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女帝的夫君叫啥称呼 > 第84章 第 84 章 是夜赵国公府长孙无(第1页)

第84章 第 84 章 是夜赵国公府长孙无(第1页)

第84章第84章是夜,赵国公府,长孙无……

是夜,赵国公府,长孙无忌书房。

褚遂良丶高履行丶崔敦礼三个都在,坐在哪里低头不语,而长孙无忌则坐在上手,手里把玩着犀角杯,一样低头不语。

良久,才听高履行带着他私底下特有的咋咋呼呼道:“真是没想到啊!嫡公主年方九岁,竟然能想出这样的策略来!”

作为太宗皇帝的表弟,又迎娶了李治的异母姐妹东阳公主,高履行是实打实的贵戚,他跟长孙无忌走得近,真的一点都不奇怪。

李唐问鼎天下之後,高家和长孙家因为姻亲的关系成了利益联盟,若说外戚,提起了长孙家就必定会提起高家,提起长孙无忌必然会让人想到高履行一样。

高履行也早就习惯了私底下用这种咋咋呼呼的方式提醒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道:“未必是出自嫡公主之手。”

一个九岁的女娃娃,连黄毛丫头都算不上,就是天资过人,又能看多远?如此计划,也只有自己的那个好外甥做得出来了!

可惜,

终究是天真了些。

高履行道:“策略也许未必出自嫡公主之手,可是财帛却出自嫡公主麾下。”

这才是高履行最焦心的。作为户部尚书,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什麽叫做财政乃庶政之母。李治能被处处掣肘,很多也是因为他这个户部尚书之故。

一年前他同意嫡公主开府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想头了,也许是皇帝被架空之後,不甘心只能窝在後宫生孩子,因此才会借由嫡公主的名头弄一个公主府。当时的高履行并不认为一个公主府能做什麽,因为公主府能拥有的人口丶田地都是要经过国家监督的。

可是高履行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发展。

当初荥阳公主府在灞上收留流民的时候,政事堂就有过一次讨论,高履行不是提议过,赈济百姓这种事情应该由国家来做,可结果却还是因为国家财政收入不足外加大唐已经两线作战,因此才不得不放手。

结果,当初的放手倒是让荥阳公主府拥有了如许多的人口,偏偏荥阳公主拆了自己的公主府,把灞上送给皇帝的时候还把一应赋税也给补齐了,让高履行一点把柄都抓不着!

长孙无忌道:“公主殿下曾经意图把边境往北推五百里,此事如何了?”

兵部尚书崔敦礼道:“已经在长城以北修建了二十六座城寨,军屯七座和民屯十九座。公主还从灞上抽调了三万八千人口。”

长孙无忌道:“是按照品字形一组修建的?”

“正是。听说公主殿下还用了灰泥,雨水不坏,虽然比起夯实的土墙和石头差些,但是差得并不多,也足够牢固,速度还快些,配上拒马等物,也够使唤了。”

作为兵部尚书,崔敦礼很清楚夯土是何等地消耗人力,若是想修得千年不坏的土墙,那除非立下军法,用将士们的命去换!对比之下,这灰泥虽然不如那等极端手段得来的土墙结实,可是一样达到了标准强度,加上修起来够快,完全可以在那些漠南部族反应过来之前修起一大片的城寨,而这些城寨首尾相望互为犄角,虽然不如长城来得气派巍峨,可是用来防御那些北域部族却是足够了。

长孙无忌道:“灰泥!公主殿下手里的好东西不少呢!这个灰泥方子,公主殿下怕是会牢牢地抓在手里了吧?”

崔敦礼道:“灰泥不但能军用,还能民用,又不像三合土需要大量的糯米,反而只要些铁矿渣丶石炭之类的贱物即可,因此公主府早就有了章程,按照不外传的那一类走。不过,近日公主府提交了一份奏折,说灰泥的方子不值什麽,矿渣之类的也便宜,但是一怕偷工减料,二怕害人。”

“害人?”

“是的。说是制造灰泥会让工匠吸入尘土,就是再健壮的汉子,做个三年也会成为废人。而且无药可医。因此,公主府建议用战俘制造灰泥,朝廷只设衙门监管。”

长孙无忌道:“公主殿下削弱起异族来,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褚遂良道:“这是好事啊。比那个让异族读书的法子强多了。”

有这个人力物力,还不如教导大唐自己的百姓呢,让那些俘虏坐在干干净净的屋子里面读书,也不嫌钱粮多得烧得慌!

“公主定大方向,麾下属官查漏补缺,我们这位嫡公主可真是不简单啊。”

“太尉的意思是?”

长孙无忌没回答。

崔敦礼跟褚遂良两个交换了一个神色。

一个聪颖的公主,一群能干的臣下,一座运转良好的公主府,叠加起来,就能发挥出超乎想象的作用。

别的不说,就说这俘虏一事,那些听话的俘虏肯定会被视为顺民,然後被送进学堂。可若是是刺头儿,那不用说,往灰泥作坊一送。若是这灰泥禁忌的确在,那麽,三年做下来,那些刺头儿就不再是问题了。可朝廷呢?得了灰泥,北面有了无数的城寨,长安就更加安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