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女帝登基后 > 第56章 第 56 章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个被(第2页)

第56章 第 56 章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个被(第2页)

大唐後宫之中,妃嫔就朝政一事上书本来是旧例,也是理所应当之事。就跟唐太宗晚年的宠妃徐慧也曾就朝政上书太宗分析形势提出建议一样,王婕妤上书皇帝,是她的权力也是她的义务,可是当不得李治不喜欢。

除了自己的母亲和女儿,李治一向不喜欢其他女人太过强势,无论是他的姐妹还是他的女人,都一样。

因此,在私底下的时候,李治难免带了些出来。

反而是李如意,捡起了李治置下的本章,细细地看完,道:“父皇,王婕妤说得在理呢。”

李治皱了皱眉头,道:“如意觉得在理?”

“是啊。且不说我大唐才经过二十年的休养生息,就说外面群狼环伺,我们眼下也不好内乱起来。而且,若是女儿有心跟世家大族对上,直接上书父皇,请求清理隐田隐户不就是了?可是如今太尉大权在握,这个节骨眼儿,要求清理隐田隐户又有什麽好处呢?若是当初有清理隐田隐户的打算,女儿又何必这麽费事的,把灞上经营出这样的规模作什麽?”

李治大奇:“你不想清理隐田隐户?”

作为皇帝,尤其是唐太宗一手教养出来的皇帝,李治哪里会不知道隐田隐户的厉害?他早就有了这样的打算,只是觉得时机不成熟,因此暂时搁置而已。

可是暂时搁置不等于说他就没有这个意思。

也就是因为有这个意思,他才分外不理解女儿的作为。

李如意道:“耶耶难道忘记了东汉的强项令了吗?要女儿说,就是因为有这个强项令,才有东汉末年一个接一个的幼帝。十常侍,不过是世家手中的挡箭牌和工具而已。前车之鉴後车之师。既然历史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此路不通,那我们为何不试试别的法子?”

“别的法子?就是你在灞上弄的那些?”

“对。隐户隐田,其根基,还是在农,在田赋,在偷税漏税。而女儿在灞上弄的,却是在工,在商。虽然眼下只有灞上一地成功了,却也是个好兆头。也证明了让国家赋税从依赖农业转向依赖工与商,是可行的。当然,还要考虑一系列问题,比方说,老吾老幼吾幼。还有,弃老。毕竟,依赖工与商,最後的结果就是百姓名下无田。没有田地,养老就是一个大问题,弃老也会发展成为国家普遍现象……”

李治听得惊呆了。

他还真没有想到这些。

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女儿竟然想得比他还远。

“如意,你,你是怎麽想到这个问题的?”

“自然是那些归德郎君跟女儿说的。那些归德郎君们说,海对面的倭国,因为土地狭小丶耕地更少,偏偏人口衆多,因此民间有弃老的传统呢!因此女儿就记住了。想我大唐,府兵制和均田令之所以能推行开来,是因为隋末的民变让天下多了许多无主的田地,故而国家有地可分。可伴随着天下的休养生息,国家慢慢地恢复元气,人口慢慢增多,世家也会慢慢恢复元气。他们手里有富馀的财帛,而百姓,遇到事情的时候唯一的选择就是以手中土地换取财帛渡过难关。最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自耕农会沦落为世家豪族和庶族地主的佃户。若是那些世家豪族愿意收留他们还好,若是他们觉得自家田地只需要八百人不需要上千人,那多出来的两百馀人口,就是朝廷的责任了。用更少的田地养上足够的人口,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看着听得认真的李治,李如意道:“这是女儿的一点浅见。父皇,无论王婕妤是听了什麽,可她到底是担心我们,因此才会上了这样的本章。不管她说的是对还是不对,目前来说,她提醒得极是。我们目前还没有这个本钱跟全天下的世家豪族对上。”

李治道:“你觉得,应该封赏她?”

“正式。这宫中不是有旧例摆着吗?王婕妤既然上本而且切中时弊,我们就应该厚赏她。另外,这次我们能从太尉手里赢过一局,也是诸位妃母帮衬着。女儿的意思,下个月乃是秋夕月,不如乘着如此良辰美景,大封後宫,以示公正。”

政治斗争,靠的是赏功罚过。

既然王婕妤等人这次帮助了李治,那就应该提位分以示奖赏。王婕妤也就目前李治面临的现状提出了李治不宜跟世家交恶的建议,哪怕有些偏颇,可是她也是为李治考虑,李治更应该赐下财帛以示恩赏。

李治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就升王婕妤为昭媛,升裴美人丶独孤美人丶郑美人丶崔美人为婕妤。具体的,你看着办吧。”

“是,父皇。”

李如意连忙去安排给王婕妤的赏赐,又让王力士偷偷地告诉这几位妃嫔,说到了下个月就正式给她们升位分,让她们做好准备。

无论是王婕妤还是裴美人丶独孤美人丶崔美人丶郑美人,都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名门千金,就是高兴,也不会眼皮子浅得现在就露出来,因此王力士跟她们道贺的时候,她们都礼数非常周到,甚至婉拒了现在就搬屋子的建议。

在她们看来,既然升位分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倒是不用急于一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