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影音编辑app > 第一百一十八章 载歌载舞(第4页)

第一百一十八章 载歌载舞(第4页)

十万大军化身筑城工兵,在工部官员的指导下,利用当地石材、泥土,以及南运而来的水泥、钢筋,热火朝天地开始了建设。

城墙的轮廓以肉眼可见的度在地平线上隆起,这无疑是插在草原心脏地带的一根钉子。

果然,鞑靼主力被雷霆般摧毁、明军筑城不退的消息,如同草原上的疾风,迅传遍了蒙古高原的每一个角落。

原本就在瓦剌与鞑靼夹缝中求生存的小部落们震恐万分,纷纷派遣使者,带着贡品,前往定北城或是大明边境州府,表达归顺之意。

而瓦剌三部,顺宁王马哈木、贤义王太平、安乐王把秃孛罗,在接到消息后,聚集在马哈木的金帐内,气氛压抑得可怕。

“明军……明军何时变得如此可怕?”太平声音干涩,眼中还残留着惊惧,“阿鲁台拥兵数万,纵横草原多年,竟在短短数日内,灰飞烟灭……”

把秃孛罗脸色阴沉:“大明皇帝此举,筑城不退,其意已是昭然若揭!他要的不仅仅是称臣纳贡,而是我们脚下的这片草原!”

马哈木沉默良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原本存着坐山观虎斗,甚至趁明军疲惫时捞取好处的心思,如今已被彻底击碎。

明军展现出的强大战斗力和皇帝那深不见底的野心,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明朝皇帝,这是不给我们活路了……”马哈木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若真敢来,我瓦剌勇士,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牛羊!”

然而,没等瓦剌内部商议出对策,大明的新一轮行动已经开始了。

天工八年,春。

冰雪消融,草色初青。

平安被任命为“靖北大将军”,率领由京营、边军精锐以及部分熟悉草原环境的归附骑兵组成的二十万大军,携带着更为充足的粮草和数量庞大的火炮、弹药,浩浩荡荡出塞,目标直指瓦剌!

这一次,明军的战略更加明确,步伐也更加稳健。

平安深谙皇帝“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旨意。

大军并不急于寻找瓦剌主力决战,而是以定北城为后方支撑,如同磐石般向前推进。

每前进一段距离,便在关键水源地、交通节点修筑坚固的兵站、堡垒,派兵驻守,建立补给线。

同时,派出大量斥候,清剿小股瓦剌游骑,压缩其活动空间。

明军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猎人,不急不躁,正用一道无形的巨网,缓缓收紧瓦剌的生存空间。

瓦剌骑兵试图利用其机动性骚扰,但明军严密的阵型和强大的火力,让任何靠近的企图都付出惨重代价。

他们也曾试图集结兵力,攻击明军的兵站或补给线,但每个兵站都如同刺猬,火炮和步枪构成了死亡防线,而明军主力则随时可以沿已控制的交通线快增援。

马哈木等人绝望地现,他们赖以生存的游击战术,在明军这种体系化、堡垒化的推进面前,完全失效了。

他们的牧场被侵占,部落被分割,后勤补给日益困难。

最终,在阿尔泰山脉东麓,被不断挤压、退无可退的瓦剌主力,与平安率领的明军主力展开决战。

结果也是毫无悬念。

在明军绝对优势的火力面前,瓦剌骑兵的冲锋显得悲壮而徒劳。

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相继战死,瓦剌联军溃散。

平安趁胜追击,扫荡残部,接受中小部落的归降。

至天工八年秋,曾经与鞑靼争雄、横行漠西的瓦剌势力,也宣告覆灭。

至此,从漠南到漠西,广袤的蒙古草原,绝大部分都纳入了大明的实际控制之下。

苏宁并未停下脚步,他仿照漠南模式,在漠西关键位置修筑“安西城”,迁移人口,屯田驻军,设立都司卫所,推行新政。

持续数百年的北虏之患,在苏宁登基不到十年内,以这种犁庭扫穴、彻底消化吸收的方式,基本平定。

大明的北方边疆,进入了一个由钢铁、火器、城池和新兴秩序主导的全新时代。

至此,北方边疆处处赛江南,这里的百姓也都是变得载歌载舞了起来。

毕竟先进的枪械和火炮让游牧民族彻底失去了优势,只有载歌载舞才能一起融入完美的大家庭。

……

喜欢影视编辑器请大家收藏:dududu影视编辑器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