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女帝转生成为我女儿 > 第83章 第 83 章 这日的枢密院会议散得匆(第2页)

第83章 第 83 章 这日的枢密院会议散得匆(第2页)

李如意见李治拍案叫好,忍不住提醒道:“父皇,这两本书虽然好,适合蒙童,也许也适合大唐的将士们,却未必能适合眼下各羁縻府州的需要。”

李治先是一愣,继而恍然。

大唐的孩童也好,将士们也罢,都会说汉语,可那些异族就不一定了。已经会了语言,要学习文字,的确容易,可若是连语言也一起学,那就不是一般的困难。

李绩却注意到了其中的两个字:“殿下是说,眼下?”

“是的。若是苍穹之下各地都有大唐学堂,任何人只要走出了家门都能听到汉语看到汉字。耳濡目染,日子久了,自然就会了。也许刚开始的时候只会一句两句,可日子越久,会的词句越多,他们通晓汉语能读能写的日子还会远吗?”

于志宁立刻跟张行成交换眼色,而许敬宗和令狐德棻面面相觑。

许敬宗叹息一声,道:“殿下,这事儿可不容易啊。”

“若是我大唐国祚长达三百年,用三百年时间让汉学堂遍地开花,足够了。”

大航海时代,殖民地。

李如意到底是从那个时代走来的,她很清楚她母皇帝国中英语成为官方语言之一的历史渊源。

三百年?

于志宁和张行成再度交头接耳起来。

听上去并不是很久远,要知道,东周西周八百年,两汉加起来四百年。只要大唐的运气不那麽长,只要李治闯过眼前的这一关,那大唐国祚的确有可能达到三百年。

张行成长叹一声,道:“话虽如此,可是此事并不容易啊~!所需财帛更是不计其数。”

“财帛?不过是人力和物力耳。物力,无非是读书识字所用的书籍与纸笔以及口粮。本宫听说,就是中原还有人以树枝与沙盘习字,这纸笔完全可以俭省。朝廷需要贴补的无非是书籍和口粮,书籍可以用活字印刷将本钱压至最低。然後就是口粮问题。关于这一点,本宫以为,可以在以工代赈丶以工代役上进行深化。”

以工代赈丶以工代役,同时可以解决人力和口粮两个问题。

李如意道:“父皇,女儿听说,许多将士因为伤残老来衣食无着,女儿想着,若是能让退伍归家的将士们去做先生就好了。”

这个办法,普鲁士的腓特烈曾经用过,方法是老,但是好用就行!

一向跟着皇帝走的许敬宗也傻眼了:“让将士们去做先生?”

“正是。”李如意道,“反正不过是教下面的百姓认得数千常用字,然後教些基本的术数,让百姓能看得懂契约,知道如何看秤,不会被人缺斤少两糊弄了去,还会一点基本的术数,在出售自家的收成的时候,不会被人期满,如此就差不多了。”

许敬宗道:“公主殿下不信世人的德行吗?”

“本宫信我大唐子民的品德,却不会轻易相信外人。”

许敬宗听说,大感知己。

令狐德棻却道:“让我大唐将士们读书识字,怕是不那麽容易。”

“不用现在就让每一位将士读书识字,让一部人将士先学起来,然後再考虑扩散到全部府兵乃至是大唐所有的黎民百姓。至于灞上的模式也可以慢慢推广。另外,”李如意道,“本宫记得本朝旧例,献俘之後,俘虏都会当街释放。”

这是大唐,不,应该说华夏的特色。

因为养着俘虏都是需要钱粮的,加上大唐不兴杀俘虏,基本上都是献俘完了,把俘虏往大街上一扔就完事儿了。那些俘虏,被释放之後就是自由民,即便没有户籍,却不等于说他们就不能找一份活计养活自己了。

知道这个旧例的李如意不得不说,大唐对待异族真的是太友好了。

李绩就问:“以公主殿下之见,应当如何?”

“当然是让他们入学堂,学习汉字汉语。为天下归心做前驱。”

虽然看起来这样更亏本,但是,从文化传播,从天下归心的角度来说,现在亏的本,日後总是能找回来的。

“对于某些东西,比方说造船丶金属冶炼等技术必须严加保密,以防他们打造兵器用来屠杀我大唐将士,也防止他们制造战船骚扰我大唐沿海。具体诸事,父皇,女儿希望政事堂能详加讨论。齐民要术这等能富国强民的书籍绝对不能让他们碰到!最好让僧侣教导他们,让他们信佛,举国大肆建造佛像,把国内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消耗在佛像寺院上才好。”

之乎者也这种儒家经典,还有佛经啥的,要多少给多少!各种技术,无论是种植还是别的,一样都不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