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女帝厄运小姐皮肤多少钱 > 第59章 漏嘴的王处骞起防心的李唐 漏嘴的王(第2页)

第59章 漏嘴的王处骞起防心的李唐 漏嘴的王(第2页)

见目的达到,李义府立刻就告辞了。李治也没挽留,他心中有太多疑惑,需要好好琢磨一番。

且说另一边,李如意从甘露殿下来回到立正殿就看到狄仁杰和张柬之两人在东宫等候多时了。

“原来是狄舍人与张舍人。如何,宣徽府那边可齐全了。”

宣徽府毕竟是一个新成立的衙门,加上又是替皇帝打理私産的,因此跟别处不同。宣徽府舍人已经是这个新衙门的最高长官了——虽然宣徽府的舍人一开始就有两位。

“劳公主殿下动问,宣徽府一切都好。臣等是来谢殿下举荐之恩的。”

固然他们是令狐德棻举荐之後才做了荥阳公主府的属官的,可是他们变成直属于皇帝的官员,却是因为李如意,应有的礼节,他们可不能忘。

张柬之也道:“另外,这是臣等为公主殿下挑选的新属官。”

原先的荥阳公主府属官大多数都调去了宣徽府,作为曾经的荥阳公主府最高长官,狄仁杰和张柬之两个在就任新职之前有这个义务向李如意推荐接替自己的人。

李如意把本章接过来一看,只见迎头就是两个名字,一个是郝处俊,一个是王德真。

这个郝处俊,李如意还有些印象,因为史书上说,他行事周到,以至于武後拉拢他不行,构陷他也不行,最後只能将他闲置在太子少保这个位置上,却不能对他多做什麽。可是王德真这个名字,李如意就抓瞎了。

“请问这个王德真,他可是出自太原王氏?”

“殿下,天下王姓皆出太原,这是衆所周知的事。可若是殿下想问的是其他,臣能说,可用。”

天下王姓出太原,跟这句话齐名的,就是那句天下李姓出陇西。当年李唐就是靠着这一句攀附上陇西李氏的,可实际上,细究世家谱,李唐最多也只能跟赵郡李氏扯上关系,跟陇西李氏这样的高门大族,关系远着去了。

当年天下李姓出陇西让李唐攀扯上了陇西李氏,却也让李唐多年来一直被人诟病。

但是,这句话也体现了初唐时人们的心态:讲究姓氏出身,讲究郡望。人们一提王氏,一定会想到太原王氏,一提到李姓就会想到陇西李氏。

如果不是因为知道李如意素来不在乎这些,张柬之也不会这麽说。因为她知道李如意不讲究这些,因此才如此放松。

虽然襄州张氏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二等世家,可张柬之对家门这种东西,还真的没那麽在乎。

听见张柬之这麽说,李如意立刻知道了。

这个王德真,他真实的出身可能并不是那麽高。不过,张柬之都这麽说,可见这人的能力和才学都是过硬的,人品也是过了关的。

“既然如此,就以郝处俊为公主府录事参军,以王德真为长史罢。”

张柬之听说,松了一口气,然後道:“臣恳请公主殿下留心王处骞王五郎。”

“嗯?”

李如意惊讶地擡起了头。

因为王处骞出身太原王氏而太原王氏又在背後蠢蠢欲动,因此李如意虽然感激王处骞的所作所为,但是这一年多来,她跟王处骞的关系并不是那麽亲近。更准确的说,在庄子上的那一个月,她跟王处骞关系挺好的,可回了宫,王处骞也凭本事成了她公主府的属官,她也多是把王处骞交给狄仁杰丶张柬之二人的手中,本身却跟王处骞的关系并不那麽近。

“臣听说,王五郎在背後说了很多狂悖之言。”

“本宫想,若是仅仅是狂悖之言,无论是狄舍人还是张舍人都不会如此提点本宫。到底发生什麽事情了?”

狄仁杰和张柬之对视一眼,便如此如此说了。

“也就是说,这个王处骞酒後吐真言,露出了他真实的想法,视本宫为囊中物?”

“是。”

李如意眯起了眼睛,以指尖敲着引枕,半天没说话。

足足一炷香时间,才听她道:“本宫知道了。放心,本宫知道怎麽做。”

不就是以为王皇後没有被废,不就是以为王昭媛肯定会生下小皇子吗?没错,如果王昭媛生下了小皇子,以太原王氏的能量,要把这个婴孩拱上皇位也不是做不到的事情。那个时候,有太後做主,又有小皇帝支持,一道懿旨,她不嫁也得嫁。

可问题是,王昭媛还没有生下小皇子呢!

当然,王皇後无子,若是王昭媛也不孕不育,那太原王氏也可以动用别的手段了。

看起来,本宫还真的是饮鸩止渴了呢。

李如意怒火中烧,可是表面上却是一丝儿都不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