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传。以非《乐圃集》之全本,故名之曰《馀稿》。岁久版佚。藏书家递相传录,惟写本仅存。康熙壬辰,其裔孙岳寿即旧本重刊,复行於世。外附补遗诗一首、赞一首,则明嘉定陆嘉颖所掇拾增入也。稿中墓铭皆署其父公绰名,盖长文少时,代其父作。思从石刻录出,亦可见当时搜讨之勤矣。叶梦得《避署录话》曰:“元丰间淮浙士人以疾不仕,因以行义闻於乡里者二人。楚州徐积仲车,苏州朱长文伯原。”则长文在南北宋间,与徐积齐名。然积之学问主精研事理,长文之学问主博考古今;积之文章多怪伟骇俗,长文之文章多平易近人。其所造则各有不同云。
  △《龙云集》·三十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刘弇撰。弇字伟明,安福人。元丰二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初知峨眉县,改博士。元符改元,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历实录院检讨。事迹具《宋史》本传。是集名曰“龙云”者,《书录解题》谓“龙云,安福乡名,弇所居也”。其文不名一格,大都气体宏整,词致敷腴。周必大作是集序,谓其醺经饫史,吞吐百氏,为足继欧阳修之后,而上接韩文。则推许未免溢分。《宋史》本传称其文剷削瑕颣,卓诡不凡。庶几乎近其实矣。诗虽才地稍弱,要亦峭拔不俗,异於庸音之足曲也。其集初刊於浦城,仅二十五卷。绍兴四年,其乡人罗良弼搜求别本,益以彭德源、曾如晦等所编,又得《宏词》、《时议》诸篇於郭明叔家。总六百三十一首,釐为三十二卷。后附志铭及良弼跋。岁久版佚。
  明弘治中刘璋复序而重刊。吴之振撰《宋诗钞》,不及弇集。曹庭楝撰《宋诗存》,始补收之。盖传本较稀,故之振偶未见云。
  △《云溪居士集》·三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华镇撰。镇字安仁,会稽人。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
  镇原集本一百卷。又有《扬子法言训解》十卷、《书记》三卷、《会稽览古诗》一百三篇、《长短句》一卷、《会稽录》一卷,并附哀文一卷,通一百十七卷。
  绍兴十三年,其子初成裒集刊刻,曾表进於朝。又镇《上蔡枢密书》,自云“有所作《王制解》一编”。而初成所为状跋,则不载是书。盖当时已散佚矣。其集诸家书目皆不著录。宝庆《会稽续志》但称镇好学博古,尝著《会稽览古诗》一百三篇,不及其集。惟焦竑《经籍志》载《云溪居士集》一百卷,而其他著作亦均未载。近钱塘厉鹗编《宋诗纪事》,仅从地志之中抄得《会稽览古诗》九首。
  知自明以来,是集无传本也。兹於《永乐大典》中掇缉诠次,釐为三十卷。虽未能顿还旧观,然原刻卷数,已得三之一矣。楼炤序其集曰:“精深典赡,遒丽逸发。”又曰:“介然自重,不轻以求人之知。其名之不昭也,固宜。”然观其学术,大抵以王安石为宗。且与蔡京、章惇辈赠答往来,干祈甚至。炤之所云,未必遽为公论。特幸不为京辈所汲引,故尚未丽名奸党,身败名裂耳。至其所为诗文,则才气丰蔚,词条畅达。虽不足与欧、曾、苏、黄比絜长短,而在元丰、元祐之际,亦褎然自成一家。置其人品,取其文章可矣。
  △《演山集》·六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黄裳撰。裳字冕仲,南平人。元丰五年进士第一。累官礼部尚书。《宋史》列传别有一黄裳,普城人。乾道五年进士。光宗时官至显谟阁待制。名姓偶同,非一人也。其集见於陈振孙《书录解题》者六十卷。今此本卷目相符,盖犹宋时原本。《国史经籍志》作“黄裳《兼山集》四十卷”。书名卷数俱不合,盖焦竑传录之误耳。裳,《宋史》无传,其行事不甚可考。《福建通志》称“政和、宣和间三舍法行。裳上书谓宜近不宜远,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贫。不如遵祖宗科举之制。人以为确论”。要亦伉直有守之士。故其诗文俱骨力坚劲,不为委靡之音。同时庄念祖《述方外志》乃谓“裳为紫薇天官九真人之一。因误校籍,堕人间”云云。说殊诞妄。盖以裳素喜道家玄秘之书,又自称紫元翁,往往爱作尘外语。故从而附会之耳。兹编为乾道初其季子玠裒辑,建昌军教授廖挺订其舛误,刻於军学。前有王说序,亦称其渊源六经,议论悉出於正云。
  △《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李之仪撰。之仪字端叔,《宋史》称沧州无棣人。而吴芾作前集序,乃曰景城人。考《元丰九域志》,熙宁六年省景城入乐寿,则当为乐寿人。史殆因沧州景城郡横海军节度治平九年尝由清池徙治无棣,遂误以景城即无棣也。陈氏《书录解题》据所题郡望,称为赵郡人,益失之矣。之仪元丰中举进士。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符中监内香药库。以尝从苏轼幕府,为御史石豫劾罢。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坐草范纯仁遗表过於鲠直,忤蔡京意,编管太平。
  是编《前集》五十卷,为乾道丁亥吴芾所辑,并为之序。姑溪居士,之仪南迁后自号,因以名其集也。《后集》二十卷,不知谁编。然《文献通考》已著录,则亦出宋人手矣。之仪在元祐、熙宁间,文章与张耒、秦观相上下。王明清《挥麈后录》称其尺牍最工。然他作亦皆神锋俊逸,往往具苏轼之一体。盖气类渐染,与之化也。其诗名稍不及黄、陈。论者因苏轼题其诗后有“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句,遂以为讽其过於僻涩。今观集中诸诗,虽魄力雄厚,不足敌轼;然大抵轩豁磊落,实无郊、岛钩棘艰苦之状。注家所论,附会其词,非轼本意矣。
  △《潏水集》·十六卷(永乐大典本)
  宋李复撰。复字履中。先世家开封祥符,以其父官关右,遂为长安人。登元丰二年进士。历官熙河转运使,终於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其事迹不见於《宋史》。
  洪迈《容斋随笔》载其於蔡京、刑恕谋用战车、战舰一事,上疏排诋,甚为切直。
  而恨史传之不能详尽。《朱子语录》亦曰:“闽人李复(案复非闽人,此句或传写之误。)及识横渠先生。绍圣间为西边使者,博记能文。今信州有《潏水集》者,即其文也。其间有《论孟子养气》,谓‘动必由理,故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无忧无惧,其气岂不充乎!舍是则明有人非,幽有鬼责,自歉於中,气为之丧矣’。此语虽疏,却得其大旨。近世诸儒之论,多似过高,流於老、庄而不知,不若此说之为得也。”今观是集,如谓扬雄不知道,谓井田兵制不可遽言复古,皆确然中理。其他持论,亦皆醇正,不止朱子所称一条。又久居兵间,娴习戎事,故所上奏议,大都侃侃建白,深中时弊,亦不止洪迈所称二疏。至其考证今古,贯穿博洽,於易象、算术、五行律吕之学无不剖晰精微,具有本末,尤非空谈者所可及。在宋儒之中,可谓有体有用者矣。集本四十卷,乾道间尝刻於饶郡,即朱子所谓信州本也。后散佚无存,谈宋文者多不能举其名氏。今从《永乐大典》裒辑编缀,釐为一十六卷,著之於录。既以发潜德之幽光,且以补史传之阙略焉。
  △《学易集》·八卷(永乐大典本)
  宋刘跂撰。跂字斯立,东光人,家於东平。尚书右仆射挚之子也。《宋史》附见挚传。称其能文章,遭党事,为官拓落,家居避祸以寿终,而不详著其仕履。
  惟晁说之作跂墓志称:“跂登元丰二年进士。初选亳州教授。元祐初除曹州州学教授,以雄州防御推官知江州彭泽县。其后改管城、蕲水,所至有政声。复主管成都府永宁观。政和末以朝奉郎卒。”所叙生平梗概,颇为详悉。说之又称跂晚作学易堂,乡人称为学易先生。其集名盖取诸此也。绍圣初,挚以党籍窜新州,卒於谪所。建中靖国初,跂伏阙籥冤,得复官昭雪,世称其孝。吕本中《紫微诗话》称:“跂初登科,就亳州,见刘攽所称引,皆所未知,於是始有意读书。厥后与孙复、石介名相埒。”盖其行谊学问,均不愧於古人。所作古文,类简劲有法度。诗则多似陈师道体。虽时露生拗,要自落落无凡语。《江西宗派图》中不列其名,殆以挚为朔党,门户不同欤!然淳熙中吕祖谦奉诏修《文鉴》,多取跂作。其辨冤时《上执政启》所云“晚岁离骚,魂竟招於异域。平生精爽,梦犹托於古人”者,吕本中《诗话》及王铚《四六话》亦俱极推其隶事之工。即以文章而论,亦北宋末年卓然一作者矣。其集原本二十卷,陈振孙《书录解题》谓最初李相之得於跂甥蔡瞻明。绍兴中洪迈传於长乐官舍。后施元之刻版行世。《宣防宫赋》、《学易堂记》世尤传诵。今元之旧刻,久无传本。惟《永乐大典》载跂诗文颇多。虽未免有所脱佚,而掇拾排次,尚可得什之六七。谨依类编订,共录为十有二卷。今恭承圣训,於刊刻时削去青词,以归雅正。其《同天节道场疏》、《管城县修狱道场疏》、《供给看经疏》、《北山塑像疏》、《灵泉修告疏》、《仁钦升坐疏》、《请崇宁长老疏》以及为其父母舅氏修斋诸疏,皆迹涉异端,与青词相类,亦概为削除。重加编次,釐为八卷,用昭鉴古斥邪之训,垂万世立言之准焉。
  △《道乡集》·四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邹浩撰。浩字志完,常州晋陵人。元丰五年进士。官终直龙图阁,赠宝文阁学士。谥曰忠。事迹具《宋史》本传。此集乃其子柄栩所辑。凡诗十四卷、文二十六卷。李纲尝为之序,此本失载。《东都事略》载浩集三十卷。疑此亦后人所分也。浩於元符二年以上疏谏立刘后编管新州。当时已焚毁其稿。徽宗初,蔡京重治浩罪,求其疏不得,仍伪作浩疏宣示之。今集中具载原疏,盖自《徽宗实录》浩传中采出者。又集载疏共四首,而李焘《长编》内尚有元符元年《论执政大臣不和》一疏,不见集中。又论章惇凡四疏,集亦只载其三。而《高俅转官》一制乃存而不删。盖编类之时,蒐采未备,去取亦未尽当也。柄等镂版,宋末已毁。明成化间其裔孙邹量始得内阁抄本。万历中钱塘令邹忠允亦浩之裔,乃再刊行之。王士祯《居易录》称其古诗似白居易,律诗似刘梦得。又称其受学程门,而特嗜禅理,诗文多宗门语。其《括苍易传序》,服膺荆舒之学,亦驳而不醇。
  夫浩之大节,可谓不愧师门矣。语言文字,小小异同,未足为累,盖所学在此不在彼也。以是吹求,是亦不揣其本矣。
  △《游廌山集》·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宋游酢撰。酢字定夫,建阳人。元丰五年进士。建中靖国初,历官监察御史。
  宣和初,终於知濠州。事迹具《宋史·道学传》。杨时《龟山集》有酢墓志铭,称所著有《中庸义》一卷、《易说》一卷、《诗二南义》一卷、《论语》、《孟子》杂解各一卷、《文集》十卷。年谱称其“年二十九,录明道先生语。年四十一,录伊川先生语。年四十六,作《论孟杂解》、《中庸义》。年四十七,作《易说》、《诗二南义》”。而不言文集,盖本各为书也。此本首以《论语杂解》、《中庸义》、《孟子杂解》为一卷。次《易说》、《诗二南义》为一卷。次《师语》、《师训》为一卷。次以文七篇、诗十三首,附以墓志、年谱为一卷。又《中庸义》后有《拾遗》。《孟子杂解》仅八条。《诗二南义》仅二条。盖后人掇拾重编,不但非其原本,且并非完书矣。《春日山行》诗中有“风咏舞雩正此日,雪飘伊洛是何年”之句。自用程门立雪故实,似亦不类酢作。以其为宋儒遗书,别无他本,姑录之以备一家焉。
  △《西台集》·二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毕仲游撰。仲游字公叔,郑州人。同平章事士安之曾孙。与兄仲衍同举进士。历仕州县。元祐初召试学士院,除集贤校理,累迁吏部郎中。后入元祐党籍,终於西京留司御史台,提举鸿庆宫。《宋史》附载入士安传末,叙其事迹颇详。
  厉鹗《宋诗纪事》以为士安子者,误也。《东都事略》但称仲游有集行世,不详卷数。《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而晁公武《读书志》则称《西台集》二十卷。
  所纪卷目,多寡互殊,传本亦久绝於世。今从《永乐大典》各韵中搜辑排比,诗文诸体俱全。似已鲜所遗阙,特未能足五十卷之数。然《宋志》荒谬,多不可凭。
  疑“五”字为传写之误。谨仍依《读书志》釐为二十卷,亦几几乎还其旧矣。仲游少负隽名,其试馆职时所与同策问者,乃黄庭坚、张耒、晁补之诸人,而苏轼独异所作,擢为第一。他日又举以自代,且称其学贯经史,才通世务,文章精丽,议论有馀。原状具见东坡集中。今观其著作,大都雄伟博辨,有珠泉万斛之致。
  於轼文轨辙最近。针芥之契,殆由於此。其间如《正统》、《封建》、《郡县》诸议,虽不免稍失之偏驳;而其他论事之作,类皆明白详尽,切中情理,不为浮夸诞谩之谈。盖其学问既有根柢,所从游者如富弼、司马光、欧阳修、范纯仁、范纯粹、刘挚辈,又皆一时名德。渐渍薰陶,故发为文章,具有典则。集中《上苏学士书》,称其“知畏於口,未畏於文”,深戒其以文字贾祸。又《上司马温公书》,称其“欲废新法,而左右皆安石之徒,惧其祸之犹在”。其后悉如所虑。
  是其深识远计,尤不可及,固非独文辞之工矣。又《永乐大典》有《毕仲衍上编次官制卷目劄子》一道,亦题作《西台集》。考《宋史》载仲衍为官制局检讨,文字千万计,损益删补,曲尽其当。或由仲衍无集,故附入仲游集中欤!今亦并存以备考证。至《开启疏》、《乐词》诸篇,非文章之正体。今以原集所有,姑录存之。而刊本则概从删削焉。
  △《乐静集》·三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李昭玘撰。昭玘字成季。《宋史》云济南人。考昭玘籍本钜野,殆尝自署济阴,而史遂误济南也。元祐中擢进士第。历官提点永兴、京西、京东刑狱。坐元符党夺官。徽宗立,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崇宁初编入党籍。绍兴初追复直徽猷阁。事迹具《宋史》本传。史称昭玘坐废以后,居闲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寓意法书图画,贮以十囊,命曰《燕游十友》。侯为昭玘校试所举士。及蒙执政、感旧恩,使人致意。昭玘惟求秘阁法帖而已。其孤介自守,不汲汲自进如是。故其胸度夷旷,发为文章,皆光明俊伟,无依阿淟涊之态,亦无嚣呼愤戾之气。又早为苏轼所知,耳濡目染,具有典型。北宋之末,翘然为一作者。当时与晁补之齐名,固不虚也。其集前后无序跋,不知何人所编。晁、陈二家书目及《宋史·艺文志》皆不著录。叶盛《菉竹堂书目》有之,而无卷数。
  惟焦竑《国史经籍志》载三十卷。此本凡诗四卷、《徐州十事》一卷、记一卷、传序一卷、杂文二卷、书二卷、表三卷、启状七卷、疏一卷、青词疏文一卷、僧疏一卷、进卷二卷、试馆职策一卷、碑志行状三卷,与焦竑志合。盖即竑所见之本也。
  △《北湖集》·五卷(永乐大典本)
  宋吴则礼撰。则礼字子副,富川人。以父御史中复荫入仕。官至直秘阁,知虢州。晚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其事迹略见陈振孙《书录解题》,而不甚详备。
  今考集中所与唱和者,若唐庚、韩驹、曾纡、陈师道诸人,皆一时名士。其《李长者像序》署衔,则尝为军器监主簿。又《续百忧集行》有“畴昔罪臣投荆州”
  之句,盖中间曾以事贬谪也。又《永乐大典》载有韩驹《北湖集序》,题宣和壬寅,而中称“则礼卒於虢州之后一年,其子坰缀辑诗文”云云。则当终於宣和辛丑。杨万里《诚斋诗话》乃称尤袤赏其二绝句。其一有“华馆相望总使星,长淮南北已休兵”句,乃似高宗时语,岂万里偶传讹乎?驹序称坰所编集为三十卷。
  《书录解题》则作《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世久无传,未详孰是。今从《永乐大典》各韵中裒辑编缀,尚得诗三百馀首、长短句二十馀首、杂文三十馀首。谨校正讹舛,釐为五卷。则礼诗格峭拔,力求推陈出新。虽间涉於颓唐,而逸趣环生,正复不烦绳削。近体好为生拗,笔力纵横,愈臻遒上。杂文虽寥寥数首,而法律严密,具有典型。观所作《欧阳永叔集跋》、《曾子固大般若经抄序》,知其於古文一脉具有渊源。宜其折矩周规,动符轨度。固非渡江以后讲学家支离冗漫之体所得而比并矣。
  △《溪堂集》·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谢逸撰。逸字无逸,临川人。屡举不第。然以诗文名一时。吕本中作《江西诗派》,列黄庭坚而下凡二十五人,逸与弟薖并与焉。本中尝称逸才力富赡,不减康乐。刘克庄作《江西诗派序》,则谓逸轻快有馀而欠工緻,颇以本中之言为失实。今观其诗,虽稍近寒瘦,然风格隽拔,时露清新。上方黄、陈则不足,下比江湖诗派则沨沨乎雅音矣。且克庄序中又称:“宣政间有岐路可进身。
  韩子苍诸人或自鬻其技至贵显。二谢乃老死布衣,其高节为不可及。”而本中《东莱诗话》亦载汪华赠逸诗云:“但得丹霞访庞老,何须狗监荐相如。新年更励於陵节,妻子同鉏五亩蔬。”则知当时兼以人品重之,不独以其诗也。考江西派中有集者二十四人。逸所著文集二十卷、诗集五卷、补遗二卷、诗馀一卷,尤称繁富。今自黄、陈、吕、晁诸家外,惟韩驹《陵阳集》及薖之《竹友集》犹有写本。逸集已久佚无传。故王士祯跋《竹友集》,以未见逸集为歉。近时厉鹗撰《宋诗纪事》,蒐罗极广,所采逸诗亦止十馀首。今从《永乐大典》所载,裒集缀辑,尚得诗文数百篇。中间如《冷斋夜话》所载“贪夫蚁旋磨,冷官鱼上竿”
  句。又《豫章诗话》所引逸《蝴蜨》诗“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江天春暖晚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等句。虽皆已失其全篇。然其存者,诗词约什之七八,文亦约什之四五。已可略见其大概。谨订正讹舛,釐为十卷。庶考江西诗派者,犹得以备一家焉。
  △《竹友集》·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谢薖撰。薖字幼槃,临川人。《宋史·艺文志》、陈振孙《书录解题》载薖《竹友集》俱作十卷。而世所行本止四卷,又有诗无文。盖流传仅存,已多阙佚。此本乃明谢肇淛从内府钞出。凡古诗四卷、律诗三卷、杂文三卷。与宋时卷数相合,盖犹旧本。卷末有绍兴壬申抚州州学教授建康苗昌言题识,称“二谢文集合三卷,邦之学士欲刊之而未能。朝议大夫赵士鹏来守是邦,始命勒其书於学宫,以称邦人之美意。”详其词气,盖与谢逸《溪堂集》同时授梓,故吕本中原跋亦总二集而言之也。本中称薖诗似谢玄晖,不免誉之太过。刘克庄《诗话》则谓薖视逸差苦思,而合玄晖者亦少。王士祯《居易录》又谓薖在江西派中,亦清逸可喜。然涪翁沈雄刚健之气,去之尚远。所评骘俱为不诬。士祯又极称其《颜鲁公祠堂》、《十八学士图》诸长歌及“寻山红叶半旬雨,过我黄花三径秋”
  二句、《靡靡江蓠只唤愁》一诗。持论亦属允当。至所称“挼挲蕉叶展新绿,从臾榴花开晚红。瘦藤拄下万峰顶,老鹤来归千岁巢”,则殊不尽薖所长。盖一时兴到之言,非笃论也。
  △《日涉园集》·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李彭撰。彭字商老,南康军建昌人。陈振孙《书录解题》以为公择之从孙。
  王明清《挥麈录》谓李定仲求以不得预苏舜钦赛神会兴大狱,彭即其孙也。二说未知孰是。《宋史》不为立传,其行履亦不可考。赵彦卫《云麓漫钞》载:“吕居仁《江西诗派图》,录自黄庭坚以下二十五人,彭名在第十五,居韩驹之亚。”
  则彭本文章之士,故事迹不见於史也。其集《书录解题》作十卷,世久无传。今检《永乐大典》,所载彭诗颇多。抄撮编次,共得七百二十馀首,诸体咸备。谨校定讹谬,仍釐为十卷,以还其旧。集中所与酬倡者,如苏轼、张耒、刘羲仲等,皆一代胜流。故其诗具有轨度,无南宋人粗獷之态。吕居仁称其诗文富赡宏博,非后生容易可到。刘克庄《后村诗话》亦称其博览强记,而独惜其诗体拘狭少变化。今观所作,克庄所论为近之。然边幅未宏,而锤炼精研,时多警策,颇见磨淬之功。在江西派中,与谢逸、洪朋诸人足相颉颃,终非江湖末派所能及也。
  △《灌园集》·二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吕南公撰。南公字次儒,南城人。《宋史·文苑传》称其於书无所不读,於文不肯缀辑陈言。熙宁中,士方推崇马融、王肃、许慎之业(案熙宁中科举所用乃王安石《三经新义》及《字说》,非马融、王肃、许慎之学,此语殊为乖妄,《宋史》荒陋此亦一端,谨附纠其谬於此),剽掠临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2 9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