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山集》·十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明康海撰。海有《武功县志》,已著录。其诗文集自明以来凡四刻。一为张太微所选,一为王世懋所选,互有去取。国朝康熙中,其里人马氏始裒其全集刻之江宁。此本乃乾隆辛巳其里人编修孙景烈以所藏张太微本又加刊削而刻之。海以救李梦阳故,失身刘瑾。瑾败,坐废。遂放浪自恣,徵歌选妓,於文章不复精思,诗尤颓纵。《王世懋序》称其五七言古律多率意之作,又慕少陵直摅胸臆,或同时人名号爵里,韵至便押,不丽於雅。《朱孟震序》述李维桢之言,亦称张太微本珷玞燕石,间列错陈。故马氏所增刊,颇伤芜杂。景烈此本虽晚出,而去取谨严,於诗汰之尤力,较诸本特为完善,已足尽海所长矣。明人论海集者是非不一,要以俞汝成“文过於诗”语为不易之评。其《拟廷臣论宁夏事状》及《铸钱论》诸篇,尤颇切时弊。崔铣、吕柟皆以司马迁比之,诚为太过。然其逸气往来,翛然自异,固在李梦阳等割剥秦汉者上也。
  △《柏斋集》·十一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明何瑭撰。瑭有《医学管见》,已著录。瑭笃行励志,其论学一以格致为宗。
  集中《送湛若水序》,谓“甘泉以存心为主,予以格物致知为先。非存心固无以为格致之本。物格知至,则心之体用益备”。其生平得力在此。故当时东南学者多宗王守仁良知之说,而瑭独以躬行为本,不以讲学自名。然论其笃实,乃在讲学诸家上。至如《均徭》、《均粮》、《论兵》诸篇,究心世务,皆能深中时弊,尤非空谈三代,迂疏无用者比。虽其文体朴质,不斤斤於格律法度之间,而有体有用,不支不蔓,与雕章绘句之学固又当别论矣。集凡文十卷、诗一卷,为嘉靖己酉郑王所刻。郑世子载堉,即瑭之甥。其律数之学,皆受之於瑭者也。
  △《竹涧集》·八卷、《竹涧奏议》·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潘希曾撰。希曾字仲鲁,金华人,弘治壬戌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是集为嘉靖末长洲黄省曾所校。首载诗四卷,次杂文四卷,次奏议四卷,而以墓志、小传之类附录於末。核其卷数,与《千顷堂书目》所载相符,盖犹旧本也。希曾官兵科给事中时,奏夺太监汪直义男官爵。复因灾异陈八事,皆直指近倖,无所避忌。及奉使湖广、贵州,计处边储,又以不赂刘瑾,矫旨下狱,拷讯除名。
  瑾诛,起官,复抗疏争太素殿、天鹅房诸役,俱著直声。今观集中章奏,语皆剀切真挚,不为粉饰而深中事理,不愧其名。其平时虽不以文章著,而直抒胸臆,沛然有馀,亦其刚正之气有不可掩遏者欤。又希曾治河,绩最著。《小传》称其别有《治河录》,今已不传。然集中条议修筑诸疏,措置规模,犹见一二。是尤切於实用之文,足以资后来考证者矣。
  △《大复集》·三十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何景明撰。景明有《雍大记》,已著录。是集凡赋三卷、诗二十六卷、文九卷,传志、行状之属附录於末。王廷相、康海、唐龙、王世贞各为之序。正、嘉之间,景明与李梦阳俱倡为复古之学,天下翕然从之,文体一变。然二人天分各殊,取径稍异。故集中与梦阳论诗诸书,反覆诘难,龂龂然两不相下。平心而论,摹拟蹊径,二人之所短略同。至梦阳雄迈之气与景明谐雅之音亦各有所长。
  正不妨离之双美,不必更分左右袒也。景明於七言古体深崇四杰转韵之格,见所作《明月篇序》中。王士祯《论诗》绝句有曰:“接迹风人明月篇,何郎妙悟本从天。王杨卢骆当时体,莫逐刀圭误后贤”,乃颇不以景明为然。其实七言肇自汉氏,率乏长篇。魏文帝《燕歌行》以后,始自为音节。鲍照《行路难》始别成变调。继而作者实不多逢。至永明以还,蝉联换韵,宛转抑扬,规模始就。故初唐以至长庆,多从其格。即杜甫诸歌行,鱼龙百变,不可端倪,而《洗兵马》、《高都护》、《骢马行》等篇,亦不废此一体。士祯所论,以防浮艳涂饰之弊则可,必以景明之论足误后人,则不免於惩羹而吹齑矣。
  △《洹词》·十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崔铣撰。铣有《读易馀言》,已著录。是集题曰《洹词》,以铣家安阳,境有洹水故也。一卷、二卷曰《馆集》,三卷曰《退集》,四卷曰《雍集》,五卷至十卷曰《休集》,十一卷、十二卷曰《三仕集》。皆编年排次,不分体裁,杂著笔记亦参错於其间。铣力排王守仁之学,谓其不当舍良能而谈良知。故持论行己,一归笃实。其争大礼,劾张璁、桂萼,风节表表,亦不愧其言。所作《政议》十篇,准今酌古,无儒生迂阔之习。他若《漫记》十条,可以补《宋史》之未备。《讹传》两则,可以靖明代之浮言。而《岳飞论》一篇,称飞之急宜奉诏班师,尤识大体。盖不以文章著,而文章自可传也。第十一卷中有《严嵩钤山堂集序》,似涉南园作记之疑。然嵩集载此序,题嘉靖己亥。据《明史·嵩传》,是时方为礼部尚书,未操国柄,尚无由预识其奸。是犹司马光之於王安石,非陆游之於韩侂胄矣。
  △《庄渠遗书》·十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魏校撰。校有《周礼沿革传》,已著录。校欲行周礼於后世,其说颇为迂阔。所著《六书精蕴》,欲以古篆改小篆。而所列古篆,又多杜撰,尤为纰缪。
  然校见闻较博,学术亦醇。故是集文律谨严,不失雅正。考据亦具有根柢,无忝於儒者之言。其御札《问经义》诸条,亦多精确。惟《郊祀论》一篇,谓见於经者独有南郊无北郊,而以社当地祇之祭。不知大司乐方丘之文与圜丘相对,圜丘为郊天,方丘为祭地可知。未闻祭社於泽中之方丘,且於夏日之至也。又《祭法》瘗埋於泰折,祭地也,与燔柴於泰坛祭天之文相对,皆北郊祭地之显证。校乃引《周礼》阴祀用黝牲,驳《祭法》祭地用骍犊为附会。不知《周礼》、《礼记》不能强合,先儒辨之甚明,无庸横相牵合,自生纠结也。
  △《俨山集》·一百卷、《续集》·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明陆深撰。深有《南巡日录》,已著录。是集有费寀、徐阶二《序》,文徵明《后序》。《续集》前有《唐锦序》,后有《陆师道跋》。皆其子楫所编。
  《锦序》及《师道跋》并称尚有《外集》四十卷,通此二集为一百五十卷。此本不载《外集》。盖《外集》皆其笔记、杂著,又自别行也。《明史·文苑传》称“深少与徐祯卿相切磨,为文章。又善书,仿李邕、赵孟睢I图┭牛食脊凇薄!督仔颉烦粕钜跃米孕怼T诤擦郑诠樱鲜檠允隆6窖ъ督畏冻妒瘢蚪杂泄Φ蚂镀涫棵瘛6涠酪晕恼录!秾u序》亦称其以剀切不谀忤宰臣,左迁以后,略无感时愤俗之意,而举其《发教岩诗》、《峡江道中诗》证其无所怨尤。今观其集,虽篇章繁富,而大抵根柢学问,切近事理,非徒斗靡夸多。当正、嘉之间,七子之派盛行。而独以和平典雅为宗,毅然不失其故步,抑亦可谓有守者矣。
  △《迪功集》·六卷、附《谈艺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徐祯卿撰。祯卿有《翦胜野闻》,已著录。其平生论诗宗旨,见於《谈艺录》及《与李梦阳第一书》。如云“古诗三百,可以博其源。遗篇十九,可以约其趣。乐府雄高,可以励其气。《离骚》深永,可以裨其思。然后法经而植旨,绳古以崇辞。或未尽臻其奥,吾亦罕见其失也”。又云“绳汉之武,其流也犹至於魏;宗晋之体,其弊也不可以悉据”。其所谈仍北地摹古之门径。特梦阳才雄而气盛,故枵张其词。祯卿虑淡而思深,故密运以意。当时不能与梦阳争先,日久论定,亦不与梦阳俱废,盖以此也。王士祯《居易录》称黄庭坚自定其诗为《精华录》,仅三百首。祯卿自定《迪功集》亦三百首。此本凡乐府四十四首、赠答诗十六首、游览诗二十五首、送别诗四十首、寄忆诗二十一首、咏怀诗十二首、题咏诗二十一首、哀挽诗三首,共一百八十二首,不足三百之数。而五卷以下则为杂文二十四篇,题正德庚辰刊。前有李梦阳、顾璘《序》,并称六卷,当是原本。不知何以与士祯所言不符,岂士祯所见别有一本欤。毛先舒《诗辨坻》曰:“昌穀《迪功集》外,复有《徐迪功外集》,皇甫子安为序而刻之者。又有《徐氏别稿》五集,曰《鹦鹉编》、《焦桐集》、《花间集》、《野兴集》、《自惭集》。”又曰:“《迪功集》是所自选,风骨最高。《外集》殊复奕奕。
  《焦桐》多近体,最疵。《鹦鹉》多学六朝,间杂晚唐,有《竹枝》、《杨柳》之韵。《花间》‘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於诗为小乘,入词亦苦於不称。他如‘花间打散双蝴蝶,飞过墙儿又作团’。《咏柳花诗》云‘转眼东风有遗恨,井泥流水是前程’,便是词家情语之最”云云。今不尽可见矣。
  △《郑少谷集》·二十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郑善夫撰。善夫有《经世要录》,已著录。其诗规模杜甫,多忧时感事之作。林贞恒《福州志》病其时非天宝,地远拾遗,为无病而呻吟。然武宗时奄竖内讧,盗贼外作,诗人蒿目,未可谓之无因。王世懋《艺圃撷馀》曰:“闽人家能佔毕,而不甚工诗。国初林鸿、高廷礼、唐泰辈皆称能诗,号闽南十才子。
  然出杨、徐下远甚,无论季迪。其后气骨崚崚,差堪旗鼓中原者,仅一郑善夫耳。
  其诗虽多摹杜,犹是边、徐、薛、王之亚”云云。斯言持其平矣。善夫《论诗》五言云:“大哉杜少陵,苦心良在斯。末流但叫噪,古意漫莫知。凤鸟空中鸣,众禽反见嗤。”观其抒论,知其不谐於俗也。
  △《太白山人漫稿》·八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孙一元撰。一元字太初,自称秦人。或传为安化王孙。王世贞《题一元墓诗》曰:“死不必孙与子,生不必父与祖。突作凭陵千古人,依然寂寞一抔土。”
  盖其踪迹诡异,当时即莫之详也。尝栖太白之巅,故称太白山人。又尝西入华,南入衡,东登岳,又南入吴,与刘麟、吴珫、陆昆、龙霓称“苕溪五隐”。晚而就婚施氏,遂卒於吴兴。麟为文以表其墓。事迹具《明史·隐逸传》。一元才地超轶,其诗排奡凌厉,往往多悲壮激越之音。《静志居诗话》谓其瓣香在黄庭坚,体格固略相近。然庭坚之诗,沉思研练而入之,故蟠拏崛强之势多。一元之诗,轩豁披露而出之,故淋漓豪宕之气盛。其意境亦小殊也。《明史·艺文志》载一元《太白山人稿》五卷。此本为崇祯中湖州周伯仁所刻,凡八卷。盖据吴兴张氏本及阳湖本而合辑之。目录於八卷之末尚标有补遗若千首,而卷内无之。岂当时有志搜访而未得欤。闵元衢《欧馀漫录》载一元逸诗有《送许相卿诗》一首,见许氏谱;《题王伯雨园亭》二首,见《乌青镇志》;《和吴甘泉》四首,《重游》一首,《君马黄》一首,见真迹;《饮马长城窟》一首,见卢志菴所录。续於纪宣符家得十四首。又称鲍稚彛矣衅涫记р攀住6呵逶丁兜袂裨又尽芬喑扑匾辉#小端捅鹄钤度C北上诗》,风调极高,不知《漫稿》何以不载。则其散佚已多矣。
  △《苑洛集》·二十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韩邦奇撰。邦奇有《易学启蒙意见》,已著录。是集凡序二卷、记一卷、志铭三卷、表一卷、传一卷、策问一卷、诗二卷、词一卷、奏议五卷、《见闻考随录》五卷。乃嘉靖末所刊,汾阳孔天允为之序。当正、嘉之际,北地、信阳方用其学提唱海内。邦奇独不相附和,以著书馀事,发为文章。不必沾沾求合於古人,而记问淹通,凡天官、地理、律吕、数术、兵法之属无不博览精思,得其要领。故其徵引之富,议论之核,一一具有根柢,不同缀拾浮华。至《见闻考随录》所纪朝廷典故,颇为详备。其间如讥于谦不能匡正之失,及辨张采阿附刘瑾之事,虽不免小有偏驳,而叙次明晰,可资考据。其他辨论经义,阐发易数,更多精确可传。盖有本之学,虽琐闻杂记,亦与空谈者异也。
  △《东洲初稿》·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夏良胜撰。良胜有《中庸衍义》,已著录。《明史》本传称良胜除名以后,辑其部中章奏,名曰《铨司存稿》,凡议礼诸疏俱在。今已不传。此其诗文集也。
  前七卷为杂文,第八卷为诗,第九卷为《考定皇极指掌诸图》,第十卷为《天文便览》,自十一卷以下皆题曰《仕止随录》,十一、十二两卷杂录谏南巡下狱疏奏诗文及同时诸人投赠申救之作,十三、十四两卷杂录家居诗文。自十三卷以前皆题门人滇池罗江编,十四卷则题门人锺陵江治续编。《明史·艺文志》载《东洲稿》十二卷,诗八卷,与此本卷帙互异。然此本题曰《初稿》,刻於正德十五年。其嘉靖以后诸作,咸未之及。史所载者,殆其全集之卷数欤。良胜两以直谏谪,风节凛然。其诗文无意求工,而皆岳岳有直气。虽不以词藻著名,要非雕章绘句之士所可同日语也。
  
  卷一百七十二 集部二十五
  ○别集类二十五
  △《升庵集》·八十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杨慎撰。慎有《檀弓丛训》,已著录。此集为万历中四川巡抚张士佩所订。
  凡赋及杂文十一卷、诗二十九卷,又杂记四十一卷。盖士佩取慎《丹铅录》、《谭苑醍醐》诸书删除重复,分类编次,附其诗文之后者也。慎以博洽冠一时,其诗含吐六朝,於明代独立门户。文虽不及其诗,然犹存古法,贤於何、李诸家窒塞艰涩,不可句读者。盖多见古书,薰蒸沉浸,吐属自无鄙语,譬诸世禄之家,天然无寒俭之气矣。至於论说考证,往往恃其强识,不及检核原书,致多疏舛,又恃气求胜,每说有窒碍,辄造古书以实之,遂为陈耀文等所诟病,致纠纷而不可解。孝《因树屋书影》有曰:“《丹铅》诸录出,而陈晦伯正杨继之,胡元瑞笔丛又继之。当时如周方叔、谢在杭、毕湖目诸君子集中,与用修为难者不止一人。然其中虽极辨难,有究是一义者,亦有互相发明者。予已汇为一书,颜曰翼杨”云云。其语颇为左袒,然亦未始非平心解斗之论也。诸书本别本各行。士佩离析其文,分类排纂,合而为一,较易检寻。而所分诸目,较《丹铅总录》亦尚有条理。故仍录之集中,备互考焉。
  △《东岩集》·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夏尚朴撰。尚朴字敦夫,东岩其号也,永丰人。正德辛未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尚朴初师吴与弼,后师娄谅,故《明史·儒林传》附见《谅传》中。
  惟史於《薛瑄传》末又称瑄之门人有周蕙,蕙之门人有薛敬之、李锦、王爵、夏尚朴,与《谅传》不合。考《传》末惟叙敬之、锦、爵三人事迹,一字不及尚朴。
  则《瑄传》列尚朴之名,殆衍文欤。谅以勿忘勿助为敬,胡居仁、罗钦顺多讥其近禅。而史载尚朴常言“才提起便是天理,才放下便是人欲”。魏校亟称之。王守仁少时亦学於谅。然守仁《赠尚朴诗》有“舍瑟春风”之句,尚朴则答曰“孔门沂水春风景,不出虞廷敬畏中”,至谓心所以穷理,未足以尽理。又谓学不难於一贯,而难於万殊。则与王守仁即心即理之说迥异。又《与湛若水书》“斤斤以厌常喜新”为戒。其语录中复取陈献章与论学诗一一为之笺疏,指其谬误。正、嘉之际,学问渐岐,而尚朴独恪守先儒,不为高论,可谓笃实之士矣。至其论《中庸》分八节,独不用朱子之说,则见仁见智,各有所得,其不为苟同,即其不为苟异者也。史载所著有《中庸说》、《东岩文集》。此本为其婿刘宾所编。
  以语录《中庸说》为第一卷,与《文集》并为一编。史盖据其初出各行之本也。
  尚朴本讲学之士,不以文章为工,然其言醇正,固亦不乖於大雅焉。
  △《瀼溪草堂稿》·五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孙承恩撰。承恩字贞父,南直隶华亭人。正德辛未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谥文简。是集为其门人杨豫孙、董宜阳、朱大韶所编。
  七卷以前为疏、表、讲章,皆进呈之作。八卷以后为赋、诗、词、曲。二十七卷以后为杂文。承恩於嘉靖之初,以庶子充经筵讲官。今集中所载《正始箴》、《鉴古韵语》及《讲章》即是时所作。及官礼部时,斋宫设醮,承恩独不肯黄冠,遂乞致仕。较之严嵩诸人青词自媚者,人品卓乎不同。其文章亦纯正恬雅,有明初作者之遗。卷首《陆树声序》有曰:“国初之文,淳厚浑噩,彬彬焉质有其文。
  迨关西、信阳两君子出,追宗秦汉,薄魏晋而下,海内艺学之士,咸愿执鞭弭从之。标品、位置,率人人自诡先秦两汉,以希方轨。虽体尚一新,国初淳庞浑厚之气或少漓焉。公生长宪、孝朝,博稽宏览,邃诣渊蓄。故出之撰述,类皆深厚尔雅,纡徐委密。论者谓公平生立言,类其为人”云云。承恩文章宗旨,尽是数十言矣。
  △《方斋诗文集》·十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林文俊撰。文俊字汝英,号方斋,莆田人。正德辛未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事迹具《明史》本传。湛若水撰《文俊神道碑》,载所著有《方斋存稿》,世无刊本。此本乃其家藏旧抄,凡疏表、序文、杂著九卷,诗一卷。史称其文章醇雅,今观其诗,亦从容恬適,不事雕琢。国朝朱彝尊辑《明诗综》,乃独不载。
  当由未见此本,非黜之不录也。又近人郑王臣辑《莆风清籁集》,所录文俊诗尚有《彭城夜泊》七言律诗一首、《送黄主簿赴蕲水》七言绝句一首,为是集所未收,未知王臣何自得之。王臣即莆田人,於文俊为乡里,或墨迹流传,据以载入欤。今世传明北监板《二十一史》,即文俊所梭刊,窜改舛讹,颇为后人訾议。
  然文俊为祭酒,已在雕版将竣之日,陈骙《馆阁续录》所谓经进不经修者,未可以是并訾其诗文也。
  △《考功集》·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薛蕙撰。蕙有《西原遗书》,已著录。正、嘉之际,文体初新,北地、信阳,声华方盛。蕙诗独以清削婉约介乎其间。古体上挹晋、宋,近体旁涉钱、郎。
  核其遗编,虽亦拟议多而变化少,然当其自得,觉笔墨之外别有微情,非生吞汉魏,活剥盛唐者比。其《戏成》五绝句,取何景明之俊逸,而病李梦阳之粗豪,所尚略可见矣。又蕙与湛若水俱为严嵩同年。嵩权极盛之时,若水年已垂耄,不免为嵩作《钤山堂集序》,反覆推颇,颂为盛德之累。蕙初亦爱嵩文采,颇相酬答。迨其柄国以后,即薄其为人,不相闻问,凡旧时倡和,亦悉削其稿。故全集十卷,无一字与嵩相关。人品之高,迥出流辈。其诗格蔚然孤秀,实有自来。是其所树立,又不在区区文字间也。
  △《云邨文集》·十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许相卿撰。相卿有《史汉方驾》,已著录。是集为相卿所自定,简择颇精。
  《自序》谓弃其脱遗不可读者,存其馀可读者。其《自题》绝句有曰:“云村病老语多哤,造次诗成绝宋腔。还溯开元论风格,拾遗坛上树旌幢。”盖自以所学为未足,欲进而求之唐人也。今观其诗,大抵近体居多,五言有大历之调,七言出入於陈师道、陈与义间,可谓自知之审矣。章疏切实,杂文体裁雅洁,亦多有道之言,无明季士大夫求名若渴之习。殆笃实君子欤。其归田后《与王子扬书》,称“时虑更切,不敢以归为幸。乃今传闻日骇,事势日危,旦夕念北,如昔之思南”。其惓惓君国之意,视所谓“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於山”者,相去盖不啻倍蓰也。
  △《小山类稿》·二十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张岳撰。岳字维乔,惠安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掌都察院事,复出总督湖广、四川、贵州,卒谥襄惠,事迹具《明史》本传。岳初授行人,即以疏谏南巡廷杖,调南京国子监学正。嘉靖初,牵复原官,又以议礼忤张璁。继忤夏言,忤严嵩父子。而卒得以功名终,若有天幸然。其刚正之操,天下推之。
  集中奏议,分《行人司稿》、《廉州稿》、《粤藩稿》、《督抚郧阳稿》、《巡抚江西稿》、《督抚两广稿》、《总督湖广川贵稿》,皆据其历官年月,次第编类。虽文义朴直,而经济大业,亦可据以考见。又史称岳博览,工文章,经术湛深,不喜王守仁学。今观集中《草堂学则》及诸书牍内辨学之语,大都推阐切至,归於笃实近里。盖有体有用之言,固与空谈无根者异也。
  △《梦泽集》·二十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王廷陈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2 9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