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古代的朝鲜,汉城距离开城要稍远一点,但是也只有一百五十里,这个距离对于朝日联军来说,只需要一天的急行军就能赶到,但是因为清军的步兵在后面拖延,他们前进的速度非常缓慢,而且很快他们又遇到了清军的骑兵,在移动之中的部队,最怕的就是遭遇到对方成规模的骑兵部队了,因为步兵对骑兵的天然劣势,使得他们必须要依靠阵型整体防守才能抵挡骑兵的冲锋,在红水江之战中,胡国柱的两万骑兵愣是击溃了是自己七倍数量的尚之信的部队,就已经说明了骑兵在运动战之中的恐怖之处。

这个时候朝日联军多亏了他们的前进速度被后面的清军拖住了阵脚,前进速度不快,因此阵型不算是太烂,不过即便是这样,当五万骑兵冲过来的时候,联军还是被一连冲散了好几支部队,走在最前面的两万朝鲜军队几乎全都命丧清军的铁蹄弯刀之下。

这一下子剩下的联军只好先稳住阵脚,不能在给骑兵袭击的机会了,而在自己没有骑兵的情况之下,只能先守住阵型,防止敌军的袭击,再伺机反击或者突围,而一战被敌军的骑兵冲散了阵型的话,那就是死路一条了,在骑兵的面前,逃跑是没有用的。

第四百零七章僵持阶段

联军这个时候被夹在了开城和汉城之间,距离汉城大概还有一半的路程,也就是七十多里的路程,只要他们能够找到机会突围出去,很快就能抵达汉城,而这个时候汉城里面还有一万的守军,清军的步兵都被自己当在了身后,而拦在自己前面的清军都是骑兵,尽管人数很多,但是却不具有攻城的能力,因此朝日联军也不着急。

虽然他们已经好几天都没有得到补给了,但是因为联军的主力部队是日本军队的关系,所以他们目前的粮草还是比较充足的,日本军队从本土出发的时候除了武器弹药没有大量的携带之外,粮草物资都带了很多,这也得益于幕府的粮草准备比较充足。

联军目前剩下的粮草足够他们吃上两个月的时间,而清军的粮草却只够他们消耗一个月的时间,尽管朝日联军不知道这一点的,但是他们这个时候并不是很担心。

不过很快,清军就从开城拉出来了大量的火炮,架在外面就对朝日联军狂轰乱炸,这样一来联军就再也稳不住了,他们丧失了机动力,驻守在原地虽然能够防御敌军骑兵的袭击,但是这样的话又会被敌军的火炮白白消耗,时间一长不仅部队的伤亡会非常严重,而且士兵们的士气也会降低到冰点,这仗就没办法打下去了。

因此,在权衡了利弊之后,朝日联军决定向汉城的方向撤退,这个时候不能回身去攻打敌军的炮兵,因为这样的话很容易将自己的后背交到敌军的骑兵面前。而像韩城的饿方向撤退。后面追击的是敌军的步兵。其速度不会特别快,而且向正面冲锋的话,也能抵消掉一些敌军骑兵的威胁,尽管这样做依旧会造成非常大的伤亡,但是至少能够将大部队保全下来,而要是继续僵持下去的话,恐怕就会在这个地方全军覆灭了。

朝日联军的意图,清军自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因此在他们一开始向南突围的时候,清军就对他们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清军的攻势都十分猛烈。

而朝日联军这个时候没得选,只能硬着头皮拼着伤亡向南撤,仅仅是七十里的路程,双方的战斗就打了整整一天一夜,当疲惫不堪,而且是付出了惨重伤亡的朝日联军抵达了汉城的脚下的时候,他们却惊讶的发现。城头上飘扬的旗帜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换成了黄底镶龙旗,这是大清的旗帜。联军从上到下一阵错愕,汉城什么时候被清军拿下了?

而回答他们的是从城中射出的炮弹和从城门冲出来的大量清军,联军这个时候尽管已经几乎跑不动了,但是绝对不能在这里等死,于是继续向南跑,只不过他们似乎忘了,跟在自己身旁的还有清军的数万骑兵。

三月二十二号,清军在汉城脚下全歼了朝日联军,这一张战斗打的极为艰苦,而清军的这支拿下汉城的奇兵就是康熙皇帝派出来的最后一支入朝部队。

这一战因为打的太过于惨烈,所以清军也杀出了火气,在后续的追击战之中,士兵们被告知了不留活口不要俘虏的命令,因此大量的朝日士兵被斩杀,而连带着各地的州府村庄的百姓也死伤惨重,根据后世的资料估计,当时清军在追击的过程之中,一共造成了四十万平民的伤亡,这几乎占到了南部朝鲜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了。

这个时候清军的骑兵部队一路从汉城追到了南边的釜山港,将停靠在这边的日本的舰船烧毁殆尽,这才收兵返回。

这一战尽管耗时不长,但是清军前前后后一共付出了两万人的代价,这才最终平定了朝鲜,将李氏朝鲜彻底灭亡,使得自己的侧翼彻底稳定下来,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而且战争中间清军在朝鲜抓到了大量的奴隶和俘虏,这些人都被带回了辽东,分给各个勋贵让他们训练成自己的家丁或者农户,这一举动为清廷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除此之外,朝鲜战争之中缴获的大量金银财宝和粮草物资,甚至是兵器铠甲,都大大的提高了清廷的整体实力,通过这一仗,让清军的很多新招募的士兵都得到了锻炼,让他们迅速的成长起来,也恢复了整个国家的信心。

因为朝鲜这边的战争在三月底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因此项玉这边也必须尽快的结束对边疆各地的平定,这个时候准葛尔刚刚安定下来,项玉带着剩余的八万大军继续南下,准备平定盘踞在西藏等地的割据势力,相对于强大的准葛尔汗国而言,西藏地区自从吐蕃被蒙古人灭掉之后,其整体实力已经衰弱太多勒,在唐宋时期可以和中原分庭抗礼,甚至还能在中原朝廷衰败的时候对中原虎视眈眈的那个西藏已经不见了,因此中华军进入西藏之后,很快就击败了当地的反抗势力,在准葛尔的教训面前,他们也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击败强大的中华军,因此在稍作抵抗之后,就选择了投降了。

既然大体的战事已经结束,项玉留下了张聪在西藏处理后续的事宜,并且交给他三万人的军队,让他在完成了对西藏的全部控制之后,伺机向北进攻准葛尔的残部,毕竟这个时候准葛尔的面积很大,而项玉一点土地都不想送给外人。

三月底,中华军开始从西藏撤军,项玉这个时候已经在想要怎么完成对清的作战了。

这个时候北京城的中华军只有两万人,山海关还有一万五千人,加上他的五万人,一共只有八万多军队,而清军这个时候还有十**万的军队,因此他手头上的部队有一点吃紧。

不过这个时候军队来回征战,士兵们都很疲惫,因此他并没有打算在春天就出兵,而是准备在入秋之后再出兵,毕竟这个时候刚刚平定的准葛尔和西藏地区还有大量的事情没有处理。

而清廷之前还在考虑要不要趁着中华军的主力部队在外面作战,北京城的防御空虚的时候,对中华帝国发动袭击的,但是看到中华军这么迅速的就回防了之后,他们的这个打算也只能作罢。

从四月到九月份,双方都在积蓄着精力,做战前的最后准备,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斗,对中华军而言,一旦输掉这场战斗,就意味着他们可能需要再等上一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来备战,而且很有可能和当年的李自成一样一蹶不振,被清军再一次入关拿下天下。

而对于清军而言,一旦输掉这一场战斗的话,他们将再无后路可退,将会面对国家被灭亡的地步。

不过时间是站在中华军这边的,在拿下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之后,庞大的人口和强大的作战潜力都能够为他们提供巨大的支持,而中华军这个时候也在各地招募士兵,准备再一次的扩充自己的军队,项玉还有六个月的时间来训练他们,这样的时间对于使用火器的军队的训练而言,已经足够了。

第四百零八章后宫琐事

而对于项玉而言,这段时间也是他和家人们难得的好好相处的时间了。

这个时候小女儿冰已经满了一周岁了,小丫头这个时候已经学会了走路,尽管项玉很少在家,但是小丫头却对他很亲昵,一点都不认生,一看到他口中就呵呵之笑,张开双手喊着要爸爸抱,这让项玉简直幸福感爆棚。

而陪伴家人的时间一长,房事就自然少不了,因此这个时候顾惜缘也怀了身孕,松下美惠子也跟着怀孕了,处于保胎的要求,两人就已经不能在跟项玉行房了,而项玉这个时候还不到三十岁,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战斗力自然是没的说的,因此这样的情况对他可真是太不友好了。

两人每天瞧见他的样子就偷着乐,正好松下美惠子身边的小玉这个时候也已经年过二十了,在这个时候过了二十岁的女子要是还没有说到婆家的话,就会惹人非议,说三道四的,多半会认为这个姑娘可能会有点问题。

而小玉因为父母死得早,也没人给她操持所以到了这个年纪也不见有人上门提亲,松溪美惠子是个日本公主,对汉人的这些人情世故自然是理解不深,所以也没有领悟到这一层,因此这个好的一个姑娘倒是一直耽误到了现在。

这个时候顾惜缘的身孕已经五六个月了,挺着一个大肚子十分的不方便,但是她毕竟比松下美惠子精于人事,因此多多少少的就有想出手帮忙的意思,但是因为不知道松下美惠子的真实想法。所以毕竟没有自己率先开口。

这个时候她见到项玉的这副模样。心里一动。为何不干脆将小玉说给自家的这位,皇后身边的侍女,外人一般也不敢动这个心思,而且小玉也是常年待在宫中,也难得有机会接触到外人,久而久之就越发的不可能找到自己中意的人了,而且看她和松下美惠子之间的感情很深,要是拆散她们两个。只怕这两人都会难以接受,既然如此,何不干脆就让皇上纳小玉为妃,这样的话既解决了小玉的问题,有解决了项玉的问题。

因为这个时候中华军占据了北京城,所以理所应当的,项玉和松下美惠子以及顾惜缘一家人都住进了紫禁城里面。

这个时候松下美惠子因为是皇后的身份,所以住在坤宁宫,而顾惜缘只是皇贵妃,不能居住于三宫之内。这三宫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之中。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政务和休息的地方,而交泰殿一般都是祭祀和举行典礼的地方,而坤宁宫则位于紫禁城的最后方,寓意是内宫,是皇后居住的地方。

在清代,有后宫之事皇后做主,皇帝不管事一说法。

顾惜缘住在景阳宫,这是东六宫之中的一处宫殿,在明朝,景阳宫是东六宫之中最为冷淡的一处宫殿,住在这里的多半是没权没势或者是失宠的妃子。

但是顾惜缘这个时候怀有身孕,不喜热闹,因此住在这里,她今天要去坤宁宫找松下美惠子,跟她商量一下小玉的事情,毕竟这个时候小玉的年龄已经这么大了,要是再拖下去只怕会不好,而且自己很快就要卧床休息了,和松下美惠子不同,顾惜缘的肚子特别大,六七个月看上去就跟接近十个月的一样大小了,太医们说,皇贵妃怀的是龙凤胎,是两个,因此在她怀孕八个月之后就不准他大量活动了,因为很容易就会造成早产。

在一名侍女和两名小太监的搀扶之下,顾惜缘费了好大的劲才来到了坤宁宫。

“皇后娘娘,皇贵妃在殿外求见。”坤宁宫的老太监见到顾惜缘来了之后,急急忙忙的跑进来向松下美惠子报告。

在后宫之中,除了皇后和皇贵妃在称呼的时候不用在前面加上姓氏之外,其他的贵妃都需要在前面加姓,比如说刘贵妃、万贵妃等。

松下美惠子一听这消息,吓了一跳,她怎么来了,太医们不是说让她好好养胎要减少走动的吗?怎么这个时候还到处乱跑,跟个小孩子家家似得,一点都不知道轻重。

她虽然心里有点责怪顾惜缘,但是知道对方这个时候跑来找自己肯定是有什重要的事情,因此顾不得其他,连忙跑了出去,她自己却忘了,这个时候自己也是有三个月的身孕的。

“哎呀,顾妹妹,你这是干什么啊,挺着个大肚子还不消停,这么远的跑过来,多危险啊!”顾惜缘这个时候也只是刚刚过了二十,年纪比小玉大了一岁而已,因此松下美惠子一直把她当做是自己的妹妹一样看待。

两人走近坤宁宫,一旁的太监连忙给两人扶着坐下了,她们的座椅是专门为孕妇设计的椅子,类似于后世的躺椅,不过要软上不少。

顾惜缘这个时候也是满头大汗,六月的天也真是够热的,这北京城里面也像是火烤的,亏得这还是早上,要是中午的时候,那还不得将人给活活热死啊。

她出门的时候没有选择坐轿子,她不太习惯那种方式,不过看到这一趟下来自己累成这样,看来等会回去的时候还是不要逞强,坐一会娇子好了。

“姐姐,妹妹今天找你是有一件事情想跟你商量,这件事情必须要征求你的意见。”顾惜缘歇了一口气之后,这才说道。

松下美惠子不知道她要说什么,因此说道:“有什么事情妹妹你只管说好了,要是能办到的,我这个当姐姐的一定帮你去办。”

“这件事情是这样的,你看,皇上他最近一直在乾清宫休息,身边也每个照应,妹妹最近身体一直不太好,也不能去服侍他,姐姐你后宫的事情又忙,任务也挺重的,加上姐姐你自己也是有身孕的,所以也没办法服侍他,我就想,要不要给他在扩充一下后宫,目前这么大的后宫里面,就住了我们三个,总是觉得空空荡荡的,想找个人说话都说不上,怪冷清的。”

顾惜缘的话引起了松下美惠子的共鸣,她点了点头,认可了顾惜缘的话,只是对这一方面她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因此问道:“的确是这样的,整个后宫这么大,跑一趟就要累死个人,还没个说话的人,还不如我们之前住在基隆的将军府里面,加上我们对北京城也不熟,想出去逛逛也不知道该去哪里,至于皇上那边,他身边也确实是缺少个人给他照应了,这样吧,我听王公公说,前朝的时候皇上总是喜欢搞选秀,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效仿一次,弄一个选妃子呢,这件事情是后宫的事情,我想我是能够决定的,只是你姐姐我对这方面的了解太少,总是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的好,所以啊,妹妹你可要多给我出出主意。”松下美惠子笑着说道。

顾惜缘心里一动,这个方法好,这后宫是该充实充实了,虽说不能要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那么多,但是七**个人总是该要的,不然的话一个皇帝没有很多的子女,这说出去的话天底下的不明真相的人该会责怪我们这些后宫的两人霸占了皇帝,不准他纳妃了。

第四百零九章定边之策

“姐姐你的想法倒是不错,妹妹其实也没什么经验,谈不上是出什么注意,我们两个倒是可以好好的研究一下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比较好,妹妹今天来除了这件事情之外,还有一件事情要找姐姐商量。”

在坤宁宫发生的事情项玉自然是不知道的,而小玉这个时候也出宫去采办去了,因此也不知道自己的事情已经在后宫的两位实权人物的安排下定下了基调。

此时,项玉手中有一份关于蒙古各部的情报,这上面详细的介绍了蒙古各部族的人口和军事情况。

在这之前,蒙古人曾经派出了八万骑兵跟随清军对中华军作战,因此是被分在了支持清军的一方势力里面。

而实际上的情况则要比表面上看到的要复杂的多。

此时的蒙古也分为内蒙和外蒙,内蒙古和清朝的其他州县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由朝廷直接任命官员管理政务,而外蒙则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其中外蒙古几个部族之中,靠近清廷的科尔沁部是最早被后金征服的一个部族,而孝庄太皇太后也是蒙古科尔沁部,作为联姻的女子嫁给了皇太极。

科尔沁部东邻扎赉特部,西邻扎鲁特部,这两个部族对于清廷就不像是科尔沁部那么热诚了,尤其是现在清军已经被中华军重新的赶出了关,其军队的主力和军中有资历的大将也都在南方的战局之中死伤殆尽,这样一来,蒙古各部的心思就活络了起来。他们自认为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是曾经征服过世界的伟大民族。自然不甘心受制于满人,因此这个时候几个部族想要趁着清廷衰弱,军事实力大减的时候,趁机摆脱清廷的控制,然后独立建立自己的汗国。

蒙古人根本就没有将中华军放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过,因为自从蒙古铁骑灭掉了南宋以后,草原上的民族对于汉族就生出了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在他们的眼里。汉人就是软弱无能的代名词,因此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汉人的步兵能够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威胁。

可是等到中华军平定了准葛尔汗国和西藏地区之后,蒙古人的心里就开始变得忐忑起来,准葛尔人可不是好惹的,同样是蒙古族的后裔,准葛尔人的骑兵比起蒙古各部的一盘散沙来说,要强大好几倍,而这么强大的一支军队竟然被这个新兴的汉人朝廷给轻而易举的歼灭了,据说连准葛尔部的一百多万人口都成了中华军的俘虏,被带回了中原了。

这让蒙古人感到寝食难安。因为准葛尔的北边就是蒙古诸部,在解决了准葛尔之后。中华军的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是东北的清廷残军,也有可能是北边的蒙古诸部,而这个时候蒙古诸部散成一片,根本就没有凝聚力,而清军虽然新败,但是毕竟还有一二十万大军,单从纸面实力上来看,中华军首先蒙古诸部的可能性更大。

在得到了这样的一个不好的消息之后,蒙古人坐不住了,这个时候他们也不能向北逃,因为北边来了一个更加穷凶极恶的俄国毛熊,也不能向西边去,因为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正在不断的扩充着自己的版图,以这个时候的蒙古军队的战斗力,显然不是他们的对手的。

战也不成,逃也不成,那剩下的只有一个选择了,那就是请降了,于是蒙古诸部撇开倾向清廷的科尔沁部,联名给项玉写了一封信,表示愿意向中华帝国投降,但是需要保持他们目前的自治状态。

项玉看了半天,总算是将这份内容很长的信给看完了,他轻蔑的一笑,蒙古人倒是想的挺美,竟然还想要自治,当然不能就这么便宜了这些人了,蒙古一旦这个时候获得了自治,久而久之就会和中原朝廷离心离德,厚实的经验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项玉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于是在这份折子上面写了一个斥字。

不过从这封信上,项玉也了解到了一些北疆的情况,这个时候俄国人的扩张确实是很严重的,西伯利亚这一片地区本来就是苦寒之地,因此自古以来就是地广人稀的地带,一直以来都是一些游牧民族在上面居住,但是游牧民族逐水而居,对土地的控制力实在是太差了,远不如中原的农耕民族,因此,想要彻底的占领西伯利亚,并且将这些地方守下来的话首先必须要中原的朝廷足够强盛,只要强盛的国家才有能力不断的将人员源源不断的输送过去。

只是眼下但就是西藏和新疆地区的人员安排就有一点吃力了,如果朝廷需要同时兼顾三个地方的话,恐怕是有一点吃力。

在确定了要向唐朝那样,向边关地区移民增加当地的汉人数量以后,中华帝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对于这个时候以土地为重的中国人而言,新疆西藏这下地区的条件还是十分诱人的,只要登记移民过去并且十年之内不移民回来的,就能够获得一百亩的永业田,世袭罔替,可以当做是家产一直传承下来,而且边疆地区还有另外的优惠,那就是减税,朝廷承诺二十年之内都不向这些新移民征税,也不需要他们服兵役和徭役,对于原本就居住在当地的汉人也是一样的政策。

要知道,在古代各种苛捐杂税是十分繁重的,而且比苛捐杂税更加可怕的就是这些徭役,自古以来徭役的死亡率都很高,因此平民百信寻常人家因为服徭役而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所以二十年免徭役这个政策对于广大的百姓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正是有了这些政策的支持,这才使得这一段时间登记报名前往新疆西藏两地的百姓人数激增,这个时候中原之地也是一片狼藉,什么事情也是需要从头开始的,何不干脆到边关去闯一闯,说不定十年之后还能混出个模样来。

第四百一十章战局不顺

时间到了九月份,山海关这边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了,中华军在这里的军队数量由之前的两万人已经增加到了八万人,谁都看得出来,这是在准备一场凌厉的攻势。

而清军也不甘示弱,在宁远城以北驻守了十五万大军,并且依托之前明军修建的大量堡垒进行联防布控,层层抵抗,依托托住中华军的攻势,将时间拖入到冬天去。

山海关内,中华军的两员大将赵登明和张聪这个时候正在商议着如何用兵。

赵登明提出了一个很激进的打法,那就是等到第二批的中华军赶来时,由主将张聪在正面率领八万大军强攻清军的防线,给清军制造巨大的压力,也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而自己则率领着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