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造神州-第5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轻轻放下针线,把手指上的血珠用口吸掉,随后慢慢站起身来,直面耶律楚材,看了他片刻,才冷冷道:“在你来这里之前,有一个很善良,却很能干的大宋女官员告诉我,‘如果有一天,你必需在亲情和国家之间选择,你会怎么做?’,我当时的回答是亲情,她告诉我,如果真能坚持自己的答案,那么你可以得到宁静,但若你改变选择,就将收获痛苦和无奈。耶律先生,你说她说的有没有道理?”
  耶律楚材被对方盯的很不自然,下意识的说道:“有道……嗯,不对,公主,您是蒙古监国公主,理当为蒙古全体百姓效力,岂能被区区亲情所拘束?”
  阿刺海别吉目光中闪过痛苦,很惆怅的说道:“本来我对这话理解还不深,但知道你来后,我才真正体会出这话语背后的智慧。耶律先生,你是我见过的最博学之人,就连父汗在生的时候都对你赞赏有加,认为你是长生天送给我们蒙古人的珍宝。难道你就不能制止一些惨剧的发生,让我蒙古免遭这场浩劫吗?”
  耶律楚材明白对方的意思,不说蒙宋两国关系,就说让窝阔台和拖雷和睦相处,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算拖雷肯放下一切,但他的身份和地位也决定他无法脱离这个旋涡,更何况拖雷绝对不会这么做。这是权势的无奈,也是权力的必然,不要说耶律楚材,就是将历史上的所有智者放到一起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一切就真的只能任凭天意!
  “我只能答应公主,若真有那么一天,我会尽量劝说四王爷,让他不要倔强和固执!”耶律楚材的声音很低沉,却带着一种淡淡决心。
  阿刺海别吉看了看他,终于摇摇头:“但愿长生天保佑我蒙古!先生为何来找我,请直说吧,如果真是对我蒙古有利,阿刺海别吉不会推辞!”
  耶律楚材终于松了一口气,将自己的目的以及对阿刺海别吉的要求娓娓道来。
  阿刺海别吉面色平静的听着,并没插言,神色淡然,望之充满恬静之美!
  一直到耶律楚材说完好一会儿,阿刺海别吉才轻轻说了一句:“一切就听从先生安排,阿刺海别吉会尽力,但结果如何,就非阿刺海别吉能预料!”
  耶律楚材放下心头大石,连连称谢,随后又说了一些细节问题,但见阿刺海别吉兴致不高,只是大略一说,就告辞离去。
  走出水塘长廊,耶律楚材突然听到隐隐哭声,转过头,却见阿刺海别吉靠在亭柱上,放声痛哭!
  摇摇头,耶律楚材什么都没说,汇合了张天纲,神色木然的离开小院,回到使节馆!
  第二十集 第二十章 两国和约
  第二十集 第二十章 两国和约
  20两国和约
  将耶律楚材送到使节馆,张天纲正要离去,耶律楚材却脸带笑容,热情的邀请他小聚片刻。
  张天纲微微一考虑,就应承下来,和耶律楚材走进使节馆。
  使节馆的园林建筑没有阿刺海别吉那边的别出心裁,浑若天成,不过却装饰的富丽堂皇,一派皇家庭院风格。
  很难说这两种风格到底谁比谁更好,但论好看,肯定是皇家园林风格大气,奢华,但若论住的舒适,静心怡人,就以江南园林为最,住在那里,就如同住在山水之间,别有一番天地。
  张天纲默默跟随耶律楚材来到使节馆中的大厅,随后穿过大厅来到耶律楚材等人下榻的庭院。
  此刻这里的警卫人员全都。换成蒙古士兵,扎发辫,挎钢刀,很是彪悍。
  张天纲看了几眼,就将目光移开,。跟着耶律楚材来到一间风格华丽的房子内。
  “异地重逢,待客简陋,还请不要。见怪!请坐!”耶律楚材神态谦和,充满歉意。
  “呵呵,耶律老哥过谦,昔日中都一别,至今已经十多。年了吧?”张天纲不以为意的坐到客席,望着耶律楚材,既感慨又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是啊,当初若非老弟坚持跟随金帝南下,也许你我。今日同殿为臣也说不定!”耶律楚材神色迥然,目光深邃的看着张天纲。
  张天纲却很是淡然的说道:“食君禄,忠君事,旧主。仍在,岂敢再攀新主!”
  “你就是如此固。执,不过如今金国已灭,观你今日,似乎还是白身,不如随我一起投归蒙古。我蒙古大汗胸怀广阔,四海皆闻,想必不会埋没你一身所学!”耶律楚材终于没能忍住,还是出言招揽。
  张天纲沉默片刻,突然摇头道:“不瞒老哥,若在几日前碰到老哥,也许天纲真会心动,但以老哥的才学而论,不会看不出宋国大兴就在眼前。我虽生在金人治下,却还是个汉人,为大宋效力正当其时,老哥以为了?”
  “我看大宋陛下并未看重你的才华,反到对你充满怀疑,不然也不会不委派任何官职,而让你来监视我,这分明就是在看你笑话。试问一下,若老哥和你不相识,你今日有何待遇那可真就说不好!”耶律楚材还不死心,做着最后努力。
  “呵呵,老哥说笑。大宋陛下乃是真龙天子,肯为在下一介降俘而特意安排,已经是天大的荣耀,有没有官职,真的就那么重要吗?”张天纲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耶律楚材,让后者沉默下来。
  两人对坐片刻,耶律楚材终于确定,对方已经决意为大宋效力,不是自己所能拉拢,暗道一声可惜,然后就转过话题,随意和他闲聊起来。
  期间耶律楚材几次提到赵昀,并对他的作为也很是佩服,无论话语,还是评价,都很中肯,并没有因为他是宋国皇帝而有意诬蔑,这让张天纲很是佩服。
  无论立场如何,耶律楚材的眼光和才学都是足以让自己佩服,若非自己的一点坚持,也许今日就不是这样的局面。
  互怀感叹中,两人聊了很多,从过去聊到现在,再说到未来,最后耶律楚材说了一句:“如果老弟在大宋有何不快,可以来我蒙古!”
  “彼此,若老哥在蒙古留不住,千万不要忘了中原!”
  两人对视一笑,一种惺惺相惜之感油然而生。
  张天纲离去的时候,耶律楚材亲自把他送到使馆外面,看着他坐上马车离开,才有些落寞和惆怅的回到庭院,却发现兀良合台正在等他。
  “中书大人!”兀良合台对他很尊敬,一见他就站起来抚胸为礼。
  因为蒙古本部官制极为粗陋,成吉思汗时期,实行的是军政合一制度,只有万户、千户、百户等统帅军队的长官,并没有治理政事的长官,攻下城镇后也不派兵镇守,完全是一种粗犷式的游牧民作风。做为一个部族,这么做当然没问题,但做为一个帝国,这么做就显得太过儿戏。
  耶律楚材一直跟随成吉思汗,对蒙古这些弊端看的很清楚,早在成吉思汗时期,他就劝说成吉思汗实行一些正规的帝国制度。成吉思汗也听从了他的劝告,在某些地方也的确实行了一些好的制度,但成吉思汗本人受游牧影响太深,对帝国制度并没有太深刻的认识,总觉得蒙古本身的制度就已经挺好,因此在推行帝制方面并不太积极。
  窝阔台上位后,因为拖雷的事情,他深深感到蒙古本部制度在一些方面的缺漏,耶律楚材趁着这个机会,推出自己筹谋已久的官制改革,和窝阔台两人一拍即合。在窝阔台的支持下,他已经对蒙古本部制度进行了很大改动。
  在地方上设置官吏统制老百姓,另设万户总管军队,使军政相互遏制,防止独断独行。而在中央设立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耶律楚材当仁不让的成为蒙古首任中书令。这些举措大大加强了窝阔台的统治力度,让蒙古汗国逐渐有了正规帝国的雏形。不过因为蒙古部落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在草原部族上,这样的改革取得成果并不算太大,只是让窝阔台的统治更深入这些部族,但要说就此改变,还谈不上。
  兀良合台是看着耶律楚材进行这些改革的蒙古高层之一,对他的智慧和手段感叹不已,认为只有他才真正看到蒙古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对他的尊重也是发自肺腑。
  耶律楚材虽然心情很不好,但见到兀良合台,还是笑着说道:“回来了,今天街上热闹吗?”
  兀良合台眉头皱的很紧,摇摇头,随即却发觉不对,解释道:“不是街上不热闹,只是我发现,宋国的实力比我们想的还要庞大,他们有充足的人口,庞大的国土,繁华的城镇,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有数量众多,强大可怕的军队,这些对我们蒙古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你还说漏了一点,他们还拥有一个积极进取,海纳百川的皇帝。可以说,赵昀是我见过仅次于先大汗的雄主!”耶律楚材接了一句,给了赵昀很高的评价。
  “难道就没什么办法阻止宋国这种强大,他们现在吞并了金国,如果任凭他们继续壮大下去,将来对我们蒙古很是不利!”兀良合台显得很是忧心忡忡。
  “阻止吗?”耶律楚材微微沉吟片刻,摇摇头,“宋国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逆转,我此刻才更佩服先大汗的先见之明。”说到这里,耶律楚材看看四周,住口不说,兀良合台马上让自己的随身护卫站到门外,并防止其他人窃听。
  这间屋子耶律楚材亲自检查过,没有任何机关,不过也是,不管怎么说,宋国也是堂堂大国,礼仪之邦,不可能真的下作到让他国使节住进有窃听机关的房子。耶律楚材对此点到是很放心,此刻门外窗户又被贴身的蒙古卫士把守住,相信除了屋中两人,不会让任何人听去两人的谈话。
  在脑中考虑了一下措词,耶律楚材谨慎的问了一句:“你知道我们这次来的目的吗?”
  “中书大人不是说,商议和宋国签订的和约吗?难道有别的目的?”兀良合台也很机警,脸色极为严肃。
  耶律楚材笑了笑:“这个的确是主要目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宋国放松对我蒙古的警惕,将其吸引力放到北方。”
  兀良合台皱眉不解,却没开口询问,等待对方解释。
  “将军在东北和赵彩云交过战,认为她才能如何?”耶律楚材不答反问。
  “很可怕,当时我明明有八成把握可以瞒过对方,结果却是落入陷阱,差一点就回不到草原。”提及在东北恒州一带的那场战斗,兀良合台到现在都心有余悸。赵彩云那几乎出神入化的谋算设计,让他吃足了苦头,那一战,他仅以身免,随行的几千蒙古铁骑,包括一些从他父亲时代就跟随的老战士,不是战死就是被擒,现在想起这些,兀良合台就有种遏制不住的戒忌和不敢明说的恐惧。
  耶律楚材注意到兀良合台眼底那抹恐惧,心中闪过担忧和无奈,随即继续问道:“你认为大军若从东北进中原,有多大成功可能?”
  这个问题让兀良合台迟迟无法回答,屋中陷入难堪的沉默!
  “若对方统帅是赵彩云,成功希望不会超过一成!这是我的估计,你觉得了?”耶律楚材再紧问了一句,让兀良合台心头一跳,下意识的答道:“一成,我估计连半分希望都没有。”
  随后却又发觉什么,脸色顿时闪过羞愧,干脆站起来承认道:“自从败在赵彩云手上后,我一直对她感到很畏惧,让中书大人见笑!”
  “呵呵,你这个感觉相信很多将军都有,包括拖雷四王爷!”耶律楚材对兀良合台自承恐惧,并无半分看不起之色,反到极为欣慰,“唯能正视自己内心的恐惧,方能有真正战胜对方的希望。将军的长处在于草原征战,临阵指挥,对于谋算之道,的确有所欠缺。不过这也无妨,大宋的赵彩云只有一人,她如果离开东北,和将军在草原上交手,只怕胜负也未可知!”
  “兀良合台自信,草原争锋,不会弱于任何人!”提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兀良合台显然极为自信,对赵彩云的忌惮一扫而光,让耶律楚材暗自称赞,接下去说道:
  “就我这些年对宋国情况的调查,以及对宋国诸多将领大臣的了解,得出一个结论,从整体上来说,现在的蒙古不如大宋,无论将领官员的才能,还是战士军器的锋利。你先听我说完……”制止了兀良合台的反驳,耶律楚材继续说道,“先说大宋文臣,就看这大宋治理的如此井井有条,百业兴旺,众民安居,就足以说明一切。至于武将,老实说,大宋武将才能之高,比之蒙古先大汗时期,丝毫不逊色。
  赵彩云你已见识过,和她齐名的大宋诸大将中,岳雨,孟珙,岳风等人都参与过西北大战。昔日我曾和先大汗讨论过岳雨,就先大汗所言,此人用兵,惯于讲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沉稳敢战,非常难缠,者勒蔑就是丧于其手。至于孟珙,大汗在西北的时候,几乎命丧其手,其才能更是不用怀疑,岳风到颇平常,但就是这种平常,却让他成为最受赵昀信任的将领,掌握了相当于大宋禁军的黄龙军团,以赵昀的为人眼光,此人肯定有不为人知的地方。
  至于余介,云锋,都是一时俊杰,除了这些人,大宋还有所神州军校,听说里面出来的将军不计其数。有市井传言,就算赵彩云,岳雨这些将军全都战死,但只要神州军校还在,大宋就无需害怕任何外敌。此话也许有夸大,但也可以看出神州军校的分量。“
  说到这里,耶律楚材微微一顿,等兀良合台消化这些信息,才继续说道:“反观我蒙古,西北一战,损失惨重,名臣宿将多战死,甚至连先大汗都因病而逝于西北,对我蒙古来说,几乎是一场巨大灾难。不过当时的宋国,损失也不轻,特别是国内不稳,让赵昀也无法对我蒙古赶尽杀绝,反到留了一线,定下和约后放我们离开。也就是说,和约其实是在我蒙古落于极端不利的情况下签订的,其中有诸多条款于我蒙古不利,这些年,大宋屡次欺凌蒙古,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我们没有履行和约。当然,这只是一个借口,重要的是赵昀不想让我们安稳的恢复实力,直到我派人重新和宋国商谈履行和约的事宜。”
  耶律楚材住口不说,兀良合台想了片刻,突然问道:“中书大人,听说当初就是你派人和赵昀谈判后,赵彩云才没有将屯堡建到草原深处,虽然每年都要给赵彩云一些牛羊马匹,但想比较于今后所得,也算不得什么。只是我不明白,你到底是如何说动赵昀的?难道就是靠的这个和约?”
  “正是,我派人和赵昀达成一个秘密协议,只要赵昀不再将屯堡深入草原,我蒙古履行部分和约,并在合适的时候,全面履行当初达成的和约。如今就是履行和约的最佳时机,将军以为了?”耶律楚材露出一个诡秘的笑容,让兀良合台心头一跳,皱眉苦思片刻,无奈摇头:“兀良合台太笨,理解不了中书大人的深意。”
  耶律楚材到不介意,开口解惑:“其实很简单,以前履行和约,不若与虎添翼。现在宋国灭掉金国,获得财富物资不计其数,而我们这个时候履行和约,只是锦上添花,对宋国的帮助并不太大,反到有利于将我们的人安插到宋国,以方便随时掌握宋国的情况。”
  兀良合台想了片刻,还是想不明白,他毕竟只是一个战将,不是政治家,对这样的问题,他明显少了敏感度。
  耶律楚材知道这个问题对他可能比较艰难,也没再卖关子,脸带笑容的说道:“宋国这次灭了金国,虽然少了一大牵制,但同时却多了很大的负担。金国统治的河北,河南,京湖,西北等地几乎无处不征战,百战之地绝对名副其实。加上这些年金国的横征暴敛,对民生损害极大。如今宋国灭金,不少人都对宋国心生期盼,以赵昀的胸襟和眼光,一定不会让这些人失望。如若这样,宋国就定然要花费一番巨大力气来整治这些地方,好让百姓安居乐业,士子官员潜心修政。
  这样一来,宋国至少在五年内,很难对外展开攻战,就算有所行动,其规模也绝不会有昔日西北之战那样大。趁着这段时间,我蒙古若能和其修好,并互通往来,就能趁这个机会恢复草原实力,更何况四王爷的西征大军据说进展顺利,近日运回草原的金银珠宝极多,支付和约所出,只是九牛一毛。以微小之利,决再起之机,就是我们这次来的目的。“
  兀良合台沉默片刻,犹豫的说道:“宋国会答应吗?”
  耶律楚材自信的说道:“会的,因为赵昀想做个明君,既然要做明君,这份大礼自然要接受。以我蒙古情况,若能有五年缓冲,足以强盛壮大,更胜先大汗时期。”
  兀良合台没再多说,听到这里,他已经对这次来的目的有了通盘了解,简单点说,就是用和约来维持一个表面的和平,让双方能够互相往来,以让蒙古掌握更多大宋情况,以及成功蓄积自身的实力。
  此谋之建,就在于这份和约的基础。
  得到答案的兀良合台心满意足的离开,原本信心十足的耶律楚材却收敛脸上的笑容,露出忧愁,虽然他说的都是实情,但还有一件事情没有说出,若大宋成功的对北方进行治理,并恢复北方生产,则大宋的实力将更上一层楼,到了那时,若不能想出对策,将再也无法遏制大宋的崛起,那对蒙古来说,就绝对不是好消息。
  对这,耶律楚材却没想到什么好办法来解决!
  耶律楚材陷入烦恼中,而从使节馆离去的张天纲却也陷入一番激烈的挣扎中。
  苦思片刻,张天纲还是让马车转头开向皇宫。
  皇宫此刻还在举行庆功宴会,不过开头致辞之类的仪式已经结束,在让其他人随意后,我找来张柔,郭仲元随意说一些北方局势,虽然我本意只是找个话题闲聊,不想张柔和郭仲元回答的却很认真:“……北方经过数年战乱,说民不聊生绝不为过,各地豪强自守,对官府治理抱有一种抵制的态度,更棘手的是,很多豪强地主手中都有大量军队,若处理不当,极易激起变乱,就算不能引起大局变动,但对北方稳定也是一大威胁……”
  后面的还有很多,但归纳一下,就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现在北方的情况:食不果腹,民不聊生,豪强壮大,秩序混乱。
  可以说金国给宋国留下的就是一个大乱摊子,若不解决好这些问题,灭金之举,只怕会成为大宋一大负担。
  不过北方之地既然收回,那就绝对不能任凭这种混乱持续下去。军部和总理衙门对这些情况有估计,也有大量准备,但现在看来,对问题还是估计轻了。就连张柔和郭仲元这样长于军旅,拙于政务的人都看出来这么多问题,实际问题可能比他们说的更复杂。
  能在战乱之地生存的豪强都不是什么易与之辈,从某种意义上说,张柔和郭仲元都是豪强地主,只是被政府所收编罢了。若不能妥善处理他们的问题,大宋对北方的治理很可能在地方上被架空,不仅享受不到好处,反到会埋下巨大隐患,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爆发。
  正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紫暄走过来告诉我:“张天纲求见!”
  他来了,我怔了怔,随后将主持宴会的任务交给吴武和司马风,然后在御书房接见了他。
  “士民张天纲见过陛下!”
  “不用多礼,这么晚前来找朕,一定有什么心得体会,说吧!”我坐在椅子上,神色平淡的看着他。
  张天纲到也直接:“天纲受陛下委派,陪同蒙古使节耶律楚材去见蒙古公主阿刺海别吉,天纲在远处观之,似乎耶律楚材说了什么为难事情,让这位蒙古公主很是悲伤。后耶律楚材和天纲私下相谈,言语之中颇多招揽,以天纲所见,耶律楚材此次前来,只怕有和大宋和盟结亲之意。但据天纲对耶律楚材的了解,此举定然有所深意,天纲才学浅薄,看不出来!还请陛下见谅!”
  这个回答到让我很有些意外,这个张天纲不赖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判断出这些事情,足以证明他担任外交工作还是合适的。想了想,我问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既然你有如此见识,为何未能劝阻完颜守绪?”
  “旧主虽然勤于政事,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金国之败,从迁都开封就已开始,旧主只不过稍微延缓了一些时日,难能回天!”张天纲神色遗憾,充满感慨。
  “你还心念金国,让朕如何用你?”
  “陛下用人,自有成算,岂是天纲所能影响。”
  “耶律楚材是你旧友,你二人昔日在中都来往甚密,此次为何要出卖于他?”
  “天纲本是受陛下之命监视于他,此事陛下,文贵大人,耶律大哥都知道,天纲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谈何出卖?”
  “你如此说,内心可曾有愧?”
  “有,但天纲仍然要如此做。”
  我看着张天纲,而对方丝毫不加躲避的看着我,目光坚持而坦然。
  这是一个忠于任事,公私分明之人,若非大奸,就是大忠,从其过往来看,应该是后者,只是他效忠的对象并非君王,而是他的事业,也就是俗语说的立功。
  我站起身来,习惯性的走了两步,想起庆功宴上和张柔等北方将领的谈话,心下一动,悠然说道:“大宋虽然灭了金国,但北方满目疮痍,举步维艰,朕总结了十六字‘食不果腹,民不聊生,豪强壮大,秩序混乱’,你觉得如何?”
  张天纲赞同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1 8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