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聪的这个方案非常不错,竟然颇有后世太祖游击战的精髓,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可以逐步消弱敌军的有生力量,但是项玉担心敌军这支部队受过一两次挫折之后会慌忙撤兵,并且将明军的实际情况汇报给承天府的冯信,那样梁国下一次的出兵势必将倾巢而出,只怕是不好抵挡。

张聪的作战方案得到了几位将领的支持,其中就包括张三亮、邓明两人,项玉虽然对于他这个方案有一点点担心,但是也不好直接否定他,转而向陈永华问道:“军师可有什么妙计?”

陈永华看了看地图,想了一会,说道:“敌军人数较少,这说明冯信他已经被我们之前的示弱给迷惑了,所以派出的军队不多,我想这支军队的将领恐怕也跟梁国高层一样,认为这一战将是手到擒来,不会吹灰之力,所以势必会出现疏忽大意,我想我们可以使用诱敌深入之际,将敌人引入到我们之前布下的圈套之中来,但是这一战最重要的是不能有敌军逃脱,以防止败军回到台南去报信,那样的话敌人下一次的进攻将会变得不可阻挡,所以我同意项将军的意见,派出一支部队对敌人形成南北包夹,这支部队从陆地上出发很容易被敌方斥候发觉,所以我同意将军派遣海军出战的想法。”

“当然,正面战场之上的作战方案刚才张将军已经给大家指出来了,这一方案十分精妙,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我们的优势。”陈永华知道张聪是项玉手下的老部下,在许多年轻将领面前他对张聪表示出了尊崇。

这一战的基本方针算是定下来了,项玉这个时候最关心的是军械所的最后一批新式子弹什么时候能够送来,之前燧发枪已经全部分发到部队中去了,士兵们拿到枪也有一段时间的适应,同时送来的也有第一批的新式子弹,一共有八千发子弹,军械所这时正在全力生产子弹,每天的产量在三百发左右,这时候算算应该是有接近一万发要送过来了,因为要进行敌后登陆的三百名士兵已经先行出发了,之前生产的子弹全部都给他们装备上了,所以这两个星期内加上这一批一共一万四千发子弹将列装给正面战场上的士兵。

明军正面战场的作战的士兵有八百一十五人,除去非战斗人员,作战士兵有七百五十人,平均每人二十发子弹,这一数量自然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至少在战争初期的第一次伏击中能给梁国的军队最大限度的杀伤。

梁**队的出征主将叫做夏立,他并不像率军出征,尤其是到偏远的北部去作战,在他的记忆里面,北部地区都是些凶蛮残暴的土著人,根本没有征讨的意义,且不论他的军队在丛林中的作战经验几乎没有,就是能够打赢,这些人也会逃进深山老林,大军一撤过不了多久他们就又会出来活动,所以他对于北上作战比较抗拒。

听说陛下是因为大批百姓逃到了北边,借着出征征讨反抗势力的理由派遣大军将他们都抓回来,但是夏立出城之前并没有得到这样的特别叮嘱,好像这件事情只是谣传,在他眼中不过是一两万贱民而已,费得着劳师动众吗?夏立感到有点疑惑。

这个时候的台湾正值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候,士兵们走不了多久就会怨声载道,搅得夏立心里烦躁,他纵马扬鞭,一路打马飞奔,走到队伍中间,停驻下来,梁军队伍这个时候拉成了长长的“蛇”型,士兵们没精打采,耷拉着脑袋,夏立抬头看了一眼天空,距离午时还有一个多时辰,天气确实是非常炎热,士兵们皆大汗淋漓,他自己的铠甲下面也是汗水只淌。

“传令下去,让大军原地休息,让后队的士兵们跟紧点,哪个要开小差就把他抓起来当众严惩!”夏立对着身边的副官说道。

副官挥舞着令旗沿着队伍一路传达将令去了,夏立骑马来到一处树林下面下马休息,士兵们也都纷纷钻到树荫下面随意躺下,嘴里低声咒骂着,也不知道是咒骂这酷热的天气还是别的什么。

预计要花费两个星期就能抵达的梁军足足走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终于进入了明军的视野,这支军队看上去队形混乱,士气低迷,根本就看不到一支军队该有的样子。

项玉暗暗后悔,早知道这支军队这么糜烂,还用得着花费那么大的气力去搞什么“仁川登陆”吗?自己这边固然不是联合**,但是对方连人民军的一半都比不上。

而且看敌人的这个样子,就算是从陆上派军摸到他们的后年去抄了他们的后路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发现。

此时的梁军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明军给盯上了,夏立他走在队伍前面,眼前的这道峡谷让他感觉有点诡异,这种感觉十分奇怪,但是有说不出来个一二,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这时候天色还早,看起来距离天黑至少还有两个时辰,这段时间正是赶路的时间,趁着温度稍微低一点的时候多行军一段路程。梁军出发之时携带了半年的军粮,这时已经吃到了一个月的,加上返程再消耗一个月的分量,留给他的时间十分有限,考虑到在北方作战可能出现的意外耽搁,再加上后续的一系列举措,比如召集和迁徙百姓,这些军粮可能还有额外的消耗,所以这个时候能少在路上消耗一点是一点了。

夏立右手一挥,梁军继续向着前方前进,士兵们还是一如既往的无精打采,完全不知道他们已经步入了一个等待已久的陷阱之中。

项玉默默注视着这支军队进入了已经设下重重陷阱的峡谷,嘴角微微扬起,他的目光盯着峡谷地面上中间的那颗巨石,上面写着他送给这支梁军的礼物,希望他们会喜欢。

ps:那就这样了,今天算是四章了,我改了半天,没改过来。怪我自己失误了。

第九十一章大获全胜

梁军的队形一如既往的弯弯曲曲,走在前面的士兵渐渐地停下了脚步,峡谷并是很宽,后面的士兵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这时不得不跟着停了下来,山谷中的气温比较高,士兵们咒骂开来,传令官骑马赶来,走到队伍的前面,这才发现路中间躺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士兵们议论纷纷,他仔细一看,只见石头上面写着六个大字“梁军葬身于此”,传令官大惊失色,连忙赶回去向夏立回报,却忘了让士兵们组成防守阵型。

这时候两边上坡上面传来一阵响声,梁军士兵纷纷抬头望去,却见无数巨大的石块奔流而至,带起冲天的尘土。

梁军士兵顿时大乱,无数士兵争抢着向身后的谷口涌去,却碍于峡谷的狭窄而变得越挤越慢,在士兵们的咒骂声中谷口处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冲在最前面的梁军士兵顿时栽倒一片,就在这时候,两边上坡上的巨石无情的冲进士兵阵型中来,将梁军士兵砸的哭爹喊娘,夏立骑在马上被拥挤的士兵挤向谷口,他大声喊叫,让梁军保持住阵型,但是明军的第一次射击将他的坐骑击中,夏立顿时从马上摔倒在地,梁军士兵见主将摔下战马,不只是谁大喊了一句“夏将军被打死了!”,梁军士兵一看主将果然不见了,军心再也维持不住了,士兵们争相恐后的涌向谷口,负责断后的三百明军顿时压力剧增,尽管每一名士兵都在努力射击,这个时候梁军士兵几乎都用在了谷口,因此命中率显得格外的高,就在这时,两边山谷上面的明军一齐现身,顿时一阵急剧的枪声响彻峡谷,接着从山坡上面扔下了上百个炸药包。

爆炸声、枪声、哭喊声、受伤士兵的哀嚎声各种声音在峡谷里面交汇着,项玉见敌军已经溃不成军,完全没有一战之力了,于是下令让士兵们喊话。

山两边的明军对着山谷一起大喊:“投降免死!放下武器!”

梁军士兵这个时候哪里还有一丝丝的抵抗意志,明军喊声刚一停歇,他们就纷纷跪伏于地,将武器扔到一边。

明军开始进入山谷收拾战场,项玉也随军走下了山谷,战场上这时一片狼藉,无数残肢断臂随处散落,这都是之前巨石和炸药炸死的敌军,这些人虽然是自己目前的敌人,但是他们也和自己一样都是炎黄子孙,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里面,弱者的眼泪没有人会怜惜,这些士兵若是不是,明军自己这边还不知道要死伤多少人。

李权这时候走到项玉身边,项玉看了他一眼,问道:“部队的伤亡情况怎么样?”

“伤亡还好,只有三名士兵被敌军的流弹射中,十三人受了轻伤,其实敌军在向谷口外冲的时候,他们已经只剩下最后的一股求生的力量了,所以在两边山上出现我们的部队之后,他们就彻底崩溃了。”李权显得有点兴奋,这一战明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不仅全部歼灭了敌军,而且自身的伤亡也低到这些将领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水平。

项玉却不想他的部下的这些将领这么兴奋,他在这场战斗中看到了未来战争的走向,那就是科技进步将会主宰战场,谁站在了科技的制高点上面,谁就能够取得未来战争中的主导权。

这使得他对于人才教育的培养变得紧迫起来,学校的建立,教育的开展变得十分迫切。

战场上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气味,项玉并不像在此处久待,他急着返回基隆城。

好在这个时候张聪几人都在战场上,项玉简单的交代一番,让他们将俘虏带回基隆城外的营地,伤兵送去医治,阵亡的士兵则就地安葬,免得发生瘟疫,这个时候的天气实在是太炎热了,这些都不得不防。

他自己带着十几名亲兵连忙赶回基隆城,基隆城这个时候比之前要显得更加繁荣,经过两个多月的紧急施工,之前的那批难民已经全部安置下来了,城中的人口急剧增加到接近三万人,比之去年一下子提高了四五倍之多,加之上个月明军在基隆城中发行了明军自己的货币,兴汉通宝,首批发行五千贯,当然这些钱并不是直接扔到市场上去让他们自行消化,项玉是将这些货币当做薪金和军饷发给士兵和公职人员,然后在城中设置首家银行——基隆银行,基隆银行里面储存了大量的新货币,百姓可以在银行里面存取和贷款,这跟后世的模式基本是一样的。

其实存钱这项功能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之前只是大商户将前存进钱庄,以免自身携带,方便异地经商,但是这种存钱是要支付一定比例的钱的,并不是像后世的银行有存款利息,所以钱庄的用户基本上都是商贾大户,害怕钱财存放于身边不安全而采取的一种委托保管的措施。

而项玉建立的基隆银行则是采取后世的做法,施行存钱送利息的办法,这样可以吸纳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将他们在投放给那些需要资金周转的商户或者工厂,也就是后世的贷款了,这样等于是借了许多百姓的钱给商人们经商,可以是商业发展得到提速,以促进资本的发展。

银行是行长是陈永华负责兼任的,这里也是他在城中的主要办公地点,基隆市的市政府大楼目前还在紧张施工,估计还有一段时间才能完工,其实之前明军主要的政务和军事谋划都是在军营里面进行的,所以对于在城中建立办公地点到不是十分迫切,只是随着局势的逐渐稳定,明军的主要精力渐渐的要从军事上面想政事和民生发展上面倾斜,这也是大势所趋,所以市政府的建筑也是项玉要求兴建的,之所以叫做市政府,是因为目前项玉的名分有点尴尬,他既不是皇亲国戚,又不是想之前郑成功那样被封为国姓爷和延平郡王,他只是郑成功手底下的一名小小将领,这个时候只不过脱离了之前的体系自己独立了出来而已,所以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定位,所以干脆将就学后世建立市一级的领导体系,自己兼任市长这一行政职位,反正明朝的人又不知道什么事市长,也没有僭越之说了。

项玉兴冲冲的走近银行,银行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几名商人模样的人聊开了:“张东家,你家的那个甘蔗厂办的怎么样了,眼看着地里的甘蔗就要成熟了,你这场子得赶快弄起来啊,不然错过了这一季那可是要等上来年了。”一名身着青袍体型微胖的商人向一名瘦高男子问道。

瘦高男子呵呵一笑:“有劳王东家你费心了,我家的那厂子已经开张了,地里的甘蔗也收了不少,这时忙活都忙活不过来呢,这不,听说城中新成立了一个钱庄,哦不,是银行,这银行可算是帮了我的大忙了,我用我的厂子的地契作抵押,能够贷到三百贯的钱,虽说这三百贯在以前看来不算多,但是这个时候那可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啊,我寻思着白拿这一笔钱,再招募几十个工人,然后将我那厂子的生产规模扩大,好尽快把我的老本赚回来!”

“我得个乖乖,你贷了三百贯,你可真是了不得,我这边只贷到了两百贯,不过我家的那米厂规模是差不多了,不过我想趁着眼下这稻米便宜的时候多进一点货,动一动手将谷壳去掉,将脱出来的米分成好几份,好一点的走精品路线,差一点的走低端路线,最好的当然是走贵族路线了,我观察了一下,这整个基隆城里面还没有一家米厂将米给细分了的,我这样做保准能成功,这不,这就来贷款了,协议之前就敲定了,今天来取钱的。”微胖的这名商人说起话来脸上神采飞扬,一副哥伦布看到新大陆般的对未来的憧憬。

还有许多普通百姓并不是来贷款的,他们听说存钱在银行里面会有利息,利息是什么他们并不知道,但是银行说存钱满一定的时间就会额外发钱,这些人一听,天下还有这种好事?反正钱放在家里也没干什么,于是纷纷将手中的余钱拿出来存进银行。

这一切项玉并没看到,他从银行的后门走了进去,银行后面有一个很大的院落,中间立着一栋六层高的塔楼,陈永华这时候就在二楼办公。

项玉直接走了进去,陈永华见他脸上春风得意,还不等他出声,便笑着说道:“来来来,让我猜猜,将军如此高兴,可是前线战事进展颇为顺利,我军大获全胜了?”

项玉拉过一张椅子坐了下来,笑着说道:“什么事情也瞒不过你,不错!前线战事十分顺利,敌军已经被我军全歼,我军损失十分轻微,这一仗是大获全胜了,不过我今天过来找你,并不是为了这件事情而来的,要不你猜猜我找你是来干什么的?”

第九十二章兴办教育

“哦?将军还要考校卑职一番啊,我可不是你肚子里面的蛔虫,猜不到你的想法。”陈永华连猜都不愿意猜。

项玉还不放弃,说道:“军师才智过人,我这小小的心事根本瞒不过你,你便是一猜就准了,所以这才不愿意猜,是怕我为曹操尔杨修吧!”

陈永华颇为无奈,只好试探着说道:“将军直接从战场上面下来,又是如此高兴,只怕是在战场上面想到了某事,依我猜想,战事的进展肯定是出奇的顺利,不仅出乎列位将军的意料,甚至是出乎将军您自己的意料,这才使您有感而发,这才急冲冲的找到我这里来。”

“不错,不错,你说的全都对了,战局的发展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不知是我军太强还是敌军太弱,敌我刚一接触敌军就已经败下阵来,所以我才想到了一个问题。”

“嗯,以我猜想,将军定然是对于我军目前装备的武器的威力感到吃惊,所以这才来找到我,是不是想要扩大军械所的研究院的规模,使得更多的有用的新武器能够被研发出来,装备我军之中去?”不得不说陈永华确实很厉害,他的猜想几乎就是项玉心中所想的事情。

“我的想法可不止这些,我想在基隆城里面办学校!让城里面的小孩都能够上学,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决定国运,我们不能够再耽搁了,这件事情必须马上筹办。”项玉斩钉截铁,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办学校?你是说像太祖立朝之初时创办的国子监这样的太学?”陈永华有点点惊讶。

项玉知道明朝的国子监,朱元璋立朝之初在南京创建了国子监,为朝廷培养人才,以供各地选用,但是项玉想创办学校的目的只是单纯的想让孩子们接受教育,接受新的知识,并不全是一定是为政府部门提供人才,还可以为社会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其出发点是要比朱元璋更高一筹的。

“嗯,其实区别不大,但是我办得这些学校不单单是只教他们治国平天下的学问,而是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和理念,学以致用,使得我们的整体的科学水平得到提升,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知识人才。”

项玉的这些话在陈永华听来是十分诧异的,这个时候中国可以说是世界唯一的大国,西方洋人在他们眼中只是蛮夷,完全不能入眼,虽然明朝后期从洋人手中购买了一部分的红衣大炮,但是这种看法仍然没有改变。陈永华虽然比较开明,但是也只是对于洋人不是那么反感而已,他切身接触过洋人的先进武器,确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要说西方有什么先进的知识和理念,这一点他是不赞成的。

“将军准备如何开班学校,我的意思是将军准备让谁来教导这些学生呢?”陈永华没有直接反对,不过他的问题显然是要泼项玉的凉水,基隆城里面并没有洋人,既然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那么这些老师该又谁担任,上哪里去找呢?

项玉看起来早有准备,他微微思考了一会说道:“这件事情其实也不难,我们先让孩子们上学识字,等他们年纪稍微大一点再交给他们一些更加复杂的知识,我准备亲自编写一部分的教材,然后单独培训一部分的老师,让他们代为将这些知识传播下去。”项玉自信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在这个时代是绝对够用了。

陈永华虽然还是有些将信将疑,但是见项玉这么坚决而且自信满满的样子,似乎确实是有很大把握的,因此也没有在反对。

“所以将军来我这里来找我是想让我编写新书的教材了?”陈永华笑着问道。

“这件事情肯定是非你莫属了,原先朝廷的那一套什么四书五经,八股文什么的我都不认可,这些东西交出来的学生各个看上去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其实肚子里面并没有什么真材实料,满腹经纶到头来治理的国家是满目疮痍烽烟四起,这样的教材我项玉是真心看不上眼。”项玉的这番话说的有点以偏概全,但是明朝的科举制度中的只重八股轻才华也确实存在,而且后期确实是显示出了它的弊端,所以陈永华也没有反驳。

“那将军你准备让我怎么编写教材呢?我是说四书五经都不要,学生们也不考八股文,那么他们学什么?”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根据他们的年龄的不同将教材分类,年幼的编一些简单的汉字供他们学识,其中编排一些童话故事以吸引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在往上则增加一些简单的文章,比如历代出现的英雄人物及他们的时机,编成故事模式,引导他们的志向······”项玉将自己心中的想法意义说出,其实他是参照了后世天朝的教育课本的,但是里面有很多改变,并不像天朝课本那样红果果的宣传什么什么好,而是通过宣扬中华的传统优良文化,使得这批学生能够从小就树立起爱国的思想,未来也能够投身到位国家的建设中去。

项玉和陈永华两人一直商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最终确定下来了创办学校和编写教材的一些列方案,这时基隆的安全局势比较稳固,所以项玉决定亲自来做这件事情。

首先就是要统计一下基隆城里面目前的学龄儿童的数量,这一点好在之前难民们迁徙过来的时候都有过登记,这种登记和后世的户籍政策很像,将一家人的全部详细资料登记在册,又有点像是后世的档案一样。

经过统计之后发现城中大约有三千五百名年龄在五岁之十五岁的儿童,年龄高于十五岁的这个时候基本上都入厂区帮活或者下地去种田了,没有时间再回来读书,五岁一下的儿童又显得年龄太小,所以就取了五岁以上,十五岁以下这个范围。学校分为九个年级,并不是像后世的那么长时间的教育,项玉将小学六年级分为三个年级,中学高中分为四个年级,大学则分为两个年级,升学的制度和后世一样,是择优录取,但是并不是单单只看成绩,还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实践能力,联想能力,思维开拓等方面的因素。

三千五百名适龄儿童,这个数字有点庞大,项玉想根据基隆城的特点,在南北城区分别开设两个学校,以方便学生们就近读书,毕竟这个时候住在城外面的人口也有不少,两个学校之后也可以以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竞争,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一点项玉也考虑在内。

既然分成两个学校,那么平均下来两个学校的学生数量在一千七百人左右,实际上基隆城南边有大量的农民、工厂和工人,因此南边学校的人数肯定是要比北边学校的多一些,所以两个学校的实际规模会有一些差别。

这个时候还没有后世那样的钢筋混领土,房屋也不能够建的太高,所以学校的占地面积就得很大,南边还好解决,之前明军在城南有一处校场,可以将这个校场腾出来留给学校做地基,北边只能在居民区后面的大片空地上面重现搭建,所以北边的学生上学的路程可能要比南边的学生更加远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