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女帝的日常 > 第216章 番外 後世 女皇的庙号(第1页)

第216章 番外 後世 女皇的庙号(第1页)

第216章番外後世女皇的庙号

“大家好,这里是国家探索栏目,我是主持人邵岚。”

“我是主持人周斌。这位是我们的特邀嘉宾国立长安大学历史系博导孙巍孙教授。”

“观衆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孙巍。”

“这一期的节目,我们要讲的是大唐圣宗宪武女皇,巧的是,今年正好是宪武女皇诞辰一千五百周年。恰好,国家将对恭陵的外围进行保护性挖掘。孙教授,我一直有一个疑问。”邵岚道。

“您问吧。”

“为什麽宪武女皇的庙号是圣?”

孙巍道:“我还是先解释一下庙号和谥号吧。庙号就是东亚地区皇帝被供奉在庙中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汉时,不是每一个封建帝王都会有庙号。汉代的帝王修建陵墓的时候也会修庙,帝王下葬之後,後代的君王就会在庙中进行祭祀。但是,一般情况下,几代以後,这些庙就会被拆除,祭祀就会移到太庙,与太庙的祭祀合并,称之为‘祧’。其实我们想象一下就可以知道,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後,为数衆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因此对国家有大功丶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汉代的时候,看一个皇帝评价看谥号,可是到了唐代,对皇帝的美溢之风浓厚,谥号越来越长,已经不足以客观地评价一个皇帝,所以,庙号,是唐人对君王的评价的重要参考。不同的庙号,含义是不同的。”

周斌道:“可是,这,准确吗?不是说高宗意味着由盛转衰吗?可是看唐高宗,虽然建树不多,可是他大胆啓用公主为监国顺利地完成了从唐太宗李世民到唐圣宗李涣的平稳过度。说他造成了大唐由盛转衰,不是与史实相悖了吗?”

孙巍笑道:“不得不说,唐高宗李治是一个比较倒霉的皇帝,他的老爹是千古一帝李世民,他的老婆一个比一个彪悍,就连女儿都牛得没话说。跟这些人一比较,就衬得他黯淡无光了。加上他的天生体弱,患有遗传性高血压,因此当时给他定庙号的时候,大家主要看的不是他在朝堂上取得的成就,而是他的为人。”

“为人?”

“对。唐高宗前後在位三十五年,但是,所有的史学家,包括当时文武百官丶经学家丶着名学者都认为,唐高宗一朝大唐富庶强盛,有一半是宪武女皇的功劳。所以,给唐高宗定庙号,不能看他在政治上获得的成果,只能以他的行事为第一参考标准。”

周斌道:“呃……我记得高宗还有一层含义,阴险毒辣。”

节目出现了短暂的停顿。

没办法,谁让影视剧让唐高宗李治懦弱无能的形象深入人心,阴险毒辣四个字,真的很难让人想到他。

孙巍道:“是的,唐高宗李治是一个很能忍的君王,无论是他跟吴王李恪争夺皇位,还是後来除掉长孙无忌,他的手腕和韧性都非常可怕。所以他的原配妻子烈太後死活不肯跟他合葬,最後被埋入了女儿宪武女皇的恭陵而不是丈夫高宗的乾陵。”

邵岚道:“说起来,烈太後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史书上明确记载她跟唐高宗李治的婚姻‘不睦’。野史上说,李治从一开始就没想跟她生孩子,就是圣宗宪武女皇也是她耍尽了心机才生下来的,所以圣宗打一出生就被抱走了,她几乎没有抱过女儿。大唐彤史里面也记载,烈太後幽居太极宫的时候就曾经说过,李治没有把她当成妻子所以她也不会认李治是她的丈夫,李治在晚年重病的时候,女皇在病榻前守着,她却带着女官打马球。高宗也好,大唐宗室也罢,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死後不葬入唐高宗的乾陵而是葬在圣宗的恭陵,也是她本人的强烈要求。”

孙巍道:“没错,烈太後从来就不是一个袅袅婷婷的弱女子,她是典型的大唐女汉子。‘你不把老娘当媳妇,老娘还懒得伺候你。’也因为这一思想,她被视为女权运动的鼻祖。”

衆人都笑起来。

邵岚道:“孙教授,请问宪武女皇的孩子远赴海外最终没能登上大唐皇位,是不是也跟烈太後有关呢?”

“虽然野史有这麽说,包括几百年後的新唐书上也采用了这一解释。但是,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圣宗宪武女皇之所以把皇位传给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而不是给自己的儿女,原因有二,其一,大唐辽阔的海外土地需要有足够身份的皇子皇女镇守丶治理;其二,终其一生,圣宗宪武女皇都没有册封皇夫,她没有合法的丈夫,只有两位奉御裴润和杜烨,因此,她的儿女在法律上属于庶出。”

“可是为什麽?她才是通过禅让大典正式登基的女皇,她的儿女拥有优先继承权。”

“原因,我想可能有两个。”

“请问是哪两个。”

“一个是为了防止世家豪族利用她的婚姻反扑,所以不册封皇夫。另外一个原因应该是为了加强对海外的控制。根据我个人的研究,应该是宣徽府中御府在与世家豪族争夺土地时使得当时平民百姓实际掌握的土地飞速减少给了女皇灵感。让中央和地方争夺有利于加强华夏民族对海外的控制。我想,这才是女皇决定把自己的儿女分封在海外的真正原因。”

“所以宪武女皇传位给弟弟不是自己的儿女是因为政治需要,而不是因为紫宸之变?”

“紫宸之变只是传说。实际上,唐时的正史丶野史甚至是当时着名的几部唐传奇丶奇幻小说,比方说,朝野佥载,都没有类似的内容。各种史料也证明,宪武女皇对国家和宫廷的控制也是非常可怕的。就是後世把武周女皇神化丶妖魔化了,她也不可能斗得过掌握着苍云丶天策丶神策和黑甲玄兵丶白甲玄兵丶唐门等诸多军队的宪武女皇。所以,中宗登基,是宪武女皇之意。”

新唐书对紫宸之变浓墨重彩,可是宋版太平御览里的旧唐书却没有任何记载,直到明代的时候重修太平御览,这才改了。

显而易见,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

“可是为什麽呢?从行事上来看,中宗完全没有成为帝王的才能!”

“怎麽说呢,中宗在位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又是死于暴毙。他的庙号也凸显出大唐就是在他手上由盛转衰。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上位之初,肯定压力非常大。因为矗立在他前面的是他在位二十五年执政四十馀年的姐姐宪武女皇,身後站着的是权术高超对皇权虎视眈眈的母亲武太後後来的武周女皇。”

“跟他的父亲有点像。”

“是的。而且他跟高宗一样,身体都不是很好,因此都只能把朝政交给女儿。”

“可惜了。安乐公主虽然也是嫡女,可是她没有接受过什麽像样的教育也没有宪武女皇的才能,她贪图享乐喜好权术没有任何远见卓识,甚至为了一己之私,率先推翻了宪武女皇的许多政令,以致于归德学府出身的官员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她。”

“是的,武周女皇就是抓住了机会,废了中宗,立了幼子睿宗,三年之後又废了睿宗自立为皇,并且以女儿太平公主为监国。只可惜,她年事已高,在位不过六年就驾崩了。睿宗抓住了机会,先武氏兄弟和太平公主一步入主大明宫,这才有了李唐复辟。”

“只可惜,经此之後,大唐西进的脚步彻底停止了。”

“是的,大唐西进的脚步停止了,但是华夏扩张的脚步却从未停止。相反,武周的兴起和李唐复辟开啓了李唐皇族两脉在海上激烈争夺的序幕,也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而为这个时代打下坚实基础的便是宪武女皇。这也是宪武女皇的庙号为圣的原因。她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以圣为庙号的君王。”

邵岚道:“是的。我最喜欢宪武女皇的那句名言:愿于明堂见名士。”

周斌道:“是的,我也很喜欢这句话。令我惊叹不已的,是宪武女皇执政期间大唐获得的文化丶经济丶医学丶自然科学等诸多成就。当年读书的时候,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当初继承皇位的是宪武女皇的儿女,就不会有後来的安史之乱了吧?”

“没办法,历史没有如果。”孙巍道。

周斌道:“我记得学术界有过推论,说如果没有宪武女皇的话,唐高宗也许会废皇後改立武皇後以此来巩固皇权加强对大唐的统治,那麽武周女皇会比历史上更早接触到权柄,也许她登基的时间会更早。”

孙巍道:“这不无可能。不过,如此一来,唐音成为世界性语言也许会晚上几百年。甚至有可能落後于全世界。”

“那就太可惜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