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也别着急,要说没钱用,我还有些东西,幸亏去年没被抄走,还在屋里。
二爷要是需要,就拿去当了应急吧。”
贾琏听了,心想:“难得她这么好。”
便笑着说道:“那太好了,省得我到处去筹钱。等我弄来银子就还你。”
平儿说道:“我的东西也是奶奶给的,还什么还!只要把这件事办得漂亮些就行了。”
贾琏心里对她十分感激。
便拿了平儿的东西去当了换钱用。
遇到什么事,也都和平儿商量。
秋桐看了,心里有些不服气。
常常在言语中说道:
“平儿没了奶奶,就想往上爬了。我是老爷的人,她怎么能越过我去呢?”
平儿也看出来了,只是不理她。
倒是贾琏有时心里明白,越嫌弃秋桐了,有时候心里烦恼,就拿秋桐出气。
邢夫人知道后,反而说贾琏不对。
贾琏也只能忍气吞声。
暂且不说这些。
再说凤姐停灵了十多天后。
出殡安葬了。
贾政守着老太太的孝,一直待在外书房。
那时,府里的清客相公们渐渐都告辞离开了,只有程日兴还留在那里,时常陪着贾政说说话。
他们提起“家里运气不好,接连死了不少人,大老爷和珍大爷又在外面,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外面东庄的地亩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总之是很不好啊!”
程日兴说道:
“我在府上这么多年,也了解府上的人,哪一个不是为自己谋私利的?
一年一年地往自己家里拿东西,那府上自然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再加上大老爷和珍大爷那边两处的开销,外面还有些债务,之前又损失了不少钱财,想要衙门里把盗贼抓住追回赃物,那可太难了。
老先生要是想把家里的事情安顿好,除非把那些管事的叫来,派个心腹之人到各处去清查一下,该辞退的辞退,该留下的留下,有了亏空,就让经手的人赔偿,这样心里就有数了。
那座大园子,别人是不敢买的,里面的收益也不少,可又没人去管理。
那年老先生不在家,这些人就搞些鬼名堂,闹得没人敢进园子,这都是家人们的弊病。
现在把下人查一查,好的就留着用,不好的就撵走,这才是正理。”
贾政点头说道:
“先生,你有所不知,别说下人了,就是自己的侄儿,也靠不住。
要是让我去查,哪能一一亲自了解情况呢。
况且我还在守孝期间,也没法去管这些事。
我向来也不太管家里的事,家里的情况,我还摸不着头绪呢。”
程日兴说道:
“老先生是最仁德的人,要是换了别家,像这样的家境,就算穷起来,十年五年也不怕,向这些管家的要些钱,也就够了。
我听说府上的家人还有做知县的呢。”
贾政说道:
“一个人要是依赖着家人们的钱过日子,那就不得了了,只好自己节俭些。
但是册子上登记的产业,要是真的倒还好,就怕只是有名无实。”
程日兴说道:“老先生说得太对了。我为什么说要清查呢?”
贾政说道:“先生肯定知道些什么。”
程日兴说道:“我虽然知道那些管事的有多大能耐,但我也不敢乱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