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124章长孙无忌几个在发愁的……
长孙无忌几个在发愁的当儿,後宫也得了消息,整个宫廷都炸了。宫妃们都疯狂地与家人联系,希望获得指点,唯有褚宝林,得了消息之後,脸上轻松了许多。
褚遂良可不知道女儿的庆幸,也不在乎他辞官之後他的妻子家人会有多大反应,他照常回家,然後第二天穿着河南郡公的朝服去东宫报到——没办法,没有爵位官职之人是进不了东宫的,也亏得他身上还有爵位,不然他现在连东宫的门都进不了。
褚遂良进了东宫,找了一个内侍,问明了情况,然後就去了问心斋。
这座殿阁本不叫这个名儿,就连问心斋这个名字也是李如意刚取的,却没有来得及做匾额,因此门上空荡荡的。
可就是这麽一座殿阁,今天的人却很多。固然赵力士伺候着李如意上朝了,王力士却在,正在指挥那些宫人们擦拭箱子,至于开箱子丶归置仪器这些事情,却还轮不到他们这些宫人来做。
这一点,王力士却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他们是什麽身份?宫奴!宦官!刑馀之人!跟他们这样的人,有资格碰这些神仙物件吗?
当然没有!
他们能做的,就是把东西收拾整齐,等着问心斋的文书们来接手。
王力士一面指挥着衆人,一面道:“你们都做得仔细些!这些东西都是不能沾水的。沾了水,哪怕是细水滴水汽!也会漏电!漏电,知道吗?轻的,最多就跟被针扎了一样,疼,但是没针眼儿!若是重了,那就是天打五雷轰!”
虽然他自己也不清楚什麽是漏电,可是这不妨碍他现学现卖把话给撩下了。
“你!仔细些~!那箱子上,花纹里!还有锁眼!都仔细些!别说是水珠子!就连水汽都不许有!若是麻布不够,就用白叠子!”
白叠子就是棉花。而这个时代的白叠子,依旧是皇室与贵族私家花园里的观赏花卉,而非经济作物。毕竟是汉代就传入中原的,也许外头不知道,可是宫里的人肯定知道白叠子的几个用处,这东西,用烈酒浸泡上一天一夜再晒干了,吸水比什麽都强!
宫人们连忙应了,态度恭顺,手上越发麻利细致。
这些,站在廊下的褚遂良不能说听了个清清楚楚,却也听了个八丶九不离十。
等里面收拾得差不多了,李治就跟李如意从两仪殿下来了。
远远的,看见穿着郡公袍服的褚遂良,李治的脸几不可见地僵了僵。
怎麽忘记了这老儿身上还有个爵位呢?
没办法,如果长孙无忌是架在李治脖子上的刀,那褚遂良就是钉在李治手掌上的针。架在脖子上的刀随时都有可能威胁到李治的生命,可是钉在李治手掌上的针,虽然不直接致命,却牵制了李治的手,还让李治痛入骨髓。
倒是褚遂良,看见皇帝来了,就抱着笏板过来拜见,然後见过监国公主殿下,李如意依礼还了一礼,君臣一行人这才进了问心斋。
长孙无忌仗着身份,开口便是:“这殿阁怎麽就没有匾额?若不是跟着陛下与殿下,老臣都要以为走错了。”
李如意道:“原来这一路上太尉疑惑的是这个?这问心斋的确有旧名儿,只是,荥阳更喜欢问心二字。既然是用来研究丶教导世人掌握使用电的技巧的地方,自然不能轻忽。取名问心,就是自省,若是将来行将就错,就问问自己的初心,筹建问心斋,目的何在。”
许敬宗就道:“公主殿下不愧是公主殿下。臣佩服,佩服。”
“哪里。许中书言重了。荥阳只求一个问心无愧便是。请。”
说话间,诸人已经进了问心斋,褚遂良立刻迫不及待地表示:“殿下,臣今日是想来见识一下殿下口中的电的技巧。”
李如意本来还想着用当年她母皇御前曾经展示过的那个有名的电瓶试验,可是看待褚遂良的模样,她就知道,褚遂良的性子,怕是等不了。
那就只能用那个了。
“褚大夫说了,那荥阳就不好吊着您的胃口了。不如,褚大夫就帮荥阳一个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