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女帝的日常 > 第49章 冤屈的谋反案委屈的唐高宗 冤屈的谋(第1页)

第49章 冤屈的谋反案委屈的唐高宗 冤屈的谋(第1页)

第49章冤屈的谋反案&委屈的唐高宗冤屈的谋……

李如意原本以为陷阱已经布下,很快就有人跳坑,可是谁承想一桩大案的爆发让她措手不及!

就在这一年,也就是永徽二年的十一月,房玄龄的长子房遗直告发自己的弟弟和弟媳妇,说高阳公主跟房遗爱在密谋要拥立荆王李元景为皇帝。为什麽深受两代帝王喜爱的高阳公主要这麽做呢?是因为他的另一个弟弟房遗则娶了李元景的女儿。

得知此事的李如意当时就跳了起来:“怎麽可能!之前全无预兆!”

左右都低着头,不敢回答。

如果说从前的李如意对欧阳修修改编撰过的《新唐书》《旧唐书》以及之後的《资治通鉴》一度深信不疑的话,那麽现在,她对这两部书可谓是嗤之以鼻了。尤其是关于初唐的这段历史,实在是错误白出,一点都没有正史严肃性。

别的不说,就说关于高阳公主的记录好了。高阳公主的确是一个率真又骄傲的公主,她也有这个资本。问题是,这个时代又不止高阳公主如此,就连王皇後也是如此,自恃身份。王皇後还以太原王氏旁系的出身看不起皇帝李治呢!更别说高阳公主贵为公主,还颇受两代帝王喜爱。

若是说她有什麽出格的事儿,根本就没有。李如意原以为高阳公主真的有过私情呢,可是就在前天,玄奘法师进宫的时候,她跟玄奘法师确认过,玄奘的确有个叫做辩机的弟子,还是跟着他从天竺回来的,是玄奘法师的大弟子。而且这个辩机也的确死了。但是绝对不是跟那些书上编写的那样,是因为跟高阳公主偷情然後被唐太宗下令腰斩,而是因为在翻译佛经的时候感染了风寒诱发了旧疾,简而言之,就是病死的。

跟高阳公主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高阳公主这边呢,跟丈夫房遗爱恩爱得很,孩子是一个接一个地生。至于辩机?辩机到底长什麽模样,高阳公主就是跟着太宗皇帝见过都未必想得起来呢!

想想吧!

就在两天前,李如意还等着长孙无忌等人跳她的陷阱还为此暗自高兴呢!结果!才两天时间!长孙无忌就在这里等着她!

李如意的声音阴沉得滴得下水来: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是什麽缘故,让太尉要以谋反之名处死高阳公主与驸马?”

赵力士小声道:“听说是薛驸马和房驸马在酒後说了一句,若是天下又变,当奉荆王为主。”

长孙无忌联合王皇後背後的太原王氏及诸多附庸家族步步架空李治,李唐皇室宗亲会一点反应都没有?更别说薛万彻本是当世名将!

也许薛万彻的嘴巴是笨了一点,不善于口舌,也不善于跟人争辩,但是!光是孔武有力,能在初唐这个将星云集的时代被称为名将吗?

当然不可能!

薛万彻只是嘴巴笨,而不是蠢货!因为是名将,所以他嗅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

还有房遗爱,作为房玄龄的儿子,他会连这点眼光都没有?

李如意又问:“还有谁在长孙无忌的名单上?”

虽然李如意以上辈子的记忆早就知道了结果,但是现在,她一点都不想回忆起那些胡编乱造的史书!

左右都不敢答。

因为这桩案子,这一年剩下的时间,宫中都不好过,李治心情不好,连後宫都没有心思去了,李如意这里气氛也空前紧张,甚至因为无暇,不顾外面冰天雪地也不顾前言,把幼弟送回了承香殿武修媛身边。

唯一开心的,大约还是王皇後吧。

至少永徽三年的元月里,王皇後可谓是兴致高涨,看她对待丈夫和女儿的态度,李如意就知道她一定知道什麽。

这桩案子本来就是长孙无忌为了排除异己而造的。因此爆发出来快,结案的速度也不慢,不过是三个月的时间,事情就定论了。

永徽三年的二月,太极殿的大朝会,长孙无忌拿出了结果,他当着群臣的面要求李治颁布诏令,将房遗爱丶薛万彻丶柴令武斩首;赐李元景丶李恪丶高阳公主丶巴陵公主自尽;将宇文节丶李道宗丶执失思力流放岭南;废李恪的同母弟蜀王李愔为庶人,流放巴州;贬房遗直为春州铜陵县尉;将薛万彻的弟弟薛万备流放交州;罢停房玄龄在宗庙中的配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