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莫名的直觉。年长的哥哥就像一本百科全书,什麽都能解答上来。
周祉年就是一个可靠的人,巷子里的人都这麽说,无论同龄人还是大人。
“就是觉得你会知道。”林因说着,目光却不敢往周祉年身上落下。
“是张学友的《蓝雨》。”周祉年回答。
林因拿出手机搜了一下,又疑惑道:“为什麽这首歌不叫《冷雨》呢?”
周奕川忽然走进来,听到这个话题,坐下,然後开口道:“因为这首歌的原曲名为《RainyBlue》。”他笑嘻嘻地回答,“还有一种解释,‘蓝雨’象征忧郁失落,但‘冷雨’更像是表达天气的寒冷……”
“你怎麽对这首歌那麽有研究?”林因诧异。
周奕川指了指身旁的周祉年,“哥之前和我说过。”
他拿着菜单,正要点一杯特调,林因下意识按着他的手,“刚泡完温泉别喝酒。”
周奕川听罢,翻到不含酒精类的饮品,又问林因点的那杯是什麽,他也喝一样的。
林因说,是甜梨桂花乌龙茶。
她知道周奕川想点哪杯特调。手指点在菜单上的位置,是花样字体写着的:秋叶飘零。
很应景的,昏暗暖调的环境里放着叶蒨文的《伤逝》。
谁能避免伤逝伤逝,但离别是否这样可畏。
周祉年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一下面前的两个人,又缓缓开口:“奕川,还有一个月生日,今年打算怎麽过?”
周奕川还没想过,最近都在忙咖啡店的事情,险些忘了快到自己的生日。
“在咖啡店里办吧,喊几个朋友一起。”周奕川翻看着日历,“哎,那天周六,哥丶因因,你俩也要来哦。”
“我下班之後过去。”林因搅了搅杯中的雪梨片。
她的睫毛垂着,灯光的阴影照在脸上,立体分明。
酒吧里只有他们三位顾客,忽然谈笑声随着推门涌进来。
“我就说你们三个在这里!”
“爸妈,你们怎麽来了?”
“怎麽,我们不能来?你妈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去过多少次呢?”
林因有些诧异,许若芳是娴静淡雅的美人,细眉清秀,她看向林海,自家父亲一副早已知晓的神情,“我陪她去的。”
三个人坐着的吧台有些拥挤,于是七个人换了一个包厢。
周祉年正要下楼帮他们点单,见林因那杯见底,问她要不要续杯。
林因点头,思索着,跟着周祉年下楼。
他站在吧台前,点了四杯饮料,又加了一些小吃。
“你想吃什麽吗?”
跟着点餐的人下楼,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选定自己喜欢吃的。
“想吃薯条。”
“已经加上了,还有其他想吃的吗?”
林因摇头,吧台的年轻小夥说待会把下单的东西端上去,包括林因那杯,于是两个人上楼。
角落的楼梯狭窄,周祉年经过一张电影海报。
IntheMoodforLove(《花样年华》)
似乎回到六十年代的香港,岁月的留声机慢悠转着。一个细雨天,男人夹着香烟,女人站着等待面条煮好。
他们在归家的楼道相遇,又站在各自的家门前开锁。
短暂的谈话,欲说还休的情愫环绕。他们的开始,源于伴侣的不忠诚。
两个人在灯光暗淡的巷子甬道错身而过,仿佛下一秒会有故事发生。
楼梯的拐弯处,周祉年转头,瞥见林因的侧颜。她正盯着海报出神。女孩穿着深棕色连衣裙,唇红齿白。
他在想,方才失神的片刻,他是否和她在想同样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