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棠的目光无声追随着她离开,平静的表情慢慢碎裂,拧起长眉,捏在手机背部的指尖捏得发白,并深呼吸了一次。
她到外面寻了个偏僻处点烟,在烟雾里镇定,想到初次遇到甘浔,她随意看了眼,就发现此人的瞳色异于常人,于是记住了脸。
刚才她想进行一场谈判,请甘浔早日明白,她跟持筠只是短暂地在一个世界。
不过人为的抓痕,令她没有了谈话的心思。
甘浔离开后,想了想,还是及时地把对话转给了赵持筠,以免赵持筠不知情,说法矛盾。这点事虽然无伤大雅,毕竟是不好言明的私事。
赵持筠不久后发了个“尴尬”的表情过来,[好社死,怎么会有这种事情。]。
又说:[夸你,反应真快。]
甘浔觉得她有点可爱,又不免自嘲,在想如果自己实话实说,赵持筠到生气吗?
她抚摸着脖子上那两道疤痕,往下按了按,还有痛觉,似乎是赵持筠“还在喜欢”的具体表现。
她这样说服自己。
慈善家
甘浔早下班了一个小时,回家备菜。
期间,赵持筠进到厨房一趟。
没有问“要不要帮忙”这样接地气的话,都知道她不擅长,而且甘浔做菜有自己的秩序感,不喜欢别人参与。
她就只是来看看甘浔。
甘浔戴一条深蓝色的围裙,束出纤细的腰身,切菜时微弯着腰,将袖口挽到小臂上。
修长的手指紧绷固定,像按住什么一样,另一只手则有条不紊地运用刀具。
头发高高束起,表情专注,态度严谨,身上没有烟火气,俨然一个厨房的艺术家。
她分心问赵持筠:“怎么了?”
赵持筠站在她身侧,“来督工。”
“看见了,没有在偷懒。”
甘浔面部折叠度很高,侧脸的轮廓上有漂亮的流畅线条。
她母亲留下的异族血脉,让她生得很戳人。
赵持筠初次见到甘浔,就觉得好看,任凭见过多少中原人域外人,没有一个女人能生得这样恰到好处。
当时她思想古旧,心想这血统不纯,想来一路成长会坎坷。
后来才明白,这血统在这里蛮吃香,因为这里只要漂亮就够了。
天然有高鼻梁白皮肤不说,还有一副天然的美瞳,冷色的,但看人时像快暖玉。
再后来,去甘浔的户籍地,见到她姑姑,闲谈时才晓得,甘浔如赵持筠最初所想,是为这副相貌吃过苦头的。
孩子们总是有天然的童真,同样的,也有未经修饰的残忍。
面对堪称无父无母又长得不太一样的小甘浔,幼年的玩伴们会欺负她,侮辱她,排挤她。
若不是她姑姑提到,赵持筠从来不知还有这些事。
甘浔不会提酸苦的过往,偶尔聊到,也是笑着一笔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