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赖常清的谈话比想象中还要顺利许多。
赖常清谋前程,沈穗看中的则是长远的宣传。
两人也算是一拍即合。
细节上的内容再沟通后,这顿午饭也就圆满结束了。
赖常清回单位去。
同事笑着调侃了一句,“沈老板又来上海请你们吃饭了?”
都住在出版社大院里,过年那会儿赖常清家有多热闹,谁不知道呢。
年前先是制衣厂那边来送年货,大包小包的可真是惹人羡慕。
赖常清低调,说就是些土特产。
可大家伙又不眼瞎,钻不到他家冰箱里,但还能瞧不出他媳妇穿在身上的羊绒大衣。
那可是得几百块钱呢。
这样的土特产,他们也想要。
至于后来那些亲友来找赖常清安排工作什么的。
大家又当热闹看。
反正是别人家的乐子,不当面嘲笑就行。
如今沈穗又高调的找来,喊上赖常清出去吃饭,出版社这边也挺好奇的。
赖常清不会真犯糊涂找人要岗位吧。
要真是给了的话,他们是不是也可以跟制衣厂这边套套近乎呢。
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大部分人都不看好的毛衣选题,倒是让赖常清捡尽了便宜。
沈穗哪次来上海,不都请他吃饭啊。
有时候还捎带上一家子。
和平饭店花销不菲,饶是他们工资还算不错,也没那么大手笔。
但人家不止吃,还能带回家呢。
怎么可能不羡慕呢。
哪怕是嘴上不服气念叨一句“靠一个女人”。
但心里头究竟什么个想法,大家都门儿清。
顶着众人纷繁的视线,赖常清回到办公室,先把上午剩下的那点活忙完,这才去了社长办公室。
……
沈穗去上海这事,朱琪多少还是有些意外。
他原本以为,有了孩子后,这个女人会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家庭上。
这是写在基因里的东西。
可谁能想到,她直接撇下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去了上海。
她可真是铁石心肠。
若是朋友,朱琪还能说,沈穗事业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