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笔柳惜娘
马车队伍一路畅通无阻地驶向城西朗山。
云雾在连绵的山间流连,将葱茏绿意染上一层似有若无的白,是闲情的旁观者。山间除了碧湖山庄,还有一间兰若寺,也有一些人家安家于此。
碧湖山庄开辟後,为了方便马车,陈家特地在山间修了山道。尽管陈家一年到头也住不了碧湖山庄几天,但是这山道平常被维护得很好。
进山道的入口处已经有陈家的人等候着。
“齐大公子丶齐二公子。”陈家的一位管事不慌不忙地上前,“山路崎岖,我们在山道容易遇险的地方都派了人值守。若有任何需要,只管向他们说。”
话音刚落,几个颇为结实的小夥子上前走到管事身边。
“另外,绣品丶绣具等物什,如果比较多的话,可以由我们的小夥计送去山庄。”
“有劳有劳。”齐二笑着拱拱手,回头问绣娘:“你们可需要人家帮忙搬一下?你们也好坐得舒服些。”
管事温言道:“山路险,马车可能多有颠簸,恐会有损各位的物什。”
一通交接完毕後,一行人沿着山道向着云雾深处奔驰。
山间宁谧,偶尔能听见鸟雀飞过树梢带起的沙沙声,也能听见小鹿在山间跳跃又突然停下的空白。还有一种细细的声音,就在不远处,从进了山就不曾停下。
琉江凝神望远,是一条山河。
往上追溯,恐怕是那山间湖泊,碧湖山庄因而得名的碧凝湖。碧凝湖上游有几条河流,它们依着此处山势,殊途同归地汇入碧凝湖,又经碧凝湖分别流向不同的远方。其中一条出了碧凝湖,转向洛水怀抱。
远处那条河流看走向似乎是向着洛水而去的。
河边有人,三三两两的,但个个带着斗笠,面庞模糊地站着。
不知河边有什麽好看的。
马车在山间行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後,终于停下。
只见一条颇具野趣的宽大青石板路蜿蜒着通向前方不远处的山庄大门。青石板路两旁是潇潇青竹,更有几颗竹笋已经迫不及待地钻出泥土,呼应春神的召唤。
碧湖山庄门庭宽阔,大门古朴典雅,它已经做好准备迎来送往这次举国瞩目的大会。
门口的陈家管事引着一行人向内。
穿过前堂,一泓碧绿就闯入眼帘,湖边杨柳依依。
湖心中央有一个足以容纳十人抚琴谈诗的小岛,岛上是一座精致水榭。湖心小岛两边还各有一个小岛,上面摆着石桌石凳,右边的石桌上似乎还摆着棋盒。
再往湖对岸看过去的话,从湖岸往上三层,一层一层错落着大大小小的屋子,每座均透着雅致清幽的气氛,与苍翠的山丶如玉的湖相得益彰。
“各位贵客,请上船。对岸已经备好了房间,方便贵客届时品评洛绣。”
楼船亦十分精致秀雅,行在湖中,尽览两岸风光。
琉江却无意间发现湖中似乎闪过一些黑影。
她蹙眉,低头再次努力查看湖水,却一无所获。
“怎麽了?”陌英也朝着湖水一通探看。
齐宥亭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笑呵呵地说:“道长莫不是看到湖中仙啦?”
“哇,道长你要有福气啦!湖中仙轻易不现身,如果被人看到,此人就会交好运哦!”齐家一个绣娘羡慕。
“什麽湖中仙?”
“其实就是一条体长三尺的金色锦鲤。”陈家管事微笑解释,“因为这个长度的鲤鱼十分罕见,因此大家就称它湖中仙了。”
琉江点点头,笑笑:“原来如此。”
等人群散开,琉江脸上笑容淡下来:“这湖里似乎有东西。”
陌英一语不发地捏诀一指湖水,一道飘渺的雾气飘进湖底。
楼船靠岸,衆人陆陆续续上岸,齐府衆人被引至第二层。琉江两人被安排在齐家主间的隔壁。
“道长,若有什麽需要,吩咐一声即可。我们还有事,一会儿再陪二位了。”齐宥宁告歉。
琉江捏诀叫出日游。
日游这次还带来了文山文海。
文山腰间别着一支朱红色管体的毛笔,文海腰间则一沓厚厚的阴阳纸。
“属下文山丶文海拜见阎君。”
“你们可有什麽发现吗?”
文山心下一抖,这位阎君没叫人起身。
“回阎君的话,我们从附近那间叫云隐寺的佛寺处探得了一点消息,只是不知是否与那鬼车有所关联。”文山语气恭敬,“佛寺里有一池莲塘,它因为常年浸润佛法,有一株红莲因此开了灵,成了这间佛寺的寺灵。”
“嗯,它说什麽了?”
“那莲塘的水引自这里的碧凝湖,也就是说碧凝湖里的鱼虾有时会游到这池莲塘。寺灵说最近一段时间,大约都是子夜时分,就会从碧凝湖游来一大群鱼虾。它灵智不够,无法和那群鱼虾对话。不过有一只河蚌稍微有些灵智,跟它说了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