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项玉在之前跟英国的来访舰队指挥官海登的交谈之中。曾经明确的告诉了他,印度是中华帝国的势力范围。将来将会是中华帝国的领地,不容任何人插手,这让后者感到十分的尴尬和无奈。

不过项玉的这话确实不只是说说而已,他对于印度半岛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其优良的土地资源早有野心,想要占为己有也不足为奇了。

不过,这个时候中华军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自己的兵力不足,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都不足以支持帝国跨海远征,因为这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印度南部的很多城市都有很强的军事实力,想要一蹴而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项玉这个时候于是想到了印度北边的莫卧儿王国,既然他们有意南征,那自己就在中间添把火,让他们互相去狗咬狗去,等到他们打得精疲力尽的时候,中华军这边也该能够腾出手来收拾残局了,而且自己这个时候不仅可以置身事外,还能够向交战的双方出售武器,换取大量的物资和金钱,就连项玉之前想要的阿拉伯战马,也不是不可能得到的。

莫卧儿人地处印度北方,想要从中国内陆绕道过去的话,不仅形成十分艰巨,而且沿途还都是清朝的统战区,中华帝国的出使人员将会有生命的危险,而走海路则相对而言要好的多,从路程上来看,也要近许多,而且海上航行不受地理条件的影响,速度也要更快一些。

但是中华军内部还从来没有过人到达过印度洋,更比说出使更远的莫卧儿王国了,而就在这个时候,顾惜缘自告奋勇,表示她之前曾经到过印度的果阿一带,在当地有熟人,能够带她去莫卧儿。

项玉一开始是不相信她的,毕竟在古代这样的远海航行是十分危险的,而顾惜缘这个时候也才刚刚16岁,怎么可能之前到过印度?不过当顾惜缘随口说出果阿的一些地标建筑,城市的规模及位置之后,项玉不得不相信她了。

只是这一趟行程并不像是跑海路一样一个来回就行,中华军的使臣将要深入到内陆地带,甚至还要跟当地各个部族的人士接触,这是一项十分艰巨而且危险的任务,项玉并不希望顾惜缘自己去冒险,就这样跟在自己的身边就好了,绝对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风险,但是顾惜缘却铁了心,一定要去,不得已,项玉只好同意,并且给她安排了五十名精锐的士兵陪同,这才稍稍安心一些。

顾惜缘一行人从马尼拉出发之后,从马六甲海峡出海,抵达了印度洋,在安达曼群岛稍作休整之后继续向西航行,终于在四个月之后抵达了印度的果阿,一行人在这里停留了十天,备足了各项物品并且寻找了一位向导,在这位向导的带领之下向着北边的莫卧儿王国前进。

这个时候,莫卧儿因为一直对外战争,并且国内的苛捐杂税十分严重,比如对非******征收人头税,使得印度半岛的南部的城市都将它视为洪水猛兽,加以戒备和防范,双方之间的往来几乎是停滞的,因此,顾惜缘一行人在别人的眼中就好像是去送死一般,而且沿途的土匪流寇也都给队伍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这个时候要不是项玉派来的这五十名士兵的拼死保护,说不定队伍早已经消失在边境上的那个旮旯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六三章莫卧儿使者

从果阿抵达莫卧儿王国,路上的行程差不多接近一千多公里,但是队伍实际上走过的距离绝对不止这么远,因为这个时候莫卧儿经常出兵南下,很多道路都有战事,使得众人的生命受到乱军的威胁,从而不得不被迫改到,因此等到众人抵达了莫卧儿的首都德里的时候,距离他们出发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

奥朗则布对这些从东方来的使者十分感兴趣,他这些天一直在筹划着如何对德干地区用兵,这里的几个城邦的军事实力比较强,但是财富也令他垂涎,苦于手中没有犀利的武器,特别是像城邦里面守军使用的那种凶猛的火炮,他的军队不仅将伤亡惨重,而且根本就攻不破这样的城邦。

而听说中华帝国手中有犀利的火炮可以提供给他,奥朗则布立刻就来了兴趣,顾惜缘也按照项玉之前的计划,将一些商谈贸易建立外交等条件提了出来,而且表示,为了照顾莫卧儿帝国,考虑到其缺乏足够的海上运力,中华帝国将会承担火炮和其他武器的运输任务,但是相应的,莫卧儿帝国将给予一个开放性的港口给中华军,用以停靠和装卸,这个港口就是加尔各答。

其实,这是项玉预先埋下来的一个伏笔,只要奥朗则布答应了中华军的这个条件,那么日后中华军就能够从海上直接登陆加尔各答,利用双方协商上的漏洞,夺取这座港口城市的控制权,再进一步的进攻整个印度半岛。

奥朗则布对此一无所知。还以为是自己找到了途径去统一整个印度。因此心情十分高兴。不仅给与了顾惜缘他们很高的礼遇,而且还派遣了自己的小儿子奥格杜萨前来回访,顺便也来见一见中华帝国的皇帝,然后在实地考察一下他们需要购买的火炮和其他的武器。

就在奥格杜萨在泉州中华军中考察的时候,项玉却带着顾惜缘出了海。

两人来到一处不知名的小岛上散步,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经过了快两年的时间,顾惜缘比两之前长得更出落了。加上这一番历练之后,整个人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气质,都说女大十八变,不过两年的时间就有这样的变化,确实让项玉感到十分吃惊。

小岛不大,上面也没有其他人居住,以前还有一些渔民在上面修建的避险场所,这个时候随着清军的禁海令的实施,这里的渔民都被强制的迁走了。

两人许久未见,各自有很多话要对对方诉说。因此边走边聊,一连在这小岛上转了四五圈都还不知晓。

莫卧儿的王子在泉州待了两天之后。就被送去了基隆,泉州这边毕竟是属于前线,而且中华军在这边主要都是作战部队,也没有什么工业设施和新装备给他们看,将他们带到基隆去自然会有专门的人来跟他们协商这装备购买的事情。

而顾惜缘这一次却留在了项玉的身边,两人之间的关系虽然没有正式公布,不过所有的人都已经心里明白,因此对顾惜缘也十分客气。

在巩固了泉州和漳州这两地之后,中华军一边开始进行战后的重建工作,一边将下一个目标制定出来,清军目前在永春州还驻扎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这支军队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因为永春州的独特地势,使得其驻军对泉州甚至是厦门的威胁都比较大,这样一来,中华军就算是不全部占领永春,也要拿下它的州府。

项玉将这个作战任务交给了赵登明和他的吕宋军,这样的山地作战对他们来说正是用武之地,因此是不二人选。

赵登明由于在之前的作战之后表现出色,尤其是在进攻清军大营的时候沉着冷静的指挥,和最后时候的那一记回马枪,直接就化解了清军刚刚建立起来的防线,减少了中华军这边的极大损失,因此被项玉授予中校军衔,这一晋升的速度迅速,直接跳了两级,也惹来不少人的眼红,因此,对于赵登明来说,永春之战,也是他的一次正名之战。

漳州府和泉州府这两地因为受到战争的影响,州府内的百姓大量外逃,再加上清廷最新的严苛禁海令,使得各地的村落里面几乎都是十室九空,就算是漳州和泉州这两座城内的居民,也被清军对中华军的宣传所吓到了,大量的居民向更远的地方逃去,两地加起来本来有将近六十万的人口,这个时候只剩下不到五万人。

不过中华军这边并不着急,这些居民虽然暂时离开了,但是却并没有跑很远,一般都是躲在附近的一些地方观望形势,而只要等到局势稳定了下来,并且确认了中华军对原来的居民的态度的时候,这些人相信很快就会重新回来的。

中华军这边的纪律自然是没的说的,除了清廷遗留下来的财物之外,老百姓的东西都完好无损的保存了下来,在战事结束后不久,泉州和漳州两城内就有了专门维持治安和稳定的军队开始巡逻了。

城内的居民起初还担惊受怕,害怕他们跟之前的清军一样,会对他们这些城中的老百姓下手,在南明朝廷被清军灭亡的时候,清军在南方可是犯下了滔天罪行,什么嘉定三屠,广州大屠杀事件,绝对不是单独发生的事情,而是清朝的统治者为了打压南方的反清势力而故意纵容,甚至是在其主要的高级将领的指示之下发生的,通过这些残忍的屠杀来消灭汉人的抵抗意志,使得他们的军队能更快的平定南方。

而中华军这边则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政策,这些人都是汉族同胞,中华军视他们为自己的财富而不是累赘,而清廷则还是和蒙古人一样的政策,那就是将天下的农田都变成他们的草场,所有的汉人都成为他们的奴隶,他们瞧不起汉人,所以特意的颁布了一道满汉不能通婚的法令,就是为了避免自己一族的高贵血统被这些低微的汉人所污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六四章小皇帝怒了

就在泉州战役结束后不久,八百里加急的战报就从千里之外的福建连夜启程,送到了紫禁城,当报信的人在朝堂上喊出南方战事失利的时候,整个朝堂之上鸦雀无声,一片寂静。

谁都知道这封战报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盯着这封被上交到小皇帝手中的战报,心里却在想着大军的伤亡如何,具体的战事如何,接下来又该如何应对。

鳌拜瞥了苏克哈萨一眼,见对方的神情之中流露出关切的神态,不由低声哼了一声。

这时朝堂之上本来就十分安静,他这一声轻哼本来不是很响,却清晰无比的被众人听到了,和他有隙的一派人这个时候不由对他怒目而视,而属于他的党羽的官员则在暗自揣摩:该怎么样在鳌大人面前露脸,狠狠地惩治苏克哈萨等人一番。

三朝元老索尼见到这种情况,只能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他低下头,向一旁的范文程看了一眼,那意思好想再问:范兄,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范文程这个时候也是眉头紧锁,他最近一段时间的身体大不如前,经历了一个冬天的磨难之后,这个时候日渐消瘦,渐渐的变成了一个干枯的老头儿,范文程今年已经67岁了,他是辽东沈阳人,本身就出自苦寒之地,按理说应该是不惧怕寒冷才是。

不过子啊刚刚过去的这一个冬天,他却感觉自己的身体进入畏寒如命,整天就离不了火盆火床(炕),就连去年的棉袄穿着也觉得不甚暖和。必须要新定制的还要是加厚的。

范文程是读过书的人。他知道这是自己的身体已经油尽灯枯的一种信号。这然他不由感到有些怆然。

他一身历经四代皇帝,虽在万历年间考取了明朝的秀才,却没有在明朝担任过一天的职务,在他二十一岁的那年就跑到关外去投奔了当时的努尔哈赤,后来一直跟随了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再到现在的小皇帝,时间匆匆,他屈指一算,自己竟然为大清朝效力已达四十六载。大半辈子都扔在这里了。

南方的局势范文程自然十分关心,绿营的军队本来就是在他的倡议之下才另外在汉军八旗之外组建的,这些军队早先也是由他统领的,而南方的很多地方也都留下过他的足迹,不过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已经越来月感觉力不从心了,人一老,很多事情就记不住,不过范文程却还是清楚的记得南方各地的清军的部署,甚至连主将是谁。带兵能力如何也都心中有数,岳乐这个人他是十分了解的。本来也是他所看好的清军之中的中年将领,他和他的父亲以及几个兄长一样,是一块打仗的料子,不过却不小心卷入了朝廷的纷争之中,好端端的一个前程被耽搁了啊。

“宪斗兄?”索尼伸手在他的眼前晃悠道。

范文程这才回过神来,刚想出声就被索尼伸手制止了,索尼伸手一指小皇帝手中的那份战报,再看着范文程,范文程明白,他是在征询自己的看法。

这个时候朝堂上十分安静,所有人几乎都屏气凝神不敢发出声响,气氛压抑到了极点,康熙皇帝突然站了起来,伸手将这份战报掷在地上,还有一天就是小皇帝十岁的生日了,这个时候南方传来这样的战报,简直就是破坏他的兴致,而圣母太皇太后孝庄这个时候也期盼着能够给自己的这个孙子好好的办一个庆典,可是这样的战事消息却完全打乱了他们打计划,使得小皇帝心中十分不开心。

康熙虽然只有十岁,不过已经聪慧过人,他这个时候扫了一眼大厅里面的群臣,一字一顿的说道:“谁敢率军出征?”

小皇帝虽然还没有亲政,但是这个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气度,确实像一国之君,文臣之中没有人动弹,议论国家大事他们在行,行军打仗不是他们的事,以前还有个范文程,现在范文程老了,后继无人了。

武将之中也没人动弹,康熙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他失望的看了众武将一眼,却不见有任何人敢抬起头来和他对视一眼,所有人都不敢正视他的眼睛。

阿巴泰的清军的善战之将,他的三个儿子都是沙场悍将,其中甚至有两个战死疆场,剩余的一个刚刚打了败仗,这个时候南方的局势日益错综复杂,谁也不会自认为自己比岳乐能够做的更好,谁也不想去趟这趟浑水,于是他们只能选择沉默。

鳌拜轻蔑的看了小皇帝一眼,这些武将之中的大部分都是他的亲信,天下的兵马差不多有一半在他的手中捏着,小皇帝要不是有正黄旗镶黄旗的那点人马,他早就自己坐上了这上面的龙椅宝座了。

就在清廷为何人带兵出征而难以决断的时候,中华军这边的攻势也终于停了下来,原先的泉州、漳州府全境都被中华军占领,永春府的一半也被攻占,其他地方的清军本来已经准备望风而逃的,却忽然发现中华军在拿下这些地方之后就在没有其他的动静了,这使得他们心里稍稍的安心了一些,收起想要逃跑的心思,先留下来观望一段时间再说。

项玉之前的作战行动其实就是为了在大陆之上寻求一块立足之地,本来只想拿下厦门、海澄和晋江这三地,用以构成一个掎角之势以便于能够包围厦门城的安全,但是战事的进展比项玉预期之中的要顺利的多,而清军的不堪也就直接导致了中华军的战果的扩大,这才最终拿下了两个半府。

这两个半府相当于福建的两成土地,而且都是靠近海边,便于中华军的海军从海上提供支援的地方,南边是尚可喜的广东,北边是几个没有什么兵力的州府,东边是耿继茂的老巢福州,耿继茂的军队在泉州之战中也损失惨重,这个时候是不可能单独对中华军发动进攻的,北边的汀州、龙岩、延平几个地方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军队,而南方的尚可喜干脆在整个战役期间都没有作为,眼睁睁的看着中华军在靠近他们的地盘拿下了这几处要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六五章丈量土地

时间进入五月中旬,因为战事原因背井离乡的百姓还是陆陆续续的返回到家乡,尽管还有很多人在继续观望,但是光是回来的这些人就已经给中华军增添了不少的压力了。

中华军这个时候已经将自己占领的地方视为中华帝国的国土了,因此在这些地方施行自己的政策和法令了,比如说土地的丈量、清点和登记,包括后来的田地的分配问题,人口的登记,户籍的建立等,这些都要一件件的来做。

中华军这个时候军队人数是够了,但是行政人员却远远不够,于是便在当地招募一些读书人来替中华军做事,这样的事情如果再推迟几年,或者拿到北方的省份去的话,相信绝对会有不一样的遭遇,南方这个时候安定的的时间还不长,人人都对清军怀有很强的戒备甚至是仇恨,因此,相对于中华军而言,他们显然是更加欢迎后者,毕竟这是和他们身体里面流着的是一样的鲜血,都是炎黄子孙。

因为清军及很多官员都被撵跑了,所以各地都留下了很多无主的田地,中华军对于地主这一阶层是是保护态度的,也就是对他们的田产和其他资产都是承认并且给予保护的,但是因为中华帝国的税制,为了以后的征税和服徭役,必须对他们的田地的数量已经雇请的长短工做一番登记,这样的话就必须重新丈量田地。

土地清查是一项很容易出岔子的事情,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利益的问题,项玉知道。很多地主都涉及土地瞒报漏报。为的就是减少税收征粮。但是这对于国家来说显然是不利的,所以就必须将这些被隐藏起来的土地“找”出来。

而这一行动很容易引起地主们的激烈反抗,因为这动了他们的利益。

不过中华军这个时候在进行清查的时候,都是直接出动军队进行操作,面对着荷枪实弹的正规士兵,那些本来还存着心思想要为难和阻挠清查人员的地主们不由得焉了。

硬的不行来软的,自古糖衣炮弹比争抢实弹管用,于是这些地主们便想出了想要贿赂中华军的高官。贿赂不成的话甚至还想贿赂这些清查的人员。

可是这一招也没有效果,中华军这个时候的军政结合的方式其实是一种互相制约的方式,尽管这样会有很多的弊端,比如军队的权力过大,造成军队政权,不过在国家的开始阶段,这样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它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和执行力,对于国家的建设来说是有利的。

项玉这个时候带着一批亲兵在各地转悠,他想看一看各地的具体进展情况。也可顺便监督下各地打执法人员执行的情况怎样,有没有贪污受贿。

从一路上的视察情况来看。这样的情况还没有出现,这也跟目前返回来的人员数量太少有关,很多地主这个时候都举家逃亡,根本就没有人,就算是有人的地主家,门下的佃户和长短工的数量也少的可怜,大多数都跑了,所以他们根本就难以组织起来足够的实力来干预或者阻挠中华军的行动。

这个时候毕竟是地多人少,不想后世拥有那么多的人口,而田地却还是那么多,因此每个人能够分到的土地其实是很多的。

经过清查,发现泉州境内一共有水田一百一十万亩,山地二十五万亩,漳州的水田有一百二十七十万亩,山地四十五万亩,其中无主之地,也就是清军遗弃的土地两地的面积都差不多,达到了三十万亩,基本上都是水田。

这个数字可是下了项玉一大跳,要知道这加起来可是超过两百三十万亩,按照每亩四百斤的产量来算的话,其年产量至少在九亿斤。

其实项玉不知道,在万历三十年的时候,根据朝廷的统计,当时一共有1162万公顷的土地,我们知道,一公顷是10000平方米,一亩田地的面积是666平方米,所以根据明朝当时的统计,其耕地的数量达到了一亿七千四百万亩,所以在泉州和漳州这两个州府清点出两百三十万亩的田地,其实并不算多,因为福建这里的山比较多,如果这个数字放在江苏等地的话,有经验的官员就会知道这个数字里面参有很大的水分。

泉州和漳州这两地,原本的居民在五十万人以上,而九亿斤的粮食看起来虽多,但是却也仅仅只够110万人一年的口粮,而考虑到明朝末期的沉重赋税,其实这些粮食大部分都被征收上去,作为军粮或者被各地的贪官中饱私囊了。

在这些土地里面,清点出来原先地主们瞒报的土地达到六十万亩,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了,扣除掉无主的六十万亩水田,这一数字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一还多,这让项玉大为恼怒,于是对这些瞒报土地的地主们实施惩罚,每瞒报一亩土地,就要没收半亩的土地,这一下子可把各地的地主们给吓坏了,众人纷纷更改上报的数量,害怕被查出来遭受了损失,而且中华帝国的税负虽然是十税一,相对于前朝的二十五税一来说有很大的提高,但是项玉早已经表过态了,中华帝国没有其他的苛捐杂税,也没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捐税,十税一固定死了,每年就是交这么多,收多少就交多少。

地主们一算,这样虽然上交的税多了,但是土地也公开了,自己就不用整日的担惊受怕,害怕自己有一天因为偷税露税被抓进大牢了。

五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各地的居民也基本上全都返回来了,中华军这个时候手里面有六十多万亩的土地,于是便提出了军屯田低价租给原先地主家或者官家的佃户们种植,和其他土地不一样,这些属于军田,粮食是用来充作军粮的,所以政府并不对租种这些土地的农户征收赋税,但是每年的收成要上交八成,剩余的就全都归他们自己了,无论是自己留作充当食用还是拿出去贩卖,军队都不过问。

而这些军田都是原先官老爷们圈占的田地,不仅位置计价,土壤肥沃,而且附近的水利设施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