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影视编辑技术 > 第一百零五章 命运的必然(第1页)

第一百零五章 命运的必然(第1页)

建文二年(oo年)正月,北平的严寒尚未退去,燕王府内却气氛热烈。

炭火在铜盆中噼啪作响,映照着朱棣凝重的面容。

“王爷,”道衍和尚姚广孝指着地图说,“李景隆虽在郑村坝大败,但在德州重整旗鼓,兵力已达五十万。更棘手的是,山东参政铁铉正在济南加固城防,此人深得民心,若不能取济南,我军南下之路将被彻底阻断。”

朱能愤然拍案:“铁铉不过一个书生,竟敢与王爷为敌!待末将率一支精兵,定能踏平济南城!”

“不可!”朱棣抬手制止,目光深邃:“铁铉此人,本王略知一二。他曾在国子监任教,为人刚正不阿,在山东颇得民心。传令下去,主力南下,先取济南。只要拿下这座城池,整个山东就在掌握之中。”

与此同时,南京吴王府的密室内,烛光在墙上巨大的军事地图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阿福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主人,燕军开始向济南移动。铁铉虽然善守,但兵力不足,恐怕难以久持。需要干预吗?”

苏宁凝视着地图上济南的位置,缓缓摇头:“不必。铁铉能守多久就守多久,这场战役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如实记录。告诉我们在军中的暗线,现阶段我们就是旁观者。”

“那要不要在关键时刻营救铁铉?”阿福低声问道。

“当然要救。”苏宁转身,目光坚定,“这样的大将不能就此陨落。但要把握时机,既不能影响战局,又要确保他的安全。记住,铁铉将来对稳定山东局势还有大用。”

“是!王爷。”

建文二年四月,燕军兵临济南城下。

铁铉与守将盛庸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连绵的军营。

“将军,”铁铉对盛庸说,“我有一计,或可退敌。燕王急于求成,我们不妨利用这一点……”

“噢?”

当夜,济南城门突然大开,守军百姓在城头痛哭流涕,高呼:“燕王殿下!我们愿意归降,只求放过全城百姓!”

朱棣闻讯大喜,对左右笑道:“看来铁铉也知大势已去。”

他亲自率军入城,谁知刚过护城河,城头突然万箭齐,一块千斤铁板从天而降,险些将朱棣砸死。

“好个铁铉!竟敢诈降!”朱棣狼狈后撤,勃然大怒,“传令全军,强攻济南!”

此后三个月,燕军使尽浑身解数,却始终无法攻破济南。

铁铉甚至在城头悬挂朱元璋画像,让燕军将士不敢放箭。

“王爷,”姚广孝劝道,“济南久攻不下,士卒疲惫。不如暂且退兵,另谋他路。”

朱棣望着坚固的城墙,无奈叹息:“罢了,传令撤军。”

这个消息传到南京,建文帝大喜过望:“铁铉真乃忠臣也!传旨加封山东布政使,赐爵历城侯!”

然而好景不长。

燕军转而攻取沧州、保定等地,逐步扩大控制区域。

建文二年十二月,燕军与官军在东昌展开决战。

此役中,燕军大将张玉为救朱棣,陷入重围。

“保护王爷!”张玉高呼着,率亲兵冲向敌阵,最终力战而亡。

朱棣侥幸突围,听闻张玉死讯,痛哭失声:“胜败乃兵家常事,奈何损我良将!张玉跟随我多年,今日为我而死,此仇必报!”

消息传到吴王府,苏宁轻叹:“张玉之死,将让燕王更加坚定。看来很快就要到决战的时候了。阿福,让我们的人开始收集长江水情资料。”

……

建文三年(o年)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燕军虽然取得一些胜利,但始终无法突破长江天险。

这年三月,一场关键战役在夹河展开。

官军大将平安率精锐骑兵突袭燕军大营。

“报!平安率骑兵从侧翼杀来!”

朱棣临危不乱,命令弓箭手埋伏在两翼。

当平安骑兵冲入大营时,伏兵四起,箭如雨下。

“不要乱!随我杀出去!”平安挥舞长枪,奋勇拼杀。

就在这危急时刻,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官军处于下风,被风沙迷住眼睛,阵型大乱。

“天助我也!”朱棣趁机率军反击,大败官军。

建文三年五月,燕军与官军在藁城再次交战。

战至正酣时,突然天降暴雨,官军的火器全部失效,再次大败。

连续的战败让建文帝坐立不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