中国纪元而史失之,尤可谓凿空妄说矣。
  △《后梁春秋》·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姚士粦撰。士粦所辑《陆氏易解》,已著录。是书以后梁主萧詧为武帝冢孙,宜嗣梁祚。武帝夺嫡而立简文,卒致覆灭。而詧附魏立国,凡历三主三十三年乃亡,能保其祀。《北史》及周、隋二史载记颇略,故作此书,欲以詧续梁正统。用编年之法,采取史传、傍摭文集、因时表事、因事附人、排比具详。其间如詧通魏后即用北魏纪年,而不书太清之号,以绝元帝於梁。又於陈诸帝皆直书其名,以示黜贬之意。然詧为昭明第三子,原非必应得国之人,其立也又非受国於武帝。值是时弟兄构衅,同气相屠,借魏朝兵力,获奉宗祧,仅区区守江陵三百里之地。身为附庸,北面事人,其事实无可称。士粦此书,与以南唐为正统者同一偏僻。王士祯《居易录》称士粦有此书,惜未见之,殊不知其无可取也。士粦又尝为《西魏春秋》若干卷,盖亦以补魏收书之阙。今佚不传。
  △《韩氏事迹》·一卷、《方氏事迹》·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刘文进撰。文进爵里未详。所记乃韩林儿、方国珍二家事迹,分年编载,略如纪事本末体例,而引吴朴、张时泰、邵相、周德恭诸人论断,系之各条之下。
  凡诏檄奏疏之文,皆跳行另书,如坊间所行演义之式,盖明人陋习如此。又以明太祖奉韩林儿年号,比之事殷之德,取喻亦病其不伦。
  △《南诏野史》·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曰《昆明倪辂集》,成都杨慎标目,滇中阮元声删润。前无序目,后有崇祯六年姜午生跋云:新都杨用修先生游其地,乃原其世系,著为载记。滇中阮元声霞屿简及斯记,惜其佚脱,欲更雠之以付剞劂,而不言辂作。今考书中叙事,下逮万历十三年,慎不及见。跋又称大略始於沙壹触沈木而生九龙,此书乃始於南诏星野,其沉木一事,仅附见於《南诏源流》案语中,前后矛盾,不可究诘。大抵阮元声之所为,倪辂、杨慎皆依讬也。前半册逐条标目,颇嫌丛琐。后半册大蒙国以下则历纪蒙氏始据南诏,以迄於段明,颇似世家、列传之体,末则总叙明代平定云南始末,而於历代窃据诸家皆称其伪号伪谥,尤为乖剌。元声,马龙州人,崇祯戊辰进士,官金华府推官。
  △《南唐拾遗记》·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毛先舒撰。先舒有《声韵丛说》,已著录。是编前有自序,称略采宋江南遗事诸不见正史者,附於马、陆二《书》、郑文宝《近事》、陈彭年《别录》、陈霆《唐馀记传》之后。然实皆习见之事,无一异闻。又后主《却登高文》,全篇载於陆书《从善传》中,而讹为《登高赋》。惟存二句,乌在其为拾遗也。紫竹评李后主词一条,见龙辅《女红馀志》,不详所出。其人之真伪未可知,且是紫竹之语,何与南唐遗事。以此条为例,则词话、诗话连篇不尽矣。“师子国王”
  一条,鬼魅现形,乃小说荒唐之语,岂可以补正史!将《太平广记》载秦庄襄王就僧乞食,亦可补《史记·秦本纪》耶?李煜杀谏臣,溺浮屠,荒於酒色,阙失非一。先舒序中以为守文命辟,亦非笃论也。
  △《十六国年表》·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张愉曾撰。愉曾,字庭硕,徽州人。是书以崔鸿所录十六国事,仿《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之例,年经国纬,条理分明,颇便於寻览。其从父张潮,收之《昭代丛书》乙集中。后有潮跋,谓不识崔鸿何以不列年表,今得此书,可以补其阙略。考刘知几《史通》,崔鸿原书实有表,屠乔孙等作伪本时,偶漏撰此篇,潮未及考耳。前又有潮序一篇,文格纯效《尚书》。其意欲拟夏侯玄《昆弟诰》,殊为诡僻,尤无取焉。
  △《中山沿革志》·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汪楫撰。楫字舟次,休宁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是编乃其册封琉球国王时所作。按楫别有《使琉球录》,备载册封典礼及山川景物。此则专纪中山世系,附以考据。前有自序,称谕祭故王,入其祖庙,因密录其神主。
  又得《琉球世赞图》,参以明代实录,约略诠次,盖琉球之沿革具是矣。
  △《十六国年表》·二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孔尚质撰。尚质字元长,武陵人。是编虽以年表为名,而实非司马迁旁行斜上之体,特以伪本崔鸿《十六国春秋》列传,改为编年,犹之排纂班书,更为荀纪。然体例多不允协,如每年但大书甲子,而以晋宋年号与僣号分注,则统绪全乖。又首列所僣之庙号,而书中仍复书名,则纲目互异。又魏氏已定位中原,列於正史。此乃分标代、魏,与仇池杨难敌、吐谷浑一例,转附录於十六国后,尤为未协。惟末附《舆图考》一卷,古名今地,排比颇明,差为易於寻览云。
  ──右“载记类”二十一部、一百一十二卷,皆附《存目》。
  
  卷六十七 史部二十三
  ○时令类
  《尧典》首授时,舜初受命,亦先齐七政。后世推步测算,重为专门,已别著录。其本天道之宜以立人事之节者,则有时令诸书。孔子考献徵文,以《小正》为尚存夏道。然则先王之政,兹其大纲欤?后世承流,递有撰述,大抵农家日用、闾阎风俗为多,与《礼经》所载小异。然民事即王政也,浅识者岐视之耳。至於选词章,隶故实,夸多斗靡,浸失厥初,则踵事增华,其来有渐,不独时令一家为然。汰除鄙倍,采摘典要,亦未始非《豳风》、《月令》之遗矣。
  △《岁时广记》·四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宋陈元靓撰。元靓不知其里贯,自署曰广寒仙裔。而刘纯作后序,称为隐君子。其始末亦未详言,莫之考也。书前又有知无为军巢县事朱鉴序一篇,鉴乃朱子之孙,即尝辑《诗传遗说》者,后仕至湖广总领。元靓与之相识,则理宗时人矣。其书《宋志》不著录,惟见於钱曾《读书敏求记》,称前列《图说》,分四时,为四卷,今此本乃曹溶《学海类编》所载,卷首并无《图说》,盖传钞者佚之。书中摭《月令》、《孝经纬》、《三统历》诸书为纲,而以杂书所记关於节序者按月分隶,凡春令四十六条,夏令五十条,秋令三十二条,冬令三十八条。
  大抵为启札应用而设,故於稗官说部多所徵据。而《尔雅》、《淮南》诸书所载足资考证者,反多遗阙,未可以称善本。特其於所引典故皆备录原文,详记所出,未失前人遗意。与后来类书随意删窜者不同,故并录存之,以备参考焉。
  △《御定月令辑要》·二十四卷、《图说》·一卷康熙五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初,明冯应京与戴任共辑《月令广义》二十五卷,体例粗备,而所录繁简失中,雅俗弗别,颇不免於芜杂,未可以前民利用。
  我圣祖仁皇帝钦崇天道,敬授人时,特命儒臣别为编纂。门目虽仍其旧,而刊除无稽之论,增补未备之文,定为《图说》一卷,《岁令》二卷,《每月令》一卷,《春夏秋冬合》及《土王令》五卷,《十二月令》及《闰月令》十三卷,《昼夜令》二卷,《时刻令》一卷。每类分《天道》、《政典》、《民用》、《物候》、《占验》、《杂纪》六子目,《每月令》则六子目外增《日次》一子目,《十二月令》、《闰月令》则六子目外增《节序》、《日次》二子目。各援引图籍,注明出典,具有根据。其为旧本所有者,标题原字;今本所加者,标题增字。亦不掩古人所长,本本元元,条分缕析。用以乘时布政,顺五气之宜;趋事劝功,裨四民之业。敬天出治,敦本重农之渊衷,具见於是。固不仅点缀岁华,采撷词藻,徒供翰墨之资焉。
  ──右“时令类”二部、二十九卷,皆文渊阁著录。
  ○时令类存目△《四时宜忌》·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瞿佑撰。佑字宗吉,钱塘人。洪武初,官国子助教。永乐间,官周王府右长史,谪戍保安。洪熙初,赦还。此书记十二月所宜所忌,历引《孝经纬》、《荆楚岁时记》、《玉烛宝典》,而兼及於《济世仁术》、《法天生意》、《指月录》、《白云杂忌》诸书,甚至道家符箓亦皆载入。徵引虽博,究不免伤於芜杂也。
  △《四时气候集解》·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李泰撰。泰字淑通,鹿邑人,洪武丁丑进士。姚福《青溪暇笔》称其官为詹事府通事舍人,其事迹则无考也。是书成於洪熙元年,大旨以《月令》诸书纪载时物,仅得其大略,前人训释,又互有异同。因搜采群籍以为考证。然篇幅太隘,未能详核。
  △《月令通考》·十六卷(内府藏本)
  明卢翰撰。翰有《易经中说》,已著录。此书以一岁十二月,每月杂采故事,兼及流俗旧闻。首记天道,次治法,次地利,次民用,次摄生,次涓吉,次占候,次迹往,次考言,次扩闻,谓之十例,颇为庞杂。其自序云:“因见《家塾事亲》一书而广之为此。”则托始已为俗学,其不能精核宜矣。
  △《月令广义》·二十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冯应京撰,戴任续成之。应京有《六家诗名物疏》,已著录。任始末未详,惟卷端有二私印,一曰“肩吾父”,一曰“新安布衣”而已。是书前有任《叙由》一篇,称应京初为《士民月令》一卷,凡十有二令。今益以闰月而增《五纪篇》,冠以图,统之以《岁总》。约十二月文义之同者,括为《每月令》,领於春令之前。复概每月三十日所同者,立《昼夜令》,而一十二时区为时令,系诸篇终。
  其为卷二十有五。则应京原书只一卷,此本皆任所增加。而卷首《冯霑纪略》乃称应京在镇抚司作此书二十四卷,应京自序又称任仅增三之二。大抵二人先后成之,而彼此均欲据以为功,故其说矛盾也。其书较卢氏《月令通考》差详备,而亦多猥杂。如诸神诞辰之类,皆本道书,而非可笔之儒籍者也。
  △《节宣辑》·四卷(内府藏本)
  明上洛王朝《日盍》撰。朝《日盍》,周定王橚七世孙。成化三年,橚曾孙同钅朵始分封上洛。万历三十二年,朝《日盍》袭封。其书专记时令,多袭旧文。
  △《养馀月令》·二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戴羲撰。羲字驭长,里贯未详。崇祯中官光禄寺典簿。其书分纪岁序,而附以蚕、鱼、竹、牡丹、芍药,兰菊诸《谱》。钞撮旧籍,无所发明。
  △《日涉编》·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陈堦撰。堦字升也,应城人。是书杂采故实诗歌,按时令编次,每一月为一卷。先叙月令节候,而三十日以次列之。皆以故实居前,诗歌居后,所采颇为芜杂。前有康熙二十七年巩昌知府文安纪元重刊序,乃惜其列代事迹有关劝戒者尚未详录,非也。至谓其不载闰月为疏漏,则所言当矣。
  △《广月令》·三卷、《后集》·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王勋撰,《后集》则其子璞所补。勋字曰放,璞字伯怀,黟县人。其书采掇传记,欲为《月令通考》诸家广所未备,而好取新奇,转成浅陋。如《十二月》云:“大茅君降白鹤,吐火烘客,老子降九十六种魔。”皆道家无稽之谈,尤为荒诞。其标目曰《别有天》,曰《有本如是》,曰《山外山》,曰《众香国逸史》,皆佻纤尖巧,亦不出明季小品习径也。
  △《古今类传岁时部》·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董穀士、董炳文同编。穀士字农山,炳文字霞山,乌程人。是书前有潘耒序,称其兄弟共撰类书,分天、地、人、物为四部,名曰《古今类传》。先以岁时日次一编见示,乃天部中之一种。然则未成之书也。其例首为岁序总类,次为春、夏、秋、冬四时类。每於一时一月又先为总类,后以一月分三十日,各纂辑典故诗文,略注所出,而以通用丽句附诸简末。其所出则咸不注焉,搜采颇为繁富。然隶事在其意义,不在其字句。是书所摭,往往乖其本旨。如王羲之“春蚓秋蛇”,本论书法,乃以“春秋”二字,入之岁序类中,是可为得古人之意哉?
  △《节序同风录》·(无卷数,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
  国朝孔尚任撰。尚任有《人瑞录》,已著录。是书仿《荆楚岁时记》为之,以十二月为纲,而以佳辰、令节分列为目,各载其风俗事宜於下,颇为详备。然人事今古不同,方隅各异。尚任不分其时其地,比而同之,又不著其所出,未免失之淆杂,不足以为典据也。
  △《时令汇纪》·十六卷、《馀日事文》·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国朝朱濂编。濂爵里未详。是编所采皆四时十二月事实诗赋,全用《艺文类聚》之体。复以是书但分节候而无日次,故更作《馀日事文》四卷,每月三十日,皆摭拾事实诗赋以补之。然所引神仙降诞飞昇之期,既为荒诞,又多以古人行记如范成大《吴船录》之类所载每日至某处者,取为其日之故实,尤为假借也。
  ──右“时令类”十一部,一百二十卷,内一部无卷数,皆附《存目》。
  
  卷六十八 史部二十四
  ○地理类一
  古之地志,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而已,其书今不可见。然《禹贡》、《周礼·职方氏》,其大较矣。《元和郡县志》颇涉古迹,盖用《山海经》例。
  《太平寰宇记》增以人物,又偶及艺文,於是为州县志书之滥觞。元明以后,体例相沿。列传侔乎家牒,艺文溢於总集。末大於本,而舆图反若附录。其间假借夸饰,以侈风土者,抑又甚焉。王士祯称《汉中府志》载木牛流马法,《武功县志》载织锦璇玑图,此文士爱博之谈,非古法也。然踵事增华,势难遽返。今惟去泰去甚,择尤雅者录之。凡芜滥之编,皆斥而存目。其编类,首宫殿疏,尊宸居也。次总志,大一统也。次都会郡县,辨方域也。次河防,次边防,崇实用也。
  次山川,次古迹,次杂记,次游记,备考核也。次外纪,广见闻也。若夫《山海经》、《十洲记》之属,体杂小说,则各从其本类,兹不录焉。
  △《三辅黄图》·六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晁公武《读书志》据所引刘昭《续汉志注》,定为梁、陈间人作。程大昌《雍录》则谓晋灼所引《黄图》,多不见於今本,而今本“渐台”、“彪池”、“高庙”、“元始祭社稷仪”,皆明引旧图,知非晋灼之所见。又据改“槐里”为“兴平”,事在至德二载,知为唐肃宗以后人作。其说较公武为有据。此本惟“高庙”一条,不引旧图,“沧池”一条引旧图而大昌未及,其馀三条并同。盖即大昌所见之本,偶误“沧池”为“高庙”也。其书皆记长安古迹,间及周代灵台、灵囿诸事,然以汉为主,亦间及河间日华宫、梁曜华宫诸事,而以京师为主,故称《三辅黄图》。三辅者,颜师古《汉书注》谓长安以东为京兆,以北为左冯翊,渭城以西为右扶风也。所纪宫殿苑囿之制,条分缕析,至为详备,考古者恒所取资。惟兼采《西京杂记》、《汉武故事》诸伪书,《洞冥记》、《拾遗记》诸杂说,爱博嗜奇,转失精核,不免为白璧徵瑕耳。
  △《禁扁》·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元王士点撰。士点字继志,东平人。是书凡为目百一十有六,篇一十有五,釐为甲、乙、丙、丁、戊五卷。考何晏《景福殿赋》云,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2 9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