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女帝的夫君叫啥称呼 > 第210章 第 210 章 寂静一下子蔓延开有(第1页)

第210章 第 210 章 寂静一下子蔓延开有(第1页)

第210章第210章寂静一下子蔓延开。有……

寂静一下子蔓延开。

有那麽一瞬,上至李治,下至几位宰相都说不出话来。

因为海商利润丰厚,百姓都有钱就去投资海贸,不再投资田地了。

这可是大事!

李治到底是帝王,哪怕已经上了年纪,身体也大不如前,可是他的脑子依旧好使。他立刻意识到,处理土地兼并问题的时机,来了。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王朝,保证天下万民的口粮供给才是第一要务。要保证口粮供给,最重要的是什麽,就是需要国家手中有足够的耕地用以种植果腹类作物!

世家豪族能威胁皇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耕地,使得他们和他们势力范围之内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国家手里的耕地少,普通百姓的人均口粮少,甚至大部分都处于常年半饥半饱状态,等到灾荒之年,势必就会造成大规模的骚乱乃至是暴乱丶人民揭竿而起反抗国朝。

可如果现在连最底层的平民都被海外贸易的利润吸引了呢?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土地的热度会降低。

可是总体上的土地交易热度降低,交易量减少,那麽,世家豪族的反应又会如何?他们是会把大量的财帛投入海外贸易,还是把挣来的钱财投入到有限的土地交易之中?

如果没有李涣,如果没有宣徽府和中御府,李治肯定会倾向于後者——世家豪族肯定会在第一时间购入大量的田地以增加自家的实力。

可是想到女儿的能耐,想到归德学府的厉害,李治不免有了别的想法,只是不方便在外面说。他打算回到大明宫之後再好好的盘问女儿。

就在这个时候,只见黄门侍郎刘齐贤从那边走来。刘齐贤远远地就认出了李治李涣,连忙小步急趋上前。

李治伸手虚扶,让刘齐贤起来,口中还道:“这芙蓉园规矩与别处不同,讲究的是不分尊卑与民同乐,爱卿可莫要忘了。”

刘齐贤连声道不敢。

李治就问刘齐贤是否知道海外贸易。

刘齐贤想了想,道:“陛下,臣家中也有买卖份子钱。”

“哦?这是为何?”

“不瞒陛下,臣家中虽有爵位,可田亩出産却不多,偏偏家中子弟不少,日常难免捉襟见肘。所幸拙荆陪嫁颇丰,得以支应。只是臣既为朝臣,使唤了妻子的陪嫁妆奁,未免有失颜面。因此,数年前臣头一次听说份子钱一事就上了心。”

“哦?获利果然丰厚?”

刘齐贤道:“是的。”

“这份子钱获利可稳当?”

“若是根据怡然居申明报买卖份子钱,就是偶然出事,损失几率也不足十分之一。”

“怡然居申明报?”

“啓禀陛下,每当有船队组成,怡然居就会对船队进行评估,从船只状况到船员情况,乃至是途经路线丶获利预估,都会有一个大概估算,并且登于申明报上。只要读懂申明报,就能决定手里的份子钱适宜半月之後抛售还是留到船只逾岁归来。”

竟然还有这样的文书!

李治吃惊得瞪大了眼睛。

上官仪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他家庭结构简单,开支也少,本人又擅长宫体诗,靠着润笔就在长安过得很舒服了,因此并不曾了解过海外贸易。可是他不是笨蛋,听到这申明报的时候,上官仪就意识到,大唐的海外贸易已经走过了混乱走向了规范。因为如果不是走向了成熟走向了规范,就不可能诞生申明报这种东西。

王承宗插嘴道:“申明报的估算固然可靠,可是论份子钱的买卖,如今可不止怡然居。”

实际上,长安西市各酒肆的份子钱买卖一样非常火爆。

“果真?”

李治一听,自然也上了心。

如果今日不是李涣相亲的日子,他绝对会要求去西市看看。

实际上,因为海外贸易,别说李治了,就是李涣也没了相亲的心情。

她本来就不喜欢这样的活动,就跟传言那样,那些出色的公子丶郎君,她更希望他们在大唐的朝堂上展现才能,而不是困锁深宫。

那种日子她自己都受不了,要不然她也不会争取监国公主之位了。

那天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李治父女在芙蓉园里的表演时间。

不得不说,东方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放在路易十四身上,奢靡是他展示皇权的重要方式,而凡尔赛就是这种思想的着重表现。可是在东方,百姓对君王的要求里面就包括了简朴。

有趣就有趣在这里。在西方,奢靡是展示皇权的重要表现,可偏偏就是这样的大环境,结果法兰西还是因为赤字皇後而亡国了。而远在东方,百姓要求君王简朴,可纵观历史,改朝换代的原因多种多样,可就是没有一个王朝因为女人的衣服首饰而亡国!

实际上,李涣的衣着再华丽些也是不妨事的,甚至有不少世家女郎看到她的打扮的时候觉得很没意思。

因为她们每一个的妆容都比李涣来得厚,她们每一个的衣着打扮都比李涣来得艳丽华贵。

因为富足,不知何时起,宫里宫外开始流行起了大浓妆。简单地说,就是用粉把脸涂白,然後抹上胭脂。

这粉和胭脂要涂多厚呢?唐代不少诗人都提到过,洗红泥。就是说,到了晚上卸妆的时候,脸盆里面会出现红色的泥状物!

可以想象大唐的女人们的妆容有多浓!

对比之下,李涣的妆容就要浅淡许多。在底粉的选择上,她从来不用深受大唐贵妇们喜爱的铅粉,而是更偏爱米粉,而且用也是薄薄地打一层,然後仅在苹果肌上扫一层淡淡的胭脂。

虽然额头也贴花钿,甚至梅花妆还因她而命名,可是跟在场不少把额头都染成金色的女性相比,她的妆容就显得太素了。简单的柳叶眉加上这样的妆容,让人怀疑她到底有没有化妆。

别说在场的女性了,就连不少男人的妆容都比她浓!

看见李涣的模样,不少公子丶郎君不免跌足。

找知道女皇喜好简朴,他们就擦这麽多粉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