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减少伤亡。

荷兰人的两翼同样有意支不同的军队,这竟然是一支长矛军,不过这些士兵的背上也还背着一杆火枪,看来这个时候的欧洲大路上的战术转变已经基本上快要完成了,中世纪的重装骑兵已经接近落幕,火器的时代已经完全主导了战场。

荷兰人陆军缓慢前进,海军战船也已经抛锚,一些士兵正在用吊轮将一些比较轻便的非固定的火炮从战船上拆卸下来,准备当做重火力支援陆军作战。

明军这边也没有火炮,这是一场完全由火枪决定胜负的战斗了。

荷兰人前进到距离明军阵型两百米的距离上面,然后开始整理队形,士兵们平举着枪,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踏进,每走一步都给人很大的震撼,这支军队虽然人数比较少,但确实是战术素养很高,士兵们每一个动作都很娴熟,荷兰人的指挥官叫做理查德,他心中计算着距离,发现明军士兵一动没动,丝毫没有开枪的意图,不由得心中一阵冷笑,就算你们全部都换成了火枪又怎么样,你们手中的还是老式的火绳枪,在这个距离上面对我们毫无威胁,最多也不过只能打到一百二十码,而我们使用的是先进的燧发请,我们英勇的荷兰战士可以在一百八十码的距离上面开枪射击,你们毫无还手之力。

这个理查德是从巴达维亚赶过来的陆军,他长期和东南亚的土著人作战,热带丛林里面的土著人别说是火枪,就是连弓箭都很稀少,就算是有也只是简易的弓箭,射程和威力都十分有限,对他的士兵威胁都不大,只不过这群热带雨林里面的猴子使用的一种吹管倒是十分招人烦,他们不和你硬拼偷偷的靠近,然后吹上一针马上遁走,使得荷兰人烦不胜烦。

这一次面对明军摆出的阵势,理查德想要将满肚子的怨气全部发泄出来,他将用堂堂正正骑士般的公平战斗来击败明军,不过他却忘了在他眼中明军使用的还是老旧火枪,跟他们相比并不公平。

第六十一章激战荷兰人(二)

明军在荷兰人前进的时候,明军阵型中很多士兵都紧张的两腿战栗,这些人都是新兵,训练的时间还不长,并且没有经历过实战,难免会觉得紧张,项玉因此将他们排在了阵型的中间,前面和后面都是老兵。

一百八十米!

一百七十米!

一百六十米!

一百五十米!

荷兰人已经靠近到只有一百五十米了,这个距离都在双方的射程范围之内,明军有一点劣势的地方在于只有老兵和一部分新兵手中的火枪是新式的燧发枪,剩余接近四百人的火枪都是火绳枪,除去一百多人的土著士兵使用弓箭之外,明军阵型中间的两百名士兵都是火绳枪,在这个距离上面很难够得着荷兰人。

荷兰人停下来,齐刷刷的瞄准明军的阵型,只待指挥官一声令下,士兵们就要开枪了。

理查德这个时候有一点意外,虽然这个距离上明军的火枪很难打到自己这边的士兵,但是为什么对面的明军士兵直到这个时候还保持阵型,没有丝毫变动,难道是想就这样挨打吗?

明军盾牌兵已经举起了盾牌,挡住前排的火枪兵,后排的士兵在项玉的指挥下也都纷纷低下身子,躲避子弹,荷兰人一阵诧异,摆出一个乌龟的架势我就打不到你吗?

理查德一声令下,一阵爆豆般的声响,荷兰人首先开始了射击,子弹砰砰的打在前面的盾牌上面,这些盾牌并不是普通的防备弓箭的盾牌,而是项玉特别定制的,用来防御火枪的,盾牌外面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铁皮,盾牌高约七尺,宽三尺,重约六十多斤,十分的沉重。

荷兰人的三段射十分的娴熟,射击,退后,装弹,前移,射击,只见白烟不断,枪声不停,可是明军阵中只有十几名士兵被击中,前面的一排盾牌起到了很好的防护效果。

项玉见盾牌起到了效果,不由得有些感激一部电影,这电影就是《投名状》里面的一群清兵靠着一面小圆盾挡住了太平军的火枪攻击,成功的突入了火枪兵的阵型中去。眼下他的士兵是阵地防御,手里面的盾牌比电影里面的清军的小圆盾要厚重许多,防御效果自然也要更加强悍。

荷兰人的射击持续了一阵之后渐渐满了下来,这时士兵们充满了疑惑,敌人就这样毫不还击,阵型也没有变化,自己这样射击真的有效吗?不只是普通士兵心中疑惑,就连指挥官理查德自己也是大为不解。

荷兰人枪声一停,战场上立刻想起了猛烈的枪声,原来是项玉下令开枪了,躲在盾牌后面的明军士兵一下子全部站起来,也不用瞄准,对着荷兰人的阵列就开枪了,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荷兰人一片大乱,前面的士兵身上都穿着一层板甲,在这个距离上面堪堪能被子弹击穿,但是却不会中弹身亡,也有倒霉的直接被子弹命中了要害位置,比如说脖子,头部等等,那就要怪自己倒霉了。

荷兰人前排士兵伤亡惨重,大多是伤而不死,滚烫的子弹夹在身体和板甲之间,使得这些士兵们痛苦大叫,剩余的士兵们都是一脸吃惊:不是说好的这个距离上面对面的子弹打不到我们吗?

理查德心中也是十分疑惑,不过他这时也顾不了这么多,连忙下令士兵们开枪还击,荷兰士兵连忙装弹、换阵、射击,忙的不亦乐乎,再看明军,好家伙,这些家伙又躲在盾牌后面了,这一次躲得更加严实,没有一个露头的,荷兰人打了一阵一个人都没有打到,气的理查德恼羞成怒,他拔出指挥刀,怒吼一声命令士兵们向前冲,要用荷兰人英勇的斗志和雄伟的身躯击垮这些只敢躲在铁壳子后面的胆小的懦夫。

荷兰人气势汹汹的冲锋让后面还在搬运火炮的水兵看的目瞪口呆,纷纷议论开来:这帮陆军的呆子就是不会用脑子,有枪子还要用刺刀,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也不知道等一等我们,等我们把这些威力无穷的火炮搬运过去,到时候这仗还不简简单单,火炮一响对面的明军再坚固的盾牌也得炸上天。

理查德这个时候是听不到也不想理会这帮海军的风凉话了,他带着士兵正在勇猛的向前冲锋,可是奇怪的是明军士兵还是躲在盾牌后面,也不开枪还击,也不撤退,这使得理查德心中有了一个不好的预感了。

面对这种冲锋,明军阵中很多才上战场的新兵已经吓得肝都颤了,他们转身就想逃跑,又怕一站起来就被飞流而过的子弹打中,加上老兵们正在一脸戏谑的看着自己,终于没敢动身。

项玉这个时候却满心欢喜,荷兰人的这种打法正中他的下怀,为什么呢?因为我本来有一些火枪由于射程的原因打不到你,这个时候你自己送上门来了,那可真好,况且明军手中还有一个真正的大杀器,这杀器就是炸药包,之前由于时间紧迫,明军没来得及在地面上布置安装这些威力巨大的爆炸物,项玉还觉得有些遗憾,这些好了,荷兰人自己送上来了,那就送你吃一顿大餐好了。

荷兰人对此还一无所知,士兵们虽然表现出了他们在训练中的素质,前后交替掩护,火力压制,快速转移,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当荷兰人冲到距离明军阵型还有二十多米的距离时,明军从盾牌后面抛出了一连串冒着白烟呲呲作响的小包,这些都是五斤装的炸药包,里面加了很多铁片,专门用来对付士兵的,这就相当于一个大号的手雷,虽然投掷距离有限,但是威力却更胜一筹。

荷兰人被从天而降的这些炸药包给吓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遇到手雷要卧倒的习惯,而且荷兰人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有几名好奇的士兵甚至将这个包的严严的炸药包从地上捡起来,拿在手上研究起来,就在这时,只听见“嘭”的一声,好几名荷兰士兵被炸飞了,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剧烈的爆炸接连不断,爆炸带起的土屑碎石飞溅的到处都是,明军士兵也不敢冒头,紧紧躲在盾牌后面,一面被飞溅的弹片杀伤。

战场上浓烟滚滚,荷兰人伤亡惨重,跑在后面的士兵见到这种残像吓得抱头鼠窜,而前面数百名士兵大部分都被当场炸死,剩余的也都身上带伤,战场上只听见荷兰人凄惨的呼号,荷兰指挥官理查德被一个炸药包近距离爆炸炸的飞出老远,身上也多处受伤,一下子就去见了上帝。

荷兰人这时候被吓得魂飞魄散,那里还顾得上躺在地上哀嚎的伤兵,撒开两腿就开始跑,刚刚才将火炮搬运下来的水兵丢下火炮拉着旋梯就往船上爬,连海滩上的火炮都不顾了,荷兰人这时候的总指挥官名叫科布,他不知道刚才明军使用的是什么武器,但是对于这种武器的威力感到有些吃惊,这个时候他的船队基本上都处于低速或者抛锚的状态,要是明军用这种武器来进攻他的船队那么船队势必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他一面下令让岸上的陆军士兵和水手赶快撤离,一面让各战船对准明军方向开炮,以迟滞明军的进攻。

荷兰人这边如临大敌,项玉这边却在帮他们处理伤员,战场上一共有一百五十余名轻重伤员,另外还有超出三百具尸体,项玉自己也对炸药包的威力感到吃惊,想不到打死了这么多的荷兰人。

第六十二章路遇陈永华

荷兰人这个时候已经将岸上的士兵接了回去,连忙起锚开船,先离开这危险海域再说,荷兰人一走,海滩上遗留的好几门火炮就成了明军的战利品了,加上之前打扫战场得到的五百多支燧发枪,明军这一仗收获颇丰啊,将这些战利品都收走,明军也帮了荷兰人一个忙,项玉知道荷兰人还在望着战场的伤员,于是下令让士兵将这些伤员清理搬运到一边去,这才从容撤离。

项玉之所以不处死这些荷兰人,一是他不想杀俘虏,更何况是伤兵,第二是将这些伤员留给荷兰人将会成为他们的一个沉重的负担,荷兰人不仅兵力大减,而且还要分派人手去照顾这些伤兵,如此一来他们就再也没有办法去袭扰劫掠岛上的其他地方了。

这样也算是项玉为明军出了最后的一份力吧,这一仗打到现在,承天府里面的上万明军没有一人出来支援,明军内部只顾着权力的争斗,底盘的争夺,项玉不想将自己搅和进去,他决定带着士兵和一些百姓向北迁徙,北边暂时还没有比较强大的势力,暂时可以提供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台湾岛上的资源并不是十分丰富,只有有限的黄金、煤、石油和铁矿,其中石油主要集中在西部靠近台湾海峡这一带,在今天的台中地区就有石油的分布,而北边的基隆地区则有比较丰富的铁矿和煤炭,这个对于项玉的军队发展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毕竟这个时候的武器锻造都需要铁矿和煤炭。

而且台湾的森林资源丰富,基隆后面的山间遍布森林,其中不乏一些年岁很久的古木,这些树木都可以用来制作船只,发展航运和战船,一台北为依托可以向北发展,进一步占据琉球群岛,然后借助航运跟高丽和日本进行贸易。

这个时候由于荷兰人的不断四处劫掠袭击,很多台湾南部的汉人都在向北边迁徙,项玉大军一路北上收编了很多这样的百姓,他们大多拖家带口,不仅行动缓慢,而且还很容易遭到土人的袭击,岛上的原住民经过荷兰人多年的挑拨,对于汉人十分仇视,他们敌视这些外来人,认为汉人抢走了他们的土地侵犯了他们的神灵,即使汉人被向北迁徙的时候尽量沿着西部靠海这一边走,这些土人还是会时常出现在汉人迁徙的必经之路进行袭扰,他们不仅抢劫财务,而且还将男人杀死,女人和小孩掳走作为奴隶。

项玉派出军队对这些土人进行了追击,将他们掳走的妇女孩童救了出来,路上的其他汉人见到明军纷纷加入队伍之中,项玉对于这样的情况自然是十分欢迎的,毕竟这个时候多一个人口,就多一份力量,而且放任他们不管的话路上也十分不安全,这些人可能会有麻烦。

由于大军中加入了难民,所以军队的行军速度也降低了很多,好在军队并没有什么作战任务,并不急着赶路,加上军粮还暂时充足,虽然多了很多张吃饭的口,但是也还能供应的起。

台湾南北长度并不长,差不多只有八百里路左右,项玉他们一天只能走上差不多六十里路,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七月份了,一天之中正午的时候气候炎热,烈日当空,在这种情况下面大队人马为了避免出现中暑的情况,不得不在阴凉地里面暂时休整,等到下午气温稍减之后才能继续赶路,好在众人精神都很好,并没有出现掉队的情况。

在这些难民之中项玉发现了一个明军中的大人物——陈永华,陈永华又叫陈近南,是鹿鼎记里面韦小宝的师父,鹿鼎记中将他描写的武艺超群,赤胆忠心,而现实中陈永华确实是身怀武艺,只是是不是如同鹿鼎记里面写的那样就不知道了。

陈永华本来是郑经的授业老师,郑经对陈永华也是比较看重的,郑经放弃金门的时候还没有忘记带上他的这个老师,但是由于败军对于郑经的离心离德,加上冯信的出兵威胁,郑经吓得连夜逃窜,这一次却将他这个老师给丢下了,陈永华不敢带在台南,他害怕冯信会将他抓去,加上他对明军的失望,使得陈永华跟着普通汉人一样向北迁徙,不过这一次他却遇到了项玉。

说来也是巧合,项玉之前并没有见过陈永华,因此并不认识他,而陈永华对项玉这个名不见经传,手中又没什么兵力的明军低级将领也没什么印象,所以两人应该是没有什么交集的才是,可是项玉的军中的文书何安却是一直仰慕陈永华的才学,他曾和陈永华一起共事过,因此人士陈永华,这才从人群中将陈永华给找了出来。

项玉对于陈永华表现得很看重,亲自去迎请他随大军一起前行,陈永华只是不允,项玉再三邀请,陈永华这才同意,项玉不禁感叹,这时候古代的文人真是酸。

不过项玉觉得身边却是缺少一个给自己出谋划策的人,虽然不知道这个陈永华靠不靠谱,但是感觉何安很崇拜他的样子,应该还是有两把刷子,项玉突然想起了刘备三顾茅庐然后跟诸葛亮分析天下局势,这才有了闻名天下的隆中对,既然如此为何不考校他一番。

这个时候正值正午,太阳十分毒辣的挂在当空,大队无法继续前行了,众人纷纷寻找阴凉的地方休息,项玉请陈永华坐在他的身边,让士兵在地上铺上一张凉席,请陈永华坐下,陈永华谦让一番之后却之不恭了,项玉随即也坐了下来,两人聊了些眼下的热门话题,气氛显得比较融合,项玉发现陈永华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显得十分从容淡定,言谈举止都显得从容不迫,好像猜透了项玉的心思。

项玉觉得不再拐弯抹角了,于是问道:“先生此番选择北去,定是有一番计较的,此则与在下的想法倒是一致,可否请问先生以为当今台湾之势如何?”

项玉将一个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率先抛了出来,这个时候士兵端上两碗凉茶,陈永华先不忙着回答,端起茶碗品了一口,赞叹的:“好茶!”

项玉心里疑惑这就是普通的茶叶,甚至带一点苦味,是军中用来预防水土不服而特意煎熬的,每当休息的时候明军士兵都会将煮好的茶水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中,一方面是补充水分,另一方面还可以祛毒和预防水土不服。

陈永华放下茶碗,看着远方,循着他的视线望过去是一片密密麻麻的丛林,穿过丛林就是台湾海峡了,项玉推测他或许是在眺望大陆,这不禁让他想到了后世台湾的一位诗人,余光中,而他的那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不由得让人记忆犹新。

第六十三章台中对

陈永华盯着项玉看了半天,看的项玉全身毛毛的,陈永华叹了一口气,说道:“像,真像,好像!”

项玉一头雾水,问道:“像?像什么?”

“你很像我认识的一个人,他叫甘辉,去年这个时候死在了江宁城。”陈永华看起来有点哀伤。

这已经是项玉第二次听人说他和甘辉很像了,第一次就是郑成功亲口说的,而这一次是出自陈永华之口,这使得项玉对这个甘辉的兴趣也增多了起来。

“你问我怎么看今天的台湾形势,我本来不想多谈这些国家大事,只愿意安安心心的做一介平民,但是出于对你的感激,别误会,我是替那些老百姓感激你的,一路上我已经听说了,你在禾竂港击败了荷兰人,使得南部的百姓的处境稍稍改观了一些,至少不会在受到荷兰人的直接威胁,这一路来你有愿意出手帮助这些妇孺老弱,显得你跟其他的明军将领有些不同,说实话,我有点欣赏你了,是可惜你生不逢时,这个时候恐怕也难有作为了。”陈永华缓缓道来,说的轻描淡写,项玉听后却更觉得好奇。

“陈先生过奖了,末将只是感念百姓的不易,天下兴亡苦的都是百姓,遥望对岸,我泱泱中华却沦陷于蛮夷之手,无数中原百姓流离失所,近五十年的战乱分争使得多少普通百姓家破人亡,如今我们沦落此地,虽然势单力薄,却也要胸怀救国治市的壮志雄心,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中原六百州!”项玉自己都给自己的情绪调动起来,说到最后竟然豪情万丈,气冲云霄。

陈永华看着项玉的神情,眼睛里面满是诧异,又有欣慰,他对着项玉深深一拜,说道:“陈复甫愿追随将军,辅佐将军成就大业!”

项玉没想到自己装了一顿13竟然让这个被郑成功称为“我之卧龙”的人拜倒在自己帐下,他连忙扶起陈永华,好一番礼遇之后陈永华的清虚才稍稍安定了些,陈永华今年不过是二十七八岁,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得到这样一个谋士对于项玉来说正可谓是如虎添翼。

陈永华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回到项玉之前问道的问题上来,对项玉说道:“将军此番前往北方,显然是已经看出南部的明军将会有一场内斗,将军认为自己实力弱小,不愿意被卷进这场争斗里面,因此才率军北上,是也不是?”

项玉没有否认这个问题,陈永华所说的基本是他心中的真实想法。有关铁矿、煤炭之类的也是另外的一个原因,这个当然是没办法跟陈永华讲的。

陈永华见项玉肯定了自己的猜想,微微一笑,继续道:“将军以为冯信和刘国轩两人为何会出现纷争,两人此时一人占据台湾城,一人占据承天府,一者强于水军海战之利,一人精于陆战,实力强大,两人都能知晓对方的优点和长处,为何要还要去做这种争斗,而不能和平相处呢?”

在项玉看来这个问题真的再简单不过,这两个人出现争执还不是为了争夺领导的地位,意图独霸一方。但是眼下陈永华既然提到了这个问题,那么答案肯定不会是他所想的那么简单,项玉仔细想了想,却没有想到精要之处。

陈永华见项玉答不出来,笑着说道:“将军或许是以为这两人只是为了争夺权力而要如此,实则不然,此二人都是一面极强,另一面极弱,两者相争胜负实乃未知之数,因此两人为何不能和平相处?原因有两点:第一,两人是为了争夺明军阵营中其他势力的权力,这一点上面冯信起初做的更好,他手中的资源无论是地盘还是兵力都要超过刘国轩,而且刘国轩孤悬海外,土地贫瘠,粮食供应都会发生困难,时间一久就会越发不利,因此他来积极分化拉拢那些不愿意被冯信吞并的将领,这其中就有林凤。”

项玉一惊,原来屏东事件是刘国轩挑起来的,这一招够毒的,不仅使得冯信的吞并过程变得艰难,甚至是引起了其他明军势力的反感。

陈永华并没有察觉到项玉已经分了神,他继续讲道:“第二点就是为了给清军一个交代,说的详细点是为了给施琅一个交代,让施琅安心。”

项玉好生奇怪,怎么明军内部的纷争竟然撤到了施琅的身上来了,他疑惑的看着陈永华,等待着他的解释。

陈永华好像是知道他的心思一样,解释道:“此番对台作战,有两个耐人寻味之处,第一个就是清廷突然和荷兰人联起手来,这一点不难推测,应该是出自施琅之手,满清贵族出身辽东苦寒之地,对于南方海事并不了解,更别提远在南洋之外的荷兰人了,所以这应该是施琅和荷兰人之间的联手,为的就是要从我军手中夺取金门和厦门,为何是这两地,而不包括台湾岛呢?我的推测是之前施琅是有意放任我军攻打台湾而不加以阻拦,不知将军是否还记得当时出征之前,马港的清军水军突然间消失了,王爷派出大量哨船四处打探侦查,也没发现清军的踪迹,这才得以顺利的对台出兵,我想这恐怕是施琅的有意为之。”

历史书上可没有记载这些东西,项玉虽然不知道陈永华分析的对不对,但是还是对于他十分佩服,在没有什么具体资料的情况下面能够推测出这么多东西出来,也是很不容易的,从战略层面来说这个人确实是一个大才。

“施琅的这些举动最终可能会引起清廷的不满,指责他在明军主力征台的时候没有丝毫作为,这一点施琅不得不防,因此他才会想到要夺取金门厦门两地,这两地对于清廷来说要比台湾更加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夺取了这两个地方意味着清军在整个大陆上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