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度没有增加了,不是贝蒙斯坦不再加了,而是出了范围。
胜利神鹰的最快度是光的百分之十二点五,相关的设备也是基于此设计和制造的,虽然有冗余但并不多,毕竟冗余多一点,就意味着成本高一点。
虽然说胜利神鹰原则上是不惜成本的,但不可能真的不考虑成本,尤其胜利神鹰和胜利飞燕一样,在经过初期的测试和使用后,慢慢的就会进入到量产阶段,成本方面自然是要考虑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这也就意味着贝蒙斯坦的度已过了开启新麦克斯动力系统后的胜利神鹰,还是远远过的那种。
“这家伙还真能达到光啊。”迪迦当即追了上去,双臂一挥,自彩色计时器泛起了光芒,迅的流遍全身,让迪迦化作了一道流光,度也是飙升,几乎是瞬息间就到了胜利神鹰的测雷达顶点,然后和贝蒙斯坦一前一后的消失在级胜利队的视野里面。
“”
看着迪迦和怪兽先后消失,回过神来的幸田敏行问道:“队长,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喜比刚助张了张嘴,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打石头?
可陨石都被贝蒙斯坦给清空了,基本都粉粉碎的那种,根本没有给他们留下一点挥的空间。
打怪兽?
怪兽都飞走了,他们是追也追不上,想打都没机会。
以前觉得胜利神鹰的度老快了,能够驾驶胜利神鹰,翱翔在宇宙,那是相当的骄傲和自豪,可是现在突然间觉得胜利神鹰有点慢了。
这只名为贝蒙斯坦的怪兽一眨眼就过了胜利神鹰,虽然不知道它是怎么进化的,但再怎么难以置信,事实也摆在面前了,只能思索该怎么办?
这样的怪兽,只有这一个吗?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宇宙这么大,生物这么多,出现什么样的奇奇怪怪,都不值得奇怪。
有句话说的好,当你在家里现一只蟑螂时,说明屋子里已经有一窝蟑螂了。
同样的道理,现在现一只能够亚光甚至可能光在宇宙中飞行的怪兽,那就说明,很大可能有更多这样的怪兽。
不过想想也是正常,毕竟宇宙这么大,不说河系与河系,就是恒星系之间的距离,都是以光年计,怪兽的飞行度不够快的话,怕是还没踏出恒星系,就已饿死在路上了。
之前tpc在推进新领域计划时,所遇到的那些个宇宙怪兽,就有专家提出,这些怪兽很大可能存在于柯伊伯带。
原因很简单,依照那些宇宙怪兽的度,再远一点的话,就很难跨越了。
不说比邻星,就是太阳系的范围就很广阔了,从太阳到冥王星约为五十九亿公里,这距离哪怕是光,都要五六个小时,光的十分之一就要五六十个小时,以此类推,那些外形很像是昆虫的宇宙怪兽,度根本达不到这么快,所需的时间自然更长。
而生物做功是需要耗能的,哪怕是怪兽也不例外,或者说只要生活在这个宇宙中,或多或少都需要给这些宇宙定律个面子。
也因此,一旦在路上耗时太长的话,那就意味着耗能极高,足以把怪兽活活的耗死。
因此,才会推测,在柯伊伯带,应该有宇宙昆虫的巢穴。
之所以,是柯伊伯带而不是小行星带,而是因为在tpc大力推进深空探测后,小行星带就布置了上百个探测卫星,并没有现宇宙昆虫从此飞出,也因此排除了嫌疑。
不过现在看来,似乎言之过早,毕竟贝蒙斯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大家是亲眼看到贝蒙斯坦从这颗小行星里蹦出来,很大可能是一直藏在或者沉睡在小行星里面。
由此可以去想,小行星带这么多的小行星呢,大到几百千米,小到几厘米甚至更小,会不会还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呢?
答案似乎显而易见。
还是那句话,当你在家里现一只蟑螂时,说明屋子里已经有一窝蟑螂了。
这颗小行星里藏着只怪兽,谁能保证这么多小行星里,没有第二个怪兽藏着呢?
更可怕的是这只怪兽还能以亚光飞行,一旦对地球起突袭,就小行星到地球的距离,以光前进,只需要个十来分钟,就能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