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女帝的日常 > 第34章 第 34 章 政事解决大臣们都退出(第2页)

第34章 第 34 章 政事解决大臣们都退出(第2页)

“父皇?耶耶?”

李治这才反应过来,道:“可是这些人放出去了,宫里人手不够怎麽办?”

李如意道:“这个女儿也想过了。父皇,您看,从灞上挑选十三四岁丶学过规矩的女孩子如何?进宫之後一边学继续学规矩一边做事。等到二十五岁的时候出宫再走官媒,嫁与边关将士为妻。日後宫中,除了没入宫廷为奴的罪人之後,清白人家出生的宫女就不留到二十五岁上了。此外,也立下规矩,罪奴只在暴室那边做粗活,不让她们进入後妃的寝区,更不用她们来甘露殿这边乃至是太极殿上伺候。您看这样如何?”

李治道:“也好。不过,如今宫里有许多上了年纪的宫女。”

“父皇请放心。这些宫女好歹也是为皇家劳碌了一声,女儿不会让她们没有结果的。女儿也想过了,三十二岁以上的宫女丶女官,除非是自己申请出宫,否则,女儿也不勉强她们。”

三十二岁以下的女人出了宫,还有可能嫁人,并拥有自己的家庭丶自己的儿女。可三十二岁往上的女人,还想着嫁人生子,这个可能性就很小了。所以,若是这些宫女不想出宫,李如意也不介意继续养着她们。

李治点了点头,道:“如此,你让王力士写个条陈上来吧。”

“是,父皇。”

“如意啊,耶耶问你,关于後权和储君,你是如何看待的。”

果然问了!

李如意心中叹息,口中却道:“父皇,这事儿,女儿并不是很懂。不过,史书女儿却是读过的。昭明太子处处都好,可是他为何会见弃于梁武帝?这个问题,女儿曾经问过左右,左右都不敢答。倒是王承宗王郎君却直白地告诉女儿:皇後的後权也好,储君的储位也罢,都是对皇权的补充。昭明太子并没有不是,反而处处贤能,因此,他才会见弃于梁武,因为他这个储君已经威胁到了梁武的皇权。”

“王郎君竟然跟你说这个?”

“是的。只是偶然吃水蜘蛛尝桂花酒的时候说起。”

“那麽,换成是你,你会如何处理你母後,还有随之而来的立储呢?”

话出了口,李治方觉得不对。

他怎麽问起女儿来了!还是这个问题!问的还是自己年仅八岁的女儿!

都怪女儿表现太好,让他忽略了女儿的年纪。

李如意答道:“那天听了王郎君的话之後,女儿也琢磨了好些日子。母後并不聪明,也不适合如今大唐对皇後的要求,偏偏母後的耳根子又软,容易被人牵着走。父皇就是现在忍了,将来终有一天会忍受不了的。所以女儿想过,可以效仿当年汉武帝待陈阿娇。不是要重啓永安宫工程了麽?等永安宫修好了,女儿跟着耶耶去永安宫那边住,朝会也挪到那边。至于母後,就让她留在太极宫中,礼遇不变,但是,让母後远离权利中心,削减她对朝政的影响,这些都是必须的。这样,父皇跟母後之间的冲突就会减少。至于储君……王郎君说过,储君对于皇权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了,它会是皇权的有利支柱,用得不好,它就会威胁到皇权。更别说,父皇的性格温和,若是将来的储君强势,岂不是又一个昭明太子?可若是储君的性格过于绵软,固然不会威胁到皇权,可若是因为性格过于绵软而压制不了大臣,最後大权旁落,导致这世界上又出一个隋文帝呢?”

“那麽,你可想到了解决之道?”

“耶耶!怎麽能说是解决之道呢?只是女儿的一点小见识罢了。耶耶若是觉得可行,采纳一二也是不妨的。若是女儿说得不好,女儿还担心耶耶会生气呢。”

李治连忙再三保证自己不会生气,才听李如意道:

“……朝堂上关于立储之前也传过一些话,女儿依稀听过一点,无非就是什麽什麽无嫡则立长立贤,可要女儿说,储君储君,若无大事便是下一任的君王,最要紧的是能坐稳皇位,让大唐江山千秋永固,别的倒是其次。会读书,有好名声,就能坐稳皇位吗?女儿可不这麽认为。所以,女儿更偏向于现在不立储而着重培养诸兄弟,待他们长大成人,待他们行事与品格完全定下来了,再从中挑选一个最合适大唐的需要的。”

李治惊呆了。

这是没有好好想过的样子吗?女儿分明已经想得很透了好不好!

只是,李治自己也承认,这样的想法有些天真。因为他的朝堂之上就不缺有着小想头的臣子,若是立储能为他们自己带来好处,李治一点都不怀疑,朝堂上会有一堆的臣子会高喊着立储。

好比说兰陵萧氏一系的大臣,

好比说他的中书侍郎柳奭。

至于皇权会不会动摇,李治表示,这些才不会考虑这些呢。

李治觉得,他需要好好琢磨一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