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芷就将自己出去采买,见到两个小乞丐,觉可怜,小乞丐又非要拉着她,求她救快要病死的娘。段芷没办法,跟着去。
“小乞丐说她家在圆光寺,我没怀疑。就让车夫赶着车去了。到了一条巷子,马车进不去,我就让车夫等着,谁知到了小乞丐的家,有十几个乞丐等着我。”
邱氏捂着嘴,后怕问:“那……那些乞丐没……没有……”
段芷知道她要说什么,开口:“没有。那些都是女乞丐。”
陆氏和邱氏又顿时松了口气。
段芷继续说:“那日,一直到后半夜,她们才将我放了。”
说完“放了”后,段芷突然不说了。
陆氏两人等着她呢,陆氏着急问:“放了之后呢?”
段芷又顿了会儿,才说:“结果转头女儿又被人绑了。女儿怀疑他们是一伙人。”
“怎么说?”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丫鬟的声音。
“少夫人,娘子,老爷来问娘子可好些?”
段芷和陆氏说:“娘,阿爷必定担心,咱们出去吧。”
尚书府后院客堂。
段芷重又说了一遍被绑经过,老尚书和陆氏同样的疑惑:“既是一伙人,那些乞丐又为何要放过你?换一批人绑架你又是何意?”
段芷早想好了要说的话:“会不会幕后的人怕咱们猜到她头上,故意混淆视听?”
段尚书机敏,他也知孙女聪慧,又问:“你以为是何人?”
段芷毫不犹豫:“国公姨娘。”
换了别人,段尚书定不会轻信。但段芷自小聪慧有成算,说话做事比之她爹娘都要稳当妥帖。
段尚书没说不信她,只问:“你有何证据?”
段芷摇头:“孙女没有证据。但姨娘今日找到孙女,还和孙女一道被绑了。”
“此地无银!”段尚书听懂这话,一掌拍在桌案上,“原以为老国公夫人不是善类,国公府竟还有个恶毒姨娘!”
屋子里其他人都听得有些糊涂,唯有段芷和段尚书清醒交流着。
段芷:“孙女和阿爷想到一块儿去了。国公府尚书府包括陛下的禁卫队都没能找到孙女,又怎会那般巧,姨娘会找到。瞧见孙女被绑时,她也没逃跑,还和四匪徒说她自己会走别绑她,匪徒还真的没绑她。也是听了她的话,匪徒没有出城。更巧的是,匪徒才将我们带到客栈,国公爷就过来了。孙女怀疑,一切都是姨娘算计好的。”
段尚书点头:“你放心,这事好办。只要咱们找到证据,相信严国公定会处置了那妾室。”
段芷:“阿爷,国公爷似乎对那姨娘很是宠爱。先前孙女忍不住和国公爷说了这些,原以为国公爷就算不信,也定会说为孙女做主查明真相。但没想到他直接站在姨娘那头。孙女忍不住还打了姨娘一巴掌,国公爷瞧着十分动怒。”
“什么?!”这事让段尚书无比诧异,“你说的是严珂?”
在段尚书心里,严国公正义正直,不仅是个将才,还是个不可多得的敦厚之人。
尤其没谁敢说陛下的不是,但严国公一回来,就指着陛下鼻子骂了。
段尚书难以想象这样一个人会为了妾室。段尚书不觉得孙女会撒谎,那也就是孙女搞错了。
段芷说了就是国公爷后,段尚书摆手说:“这事一定是你误会了。严国公不是那种人。”
段芷见阿爷这么说,也没再坚持:“阿爷说得是。不过这事阿爷打算怎么做?”
段尚书:“你受了惊,好好歇着,这事交给阿爷来办。”
段芷点头,忍不住又问:“孙女此次遭劫,和国公爷的婚事,可会另议?”
段尚书一时没说话,只面色凝肃瞧着段芷。缓缓道:“你聪慧,阿爷不瞒你。你被掳之事京中已传遍。且不说国公府,陛下那边恐怕也过不去。芷儿放心,阿爷不止会给你讨回公道,到时阿爷也会给你另寻一门良配。”
“陛下那边为何?”段芷难掩激动问。
“陛下之所以赐婚,是要严国公纠正官民宠妾灭妻之风。这门婚事必然不能有任何瑕疵。你虽安好,但再解释,外边也不会信。”段尚终于瞧出一丝不对劲,疑惑瞧着段芷。
没等段尚书开口询问,段芷直言:“可孙女想嫁给国公爷。还请阿爷为孙女筹谋。”
段尚书再度震惊不已
茉莉早等着了,秀红气喘吁吁跑来禀报说国公爷进门了。茉莉赶紧差人备热水。
又去照看炉子上的姜茶。
国公爷进主院时,没瞧见姨娘。只以为姨娘歇下了。柔柔弱弱的小妇人,受了惊吓,又一路冒雨回来,十分正常。
只是国公爷前脚才迈进屋子,姨娘如风一般从偏房出来。手里端着碗:“爷,快喝姜茶。”
姨娘的手指捏着碗边,一会儿翘这一根,一会儿翘那一根,可见茶碗多烫人。
国公爷伸手接过:“怎的不拿托盘。”
茉莉拿手指搓搓脸:“太着急,忘了。爷快喝,姜汤要趁热喝。”
国公爷端起碗,才凑嘴边,差点被姨娘吓得扔了碗。
国公爷从姨娘手里抢回自己的腰带:“作甚?”
茉莉:“衣裳都湿了,爷喝姜茶,奴婢伺候爷更衣。”
姨娘眼里的担忧在国公爷看来十分的大惊小怪。不过淋个雨,又有何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