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首望那一簇簇照亮城头的火光,郭靖默然良久,喃喃自语:“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此时此刻,守土卫民,方是要务。”思及此,郭靖神色一凛,双腿一夹马腹,疾驰而去。
汉水沦陷后,蒙古大军迅速在对岸安营扎寨。
短短数日,汉水上已架起数座浮桥,铁骑辎重源源不断涌向襄阳。城外十里,蒙军连营结寨,旌旗蔽日,刀枪如林。
营中工匠昼夜不息,搭建营帐,竖起箭楼了望台。
粮草堆积如山,军械闪耀寒光。
更令人心惊的是那些庞大的攻城器械:巨型投石机、高耸的攻城塔,还有数不清的云梯、冲车。
蒙古斥候四处探查,为攻城做最后准备。
襄阳城危如累卵,将士却只能按兵不动。
宋军不善野战,唯有倚仗坚城固守,方可抵挡蒙古铁骑。
纵使眼看蒙军在城外耀武扬威,将士们也只能强压怒火,紧闭城门。如今汉水防线失守,襄阳成孤城,援军难至。
唯有凭借坚城,以逸待劳,方能与蒙军周旋。
三日后,蒙古大军对襄阳城发起猛攻。
天刚微明,投石轰城,巨石如雨。
继而骑兵驰骋,攻城塔徐进,步卒填河架梯。
喊杀声震天,箭矢如蝗,双方奋力相搏。
日头渐高,蒙军几番攻退,终于有一队士卒攀上城头。
然而,郭靖、杨过、周伯通等高手早已严阵以待。
这些武林豪杰各展绝技,如神兵天降,瞬间将攻上城头的蒙军一扫而空。蒙军虽前仆后继,却始终难以站稳脚跟。
武林高手武艺超群,非寻常士卒可敌。
加之城墙狭窄,蒙军人多势众反难施展。
日落时分,蒙军主将刘整见伤亡惨重,只得鸣金收兵。
蒙军见强攻无果,遂改变策略,改为围城之计。
只见蒙军撤出攻击范围,在城外十里处筑起高大的围墙,内有壕沟,外有鹿砦,将襄阳城团团包围。
城内城外,俱成一座牢笼。
蒙哥大汗下令严防死守,断绝襄阳与外界一切联系。
粮草辎重源源不断从后方运来,显然是打算以逸待劳,慢慢耗尽襄阳的补给。就这样,襄阳城陷入了持久的围困之中。
城内城外,杀机四伏,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就此展开。
襄阳城被围月余,处境日益艰难。
粮草渐少,军心不稳,百姓怨声载道。
郭靖虽竭尽全力调度,却也难以扭转颓势。
城外蒙军严防死守,不使一粒粮食入城。
同时,他们不时小规模进攻,消耗襄阳兵力。
日子一天天过去,襄阳城如同困兽,难以挣脱重围。
围困襄阳一月有余,天气渐寒。
这日夜里,冷风扑面,凛冽刺骨。
子时刚过,蒙军突然行动。
漆黑的夜空中,无数火把如群星闪耀。
投石机率先发动,巨石如雨般砸向城墙。
紧接着,攻城塔在火把掩护下缓缓推进,云梯架起,密密麻麻布满城墙。襄阳城头战火熊熊,蒙军四面围攻,喊杀声震天动地。
东门乃敌军主攻之地,战况最为惨烈。
但见禁军统领李文忠手执大刀,指挥若定,将士用命。
郭靖则一柄钢刀使得出神入化,在敌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蒙军攻势甚急,源源不断攀上城头。
郭靖见状,长啸一声,刀锋一展,登时幻出万道刀光。
但听得一阵惨呼,涌上城头的蒙军如割麦子般纷纷倒下。
这一记神来之笔,为守军赢得了片刻喘息。
战至数个时辰,东门城头已是尸山血海。
郭靖与李文忠奋勇杀敌,然蒙军如潮水般源源不断涌来,一批倒下,又有一批填补。守军虽然士气高昂,却也渐显疲态。
郭靖手中长刀如飞,连环几刀,将眼前涌上城头的几名蒙古士兵尽数斩倒。他稍稍喘息,目光一扫,只见不远处李文忠正与数名敌军缠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