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女帝登基后 > 第206章 第 206 章 换了另一个时空任何一(第2页)

第206章 第 206 章 换了另一个时空任何一(第2页)

“郎君来得可真是巧。今日没有人转让份子钱。不过,因为禅让大典之故,学府打头,又组织了三支船队。不知郎君可感兴趣。”

李徽奇道:“三支?”

“是的,一支是例行往东去的。一支去南海,另外一支则预定要越过满啦噶去西洋,去黑衣大食那边看看。”

李徽招手,让那小厮进前,道:“夥计,我且问你。如今这外面招水手,容易吗?”

“劳郎君动问,自然是容易的。”

“哦?说来听听。”

那小厮偷眼看了看他,度其意思,答道:“回郎君,如今南面去海上讨生活的人可不少。人为财死麽。若是运气不好,自然是生死听凭天命。可若是活着回来,就没有不挣得不盆满钵满的。不瞒您说,许多水手出海之前都会带些小玩意儿,也不需要多好的东西,什麽几个大钱一斤的碎茶叶沫子,什麽粗瓷碟子,随便凑个几百钱的货,出了海,一翻手就是几十贯的价,运气好的话上百贯都稀松平常。回船的时候能带的好东西更多。尤其是香料和珠宝,那才是好东西!只带那麽一袋,下半辈子都不愁了!”

“那你怎麽不去?”

“这不是小人怕死麽。小人也没什麽本事,又是家中独子,就想着现在攒一点钱去南面多买些田地种甘蔗,日後也不去南海或者是西洋,小人分得的地就在大江边上,种甘蔗种红薯都是顶好的。”

“甘蔗?”

“对!”

那小厮见李徽不懂,不觉有些纳闷,这是哪家的公子哥儿?竟然连这个都不知道?却还是老老实实地解释道:“粮食能果腹,但是论来钱,还要数甘蔗和红薯。一个可以用来制糖,一个可以用来酿酒,都是来钱的好东西。”

没人能拒绝得了糖的甜味,也没有人能拒绝酒的诱惑。这个两样的利润虽然不如海上贸易多,却也不少,而且还安稳。

李徽万万没想到这小厮竟然会这麽说,不觉愣了愣。

他很快反应过来,定了定神,道:“这麽说,水手也会私下带货?税怎麽算?”

“郎君果然厉害,一眼就看出了关键。没错,市舶司是专管这个的,只要是市舶司登记的货物,十取一。水手的行李不在其中,不过有上限,水手携带的物品不得超过一百五十斤。超过的部分一样要纳税,这是规矩。”

李徽不是第一位问这个问题的人,这小厮自然知道应该怎麽答。

事实也是。

不管怎麽说,市舶司运转也有十馀年了,很多规矩都趋于成熟,不让水手夹带私货,然後船主吃肉水手连汤都喝不到,肯定会出事儿。可是任由水手夹带私货,结果肯定是船上都是水手的东西,船主只能亏钱,船主怎麽可能同意?

所以,几经争斗就有了这麽一条约定。

李徽听说,点了点头,道:“船队的讯息,能否一阅。”

“郎君请稍等。”

那小厮去了半天,回来的时候带回了一摞的文书。

李徽拿着那文书看了半天,忽然注意到一条讯息。

他非常惊讶道:“爱州也有胡椒?”

那小厮道:“是的,郎君。胡椒本産自天竺,公主殿下特地一下了旨,命人引种。不独爱州,崖州丶琼州如今也有胡椒园。只不过爱州的胡椒园早些,如今已经有了出産,尤其是白胡椒,比黑胡椒更得人喜欢。琼州和崖州的胡椒园子虽然这几年才置办下的,听说那里胡椒树长得还不错,只是还没到出胡椒的年份,也不知明年如何。不过如今市面上都认为天竺的胡椒品质才是一等一的,来自爱州的胡椒在价钱上就要差些。”

琼州和崖州的胡椒都没有出呢,就更别说了。

李徽又翻过一页,又问:“这麽说来,胡椒的价钱陡降,水手带胡椒已然是不合算了?那肉桂呢?”

那小厮道:“回郎君的话,早些年公主府就特地从南海引进了肉桂树,在象州那边修了肉桂园!这两年肉桂的价钱也高,可是小人相信用不了几年这肉桂的价钱跟胡椒一样会走低。不过,天竺除了各种香料之外还有黄金和各类珠宝,听说那边有座小岛遍地都是宝石,什麽金刚石,什麽红宝石绿宝石蓝宝石……就跟石头一样,遍地都是!正愁没人捡去呢!也不用什麽好东西,一两一盒子的那种二等三等的炒青,带到天竺去就可以换到一样大小的满满一盒子的各色珠宝。”

炒青,就是绿茶,比起团茶来,它需要的工序也少,自然体现不出富贵来,因此炒青的好茶不少,可是能入名茶排行榜前十的,只有钱塘的西子茶。

李徽这才明白,大家为什麽都不乐意去西洋了。

走南海贩卖香料珠宝,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谁还乐意走西洋呀!

这麽一想,李徽忍不住笑了起来。

小厮傻眼了。

这位郎君笑什麽呀?

崔贞慎挥手让小厮退下,这才借着沏茶的功夫对李徽小声道:“公子?”

您到底在笑什麽呀?

李徽忍俊不住:“贞慎啊,我现在明白了,姐姐现在一定很烦闷。”

崔贞慎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李徽道:“皇姐想借海外贸易利润之丰厚吸引天下人开疆拓土。可谁想到,因为南海的利润太过丰厚,所以大家都只把目光停留在了南海,不肯西行了!”

崔贞慎道:“公子,您应该说,殿下目光远大,而且,就是人人都知道南海贸易利润丰厚又如何?真正大赚特赚的人还是殿下。”

因为那都是荥阳公主府的种植园!

李徽黯然,良久才道:“是啊。不出来,都不知道自己跟皇姐差距有多大!”

好比说糖和香料。

打李徽有记忆以来,唐宫里就物质丰裕,糖和香料什麽的,从来都不缺。因此,小时候第一次听说唐太宗在的时候,什麽用羊油抹饼都要俭省着算着羊油的厚度和份量,他是不信的。因为他从来没有过过那样的日子,也不曾见过周围的人这麽做过。甚至在他的心中,羊油和饼,一个虽香却十分油腻,一个味道寡淡,他英明神武的皇祖父怎麽会把这种东西当成美味珍馐?!

更别说糖和香料这两样买卖的利润了。

他只知道民以食为天,知道五谷杂粮和米面都是国家必要的粮食储备,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但是别的东西,他从来没有深入想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