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104章李下玉都得到了消息,……
李下玉都得到了消息,宫里的其馀嫔妃自然也不例外,这里李下玉才跟李如意说了几句话,又有宫人来报,说是崔婕妤丶郑婕妤丶独孤婕妤丶裴婕妤四人联袂而来。
李如意连忙叫人把死老鼠收拾干净了,却舍不得让人把两只比熊抱走,反而叫人寻了冬笋和别的吃食来喂这三只毛绒绒。也亏得这三只就坐在大殿正中央,倒是不碍事儿。
看见大殿中央的三只毛绒绒,崔婕妤几个也是一惊,继而隐蔽又迅速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见礼,入座。
崔婕妤第一个开口:“殿下,臣妾方才在承香殿听昭媛说吐蕃向大唐求娶公主殿下,虽然公主殿下当场婉拒了,可是太尉那边,殿下不可不防啊。”
李如意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也是皇帝眼下链接世家的纽带和制约世家的关键,长孙无忌不会看不出来。因此,为了摆布皇帝,他肯定会想方设法地促成这件事情。
李如意答道:“让诸位母妃担心了,这件事情父皇已经跟荥阳说过了。请放心,孙大夫的建议,父皇不会轻慢。在荥阳十五岁之前,父皇不会轻易答应任何一位求亲者。当然,义阳姐姐也一样。”
“殿下,若是太尉说,让公主殿下先定亲,至于出嫁,可以等个四五年,就跟当年的新城长公主殿下一般。那可如何是好?”
郑婕妤的声音要更沉稳一些,意思却一样。
李下玉立刻道:“父皇可以说长幼有序,只要本宫的亲事未定,荥阳妹妹的亲事就要靠後。而且诸位母妃会看着荥阳被许给吐蕃吗?”
“自然不会。”
四位婕妤立刻表忠心:
“殿下请放心,我们清河崔氏如今虽然式微,却也不是吃素的。”
清河崔氏也许混的是不如太原王氏,却也不是长孙无忌能动的。清河崔氏若是表了态,即便长孙无忌是太尉,也必须掂量掂量。
“是啊,殿下,我们荥阳郑氏也不乐意看到旧事重演。”
昔年隐太子一事,让荥阳郑氏赔了个血亏,如今好容易把女儿送进了唐宫,在拥有自家血脉的皇子之前,在他们荥阳郑氏的皇子长大之前,嫡公主和皇帝绝对不能出事。
“殿下,我们雍州独孤氏断不会看着吐蕃打殿下的主意的。”
“我们闻喜裴氏会用战功,为大唐张目。”
……
李如意满意地点点头,这才道:“诸位妃母放心,本宫刚刚从甘露殿下来。关于此事,父皇已经有了计划。”
四位婕妤立刻竖起了耳朵。
“固然,我大唐刚刚损失一员大将,可是吐蕃也一样,问题重重,君少臣强,境内旧贵族势力蠢蠢欲动。如今的大唐也好,吐蕃也罢,都没有这个力气开战。吐蕃要防着吐谷浑的残馀势力,而我们大唐还要防备北面的回鹘。大唐和吐蕃都需要面对无数的问题。区别在于,吐蕃求娶大唐公主对外可得一强援对内可稳固统治,可对于我大唐来说,眼下跟吐蕃和亲的好处,实在是有限。把希望寄托在女人的肚皮上也不且实际。大唐有一个文成姑姑就够了。”
听的李下玉暗暗点头。
父皇没有跟吐蕃联姻的意思,真的是太好了。
崔婕妤四人却听出了别的意味。
“如今剑拔弩张地陈兵边境只会引起吐蕃上下的不安,若是因此开战,对我大唐只会弊大于利。可如果什麽都不做只会让人觉得我大唐胆小怕事。无论是雪域高原还是大漠亦或是西域,他们都崇尚强者鄙视弱者,所以,父皇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尽可能平和却又实际地向世人,尤其是向周边的各族展示我们大唐的实力。”
“展示实力?”
“对。不是以战争的形式,却要让各族都知道,我们大唐是何等的兵强马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