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女帝登基后 > 第209章 第 209 章 如果今年闹蝗灾的话(第2页)

第209章 第 209 章 如果今年闹蝗灾的话(第2页)

心思百转之间,上官仪的脸上还带着笑,道:“有了宣徽府与中御府,从此天下无饥馁矣~!”

王承宗和李涣异口同声道:“那可未必。”

李治大奇:“如意,此话安出?”

李涣道:“父皇,还是让王承宗来说吧。”

王承宗受命,道:“回陛下,皇庄盛行,百姓手有馀钱的确是好事,可是如今物价腾贵,米面价钱比以往长了一倍有馀。不可不防。”

上官仪大奇:“这,这不是蝗灾闹的吗?”

“啓禀陛下,今年的蝗虫并不厉害,加上各地皇庄早有准备,因此迄今为止也只有几个县闹起来罢了。这也是如今皇庄学子年纪尚轻,大多尚未出仕之故。将来若是有大批皇庄学子出仕,他们主动采取多种方法全方位治皇,只要不是大河出现问题,朝廷就更不用担心。”

要知道,朝堂之上有很多官员都在吵吵嚷嚷,说蝗灾是天谴,是上苍在惩罚无德之人,更别说地方官吏了。

大唐会闹蝗灾,多半是人祸,是天下人畏惧蝗灾无作为造成的。

归德学府能约束门下子弟,却改变不了世人——谁让世家高贵深入人心呢?遇到这种事情,天下人总是习惯于跟着世家走。

但是王承宗相信,等皇庄这批从小就接受了相关教育的孩子们长大之後,蝗灾天谴论就会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薛元超沉声道:“王郎君,你确定吗?物价腾贵,另有原因?”

王承宗道:“同平章事可知海外贸易近况?”

薛元超道:“听说利润丰厚,许多世家都有涉足其中。”

“不止世家,如今连百姓都在蠢蠢欲动。过去只有东市的怡然居一处出售份子钱,如今西市酒肆的份子钱交易也十分火爆。”

上官仪傻眼了:份子钱?那又是什麽东西?如果粮价居高不下不是蝗灾之故,那为何之前陛下会提出蝗灾?难道是给世家下套子?

想到这个,上官仪又是一颤。

这可不是小事儿。

李治笑道:“薛相知道?”

薛元超忙道:“惭愧惭愧。家中女郎不懂事,见份子钱利润丰厚,可没少买卖份子钱贴补家用。”

李治道:“竟有此事?!那,所得利润可够?”

薛元超答道:“若是能拿到东去的初始份子钱,一转手就是一倍的收益。可若是等到来年,只要船平安归来就是十倍的利润。当然,若是船只翻了,那也只能自认倒霉。不过,只要不是五六七月出海,一般来说,东去的船只都能平安归来。”

李涣关心的却是:“难道长安居已经如此艰难?竟然连宰相的俸禄都无法支应家庭开支了吗?”

薛元超只能道:“臣,惭愧。”

李涣道:“薛相何错之有,这应该是朝廷的过错。看起来,给群臣的俸禄还是不够呀。”

当初李涣要求给百官增加俸禄,差遣费是第一个名目,後来夏天多了消暑钱冬天多了薪炭钱,再後来又多了衣料钱和车马钱。

可是俸禄都涨了近三倍,还不够使唤,薛元超也只能说惭愧了。

王承宗这才拱手道:“陛下,这也怨不得薛相。俸禄虽然增长了两倍有馀,可是米面却涨了近四倍。”

李涣大吃一惊:“可是有人故意炒高粮价?”

“未曾发现。”王承宗想了想,补充道:“宣徽府和中御府一直都很注意,加上有定时抛售小米和红薯,所以小米丶红薯等廉价米粮只涨了一倍。暴涨的是粳米香米白面。”

换了官场新人未必会注意到这个,可是李治一听就明白了。

贞观年间的时候,百姓人家用来果腹的,多是小米,白面産量低丶精贵,寻常百姓吃不起。後来推广红薯,红薯因为高産,也成了百姓的重要口粮。也因为这两种作物需求量大,所以宣徽府和中御府都很注意,时不时地还会抛售粮食,使得这两种粮食的价钱一直低迷。

可是稻米和白面就不同了,白面亩産低,稻米娇贵需要的人力多,基本只有富贵人家才吃得起。因此宣徽府和中御府顾得了小米和红薯,自然就难免懈怠了对稻米小麦等粮食价格的控制,因此这两种粮价立马一路走高就在所难免了。

李治就问:“这是何故?”

王承宗想了想,道:“臣以为,跟海上贸易繁荣有关。”

“什麽?”

王承宗道:“是的,陛下。如今长安街头巷尾都知道海上贸易获利丰厚,因此许多百姓都不愿意种地,他们,他们都跑海商去了。”

李涣就问:“可有逃税?”

王承宗道:“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