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一碗温热的桂花酒酿圆子吃到胃里,真是让人不自觉地微醺,整个人都轻松畅快起来。
黎婉铭一路吃,一路玩,渐渐把这些天来的焦灼都抛之脑后。
见她开怀,萧靖南也放松下来。
每吃到一种小吃,他就会忍不住和她讲一些相关典故。
吃到肉饼时,他说:
“前朝有位四品官叫张姚,有次他下朝之后,饥肠辘辘,在路边买了一张肉饼边走边吃,谁知道被言官看到,弹劾他当街吃饼行为不雅,有损朝廷形象。谁知皇帝看到之后,非但没有处罚张姚,反而下令从此在朝会结束以后,为每位官员都都准备一份肉饼,用红绫纸包裹起来。后来这种肉饼,便也被叫做红绫饼。”
吃到烧尾的时候,他说:
“这小贩将他的烤牛尾取名烧尾,纯粹是取巧。。。。。。真正的烧尾宴,乃是前朝官宴。传说中,鲤鱼跃龙门之后,须烧其尾才能成为真龙。所以前朝的人在登科或者升官之后往往要举行烧尾宴,以作庆贺,取其吉祥喜庆之意。真正的烧尾宴,有冷盘、热炒、烧烤、甜点等共58道菜。。。。。。可不是烧一只牛尾就能充数的。”
吃到松瓢油糕的时候,他说:
“油糕的外皮是用熟面制成,遇热油后缓缓胀开,才形成这样一层形似松瓢、薄如蝉翼的表皮,色泽透亮,酥脆可口。内陷有白糖、桂花、玫瑰、桃仁,咬上一口,既有白糖的香甜绵软,又有果仁的酥脆,还有淡淡的花香。。。。。。只不过,若是不及时吃完,稍等一会,这泡泡似的表皮就会塌陷下去。所以,它也叫见风消。”
黎婉铭只顾着吃,不大理会他。
她对他在吃喝玩乐上的“博学”早已见怪不怪。
反正不管怎么问,他都会回答一句“书上看的”。
仿佛那些经史子集从来教的都不是经济学问,而是写满了什么东西好吃,什么地方好玩。。。。。。
黎婉铭有的时候也会怀疑,到底是书真的这么不正经,还是她的相公只挑不正经的书来看?
每次问起这个问题,萧靖南就会一本正经地从书架上抽本书出来,作势要指给她看。
黎婉铭一见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头疼,连连后退。
久而久之,便不问了。
大不了,他三年后继续“因病”错过考试呗。。。。。。
反正,等她攒足了钱,他如果愿意,她也不介意带着他一起远走高飞。
就这么逛吃逛吃了二里地后,黎婉铭有些乏了,而随之涌上来的,是越来越浓的失望。
民间吃食虽然种类丰富,但未免都有些粗糙。
或过于甜腻,或稍显油腻,要么是火候不对,要么是调味不准。
恐怕满足不了赵砚珂那张刁钻的嘴。
“吃来吃去都是这些。桂花、白糖、面点、烤肉。。。。。。没什么特别,刺激不了我的灵感。”黎婉铭失望地说。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正坐在一处小摊子前面,兴致缺缺地吃着一碗酥山。
酥山的底层是冰,上面淋着奶油和酥油,还点缀着葡萄乾和果仁碎。
夏日吃起来,最是冰凉爽口,沁人心脾。
这小贩还特别用心,在上面浇了贵妃红和眉黛青。既增添色彩,又借到一点淡淡的花果香,是以生意极好。
小贩听到她的话,不乐意了,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和黎婉铭争辩。
“小娘子这话真是不公道!我一碗酥山才卖五钱,还能有些什么?难不成,你还想从里面吃出麒麟骨青龙肉吗?”
“我倒是也想脱开这些桂花、白糖、奶油之类的原料啊,但若是真用了上好的材料,售价就得成倍的往上翻,还能有我这五钱一碗的酥山吗?”
黎婉铭呆了一会,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
“如果不计较售价呢。。。。。。”她问。
小贩哂笑着看她一眼:“不计较售价?那当然就可以尽用最好的材料啦!”
“比如这半石山上,据说有一眼泉水,甘美无比。我早就想郭,要是用那水做成酥山,说不定比皇宫里的酒还要好喝呢!”
“只可惜,这山这么大,要搬里面的水,估计光成本都得上百钱。那样的话,我的酥山恐怕要一两金子一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