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仑道:“好,但下官还有一问。”
连华道:“樊大人请问。”
樊仑道:“按公子的要求,等于这段时间下官要在吏部与贡院之间往返奔波,有车马钱吗?”
连华笑了一声:“有,不光有车马钱,还给你们发厨食钱、灯油钱等等。”
堂下人面泛红光。
议论登时转变为欢笑。
“怜玉公子,下官龚顺隶属户部司。”又一位声音略显沙哑,气质硬朗,“敢问我等应当如何考察这些考官,如何给出评判才算公允呢?”
连华道:“礼部会给各位每人安排三名文吏做辅助,定期收取该考官自己递交的自省文书、所教生徒对该考官评议文书以及另外三名不参与科举学官对该考官的评议文书,文书内容应涉及本人的工作作风以及直系亲眷是否有犯罪等。”
龚顺点了点头:“好,公子所言清楚明白,我等照办便是。”
比起以往文兴阁的文人儒生,这群官员办事显得更加实际。
韩双宏清嗓子道:“各位大人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众人默契地保持安静。
*
夜深,文兴阁灯火通明。
连华一边研磨一边凝思。
“公子,今日还好一切顺利。”韩双宏在对面桌案誊抄考官名录,“但他们都是在官场跌打滚爬多年的人,即便看出什么不妥也不会现在说。”
连华道:“看出什么?”
韩双宏蘸了蘸墨,抬头道:“你不应该坐那个主考官的位子,那是太子殿下的位子,再往大了说,万一官家来兴致要亲自主考,你这罪莫大焉。”
连华放下墨条,甩了甩手腕,阴阳怪气道:“哎呀,我都辛苦成这样了还有人要挑我的刺,好心酸,啊,好心酸,磨不动了……”
周子孝道:“公子,你休息一会儿,我来磨。”
连华转过身:“子孝兄?你什么时候来的?”
周子孝身着一袭湖蓝襦袍发系幅巾,说话时比平素隐忍宁静多出几分柔情。
“我来……”周子孝道,“我来看看你有没有需要帮忙之处。”
连华道:“这里没有,你回国子监盯紧陆虞。”
周子孝略一停顿:“说到陆祭酒,还真有一事。”
连华道:“陆虞有何异动?”
周子孝道:“他的一个门客最近在顺河坊置了一套宅院,但并不像是自己居住,也没有接什么花枝柳巷的人来住,就是空着。”
连华道:“好,再有风吹草动随时来报。”
韩双宏听说这事,劝连华道:“怜玉公子,这种时候你还是要小心呐,你不算计别人,保不准别人不算计你,像今日的错可别再犯。”
连华啧了声,置之一笑。
*
培训日复一日。
连华依然坐在那滚烫的主考官位子上陪同工作。
礼部的文吏在一十八人的带领之下渐渐对锁院问品的流程熟悉起来,考纲也在一十八人与二府三司的对接中完成初稿。@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元夕,连华在李契入宫赴宴之前奉上了将于景元三十三年进行的科考大纲。
大纲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一版,同时也对过去繁冗不堪的部分做出删减。
——墨义增加吏部官告院绫纸库条法。
——《南书》中《皂罗拾翠》全篇删去。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宫廷盛宴之上,圣人与初回东京惊魂未定的李睿、李襄重归于好,并在天伦之乐中准李契之请。
开春,文兴阁同礼部公布考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